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J Review 2024 | 在28位华人艺术家的42场个展中回首2024:女性艺术家的爆发之年,寻求发展空间的四方涌动

文化   2024-12-25 22:09   上海  

“曹斐:潮汐宙合”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4年,摄影/夏木

2024年仍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在持续的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在希望与危机的矛盾之间,国际交流的恢复带来更多的“在场”与具身体验在各地的艺术现场都得以显现,华人艺术家在缝隙中以更为灵活的应变,出现在国内外不同地方的展览中。在慕尼黑、上海、悉尼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均带来大中型个展的曹斐在逆全球化的困境中依然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前沿;张培力在北京泰康美术馆的回顾展和红砖美术馆的全新个展,以充沛的能量和尖锐的态度直面现实困境;尹秀珍则以上海当代美术馆和新绎美术馆的个展,带来了职业生涯中体量和强度最大的年度创作。长期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们迎来在国内外重要机构个展的同时,年轻一代的华人女性艺术家也纷纷崭露头角,通过个人展览和项目展现多元的创作面貌;潘岱静、李爽、于吉、韩梦云等驻留在海外的年轻华人女性艺术家,以跨文化和跨媒介的创作,活跃在国际艺术机构展览中。处于职业生涯中后期的中国艺术家也仍在寻求突破,在回顾、梳理个人创作历程的同时也带来回应现实的新作;喻红、丁乙进一步在威尼斯和南法带来了包括最新创作的个展;随着成都、青岛、苏州、长沙、拉萨等地艺术机构活跃度的提升,徐冰、隋建国、刘建华、周力、徐震等成熟艺术家也将他(她)们的影响力带入到中国中心城市之外的更多地方,与此同时,王拓、陶辉等艺术家则在香港找到了新的表达空间和出发点。

从刚刚结束的上海艺术季即可见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相较以往有了更高的能见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尹秀珍:刺天”、浦东美术馆仍在持续的展览“曹斐:潮汐宙合”、Prada荣宅的展览“李爽:月球的距离”呈现了跨越国界的华人女性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也可被视作2024年全球各地女性展览的一个切面。在海外曹斐、喻红等成熟的华人女性艺术家先后迎来全球艺术机构的个展;李爽、潘岱静、林立施、于吉、王裕言、韩梦云等年轻一代华人艺术家也亮相各大双年展、国际机构展览项目之中。

展览“元纪录”现场,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2024年

从慕尼黑伦巴赫美术馆的个展“元纪录”、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的“超人类的边缘”、上海浦东美术馆的个展“潮汐宙合”到正在悉尼新南威尔士州立美术馆举办的“欢迎登陆”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的“未来不是梦”,艺术家曹斐在国际舞台上持续活跃““元纪录”囊括了曹斐跨度近二十年的作品,见证了互联网发展与中国社会环境变迁的相互影响,包括一系列代表性作品与新作《仍活着》《假期》等。作为艺术家中期回顾展的“潮汐宙合”则更为全面地以“珠三角渊源”“红霞历史”“元宇宙”三个维度为线索,完整梳理与展示了曹斐近30年间的艺术实践。展览围绕“媒介”“时间”“身体 身份”串联起曹斐的“潮汐星丛”,呈现包括“珠三角”时期系列作品、以“人民城寨”为起点的“元宇宙”数字虚拟时空及研究性项目“红霞”等长期持续的重要项目。展览标题“潮汐”与“宙合”暗合了曹斐创作中开放、包容且持续演进的世界观,也囊括了艺术家多元的创作、在时代中的具身体会以及相互共振的生命经验。

“尘土中辗转”展览现场,2024年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同期,艺术家喻红在欧洲的首次大型个展“尘土中辗转”作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计划”馆外特别项目在卡纳雷吉欧区的仁慈修道院教堂中向公众面世。“在这座威尼斯教堂中展出喻红的作品意义重大而丰富——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一名母亲,一名妻子,作为一名站在中国女性身体立场上进行作画的人,在教堂的神圣空间中插入她对生与死的直观想法,”古根海姆美术馆全球艺术部资深策展人孟璐表示。展览的核心来自沿建筑墙身以弧形排列的十联画作《走过生命》,从左至右呈现了人类在人生不同阶段受社会规范、性别角色和政治现实影响的生命。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大流行病时期,取材于艺术家自己的图像库、日常拍摄的照片,以及平时浏览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所见,讲述着个体生存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危机,也反映了面对灾难性的破坏时意义的脆弱性。

