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五:道德与哲学思考
1.出发与到达,充满哲思的生活现象和话题
【原题呈现】(2024届福州市高三年级2月份质量检测)
“出发”与“到达”是生活中常见现象,也是充满哲思的话题。有时,出发是洋溢欢笑的启航,到达则是血汗换来的回报;有时,出发意味着对新道路的探索,到达则是阶段性的总结……
关于“出发”与“到达”,你有着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出发与到达,本自同根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出发,或是去往某地。或是开始一段学习。或是启动一项任务……“为者常至,行者常成。”我们也常常达到终点、取得成果、完成任务,我们常常“到达”。许多人认为,出发是因,到达是果;出发是始,到达是终;出发在前,到达在后。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出发和到达应当是循环往复、相辅相成的,他们交错相替、贯穿生命,“许多人”的看法不免落得片面。
出发不是盲目无主的埋头苦干,而是明确目标的坚定执行。蒙田有言:“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此言得之。有人认为,“出发”是洋溢欢笑的启航,“到达”则是血汗换来的回报。这话固然不假,但试问,倘若一开始的启航便错了方向,血汗换来的回报是否真的值得?由是,没有正确的出发,何来正确的表达?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到达不是一劳永逸的纸醉金迷,而是驻足小憩的总结之举。或言:“出发意味着对新道路的探索,到达则是阶段性的总结”,这句话言在“阶段性”。方仲永少有神童名,习学诗,可谓“探索新道路”吧,可最后落得泯然众人,为何?将“阶段性”作为“永久性”,一劳永逸所致。既是阶段性,则必有总结,然后继续出发,到达新的阶段,接着总结,由是出发和到达循环往返,方能成事。到达便像是一座座驿站,让你重拾心情,再度出发。由是,到达终究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高士其说:“我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将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其实出发和到达贯穿生命,如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出发是到达的别称,到达是出发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出发和到达,或许只有生与死,贯穿生命。这条路上的许许多多到达与出发,或许都是为了最后的到达。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一般的终身追求。有如钟扬探索生命的高度,有如黄旭华探索深度,有如陈祥榕丈守国界,有如王选探索虚拟……许许多多的出发与到达,丈量着他们生命的长度。
回望当下,有如青少年,除了坚定目标,坚持行动,又当如何把握方向,明确出发,顺利到达,成就终身?或许最重要的便是乐观。大仲马说:“乐观是一首激昂雄越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在事业的道路上勇猛前行。”我相信,只要我们坚信有所成,终可达彼岸!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出发与到达,本自同根生。冀青少年牢牢把握出发与到达,心有所依,行有所成;中流击楫,激扬人生!
2. 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感悟
【原题呈现】(2024届山西期末考试)
陶渊明能从现实矛盾中突围出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的世界中,深广地同情万物,打破了与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把自己的胸襟气韵灌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你对此有何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物我相谐,方得真趣
“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古人早已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世间万物,各有其独特的生命节奏与情趣韵味,而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却往往因现实的纷扰与私利的纠缠,遗忘了与万物共鸣的初心。陶渊明,那位逸出尘世的诗人,却以一颗同情万物之心,打破了这界限,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舞。
观陶公之生平,他如清风过竹,不为世俗所羁绊。世间纷扰,人间冷暖,他尽收眼底,却选择以一颗宽广之心去包容、去体察。他的诗中,没有权贵的媚俗,没有贫贱的鄙视,只有对自然的真挚热爱,对生命的深深尊重。他将自身的情感与气韵灌注于万物之中,使得那些看似寻常的花草树木、山水田园都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与情趣。同时,他也从这些自然之物中汲取了生命的养分,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万物皆我友,物我同一身。”陶公的境界正是如此。他深知,只有打破与切身利害相关的小天地界限,才能真正融入这大千世界,与万物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无损于人的尊严与价值,反而能使人的生命更加充实与完满。因为在这共鸣中,我们学会了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存在,学会了欣赏每一个生命所散发的独特情趣。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要达到物我相谐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如此,我们更需要学习陶渊明那种物我相谐、与自然为伍的生活态度。当我们被现实的矛盾所困时,不妨试着将自己的心胸放宽一些,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了的美好与情趣;当我们为了名利而疲于奔命时,不妨停下脚步,去聆听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与呼唤;当我们感到孤独与无助时,不妨去拥抱那些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与灵魂。
当我们有了一种勇于突破自我、敢于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智慧;当我们放下了身段与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与世界对话;当我们去除了心中的杂念与偏见,以一颗纯净之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时,才能真正融入这个世界、与万物产生共鸣,才能找到生命之真谛与价值所在,达到物我相谐的境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愿我们都能像陶渊明那样,以一颗同情万物之心去感受世界、去体验生命,达到那物我相谐、天人合一的化境。如此方得真趣也!
