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曾国藩曾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进”与“止”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此题紧扣教材古代文化经典单元,巩固儒学思想,知识点:“学习辩证分析”, 要求考生掌握几种常用的辩证分析的方法,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避免以偏概全,以特殊性否定一般性;避免片面、绝对,主观臆断,不留余地。
一、理解概念:题目中这一句提示很关键:“进”与“止”体现了古今哲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
由此可知,出题者对这两个概念都持肯定的立场。“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出自《论语子罕》,可以理解为: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便停止不前;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我便继续前进。此句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这一句指出了“进”更深层次的内涵,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曾国藩曾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即对权力、道德、历史规律的尊重和敬畏,做事要有底线,不能违背原则和道德。
“进”与“止”是一组矛盾对立的概念,遵循逻辑四律中的不矛盾律,在互相矛盾的命题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在哲学领域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二者表象上对立,本质上统一,或者会相互转化。
两则材料,一则重在劝导我们要“进”,要持之以恒地进取;一则重在告诫我们要“止”,要适可而止。命题人是在引导考生思考,在求学修身、立身处世方面,应该如何处理“进取”和“知止”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进与止是辩证统一的,人应有所追求,积极进取,奋进有为,不然人生空虚平淡,无所作为。同时,人也应该知止,行到水穷处,走到盈满时,要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这也是一种智慧。不知止地一味求进,会盛极必衰;不求上进地一味止息,会荒废生命。
写作时,最好抓住“进”与“止”两个关键词,辩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好,第一步先阐释二者的含义:进是奋进、进取,是有所为;止是适可而止、止于所当止,是有所不为。然后,结合具体事例,来分析哪些事、哪些方面、哪个阶段、什么情况下应该奋进不止,哪些事、哪些方面、哪个阶段、什么情况下应该适可而止,比如:有些东西要一再求进,比如在修身进德方面,应该进无止境;有些东西则要适可而止,比如对名与利的追求,应该当止则止。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指出当进不进或当止不止的危害。最后,联系现实,呼吁大家当进则进,当止则止。
【立意指导】
①知轻重缓急,方进止有度;
②勇进善止,方显智慧;
③把握进止之道,成就非凡人生。
其他
1.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2.修身进德无止境,追名逐利适时止。
3.当进,勇往无前;当止,及时抽身。
【精彩标题】
逢时止而适时进,正青春砥砺前行
无畏前进,理性知止
唯有上进知止,方能守正立身
激昂进取扬风帆,适可而止隐锋芒
帆锚共济,进止有度
进如风雨,止如丘山
李寨主
长风深入内陆,虽历经险阻却一路向前;大河东流入海,纵澎湃汹涌也止步于斯。人生在世,应该具备长风“进”的勇气和大河“止”的觉悟,真正做到当进则进,该止则止,让人生行稳致远。
为家国大义,当大步前进;求个人私利,应适可而止。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家国情怀,一直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为了家国大义,有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有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还有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人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可以不惧山高水长,一路大步向前。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为了家国大义,山拦水阻无所惧,越是艰难越向前。这是“进”的智慧,与此同时,也要有“止”的理念:在个人私利方面,要能够守住底线,不因私害公,因小损大,要取之有道,适可而止。如此,才不会一味掉进钱眼里,见小利而忘大义。这样才算在义利方面正确处理好了进与止的关系!
为心中情怀,当一往无前;因鸡毛蒜皮,要一笑而止。
当年,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明明知道自己的理念很难被统治者接受,却依然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一路散播仁义礼智信的星火。他为了心中情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与此同时,他在个人琐事方面,一向豁达大度,就算阳虎等人多次冒犯自己,也能淡然处之,一笑而止。在大情怀与小事情方面,孔子进与止的做法无比明智,值得吾辈奉为圭臬,切实笃行!
为长远发展,当进如风雨;见眼前诱惑,当止如丘山。
曾国藩曾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长远的追求如天边星辰,短期内可望而不可即;眼前的诱惑,却像窗边的玫瑰,伸手一碰,就可以摘取。于是,很多人为玫瑰而进,却望星辰而止。这样做,看似嗅到了芬芳,其实错失了辽阔星空。禅宗有言:“不因一叶障目,而不识神秀岱宗;不为一朝风月,而不解万古长空。”生而为人,应该践行这样的理念:为长远发展,当进如风雨;见眼前诱惑,当止如丘山。如此,才算在长远追求和眼前诱惑方面进止得当,才能向着星辰大海的征途不断前进!
