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作文——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学、大连八中、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联考

文摘   2024-11-15 13:40   辽宁  
01
最新作文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一中指出:中外建筑家,用建筑集中了人类的智慧,展示了国家的历史、科学和艺术。

语言文字运用一中提到:超级智能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人才,可以领导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语言文字运用二中提到: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构建出一部具有经久不衰价值的汉字说解体系。

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中说: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系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借助现代文阅读一,指出古往今来的中外建筑家,都力求借助建筑这一载体,汇聚或展现本民族或全民族在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展现其中蕴含的智慧。而这对于我们当代青年的启示,则是我们也应当学有所长,家乡建筑学家用建筑展现民族形象一样,也可以借助当今更无限的可能来展现自我、报效祖国。

第二段,则紧跟时事,借助语言文字运用一对于人工智能的利弊展开讨论。材料指出人工智能可能具备的安全风险,然后指出唯有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我们才有可能化解其潜在风险,让人工智能真正为我所用。而我辈青年,自当紧承时代需求,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应用人工智能解决好时代问题。

第三段,第三段借助语言文字运用二,讲述了许慎为自己的作品《说文解字》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甘愿投注毕生心血的伟大精神。对此,我辈青年当从中习得对待事业的态度与精神,知道应当如何努力奋斗、深入钻研。

第四段,第四段借助钟扬《生命的高度》一文,借助物种中某些先锋者牺牲自我以成全整个群体或物种的新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现象,向我们展现了奉献这一高度。

第五段,综上所述,材料从专业、时代需要、奋斗、奉献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告诉。而写作时,能结合所给的材料中的一则或几则的中心方向立意,谈到作为当代青年的感受、体会,自圆其说即可。比如,首先可提出观点,青年们要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时代的洪流,与祖国同向同行,成就美好的未来。然后结合材料设置分论点,比如可结合材料第一段关于建筑学家的论述,指出我辈青年应当不断提升自我,做到素质过硬,全面发展,要有责任担当,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梦的重任;或者也可结合材料中对许慎的论述,说明我们应当立足本职工作,把握当下,积极高效地努力工作,将小我融入大我,成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对此还要勇敢摒弃利己享乐主义思想,考量心灵之得、精神之获,这样才能拥有更饱满的意义、更珍贵的价值和更丰盈的人生。论证时采用典型的例证和引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号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勇于奋斗前行,充分展现出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

立意:

1.扬己所长,铸就生命新高度。

2.甘于奉献,勇做时代先锋。

3.发扬奋斗精神,勇立时代潮头。

4.守正创新,勇往直前。



苍然下水文

时代风云起  莫做袖手人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擘画蓝图襄盛世,青衿志远运筹谋。时代风云起,青年踏歌行,神州蓬勃势,莫做袖手人。我辈青年自当如许慎、钟扬一般,以理想、担当、拼搏助力于新时代。砥砺奋斗前行,勇做时代弄潮儿。历史属于奋斗者,星光不负有梦人。

笃定目标踔厉行,可乘青云振翮翔。跻身时代潮头立,劈波斩浪显豪情。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时代的大潮中翻滚着惊涛骇浪,“逐利而行”的思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关注物质,关注享受的风气,如潜伏的冰山暗礁,侵蚀着吾辈青年的理想与激情。吾辈青年更需激流勇进,拼搏奋斗,有一份高远的追求,有为国为民的理想担当。时代楷模黄文秀,奉献青春,用生命书写脱贫攻坚路上的壮歌,“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女大生宋玺用勇气与坚韧参军护航亚丁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用责任担当让青春在神州大地熠熠闪光。

风雷激荡云诡谲,时代责任我辈但。砥砺奋斗扬帆行,成就梦想仗剑行。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全面振兴,小康社会的实现,各行各业的蓬勃兴起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无数机遇,我辈青年当抓住机遇,奋笃行,拼搏向上,惟其如此,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锚定方向,乘风破浪。时代怎样,青年就怎样;青年怎样,时代发展和未来就怎样。曾经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时刻,是无数革命青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如今,物阜民丰,国力日强,时代给青年创造了无数实现理想、实现抱负的机会,改革开放,民族振兴,我辈青年应在时代大潮里搏击风浪,创造属于时代的辉煌