3. 讨论边界在不同领域的存在和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原题呈现】(2024届潍坊一模)
边界,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限。有形的边界直观醒目,无形的边界则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其实,学习生活、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乃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边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边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认识无形边界,突破迎来新生
世界上存在各种边界。有形的边界直观醒目,无形的边界则引发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何谓无形边界?依笔者看来,其贯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生活中看不见却又意义重大的分界处。而认识无形边界,突破无形边界,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皆有非凡意义。
须知有边界,方可守正道,明本心。
无形边界涵盖于社会各个方面,只有认清了这些边界,我们才能知晓何为“正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认识到理想与现实间的无形边界,我们才能笃定信念,踔厉奋发,为实现梦想而奋进;在文化交流中,只有认识到不同文化差异间的无形边界,我们才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技创新中,只有认识到国家技术水平间的无形边界,我们才能推进科技创新,助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认识是突破的必要前提,惟认识存在的边界,才能突破已有的边界。
纵使有边界,亦可破边界,迎新生。
无边边界可被打破,而打破之后,即是“新生”。且看江梦南纵知自己与普户通人的边界,亦不懈奋斗终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打破人们的偏见;再看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观点,终用交流与交融打破文化的边界,推动了世界文化蓬勃发展;又看华为认清美国对芯片的封锁边界,自主研发震撼问世。打破封锁边界,向世人阐释了“烧不死的鸟叫凤凰”……纵使有无形边界,我们亦不能停滞不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奋勇向前,便可突破边界,迎来新生!
惟认识无形边界才能突破无形边界,惟突破无形边界才能推动认识不断发展。认识绝不能仅局限于认识,实破也绝不能全都突破。当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躺平摆烂,庸庸扰扰的“佛系”人,也可以看到那些越过法律边界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惟有既认识边界,又突破边界,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吾辈青年,若初生旭日,若长夜明星。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愿我们认识无形边界,突破无形边界,从而迎来个人的新生,迎来家国的繁盛!
言论类材料作文
(27)湖北省高三百校联考作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又名:2024湖北金太阳高三10月联考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国演义》中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梁启超《新罗马》:“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综合以上文本,作为时代青年的你有何感想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中的观点是人可以谋事,但最终还是由上天决定事情的成败。人之“谋”,是受先天或后天的条件制约的,成功不可强求。人并非想怎样就怎样,还要有所凭借,最终结果如何,要取决于环境、历史和命运等因素的影响。材料二则认为,人之谋可以胜过自然规律,或者说人的智慧和力量比自然规律更重要。害怕强大敌人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努力抓住形势、为自己创造有利形势的人,是为俊杰;以仁为任,无所谦让,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能战胜自然?材料三的观点,是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认为人应积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奋斗成为刚强并有智慧的人。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了人与天命的关系,也揭示了人类对事物、命运的认知和对自身定位的思考,但二者观点对立立场鲜明。材料三是老子的观点,主要强调“自胜”和“强行”,倾向于对人具体行动的指导,可以看作是对材料二的补充。综合来看,命题意图在于鼓励学生抓紧时代机遇,勇于奋进,把握自我命运,融入时代发展之中,积极地开展实践。在实践中要不盲目,也不气馁,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把握住机会,相信“谋事在人”,不断潜心修炼。既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能适应环境变化,顺应历史与时代的潮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推动社会和人类进步。
