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月樵(1895—1949)名鸿绪,字月樵,后以字行。陇西西街油盘巷人,民国时期陇西较有名气的画家。因家道贫寒而读书不多,一生穷困潦倒,四壁如洗;常出入名山寺观,生活潇洒,不拘小节;喜交游善辞令,以巧辩著称。但就是这样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之人,却在绘画艺术上具有惊人的创造力和绘画技巧。他主攻人物,兼及山水花鸟,亦擅长泥塑神像和彩画影壁、殿堂,曾装饰彩绘陇西威远楼。其画传世较多,现存县博物馆《渔樵耕读》四屏作品,用传统的题材、阔大的场面、热烈的气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欢愉和知识分子群体活力的飘逸和谐之美,是先生不可多得的代表作。擅画,长于人物,其画注重民俗风情,作品有《牧归图》、《八仙图》等。见《历代陇中艺林人物》。
● 《牧归图》
该作品描绘了一幅乡村牧归的景象,画面中,夕阳西下,牧童骑着牛,悠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成熟,一片金黄,远处的山峦笼罩在暮色之中,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 《八仙图》
作品中,八位神仙各显神通,过海的场景栩栩如生。牛月樵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八仙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他们的服饰、道具等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展现了其在人物画方面的深厚功底。
牛月樵的绘画风格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民俗风情浓郁: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当地的民俗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2. 注重细节刻画:在人物描绘上,对人物的神态、服饰等细节处理较为精细,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3. 色彩运用巧妙:善于运用丰富而协调的色彩,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构图巧妙:画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营造出和谐、平衡的视觉效果。
5. 融合多种技法:融合了传统绘画的技法,同时可能也受到当时一些新的绘画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位画家绘画风格的解读可能因人而异,还需要结合更多其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渔樵耕读百老图四条屏
渔樵耕读四条屏,纸质,单件纵长173.8厘米,横宽46厘米。
这幅作品用传统的题材、阔大的场面、热烈的气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欢愉和知识分子群体活力的飘逸和谐之美,题画诗四首。
署:月桥牛鸿绪
钤朱文印:牛鸿绪印、月桥
幽谷雅趣(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