带风沐雨自担当,我辈青年当自强。青萍之末乘风起,敢叫日月再丈量。

不要佛系,拒绝躺平,丹不可夺赤,石不可夺坚,用奋斗铸就无悔的人生。不在乎一己之私利,在乎的,应是家国情怀,是时代进步,是生民冷暖。反观当下,有太多的诱惑侵蚀而来,有些青年贪图享乐,拒绝奋斗,躺平啃老,有些青年拒绝努力,企图一夜成名,名利双收,甚至有些青年为了博人眼球,铤而走险不惜触犯法律,我辈青年在这样的风气下,如何堪破迷雾,唯有不懈拼搏,奋斗笃行,履践致远,才能把握历史主动,激扬奋进的力量,保持耐心和定力,踔厉奋发,踵事增华。

鼙鼓催征稳驭舟,勇毅笃行立潮头。壮志凌云击苍兕,踔厉奋发新征程。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驰隙流年,星移斗转,时代风云起,莫做袖手人,天高海阔新时代,我辈青年逐梦行,让我们共同迎来伟大复兴的旭日曙光。



现代文阅读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要深入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我们就把建筑物与产生它的社会历史环境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惊奇地发现一个新世界,看到建筑艺术在某些方面有其它艺术不能比拟的文化意义4

②相比于其他一些造型艺术门类而言,建筑与生活的关系显然密切、广泛得多。大部分造型艺术作品都只与人类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发生联系,但建筑却几乎与人类的全部生活即从最初级的物质生活到最精微的精神生活都发生联系1A。这只要看看建筑类型的多样性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人类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政治、宗教、教育、医疗、交通、体育……总之,生老病死的一切,没有一样能离得开建筑。建筑既然建立在如此广阔的生活土壤之上,就必然会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多方面、多层次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1B,最广泛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美的追求,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4

③建筑拥有丰富的艺术语言,使建筑拥有了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可能性4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1D,直接给人以诸如轻灵或凝重、宁静或骚动、冲和或繁丽、朴质或富丽、淡泊或威严、清丽或庄重等明晰的感受,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有效性。4

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2C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自浅而深,有同形、同态、同构等层级1C。同形就是与生活中某一对象的表面形相上的对应,同态是与一群对象的存在势态上的对应,同构是与文化整体的深层结构上的对应。明清北京和北京宫殿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发展的专制集权意识和后期儒学一整套宗法礼制观念,皇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中心,这些观念,几乎已成了当时的一种全民式的群体心态。中国古典建筑非常强调与大自然的亲切融洽,绝对禁忌违背大自然的固有逻辑,人工的地貌处理和建筑只是顺乎自然之势的美和艺术的加工,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观念和道家哲学的影响3。欧洲的园林则大异其趣,要“强迫自然服从匀称的法则”,体现了欧洲人的自然观,更强调人对大自然的征服。

⑤为什么说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达到同构对应的高度呢?

5绘画由画家个人完成,创作的自由度几乎是无限的,在作品中,充分挥洒着画家的性格,人们可以通过画面窥探到画家的独特个性及人品,所以对于画家个人的研究在绘画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5建筑艺术家却没有这种好运气,始终要受到各种条件的严格限制,集体创作的方式更不容许任何一个人随心所欲。建筑的创作者和产权所有者通常也不同一,前者要受到后者的很大制约。这些,再加上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使得建筑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表现某一位艺术家的独特个性,而在于映射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1C建筑艺术家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合在这一体现为“文化圈”的群体心态当中,他的工作就在于使这种群体心态表现得更加完美。

⑦已经有人对于文化的结构层次作了许多研究。文化的表层是物,即人类一切劳动包括艺术劳动的物化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体现为各种规范制度、法律法式或法则以及艺术创作方法等;深层的即心,即属于这一文化整体的社会群体心态1C,包括群体的伦理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审美趣味,它离物较远,却是在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决定物的根本。在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中层向着表层发挥作用的时候,存在着两种情形。5一种情形如绘画,在表达画家独特个性的意义上,具有很大优势,但在涵括文化深层群体心态这一方面,就每一单独的作品而言,却不免要受到作者的思想、个性的局限和干扰,发生某种变形和取舍,而具有个别性、偶然性和暂时性的因素,不能得到更充分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对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画家群所创作的作品群的总体综合,才能把握到文化深层的气息。5另一种情形如建筑,正好相反,创作者个人的身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广阔的社会和时间背景之中而几至消失,中层的干扰较少,与个体相关的个别性、偶然性和暂时性让位给了群体的整体性、必然性和永恒性,在反映整体文化深层的意义上,具有更为本质更为概括的优势。这一事实,加上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意味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同形对应,而是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1D。建筑艺术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深刻性4