立意可以在“战胜自我”“努力奋斗”“把握自身命运”“不向命运低头”“成事由己、成事在人”等方面选择。如果学生提到成事在天,要顺应命运,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但不是最佳立意方向。若能将“努力奋斗战胜局限”与“认清外在环境和形势顺应时代的变化与潮流”结合思考,具有思辨性,则为最佳立意。
【参考立意】
(1)自知乃明,自胜方强,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2)既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和发展,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3)努力地尽人事,坦然地听天命。
(4)智者既能奋发不休,亦能乐天安命。
【优文推荐】
胜人当自强,当仁更不让 安慧
千年前,孔明的一声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成了多少懦弱者躺平的借口和理由。殊不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孔明奔走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矢志不渝,为国献力,忠直耿耿。时值今日,我辈青年亦需胜人当自强,当仁更不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戢鳞潜翼,主动出击。
梁启超《新罗马》有言:“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不信宿命,主动出击,以舍我其谁的勇气与魄力,以人定胜天的豪情,以当仁不让的责任与担当,擘画蓝图襄盛世,青衿志远运筹谋。胜人当自强,奋楫笃行亦不倦;横戈马上行,当仁更不让。酌古,孔丘积极奔走,践行仁爱,以儒家悲悯之心关照天下人,束己修身,自强向上,希望止息兵戈,迎来万世和谐;斟今,新时代的领路人带领我辈撸起袖子加油干,担使命,勇创新,孜孜以求,踔厉奋发,迎来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百年梦圆。酌古斟今,欲览盛景登高处,当仁不让更自强。
审时度势,潮头登高。掌握规律,顺势而为。
《三国演义》中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反观之,主动出击并非暴虎冯河,“成事在天“亦是提醒我们欲成功,当有睿智的头脑,敏锐的洞察,世事风云变幻,时代波谲云诡,积极的筹谋擘画,努力的履践笃行,还应该抓住机遇,顺应行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才能行稳致远,勇攀高峰。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就没有不断发展的国力,不断做大做强的国产品牌;没有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就没有阿里集团的购物、支付、信息交换等方面的便捷与迅速。天时不如地利,这天时这地利,不是决定成败的肯綮之处,但智者借力而行,善假于物也。
反躬自省,察己观人。力行不怠,明善诚身。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胜人当自强,当仁更不让。欲成就一番伟业,除了主动出击,顺势而为,还应深入了解自己。与胜人之力相比,自胜之人所产生的强大的力量,足以撼天动地。知己足,勇践行,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奋斗,成为刚强并有智慧的人。知己,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个人最大的潜能,才能去伪存真,创造最大的价值。盲目尊大抑或妄自菲薄,都只会在胜人面前败下阵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我们只有对当下的自我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融入时代,所向披靡。胜人当胜己,胜己即自强,当人需不让,主动创辉煌。
至今朝,我辈少年郎,晔晔如扶桑。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努力奋斗,主动出击,把我命运,当仁不让。洞察世事风云变,踔厉笃行勇担当,明己达人不懈怠,胜人当仁且自强。纵情翱翔吧,在时代的风云变幻里;俯身耕耘吧,在实干家的大地上;勇往直前吧,在勇敢担当的新时代。
(28)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10月联考作文:抗争弱点向上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材料二: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热风》
以上两则材料富含人生哲理。步入高三的你,对此有何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次作文材料由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和鲁迅作品中的两段话组成,均富有人生哲理,能给时代青年以成长启迪。
