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联考11月联考高三期中语文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而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材料提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批判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青年应具备“批判意识”,“批判”意味着不墨守陈规、人云亦云,而是敢于质疑、勇于冲破藩篱,如此才能提升自我,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一种观点是不但要善于批判,还要善于建设,从批判走向建设,当代青年应具备“建设心态”,所谓“建设心态”,即要求当代青年不只做“思想上的巨人”,不能坐而论道,而是要具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躬身实践。因此,在写作时,可围绕“批判与建设的辩证关系”来立意,也可以抓一点,兼及其他,以论述“批判”为主,兼及“建设”,或论述“建设”为主,兼及“批判”。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批判意识”和“建设心态”的内涵,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各自的意义作用,如何践行“批判意识”和“建设心态”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论证过程中,可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并列举亚里士多德不盲从其老师柏拉图的种种观点,而是批判发展继承,最终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以此论证“批判意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列举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代又一代青年秉持着“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投身社会建设,如“铁人”王进喜,“最美扶贫干部”黄文秀等,以此论证青年应具有“建设心态”。在论据的选取上,可以列举哥白尼批判性地提出日心说,开辟科学新纪元;也可以引用毛泽东主席“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名言,论证“批判意识”和“建设心态”的关系;还可立足于当下,选取社会热点话题,如“鹦鹉学舌主义”“佛系人生”“躺平”等现象,指出其危害,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立意参考:
①既要有批判精神又要有建设心态;②批判旧世界是为了建设新世界; ③批判与建设同等重要。
1.哥白尼批判“地心说”,构建“日心说”;费尔巴哈批判“唯心论”,贡献“唯物论”,他们是优秀的批判者,更是成功的建设者。批判是建设的基础,建设是批判的目的,两者不是彼此背离,而是相伴同行。
2.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辈的肩上,批判和建设如同这副担子的两端,分量都很重,而不可偏废一方,以致失衡。《人民日报》曾就此发文,倡议每个人“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有此,个人能够更快成长,时代之轮得以滚滚向前。
3.鲁迅先生无疑是最伟大的批判者,但你可知他炽热的建设心态?为了救治像父亲一样被庸医所误的病人,青年鲁迅选择了东渡学医;为了疗治麻木的国民的灵魂,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是什么让鲁迅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面旗帜”?是在一次次的批判否定自我和批判社会中,执着地找寻新的出路;是在一次次的振作自我与努力构建中,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是批判与建设同行,让鲁迅由一个笃志学医的普通青年,最终成长为一位以笔代戈的战士。
4. 没有哪项成功与进步,能离得开质疑与批判。没有理性的批判性思维,一个人往往就无法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独到的思想见解、独特的分析说服力。但是极端的批判思维,往往会带来急躁的情绪、极端的言行。其实,许多事情不是那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关系。基于尊重和通识的理性的判断、客观的分析和均衡的观点,往往可以让人们避免从赞扬的极端走到批判的极端。理性的巧妙的批判,是一种温柔的批判,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是一种基于希望的批判,甚至可能是一种体现某种爱的批判。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此,欧阳修谈论唐朝纵囚如此,张思先提醒宋太祖食言亦如此。
5. 人类历史上,批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批判,才揭开了我们所处星球的真相;正是费尔巴哈对唯心论的批判,才驱散了人们认识上的迷雾。不仅如此,哥白尼构建了“日心说”,勾画出太阳系天体运行的真实图景,为近代天文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登场扫除了障碍。而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庄严宣称:“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批判为灯,建设为路
于璇
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人高瞻远瞩,做批判者,慨然忧国;有人衣不解带,做建设者,以身许国。我们既要以批判为灯,照亮前行的路,又要以建设为路,点亮前方的灯。
小到一家一人,大到家国天下,无批判者无以觉醒。
北大教授戴锦华曾言:“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这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像树的成长,出现了弊病却不及时被指出,讳疾忌医,终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批判者是一个时代思想上的先锋,准确找出问题,唤醒沉睡者,唤回迷惘者,以其锐利的笔杆,做坚定的战士。就如鲁迅的弃医从文,柴静的《穹顶之下》。
近在一朝一夕,远至千秋万古,无建设者无以兴邦。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马海祥也曾言“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地希望砸烂它更加难能可贵。”古人常探求知与行的关系,究竟是知行还是行知,陶公给出了答案。所谓思百日,不如行一日。若仅凭自身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假设,自然无法取得成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无踏实肯干的认真,又无求根问底的执着,仅凭美好愿望,终归是纸上谈兵。建设者用矢勤矢勇打造了如今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亦是值得我辈景仰的先驱。
上至骨肱栋梁,下至青年学子,批判建设共促繁荣。
不仅要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既要发现问题,又要解决问题。意识到祖国迫切需要发展核工业,程开甲、于敏等人毅然回国,隐姓埋名,潜心探索,才有了今天的两弹潜艇;深谙我国受核心科技制约的现状,潘建伟等人矢志不渝,以量子技术,拉开我国发展新篇章。
以批判为远方的灯火,指引方向;以建设为手中的兵甲,努力奋斗,则家兴国立,民族不朽。
持批判之剑冲破藩篱,秉建设之心直面问题
刘舒畅
有人认为,以批判意识冲破藩篱、打破常规,有利于提升个人理性,促进社会进步。有人认为以建设心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个人发展,促进社会改善。作为新时代青年,吾辈当持批判之剑冲破藩篱,秉建设之心直面问题。
持批判之剑冲破藩篱,吾辈青年应具备批判意识,以自主思考的加持。
批判意识,即是对某一件事件或某一视角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结合社会背景,给予的批判言论和思想。君可见,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在动荡不安、特务横行的昆明巡回演讲,号召青年们为国发声,保家卫国。在最后一次演讲中,他厉声言辞的批判了那些走狗特务,字字振聋发聩。君可见,埃弗里和他的助手在外界普遍认为蛋白质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主流中,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得出DNA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他不被世俗潮流所裹挟,用批判意识质疑并证实自己的观点,冲出桎梏。
秉建设之心直面问题,吾辈青年应具备建设心态,以创新思维加持。
罗曼·罗兰曾说:“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所以,当我们遇到无底深渊的难题时,不要回避,而应以利刃划破天空的锋利直面困难。观科技之潮,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临危受命,组成“523”小组,寻找治疗疟疾的解药,她没有被桎梏所束缚,没有被困难所打倒,最终在中医古籍中找到了成功的解药。望金黄稻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为找到解决14亿人口粮食问题的解药,他没有被风吹日晒所打倒,没有因无边无际的稻田而退缩,最终在田间地头找到了成功的解药—籼型杂交水稻。故青少年应以建设之心直面问题。
揆诸当下,有些青年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无任何上进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勤奋好学,在该努力奋斗的年龄奋发拼搏。
心向批判与建设,方可乘流击汰海棠开,当黎明前的黑暗即将消失,青少年应以批判之剑划破黑暗,以建设之雷声助力阳光洒满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