⑧所以,雨果在描述巴黎圣母院这座伟大建筑时动情地说:“这个人,这个建筑家,这个无名氏,在这些没有任何作者名字的巨著中消失了,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固了集中了。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说过:“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同样也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四千余年,一气呵成。”

(节选自萧默《建筑意》,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造型艺术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发生联系,建筑与生活的关系更广泛,它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联系。这决定了建筑类型的多样性。

B. 建筑的产生有广阔的生活土壤,人类的一切活动没有一样能离得开建筑。这使得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C. 艺术与生活对应关系,同形、同态、同构;文化的三个结构层次,即表层是物、中层是心物结合、深层是心。二者体现在建筑上是对应关系

D. 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能映射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并能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造型艺术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发生联系,建筑与生活的关系更广泛,它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联系”扩大范围,文中“大部分造型艺术作品都只与人类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发生联系,但建筑却几乎与人类的全部生活即从最初级的物质生活到最精微的精神生活都发生联系”有“大部分”“某一方面”“几乎”等词语做限定。

补1:“造型艺术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发生联系”正确,虽然范围比原文有所扩展,但没有绝对化,依然在适度的范围内,去掉修饰语(大部分)之后,语句并没有改变原意。但是后文“几乎”去掉是错误的,因为后面有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都”,绝对化。

补2:“决定”绝对化。原文“这只要看看建筑类型的多样性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说明建筑类型的多样性体现了建筑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联系。或者可以说建筑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联系是决定建筑类型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C. “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即同形、同态、同构”以偏概全,原文“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自浅而深,有同形、同态、同构等层级”表述范围不一致,且二者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无中生有

D.“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因果失当,“建筑艺术的抽象性品质”只是建筑“能映射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并能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的原因之一。

补1:“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错,张冠李戴(或以偏概全),第三段原文“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对象应该是“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

补2:“并能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错,绝对化。原文第⑦段“这一事实加上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意味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同形对应,而是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原因有二:“这一事实”“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

2. 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建筑艺术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文化意义。

B. 文章在展开论述时,多处运用比较手法,用以凸显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

C. 第四段将中国建筑与欧洲园林对比,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有所不同

D. 文末引用中西方名家对建筑艺术的评价,再次重申建筑艺术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有所不同”曲解文意,文中“将中国建筑与欧洲园林对比”,不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有所不同”,而是为了证明建筑“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中心句或观点句)。

3. 作者在文中提出中国古典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观念和道家哲学的影响,以下各项能作为此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园林巧于因借景……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明计成《园冶》

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各抱地势,勾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C.“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归有光《项脊轩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比较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中“中国古典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观念和道家哲学”是指“人工的地貌处理和建筑只是顺乎自然之势的美和艺术的加工”。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讲的是“造景”而不是“借景”。

4.文中写到“建筑艺术在某些方面有其它艺术不能比拟的文化意义”,建筑有哪些文化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4分

答案 ①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建筑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广泛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美的追求。②建筑体现文化的可能性:建筑拥有丰富的艺术语言,使建筑拥有了巨大的艺术表现力。③建筑体现文化的有效性: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直接给人明晰的感受,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④建筑体现文化的深刻性:建筑艺术与文化整体是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建筑既然建立在如此广阔的生活土壤之上……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可以看出,建筑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广泛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美的追求,由此可概括出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的文化意义。

根据原文“建筑拥有丰富的艺术语言,使建筑拥有了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可能性”可以直接概括出建筑体现文化的可能性这一文化意义。

根据原文“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有效性”可以归纳出建筑体现文化的有效性。

根据原文“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可以看出,建筑艺术能够从同形、同态、同构等各种不同层级,由浅到深地反映与文化的关系,而它能够达到深层次就体现了建筑体现文化的深刻性。

5.作者在论述建筑与文化的“同构对应”关系时,将绘画与建筑进行了对比,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二者有哪些不同。4分