第一段话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呈现出部分人面对自身的优柔、懦弱等弱点缺点,不是努力抗争、努力改变,而是视而不见、不以为意、自暴自弃,无原则地选择了跟自身的弱点和解;第二句话紧承第一句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迷醉于自身的软弱”,麻木不仁,深陷弱点,失去了成长改变的欲望,这样又进一步招致“倒在街头”的结果——淹没在人群中,“倒在地上”——跟不上大家的步调节奏而被抛弃,直至“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彻底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第二段话可以认为是对第一段话中所呈现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向上走”。“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意思:告诉那时中国的青年们,要勇敢坚定的向上走,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光,就算再微弱,也照样可以照亮天空。
【立意】
1.正视弱点,选择向上。
2.拒绝自暴自弃,向上才能成长。
3.变弱点为起点,大步向上。
【标题】
1.正视弱点,选择向上
2.拒绝自暴自弃,向上才能成长
3.变弱点为起点,昂首大步向上
4.抗争弱点拒躺平,摆脱冷气向上走
5.拒绝倒下,勇敢向上
6.克服软弱的人性,追寻向上的大道
7.拒绝摆烂自弃,向上发光发热
8.自暴自弃只会一败涂地,奋发向上才能光芒万丈
【名言】
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2.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唐·李咸
3.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元·范梈
4.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
6.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宋·张耒《夜坐》
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8.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己
9.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佚名
10.人无法丢掉自己,因此自暴自弃无济于事。——王鼎钧
1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12.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1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金缨《格言联璧》
【考场优文】
摆脱“思想冷气”,做“光热”担当者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责任,身处时代洪流中的青年更应该积极向上,力担重任。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高声呐喊:“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鲁迅也在《随感录》大力呼告:“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诚愿吾辈青年能摆脱“思想冷气”,做“光热”担当者,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正视弱点拒绝摆烂,向着梦想勇敢前行。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然反观当下,“躺平”“摆烂”“45℃人生”等词语的兴起,冷峻地照出当下部分青年无为之态。懦者从不启程,弱者死于途中。时代有为青年,当无惧自身弱点缺陷,停止自弃摆烂,勇敢向上走,朝着梦想进发,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脑瘫患者陆鸿摆过地摊,修过自行车,开过报亭、照相馆,但收入依然颇微。后来,他通过自学修图练就一手绝活,开了相册工厂,吸引残疾人就业。陆鸿不仅自己照到光,还成为了别人的光。他们用坚毅与勤劳,证明残疾人是有用的,命运与尊严永远靠自己捍卫,用双手奏响了气壮山河的生命赞歌。反观当代一些躺平之青年,如张默、李易峰、吴亦凡等堕落之流,他们与行尸走肉何异?影片《燃点》中断言:“想去的远方很远,只要往前走就是在接近。”没错,每个人都应在生命的路上,寻找着自己的燃点,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驱散摆脱“思想冷气”,以奋斗姿态点燃激情。
撒贝宁在演讲说:“如果你在本该拼搏的年纪只玩游戏,看视频,过着八十岁该过的生活,那你要青春干什么?”“冷气”象征着消极堕落。摒弃负面,积极奋斗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在“冷气”肆虐的今天,奋斗仍应是时代发展的主流态势。我们欣喜地看到,疫情风暴中,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郑州暴雨中,救援人员迎难而上,出生入死;杭州亚运会中,张雨霏、覃海洋、盛李豪等中国体育健儿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各行各业发真声,干实事,以无尽的朝气,厚实的底气,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作为一个年轻人,要想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就应该去奋斗,去拼搏,去挑战!