身为时代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可以进如风雨,为大义,为情怀,也为长远;也可以止如丘山,因小利,待琐事,临诱惑。进,是向前挺进,以得海阔天空;止,是收手止步,以得风平浪静。知进走得更远,知止走得更稳。唯有如此,才不会患得患失,进退维谷。
让我们该进则进,当止则止,进如风雨,止如丘山吧!
知进与知止
周伯田
雄鹰搏击长空,虽风雨而不畏前进;长河东流入海,纵澎湃也止步于斯。那飞翔的雄鹰和奔流的长河就是“知进”和“知止”,了解“进”与“止”的一笔一划,懂得“知进”和“知止”的一招一式,让我们拥有鹰的勇气和长河的智慧。
“知进”与“知止”,是对“进”与“止”两种选择的有意觉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知道要主动推动事物发展是知进;“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知道要暂时放缓步伐叫知止。有了对“进”与“止”二者的刻意留心,我们才能在行动中有主动评估下一步动作的意识,进而做出合理的选择。而能否在恰当的时机意识到“进”与“止”,就取决于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标准不同,“知进”与“知止”的程度也会出现偏差。
当人以长远而非短浅的标准看事物,对“进”与“止”的觉知将更加理智。视角决定了人的思考方式,以短浅的目光思考问题,思维过于集中在狭小的界域,很容易被一时的冲动束缚,因为眼前小事而忽视了“进”或者“止”,要么畏首畏尾不敢行动,要么“不撞南墙不回头”。而目光长远者则能不被一时的局势迷惑,不会只受一种想法的引导,而能依时而动,以更宏观的视角纵观全局,对“进”与“止”的察觉更符合目标需要。
当人以群利而非私利考虑问题,我们将以更具人文精神的方式做到“知进”与“知止”。人类能屹立于万物之林,靠的绝不是个人的强大,而是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与坚守。许多时候,人们并非不知“进”与“止”,而是整体的利益屈服于个人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屏蔽了“进”或者“止”:“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自私自利,让人们用垃圾“装点”风景名胜,用污水“侵染”江河湖海,只“进”而不知“止”;固守于传统职业而不愿做基础领域的拓荒者,只“止”而不知“进”。人的社会属性,让我们生而具有以整体的利益考虑“进”与“止”的责任。
当然,运动是相对的,这意味着自我认为的知进、知止,可能并非实际上的“进”与“止”。古代中国领先了世界几千年,始终在专制的牢笼中寻求“进”,看似是知“进”的。当西方各国“切换赛道”,以工业革命、大航海时代开创了新的篇章,我们眼中的“进”,也就成为了停滞在旧时代的“止”。故而,真正的知“进”与知“止”,外物的参照便尤为重要。如果只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思虑再长远、再无私,最终也可能原地踏步而不自知,成为了“芝诺时”中永远追不上乌龟的阿克琉斯。
人的本质是发展。向更远的未来、更高的维度狂飙突进吧,进一步将海阔天空;但为了潜在的问题收手止步吧,退一步则风平浪静。“知进”走得更远,“知止”走得更稳。唯有如此,才不会患得患失,陷入进退维谷之虞。
知进助前行,知止明得失
知止而不知进是安于现状,不知进取;知进而不知止是鲁莽无知,欠缺考虑。知止与知进是立身处世的智慧,将两者融会贯通的人,能行得更快,走得更远。面对困难就止步不前,自满于现在所获得的成就,就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成功与进步。井蛙不跳出水井,就不会看到广阔的天空;河伯不赶赴大海,就不会发现浩瀚的海洋;我们不去应对挑战,就永远不会抓住发展的机遇。
安于现状,止步不前的人只能永远居于窄小一隅,不会看到世界的广大,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需要“知进”,需要进取的决心,前行的勇气,远航的毅力。
一味的知进而不知审时度势,只凭蛮干和冲劲行事,即使达成目标也会伤痕累累。王安石变法虽然目的是正向的,但因为只知进而不知止,过于激进而不懂得徐徐图之,最终只能惨淡收场;二战期间,法西斯不考虑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贸然发动罪恶的战争,遭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一致谴责与反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知止而一味求快、求进,最终失败,没有达成推动中国进步的目的。可见,激进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只知进而不知止只会将我们退离成功的彼岸,满身伤痕地遗憾退场。
知止而不知进会让我们停滞不前,知进而不知止会让我们满身伤痕,唯有将两者综合,我们才能不断前行,且行得更快更稳更远。中国共产党在发现政权是在枪杆子中取得时,敢于发动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在发现城市道路行不通时,机动灵活地放弃从城市进攻,改换道路建立起了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很快遍布全国各地。知进,让我们勇于面对考验与挫折;知止,让我们能够权衡利弊,做出更好的选择与方案。既知进又知止,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并延续成功。
明初学家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同样的,知止而不知进者也会失去机遇,不会获得成功。知进且知止方为大智慧。
学会知进,我们才有走向成功的机会;学会知止,我们才有成功的条件和选择。知进与知止,二者缺一不可。
进止合一,乃正道矣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我们面向未来,一路前行。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曾迷失犹疑、停滞不前。然而这短暂的“止”为我们的蓄势前进积累了磅礴能量。“知进,知止”皆乃学问,进止合一,方为正道。