尹秀珍,《飞行器》(2008)、《刺天》(2024)、《补天》(2024)在“刺天”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PSA、北京公社与佩斯画廊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尹秀珍个展“刺天”借助逾二十件材料和语汇各异的作品,呈现了艺术家的标志性创作与最新思考。尹秀珍在谈及《刺天》《补天》和《飞行器》共同组成的装置时表示,“‘刺天’与‘补天’具有双重性和多义性,人被衣服化身为在其中思考和经历这一切的‘膜’,总是在复杂的情感和认知中被改变。‘刺天’表达的是人类向外太空探索和推进的欲望,象征着冲破天界的勇气,也是对超越现实维度的想象。” 另一方面,刺针意味着艺术家似乎从那张呼应全球化后集体性的迁徙的叙事大网中悄然出走,新作《繁尘》《安全出口》《时间纤维碎片》和《蚊子》体现出艺术家对生命的差异状态的关照,经由对不同材质与空间的重新编绘,尹秀珍所要探索的终究是生命为何的问题。在北京新开放的新绎美术馆则在从一楼至四楼上下贯穿又相互循环的空间内展出了“一刻·出入——宋冬、尹秀珍双个展”,由两位艺术家根据美术馆上千平米的空间特性创作,他们保留了各自独立创作的部分,也以彼此相融的方式相互协作。

五色土(书房,南墙),南墙面上展示了若干在工作室做的实验手稿及方案参考资料,11/22/2024, 4:15 PM. 图片致谢艺术家、外交公寓12号与北京公社

艺术家梁远苇的个人项目“五色土”于外交公寓12号空间开放,该题目取自艺术家幼年时熟悉的《北京晚报》同名文艺副刊,这个名称也与艺术家成长和生活的城市北京有着显著的地域与文化关联,又被艺术家在此次项目中再度转移成新的语言。梁远苇使用五种基础色的复写纸,四把梳子以及一些圆形纸片,逐渐画满外交公寓12号客厅的天顶与所有墙面,并且延伸到整个空间。此次展览亦是外交公寓12号在现有地址的最后一次展览。也正如梁远苇在谈及项目初衷时所说,“没有天然封闭的媒介,但有封闭的人心。即便身处一个不停被挤压收缩、不能长期稳定的空间中,不愿妥协的人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材料,去描绘无限的愿景。”

“娜布其:绿幕游戏”展览现场,木木美术馆,2024年

艺术家娜布其首个职业生涯中期研究型展览“绿幕游戏”则容纳了艺术家2013至2024年间逾四十件重要作品,于今年夏天在木木美术馆展出。自201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毕业以来,娜布其在十年间活跃于多个国内外重要展览现场,此次在木木美术馆的呈现涵盖娜布其在过去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邀请观众将自身置于展览这样一件整体“雕塑作品”中,通过观察细节、感受语境,“去适应并思考虚构与现实之间、人体和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第12届德国国家美术馆奖的获奖者之一也是首次获得该奖的中国艺术家、第三届希克奖的入围艺术家之一,潘岱静的个展“Mute”于2024年初在慕尼黑艺术之家举办,新作《After Fugue》也于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奖联合展览中呈现;此外,“潘岱静:Sudden Places”即将在2025年初在位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艺术中心展出。2024年3月,艺术家也在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与巴塞尔艺术展共同策划的“艺术家之夜”上展出作品《The Hour Between Dog and Wolf》并举办视听音乐会。自学成才、扎根于噪音音乐的作曲家和表演者潘岱静通过对建筑空间的介入,运用包括影像、声音、行为表演、装置、灯光等媒介,将自身的具身经历与对社会的观察转化到她塑造的精神空间之中,触碰人藏于皮肤之下的情感。她表示,“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需要勇气去面对一种不舒适或者痛苦,现在人们日常接收了过多的信息,需要通过麻木自己进行自我保护。”

“潘岱静:Mute”,展览现场,慕尼黑艺术之家,2022-2024年。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李爽:月球的距离”展览现场,Prada 荣宅,上海,摄影/Alessandro Wang

同样现居柏林的艺术家李爽,其个展“月球的距离”从2024年11月开始在上海Prada荣宅展出, 这也是艺术家首次在亚洲举办个展;同年,李爽还在纽约瑞士学院举办了个展“I’m Not” (我不是)。作为艺术家的首次机构个展,“I’m Not”中展出了她新委任创作的雕塑和影像装置,深入探讨了自己的粉丝生活,反思技术如何编织粉丝间的社会纽带和形态,以及建立起这样一个以狂热喜爱着某种遥远事物为基础的世界的复杂性。展览“月球的距离”则源自艺术家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历史时期的成长经历,深入探讨当今高度媒介化现实中的交流困境,以及复杂的母子关系。其核心是一封写给李爽母亲的、已经丢失的信件,信件转化为特定场域的灯光与声音展示装置,藉由多维叙事展现母子关系的复杂性。她的作品深植于当代数字领域,聚焦媒介与其用户之间,以及媒介本身之间多元化的互动与亲密关系。