答案①绘画由画家个人完成,创作的自由度大,绘画表现的是画家的独特个性;建筑是集体创作,建筑艺术家的创作受到制约,不能随心所欲,建筑反映的是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②绘画表达画家的独特个性,单独的作品不能充分表现文化的深层意义,只有通过对某一文化环境中的建筑家群所创作的作品群的总体综合,才能把握到文化深层的意义;而建筑,创作者个人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广阔的社会和时间背景之中,作品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必然性和永恒性,能反映整体文化深层的意义,与文化整体深层同构对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本第六段中,作者首先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对绘画和建筑进行比较,首先指出“绘画由画家个人完成,创作的自由度几乎是无限的,在作品中,充分挥洒着画家的性格”,从而强调绘画的个体性质,然后指出“建筑艺术家却没有这种好运气,始终要受到各种条件的严格限制,集体创作的方式更不容许任何一个人随心所欲”。从“个人完成”和“集体创作”这一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绘画与建筑的不同,

从反映文化深层意义这一角度来说,作者对于绘画和建筑也进行了比较,指出绘画因为“具有个别性、偶然性和暂时性的因素,不能得到更充分的表现”的个体局限性,而不得不采用某种特定方法才能把握到文化深层的气息。而建筑则与此相反,因为创作者个人身份的融入社会、时间背景原因,能够“让位给了群体的整体性、必然性和永恒性,在反映整体文化深层的意义上,具有更为本质更为概括的优势”。


语言文字运用二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主持人撒贝宁带领观众徜徉于   ①   中华典籍之中,知来路,明去处。最新播出的第二季第九期,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视角,走进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搜集9353个正篆作为字头,收列重文1163个,以五百四十部首“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构建出一个庞大、严谨、精妙的汉字说解体系,有着经久不衰的价值。

节目讲述许慎的故事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展现了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殚精竭虑的中年,再到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   ②   晚年,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尤为难得的是,他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有不明之处则称“”,乃空缺之义,体现出   ③   的精神。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①浩如烟海   ②矢志不渝   ③实事求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修饰“中华典籍”,结合“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和“徜徉”可知,此处要表达中华典籍内容丰富。可选“浩如烟海”。“浩如烟海”,意思是浩大繁多,犹如烟波浩渺的大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其丰富。

第②空,语境用来形容许慎晚年的特点,结合“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可知,这里想表达的是: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殚精竭虑的中年,再到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努力进行最后一遍校订。用来强调许慎对著书校书事业的坚定执着。可选“矢志不渝”。“矢志不渝”,指立下志愿,绝不改变。

第③空,结合“他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有不明之处则称‘阙’,乃空缺之义”可知,许慎根据实际情况研学,且认真细致,可选“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并列词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好不好,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不好。①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而用逗号作为分隔,将词语变为几个短句,使停顿时间变长。②逗号加强了语气,既凸显动作行为之独立性,也强化了许慎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不能改为顿号。

①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和序次语之后的停顿,表示的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而逗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这是几个并列短语,而不是并列词语,之间应该用逗号。

②“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这是5种不同的动作行为,是5件事,用逗号停顿,使停顿时间变长,各部分独立强调,语气更加强烈,突出许慎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22.《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和玉相关的内容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中以美玉比喻人物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形容黛玉“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写黛玉如白玉陷于泥潭,最后只能独伴青灯古殿。

B.《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歌赋用美玉表现事物之美,如众人咏白海棠时,宝玉写到“捧心西子玉为魂”,黛玉写到“碾冰为土玉为盆”。

C. 以“珍、珠、瑞、环、琏”等跟“玉”有关、寓意美好的字来给贾宝玉同辈即贾珍辈男子命名,寄予着贾府长辈对子侄的美好期许和祝愿。

D. 《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佩“通灵宝玉”体现了神话色彩,作者将“玉”与“女娲补天”联系在一起,此玉是天地之神物,具有超自然之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名著常识的能力。“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说的是妙玉,而不是黛玉。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支曲子是咏妙玉的。赞美她高洁的性格,预示她后来的不幸遭遇。曲名《世难容》,即曲文中“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之意,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切同情。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作者对《红楼梦》两位主角林黛玉与贾宝玉恋爱悲剧的咏叹,“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霞宫神瑛侍者。



安慧语文
蓦然回首,风萧萧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