“少日荡摇,光阴辉映。”汇聚热血不息的青春,书写耀眼光辉的传奇。
作家史铁生在书中这样写道:“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够感受幸福。"诚然,惟有奋斗不息,方可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无论是草根选手张伟丽赛场挥洒汗水赢得UFC格斗金腰带,还是大三学子冯琳在建党百年庆典上领诵赞歌,还是清华博士江梦南于无声世界,用奋斗突围逆袭,抑或“深潜”一生的彭士禄隐姓埋名三十年研制核武器,只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不受欺凌。他们都以奋斗姿态点燃了青春激情。他们拒绝躺平的人生智慧深藏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之中,不断引领我们向上走。
历史和现实一次次相互印证:与其渴求那幻想伊甸园中远离尘嚣的一份安逸,不妨怀着“计天下利,求万世名”之心居于天地,立命生民。
(29)24届高三年级TOP二十名校调研考试四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南宋)张载
材料二:
人之好强者,以其所知少也。所知多,则不自强满。学然后知不足。有若无,实若虚,此颜子之所以进也。
——(南宋)张载
以上两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作文,也可以综合以上两句作文,但都要体现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虚怀若谷,丰盈青春 安慧
人生漫漫,坦舛莫定。立本修持,需虚心得礼,可内外发明;充实学识,莫逞强好胜,当虚心笃学。张载之言启人慧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欲览盛景登高处,虚心向学修己身。虚怀若谷,假借外物,博观约取,以他山之石攻玉,厚积薄发,直挂云帆济沧海,踔厉奋发,踵事增华,丰盈青春。
历史嬗变,判若霄壤,张扬个性,时代潮涌。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尊重个性,都尊重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我的青春我做主”,的确,“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但是,与特立独行相伴而生的是狂傲自大,现在,很多年轻人听不了不同的声音,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骄傲自满,继而影响修身、治学。学习时浅尝辄止,做学问流于表面,工作中好大喜功,创业时好高骛远,与张载所言的“有若无,实若虚,此颜子之所以进也”背道而驰,所以,虚心,对于当代青年太重要了。
虚怀若谷,丰盈青春。古语有言,“满招损,谦得益”,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虚心就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虚心,我们方可广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虚心,我们才能反躬自省,束己修身。邹忌以虚心谏齐王,为齐国霸业奠基,成就了“纳谏”的历史佳话;唐太宗以人为镜,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之治,无数煊赫的历史告诉我们,虚心意义非凡。当代青年,更需以虚心面对内卷严重的激烈竞争,虚心求学,踏实做人,这样的青春才是厚重的,这样的青春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有可能“立本既正,然后修持”。
学然后知不足,虚怀若谷,丰盈春春,需“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当古代青年要做到虚心,切中肯綮处有三。首在“做减法”,目标笃定,鸿鹄志远,就会开阔胸襟,高远格局,就能虚下心来,犹处孟津之河,要与日月为邻。再者,淬炼意志,增强才干,踏实笃学,学海无涯,向内明己之不足,向外见他人之余,虚心笃实,履践致远。第三,淡泊洒脱,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不被蝇头微利牵绊住,才能虚心向学,才会有“所知多,则不自强满。”丰盈青春,大好人生,“虚心”,此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曾言,浩然气长存,功成于虚心。风起于青萍,潮落于月畔。谦卑内敛,虚心笃学,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丰盈的青春,张扬的个性,不是狂傲不羁,是更深沉的虚心品行,惟其如此,我辈青年担时代使命、赓续前人星火时,才能风雷震九州,斯须寰宇傲。
(30)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第二次联考作文:君子有三鉴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
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有时也会限制我们走出新路。
这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8,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指出可以借鉴的对象,并结合相关对象指出借鉴的价值,可以以前事为鉴,吸取教训,可以以他人为鉴,效法他人的贤德,可以以铜镜为鉴,看清自我。考生只要围绕“借鉴”来谈都符合题意。材料第二段阐述了“借鉴”的作用,它既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有时也会限制创新。
我们可以把“借鉴”作为写作的话题。可以思考借鉴的对象,如要鉴古,那可不可以鉴今?可以以人为鉴,能不能以事为鉴?可以以镜为鉴,还有何物可以为鉴?其实推而广之,万事万物皆可为鉴,因为所谓借鉴,无非是认识世界,然后反观自身。也可以思考如何借鉴。认识世界应该以为我所用为目的,即以我观物,强调认识的主体性;反观自身,则应以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即以物观我,强调自我观照的客观性。
还可以思考借鉴的价值。可以从论说的现实性、时代性角度来说,比如今天中国的国策,如一带一路等从哪些地方获得过经验和教训等等。同时借鉴可以是很多方面,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企业进步,还是文学方面,其实都需要借鉴,比如鲁迅不但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创造了自己的《狂人日记》,思想内容方面更为“忧愤深广”。当然借鉴是第一步,借鉴是前行的阶梯。我国的市场经济就是借鉴的成果。牛顿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站在巨人的肩头,就是借鉴,这样才前行的更远。
