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文(第68期)

文摘   2024-12-15 22:07   辽宁  
每日一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二指出 “创新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 阐述了创新在国家经济转型乃至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当下中国有着独特的价值。

复兴中学团委准备开设以“创新与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关于“创新”,你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与感悟?请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园主题论坛中跟同学分享。

②有同学说:“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何关?”请针对这一说法,阐述你的观点并向校刊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

1.实事求是是基础,创新创造是目的。

2.积极创新,勇敢破圈。

3.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是每一个青少年的责任。

优秀作文:

创新达高地,平地亦留心

纵观人类之千年文明史,从刀耕火种的野蛮落后到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便是依靠人们对物质的不断创新。而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当下中国有着独特价值。然而,对于常人实在晦涩难懂的前沿科技,我们实在只能望而却步。而由此,有人便不禁提出疑问:“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何关?”而实际上,创新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首先,创新的确是科学家的事,但并不代表与你我(非科学家)无关。创新的成果早已惠及千家万户,自古以来,创新便已通过优化资源利用手段、提出新的理论依据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更是找到了可以生根发芽的技术土壤,开出了无数绚丽的科技之花。从大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到电气走入寻常百姓家,再到互联网的普及至于今日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无数创新产品早已成为你我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数科学理念已取代迷信,成为你为我思想中的坚石。此时你仍能说,科技创新与我无关吗?

而另一方面,不仅仅是科家学家之创新惠及你我,我们每个人也皆可进行创新而惠及他人。生活中处处皆可创新。普通人的创新可以推动科学,例如看门人列文虎克通过放大镜的叠加发明了显微镜,开启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或有人言,如今易被常人创新的科学早已少之又少,“现代人的悲哀就是找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真不容易。”不错,若没有足够的科学素养,常人难以在科技上进行创新。然而“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清洁到整理,从饮食到起居,从学习到工作,皆需要创新以求高效与完善。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创新凝结了他们的智慧,建立了都江堰、大运河,发明了水车、纺车。而如今的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留心观察,有自己的创新。

爱因斯坦说:“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永远也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的确,在波谲云涌的当今世界,应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完全依靠前人之法是难以行通的。因此,创新不仅仅在科技与生活中,更在谋略、思想、艺术之中。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没有众多文学家、思想家的孜孜不倦,就没有社会思潮的次次解放和创新。而文学艺术与思想,皆是你我可及、可攀可创新之物事。

但同时也应当注意的是,创新依靠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不是依靠毫无根据的臆想。这并非是在阻拦你我创新之路,而是在提醒我们,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次飞跃,需要我们学习并合理利用前人的经验与结论。现代人可创新之路虽少,可学习、提升之法却多。

创新达高地,平地皆留心。新时代的青年亦当继承前辈敢想敢干的精神,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创新与想象。“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礼记·大学之道》的经典语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说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应该有主次意识和全程意识,准确深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以上材料中的经典语句,在新的时代下我们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优秀作文:

01.固本慎终,木茂流远

古语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遥远的哲思横渡历史的江河,叩问着现代人的心灵。时人曾将此语解作“应有主次意识和全程意识”,然则何谓“主次”与“全程”?吾有新解。

所谓“主次”,在许多人眼中是“理固宜然”的事物属性,伴随着事物的出现而出现,一成不变。“此非吾之所敢知”。“主次”多数具有阶段性,并伴随着事物的发展而相融相生、相互转化。倘若我们只知了解“主”,单会“舍末逐本”,却不懂得关注“次”,从“次”中管窥蠡测,那就是亲手限制了自己的眼光、禁锢了自己的头脑,将成为新时代的井底之蛙。因为新时代之“新”、新时代之“变”就体现在主与次的时刻转换之中。

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已一次次为我们提供了力证,那些“石破天惊”的发现,往往都源于曾无人问津的边缘学科。量子力学奠基人普朗克从黑体实验中窥见了量子的玄机,在被所有人仰视的经典物理学大厦中挖掘出了量子物理这一昔日的“次”,改写了物理学的发展轨迹。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主凯瑟琳大学主修有机化学,却能不被主修所束缚,积极探索学科融合,最终用点击化学的技术拓展了生物学的边界。“次”也许是人迹罕至的所在,但一个具有发展之智慧的人才,正是能够不被“主”的熙熙攘攘所局限,从“次”中看到发展机遇。所谓“事有终始”亦是如此,大浪如潮、大势如砥的时代赋予人类无限可能,我们又何必自缚茧房,给自己的发展设置终点?

然而——

主次可转换,是否意味着人类没有永远要坚守的价值观?不给社会与人的发展设置上限,又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前进可以毫无底线?非也!

近几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典型的AI技术蓬勃发展,并且已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人机对话程序ChatGPT可以为人类写论文,视频生成软件Sora可以伪造足以以假乱真的视频……当我们开始学着与AI共存,“如何不被AI所胁”成了所有人必须思考的课题。此时,有一个“主”决不能动摇,那就是生而为人的独立与自由。科技汹汹而来,我们应警惕科学衍生出的工具理性异化甚至物化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坚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主”;让科技走向造福人类的明天,是“终”。“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是荒谬的,正如“忘记生而为人的权利而盲目发展科技”是危险的。

固本慎终,以人为本。唯有如此,新时代的森林方可繁茂,新社会的大河亦可源远流深。



安慧语文
蓦然回首,风萧萧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