“知进”之学。人都渴望安逸,停留于舒适圈是无数人心之所想、心之所念,可我们也看到支教老师们在大山中筑造知识的殿堂,军人们在险境中保家卫国,科学家们在艰难中探索未知……为何有这么多人不甘于舒适圈呢?因为“知进”啊!“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的吕蒙因知进,而不仅仅拘泥于做个胸无大志的武士,他的“知进”成就了他此后的丰功伟绩。刘备的“三顾茅庐”足以体视他的“知进”,两次探而未果的失败,都没能击垮他,他深知以诸葛亮的才智定能使自己“进”,于是锲而不舍,礼贤下士,致力于使分裂的天下归一。他的“知进”终是打动了卧龙先生,为蜀国的灿烂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知进”难能可贵,智者哪怕在黑暗中茕茕踽踽也愿前进。
“知止”之学。“止”一字千金之重,千金之值,因为正确的停止有时能避免灾难的到来。明初学者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的确,错误的前进需要正确的停止。长征路途中“左”倾错误导致损失惨重,而此时,中央并未选择错误地继续前进,而是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的会议看似是“止”,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进”。这次的“止”,止的干脆果断,止的明智有力,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及时止损有何不可,智者懂得在何种情况下“止”。
进止合一。“进”与“止”看似矛盾,实则生生相息,相互依存,这矛盾的个体双方可在关键时刻相互转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古人早早便告诉我们“进与止”的关系,它们相生相依。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又何尝不是靠这“进”与“止”的和谐统一呢?
这世间,有负重前行的,有及时止损的,有厚积薄发的……或许这恰如其分的“进”与“止”相生相依,才构成了这世界。若想谋求更好的发展,便得倚靠这“进”与“止”的把控,使之如同阳光与甘露,共同浇灌出这世间繁花。
以进获取成功,以止保留收获
曾国藩曾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只去一味求进却不会停下来的人终将会失败。由此看来,只有将进与止相结合,才可以一路向前且不会失去已经获得的成就。
进,是指前进,就是要不断地向前走,心怀进步的决心、拼搏的勇气。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方向总是前进的。因此若是碰到了什么困难,要靠自己去不断努力,翻越一座座大山,才可以继续往前走。就如孔子所说:“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认为在填平洼地时,即使是倒下了一筐土,若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得靠自己。进,也可指上进,即一个人拥有想往前走的意志。人一定要有上进心,一定要会“进”,唯有如此,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所收获,方可看到成功的希望。
止,意味着停下来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继续向前走,同时要有及时止损的决心。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知道快速地往前走,却不知停下来去思考下一步具体怎么做。如果一味地走下去会怎么样?事情在积累地过多时总是会发生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往好的方向还是往坏的方向也无从得知。因此,只知进而不知止的话,哪怕最终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不知适可而止,事情也会发展到超出掌控的地步,最终将会失去。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孔子说用土堆山时,只差一筐土时,他自己要停下来。是因为他坚持一个适度原则。用土堆山就像人一步步地追寻梦想。因此,追逐风向的过程中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人要学会“止”。
因此,在追寻目标之时,应将“进”与“止”结合在一起,以进的态度来获得成果,同时也需要有止的态度来保留成果。在追寻目标时,一定要有“进”的精神、拼搏的勇气,相信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但同时,在进的时候也不可以忘记停下来去思考下一步具体该怎么做以及做了会怎么样,不做又会怎么样,不然会导致过犹不及。若可在关键的时候停下来思考,则可以更好的前进。
人要有上进心才可有成功的希望,即“进”的精神,做事只有适度才可保留成果,即“止”的态度。无论何时,都要用“进”来争取成功的机会,用“止”来保留成果。
进与止的智慧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声音穿越时空,依然回响在耳边,引人深思。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曾国藩曾言:“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这两句话,都在讲述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进与止的智慧。
进,是追求,是进取,是不断向上的力量。止,是自省,是收敛,是适可而止的智慧。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无不是在这两个字中寻求平衡,寻找自己的道路。
我想,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需要不断向前,努力攀登。每前进一步,都是一种成就,都值得庆祝。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何时停止,何时止步,以免跌入深渊,粉身碎骨。这就是孔子的智慧,他在攀登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追求,要懂得适可而止。
然而,人生又像是在平地,每一次的成功,都可能只是一篑之土,轻易被覆灭。这时,我们要有刘基所说的“知进而不知止”的果断,要勇敢地面对挑战,不畏艰难,不惧失败,坚定地向前,再向前。