但也要注意借鉴的两面性,它可以给我们提供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它也可以限制我们的眼界和思维,不能创新。
立意:
1.借鉴经验,择善而从。
2.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3.借鉴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优文推荐1】
明往亦需昭来,借鉴当为创新 安慧
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此中三鉴,是卑以自牧,含章可贞的谦谦之行,是明心见性,不矜不伐的风骨境界;是虚怀若谷、博观约取的人生追求。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知荣辱、端品行、明是非、看得失,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经验一定是前人用无数成功的经历与失败的教训检验之后得出来。化育天下的至理名言,解决难题的定理概念,帮助成长的方法规律,广义上讲,一切我们所接触的已有的知识,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验就是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结绳记事、仓佶造字,经验一定是留给后人可以鉴戒的。
所以,古人说鉴往可以昭来,前事昭昭,足为明戒,才有君子有三鉴之说。“明镜所以鉴形者也,有妍媸见之于外;往事所以鉴心者也,有善恶则省之于内。”借鉴经验,注定会少走弯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前惟训,人惟贤,镜惟明。前事昭昭,足为明戒,吸取教训,莫蹈覆辙;以人为鉴,明心见性,可法贤德,从善如流;以镜为鉴,孤光自照,反躬自省,看清自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明借鉴经验之利,成就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是从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中,吸收借鉴,不断探索,才能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领域取得不凡成绩;牛顿说,我的成绩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古今中外,善于吸收,借鉴经验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到学习知识,大到治国理政,借鉴经验不可少。
然而,借鉴经验不是拘泥不化,因循守旧。如果在借鉴经验的时候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或许会限制我们走出新路。那么面对经验,我们该如何借鉴又不断探索新路呢?“阅古兴亡疑有眼,辨人好丑总有声。玉台妆罢时时拂,莫使浮尘又暗生。” 清代吴若华《新磨古镜》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首先,我们当“博学之”,经验面前,广开言路,广泛吸收,以鲁迅之言“拿来”。其次,我们需“审问之”,探求我们为何去借鉴经验,我们当解决什么问题,知晓我们要做什么。再次,“明辨之”,依据自己的形势作出判断,哪些为我所用,如何使用。最后,“笃行之”,把大浪淘沙而来的经验在实践中检验,不断践行。所有的鉴戒,都是为了颇旧局,开新局。借鉴吸收,为我所用;归纳总结,开创新路。
偷来梨蕊三分白,得借梅香一缕魂。博观才能约取,厚积才能薄发。洞察世事,坐看风云。吸收借鉴,不断突破,才能勇往直前。面对新百年的行政村,现代化的新使命,人类的文明的新形态,我辈青年自当明往昭来,借鉴以开新路。
【优文推荐2】
以鉴正冠,以鉴致远
星燧贸迂,寸阴尺壁,跨过历史的长河,驻足回望,从唐太宗“以人为镜”到近代青年们借鉴马克思主义拯救中国。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鉴则通达,鉴则长久。
故而我以为,明鉴之心不可失。刘阿斗未借鉴桓、灵二帝的帝星之陨乐不思蜀,终而亡国,留下一世遗憾;西楚霸王未借鉴秦王骄傲自满,最终一代霸业,止于乌江。反观汉高祖,虽为一介匹夫,借鉴了对手骄傲自满的致命缺点,礼贤下士、听取劝诫,终而完成自己的大业。由此观之,正如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永葆明鉴之心,敢于借鉴与超越,方可“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然而,“借鉴”毕竟是借来的,一味借鉴是不可取的。正如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纵然是借鉴医书,从其中获取了灵感,从青蒿下手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但其中的最关键技术如低温提取,却是她无数次失败后的发明。试想,如果她一味照搬医书,不假思索地照本宣科,这世界上的疟疾患者还能看到这希望的光明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私以为,借鉴绝非一味模仿,甚至是抄袭,而是一种学习。将优点或教训内化到自己的体系中,加以变通和创新,加以改进,使事物或个人的优点不断放大,才是借鉴的意义之所在。有创造性的借鉴才是成功的借鉴,可助我们走得更远。
有积极意义的借鉴方为有效的借鉴,如将鲸引向海的洋流,如引导鸟儿投向山林的长风。借鉴不是起点的哨,模仿不是终点的旗。它是我行走途中、学习途中的行云流水,朝花夕颜。它可以引导我前进的方向,但无法决定我的归途;它可以装点我的旅途,但无法改变我的命运。借鉴,在于使人完善自己,使人认清脚步,行稳而致远。这样的借鉴,方为有效的借鉴,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借鉴。日升月恒,昭昭之宇,新年的号角已经吹响。风雨和星光已留在昨日,我们仍可以回首眺望来时的脚印,正正衣冠,继续追风赶月,守望春山,奔向远方。
【优文推荐3】
三鉴开创创新路 创新铺就锦绣程
“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这句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的三种借鉴:对过去的反思,对他人的借鉴,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观照。而“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有时也会限制我们走出新路”,则提出了在借鉴与创新的矛盾与统一中,我们应该如何寻求平衡。
对过去的反思,是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正如诗人普希金所言:“过去的都是教训。”对过去的错误进行深入的反思,可以使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明智。然而,我们也应警惕过度借鉴过去的经验。当我们面对新的挑战时,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可能会限制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无法看到新的可能性。
