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一个SQE离职后留下的坑,并不是再找一个人填上就万事大吉了: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要知道现在市面上想找到一个合适的SQE几乎都是通过猎头这个途径,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是要准备好的。
一个SQE离职,对于人事部门来说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接下来将是没完没了的面试,但仍有40%的概率无法在规定的时间找到合适的人选。
对于人事部门来说更郁闷的是: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质量部有10个SQE,一个SQE离职走了,至少有3个SQE也开始更新和投递简历。如果是2个SQE离职走了,至少有6个SQE在更新和投递简历。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有人离职,会有很多人互相讨论:
甲:质量部的SQE张xx上个星期五最后一天,你不知道?
乙:啊??他走了,我不知道呀~~~晕!
SQE离职的原因也无外乎某爸爸说的两种原因: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
但不同工作年限的SQE提离职,深层次原因更为复杂。
入职2周离职
入职2周就离职,说明新SQE看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产生了较大差距,这些情况包括公司环境、入职培训、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
我接触过很多SQE入职1个月内就离职的,基本是上述原因:报道当天没有正式的融入计划,呆呆地在位置上坐了一天,直属领导忙得鬼一样,找不到人。没有什么培训就直接开始接手项目,处理事故了,领导美其名曰:都是SQE,就这么点工作,大同小异,直接开干吧...
要知道,他选择入职你们公司也是在几个Offer中抉择出来的,所以这时候他还是有其他选择机会的,你为什么不能给员工一个基本的融入阶段和基本的入职培训呢?就这么急着榨干他,让他对得起第一个月的工资吗?
所以,作为部门经理,在SQE面试时,就把公司实际运营情况跟候选人聊清楚,不隐瞒也不渲染,让候选人能够客观的认识他的新东家,这样就不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要知道你面试的是SQE,这群人最喜欢的处事方式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把事情描述清楚(5W2H),他们更喜欢听真话,知根知底(8D),所以不要担心候选人不来而有所掩盖和隐瞒,咱们又不是传销公司,留不住一个SQE的心是无法留住他的人的,除非你用钱砸!
入职3个月离职
入职3个月离职的SQE,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要么SQE无法cover接手的工作,选择逃跑;要么就是东家的岗位职责设置、工作职责、跨部门协作流程存在某些问题,无法让工作有效地推进。
既然是社招的SQE,他是有至少1家单位的工作经验的,那么他会清楚地知道岗位,职责,协作之间的关系,不是白纸,所以接手新工作第一时间就能感觉出差异。
说到SQE无法Cover接手的工作,我还必须要着重说一点,很多公司的项目管理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的工作方式:一个项目组,一个公共文件夹。
当一个SQE同时做几个项目的时候离职,新来的人很难非常清晰地接手他的工作,大量的文件夹堆叠信息让事情非常繁冗,所以我们开发了APQP这个软件并大力向很多公司推广,目前已经在汽车行业多家一级分供方使用,评价不错哦!
入职6个月离职
入职6个月离职,多半与直接的上级领导有关:要么领导无能,要么领导无权,要么领导要求奇葩没有大局观,整天抓事情不梳理流程和更新管理机制,还有就是SQE的岗位与职责矛盾点太多,比如SQE放在采购部,质量部,供应链部的利弊,不同的部门职责会略有不同,那么需要给予一定差异化的流程支持。
我见过很多单位把SQE放在采购部,但其工作职责的KPI都是跟采购经理的绩效悖逆的,那你说这个SQE能干的长久吗?他不干自己的绩效不达标,他努力干自己老板的绩效受掣肘!
2年左右离职
2年左右离职的SQE,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系。各种处事方式、人际关系、人文环境、授权、职业发展等等,甚至包括公司战略、老板的爱好。在这种环境下自己是不是很累直接导致2年SQE离职的最关键因素。
3-5年离职
3-5年离职与职业发展有关:钱能给到位吗?心受委屈了吗?如果升值无望,加薪无果,此时SQE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跳槽。但对企业来讲,这个阶段的SQE价值最大,离职损失较大。
所以,当SQE已经干了3-5年了,这时候人事和部门经理需要考虑给这个SQE一个怎么样的职业规划和合理的薪资涨幅,因为没有哪个SQE会傻到为了区区2-3000块的月薪涨幅而跳槽,这时候企业只要在这方面思考了,就容易稳住SQE,一旦这次留下接下来还能为你好好干5年。
5年以上离职
5年以上的SQE,忍耐力增强,已经非常适应公司现有的一切好与差,看得惯的看不惯的。此时领导和人事部应该给予他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和职位,同时给予一定的薪资涨幅,这时候SQE跟公司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夫妻7年之痒:你说不过了吧也能凑合,你说过吧也没啥新鲜感,所以一定要给SQE新的职责任命,让其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任务:发展成为专家级SQE,给予更加重要的供应商管理,给予带人的机会等等。。。
面对高昂的离职成本,我们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格局,不要关注过于细节的工作,更应该在面上做筹划,优化跨部门协作,升级工作所需的工具,优化效率,善待SQE,特别是优秀SQE!
管理者切忌:公司离开谁都能转的错误理念!有些人走了,公司损失真的很严重,这是管理者的失职和无能。
完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