进与止,看似矛盾,实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进取心,人就会停滞不前,失去生活的动力;但没有自省意识,人就会盲目冒进,陷入困境。只有在进与止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智慧。我们要有向上的力量,不断攀登,但同时也要有自省的意识,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迷失在成功的喜悦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古人云:“过犹不及”,又说“中庸之道”,都是在讲述一个道理——平衡。在进与止之间,我们要找到那个平衡点,那个让自己既能勇往直前,又能适时收手的点。这个点,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都在努力向前。但愿我们都能在忙碌的脚步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思考一下自己的目的。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需要的是那份适可而止的智慧。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带着进与止的智慧,去追求梦想,去体验生活,去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才能更加完美。
当进,勇往无前;当止,及时抽身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犹如沙粒般渺小,却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古人云:“当进,勇往无前;当止,及时抽身。”这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一种对世间万物的理解。进与止,仿佛天平的两端,平衡着我们的生活,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我们要有决心,有毅力,勇往直前。当我们面对高山,不畏艰难,努力攀登,即使只差一步之遥,也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将高山踩在脚下。这是一种进取的精神,一种不屈的意志。
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懂得进取,更要懂得适时止步。曾国藩曾言:“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句话警示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智慧,要有眼光,适时止步。当我们站在山顶,欣赏着美景,却不知前方是悬崖绝壁,此时,及时止步,才能避免跌入深渊。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一种谨慎的态度。
进与止,是人生的一门艺术。我们要在进取与止步之间,找到平衡,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如同行走在江湖的侠客,既要学会剑术,也要懂得收剑。剑术是进攻的手段,收剑是自我保护的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向前,追求梦想,但也要学会适时收手,珍惜眼前的幸福。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进退之道的人。刘备,为了恢复汉室,勇敢进取,三顾茅庐,终于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然而,在取得蜀国后,他却没有及时止步,导致最终的失势。相反,曹操,在取得中原后,及时止步,巩固政权,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势力。这就是进与止的智慧。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我们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但当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时,我们要及时止步,珍惜眼前的幸福。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懂得进攻,争取自己的权益,但也要知道适时收手,不要过于计较,否则只会失去友谊。当进,勇往无前;当止,及时抽身。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也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适应,学会进取,但更要学会适时止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
让我们怀揣着进取之心,勇敢地追求梦想;同时,也要学会及时止步,珍惜眼前的幸福。在进与止的平衡中,书写我们精彩的人生篇章。
评卷建议:
严重偏离题中话题的,建议在36分以下起评;
全篇作文只谈“进”或者“止”其中一点的,建议在37~39分之间评分;
全篇作文能从“进”和“止”展开论证,但没有对二者进行思辨,提出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建议在40~42分之间评分;
全篇作文能从“进”和“止”展开论证,并对二者进行思辨,提出二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也有联系现实生活,但语言、结构、素材等方面都较为平庸,建议在43~45分之间给分。
在此基础上,如果以下几条当中有两条表现特别突出,可在46~49分之间给分;
如果有三条或以上特别突出,可在50~60分之间给分。
①举例准确、丰富、新颖,具有时代特征。
②观点深刻,逻辑严谨,具有启发性,能体现思辨色彩等。
③表达流畅,有文采,文句具有表现力。
④论证方法多样,论证结构清晰。
⑤书写整洁、美观。残篇评定:
600 字以上,结构完整的文章,按评定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50字扣1分)600字以下,结构不完整的文章,3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只写一句话,或者只写题目的,给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