对他人的借鉴,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正如古人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他们的优点,避免他们的错误。然而,对他人的借鉴也必须适度。当我们过于依赖他人的经验,可能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在面临新的问题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根本无法找到自己的道路。
对自身行为的观照,可以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自我陶醉和自我中心。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定期的反思,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避免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然而,我们也不应过度观照自身行为,以免因过于关注自身而忽视外界环境和他人的需要。
在借鉴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寻求创新。正如乔布斯所说:“保持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打破常规,超越过去,迎接未来。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走出新路。
在寻求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克服对借鉴经验的依赖。我们要有勇气挑战既定的规则和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正如肯尼迪总统所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我们应该在创新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借鉴经验可以使我们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更加明智,但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真正超越自我。我们应该在借鉴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汲取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让我们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创新,开启新的篇章。
(31)信阳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作文: 向前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那咱们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米兰·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
以上两则材料很具有启发意义。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向前·走 安慧
米兰·昆德拉说,“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向前,得观一路彧彧花繁;走,收获旅途风景迤逦。风雨过后,眼前便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山山顶,脚下会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眼前的名利会过眼云烟,生命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前,是前方,是生命的方向。前方,花开半夏,灯火可亲;前方,梦想在熠熠生辉;前方,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是家国兴旺、天下太平。《雅克和他的主人》写道,“往哪走,都是往前走”,前方,就是我们的理想希望,就是我们木铎之心,素履之往。于个人,前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与境界;于社会,前方是风清气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讲信修睦,天下太平;于国家,前方是物阜民丰、国泰民安、民族复兴,万民安康。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为山凿井,铺路架桥,心之所向,目之所往。向前,才能踔厉奋发,青衿志远。孔子说,“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向前,是明确自己的方向,是起跑前的蓄力助跑,是路漫漫其修远时的上下求索。是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向前,是呐喊也是行动,是鼓足干劲去创造辉煌。曾经,向前的信念,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后来,向前的力量,才有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弃医从文;如今,向前的追求,才有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青春风采。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向前走,用行动实现梦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向前走,要中道而走,是要走得踏实,不拖沓,不冒进;向前走,要循礼而动,是要尊重规律,不蛮干,不乱来;向前走,要有始有终,是要持之以恒,不骄虚,不泄气。《中庸》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向前走,没有“择善固执”“至诚无息”的精神是不行的,只有从点滴做起,从脚下开始,由浅而深,躬身实践,才能到达目标。
“那咱们往哪走啊?”“往前走。”米兰·昆德拉如是写道。新时代的的领路人告诫我辈,“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人生漫漫,往前走,立身尘埃,抬望星辰;往前走,摒弃喧嚣,岁月静好;往前走,日出东方,其道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