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预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卡尔·萨根在《宇宙的边疆》里写道: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好奇、理解、知识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三元关系作文题。试题材料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宇宙的边疆》一文,属于极简关系类作文。试题关键词与青年成长密切相关,“好奇是人类的习性”,好奇可以激发人类探索未知的兴趣,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天性,好奇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理解是一种乐趣”,当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加深,“理解”世界变为我们开启新的生命旅程,理解是与世界的融合,是从无到有的认知过程;“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从对世界的好奇,到获得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知识便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先决条件,对我们的生存意义非凡。“好奇”“理解”“知识”这三者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作为人类的习性,好奇打开我们理解世界的大门,当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好奇带了的兴趣便成为了一种乐趣,而这样的过程便成为知识获取的途径。综上所述,可以有如下立意:
1.好奇驱动我们理解世界,而当理解世界成为一种乐趣,我们便收获了赖以生存的知识。
2.人类从好奇开始,以知识引领兴趣,最终理解世界。
3.知识是间接经验的总结,而这便来源于对世界的好奇与理解。
以好奇之薪,燃理解之火,秉知识之烛
——探索世界三部曲
鞍山市第八中学 赵晗翔
南宋诗人陆游曾说“放翁百念俱已矣,独有好奇心未死”,诚然,好奇乃人之本性,秉持着好奇,方可取得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科技便随之精进,人类便随之进步,社会便随之发展。
那么,好奇、理解、知识这三者有何关系?
首先,我认为,好奇心驱使我们探索世间万物,获得深刻的理解。
法朗士曾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作家。”《礼记集说》亦有言:“小疑必小进,大疑必大进,盖疑者不安于故,而进于新者也。”忆往昔,石钟山名字的由来引发的好奇心促使苏轼实地探寻,在“余尤疑之”的追问中获得了独到的见解;看今朝,对量子领域的好奇激励着潘建伟晨兢夕厉,终于对世界本源有了更深的认知。由此观之,对于任何事物的理解都离不开好奇心引领我们问出的一个个“为什么”。星奔川骛,境随时迁,好奇心乃照亮前方未知的一根明烛、打开真理之匣的一把密钥。
既然有了理解,加以总结,便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究物理以追本源,追本源以得学识,斯言诚哉。云雪飘荡,孤舟夜发。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欧氏几何的发展是这样,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是这样,生物学的统一也是这样。世间很多深奥的事物,并非是触手可及的,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人们加以理解后得到的结果,才是最珍贵的。
可是,我们所知愈多,愈觉无知,愈发对未知充满好奇。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其深邃和广袤犹如夏夜繁星,璀璨却也遥不可及。垂虹西望,飘然引去,人们越是深入其中,越能察觉自我的渺小与局限,也正因此,人们才能怀着已有的知识前行。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光电效应、质能方程等革命性的理论后,非但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对微观世界更加好奇,整个晚年都致力于协调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已经研发出了单季亩产1000公斤的水稻,却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继续尝试,直至生命走到尽头。可见,学无尽的知识带给我们的不是“无所适从”,而是驱动我们更精进一步的好奇心,激发出了我们的求知欲。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怀揣着敬畏与好奇之心积极求索,方能理解世间至道;我们与现有的知识携手同行,在局限与求知中自洽,方能邂逅这神秘莫测却又风光旖旎的大千世界!
【点评】
文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全文围绕“以好奇之薪,燃理解之火,秉知识之烛——探索世界三部曲”展开论述,厘清了“好奇,理解,知识”三者的内在逻辑,首先提出了“好奇心驱使我们探索世间万物,获得深刻的理解”,接着指出“既然有了理解,加以总结,便能收获知识的果实”,最后以“我们所知愈多,愈觉无知,愈发对未知充满好奇”这个观点使“好奇,理解,知识”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形成一个闭环,也非常清楚地构架出三者的逻辑层次。三个分论层次形式上严整有致,内容上逐层递进,不断深入。全文多层次多角度对主题展开详实的论述,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以好奇驱动理解,获知识以致远方
鞍山市第八中学 王心悦
《鬼谷子》云:“变化无穷,各有所归。”人类带着好奇的眼神睁眼看世界,试图理解生命的本源、宇宙的奥秘,于是科学的大门向人类打开,里面珍藏着名为知识的宝藏,那些宝藏熠熠生辉,推动人类的历史车轮滚滚前进。好奇、理解、知识,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而身处当下的我们,更应当以好奇驱动理解,获知识以致远方。
好奇是理解的动机。“好奇是人类的习性”,卡尔•萨根如此评价人类。正是因为这天生的兴趣,巴比伦人试图理解黑夜,于是连接茫茫宇宙的星辰,给星座以优美姓名;施莱登试图理解生命,于是观测细胞结构的分毫,给植物以普适规律;普朗克试图理解微观世界,于是分割辐射释放的能量,给量子以奠基丰碑。他们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执着者,用一腔赤诚,拨开迷雾,理解世界。
知识是理解的结果。在一次次的探索之中逐步理解,在一点点的理解之中得到知识,这正是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而在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之后获得的,得以造福后世的知识,也正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从前辈手中接过演算的笔,为了那份振奋人心的成就感继续奔赴在知识的殿堂。由此观之,知识也正是对人们好奇心的满足,从而又推动着理解的不断深入,理解是连接好奇与知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桥梁。
理解是连接好奇与知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桥梁。理解,不仅止步于对对知识字面意思的懂得,更强调对知识原理和剖析,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相对冗长的过程,需要人们对知识的执着为目标,更需要好奇为动力驱动。好奇的人没有了理解的过程,如同隙中窥月,无法让探索欲到满足;书本上的知识没有理解,就像雾里看花,无法被应用并传承;好奇与知识之间缺少理解,必然会使认识的链条断裂,在试图应用时,只剩下满腔热血,而缺失了推理与实践的资本。
眇眇之途,儡儡不断,以梦为马,彧彧花繁。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满怀好奇地踏上征程,过尽遥山如画;心有敬畏地理解世界,短衣纵马前行;满心欢喜地收获知识,远眺前路漫漫。相信在这样风云变幻又充满机遇的时代,我们都能以好奇驱动理解,获知识以致远方。
【点评】
文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全文以“理解”为枢纽建构三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先“好奇是理解的动机”,理清了好奇与理解的关系,言辞简明扼要;接着“知识是理解的结果”则点明了“理解”与“知识”的内在逻辑;最后用“理解是连接好奇与知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桥梁”一句,把这三者建构起来。文章化繁为简,驾轻就熟地厘清了三元关系。每部分的论述都能重点突出,对概念的阐释既做到了言简意赅,又充满思辨色彩。同时,文章首尾呼应,言辞精妙,说理透彻,表意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