韩梦云,《镜亭(III)》,2023年,在“那流动的必将永存”展览现场,图片致谢知美术馆
艺术家韩梦云的新作《夜经》与《夜藏》在釜山双年展现场得以呈现,以“黑暗”作为隐喻式的出发点,反思女性的苦难及解放的可能。年末,韩梦云个展“那流动的必将永存”在知美术馆呈现,展出包括《镜亭(III)》《25则语法》《梦的解析》系列等作品。该展览意图体现韩梦云艺术创作中的跨⽂化根基,以及转化为艺术实践背后的⽥野调查和学术研究脉络。作为长期以来交叉游走于西方与东方文化中的女性艺术家,她自身独特的生活、游历、学习、创作的路径也反映了当下动荡世界中不寻常的文化流动。

"于吉:藏我于你腹中"展览现场,佩奇当代艺术中心,2024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 Yu Ji与伦敦赛迪HQ,摄影:Andrea Rossetti / Centro Pecci

艺术家于吉在今年迎来在意大利的首次个展“藏我于你腹中”,在普拉托的佩奇当代艺术中心展出了一系列旧作并在此持续创作。于吉从她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汲取灵感,也时常在展览中选择呈现未完成形态下的雕塑作品。在普拉托城市中与佩奇当代艺术空间内驻地的日常对抗是本次展览的起源,也是艺术家2023年在柏林CCA当代艺术中心个展的续章。另外,于吉的作品《柱—无题No.4-2》也正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展览“目:中国镜象”中呈现。

“不是什么时代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价值的时代才能进入历史;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进入历史。”2006年黄专在《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时隔近20年,随着泰康美术馆推出张培力个展“2011.4.27——长期”,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至2019年的绘画、装置与影像铺陈在人们眼前,曾经发生的社会的“历史”、艺术的“历史”以创作和展览的方式再现。年末,红砖美术馆举办张培力同名个展,呈现《不断旋转》《拖拽模式》《2024的肖像》等一系列新作。“艺术其实是在跟人对话,跟社会的对话,”张培力在2024年的新作以生猛之势展现着他的探求。

张培力,《不断旋转》(2024),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年

“丁乙:预示与回望”展览现场,Château La Coste,普罗旺斯,2024年。图片提供:Château La Coste, Stéphane Aboudaram |we are content(s)

艺术家丁乙的大型回顾展“预示与回望”在法国南部拉斯科特酒庄举办,展览系统性地梳理和呈现了这位中国抽象艺术代表艺术家40年的创作历程和隐藏在作品之下的时代心迹,涵盖他创作生涯不同年代的30件代表性作品,包括布面、木板和纸本绘画作品,一件空间装置和一部带有回顾性的自传式短影片,也是丁乙近期全面呈现个人创作的展览。展览前后筹备了5年时间,在近年国内的多场带有回顾性质的展览之外呈现了部分艺术家最新的实践切片,包括近几年丁乙对于精神性的探索以及基于纸张、颜料展开的材料实验的“西藏系列”和“星座系列”。 

成都美术馆为徐冰举办了西南地区的首次大展“有问题就有__”,展出艺术家在50年间创作的80余件作品,呈现其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作品,包括《天书》《墙与路》《地书》《凤凰》《蜻蜓之眼》等。展览标题出自艺术家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在哪儿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展览以通俗化的设问方式划分为七个板块,深入挖掘艺术家的创作线索,并试图将当代艺术转化为以此轻松诙谐的思考过程。

周力,“光之玫瑰”展览现场,2024年

徐震,《无限——冈仁波齐》,2024年

年初,艺术家周力的最新个展光之玫瑰”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呈现跨越20余年的作品。展览用诗歌式的节奏和结构,向观众呈现一个艺术家的“自画像”。从艺术家的“窗中世界”系列及“蜕变”系列以来各个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到形成具体创作意象的“自画像”系列,再到近年的“桃花源”系列和“水与梦”系列,及至2023年最新创作的“光之玫瑰”系列,展现了艺术家创作的总体面貌,并最终描绘出她在生命旅程中逐渐确认的自我形象。周力还在西藏吉本岗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四季”,这来源于她在西藏考察时受到的启示:源于自然,并最终回归自然。在此,她与作品《水与梦:缘起》描绘的那片真实存在的湖泊——羊卓雍措相遇,并从藏地女性所展现的坚韧、清澈、单纯、对信仰的笃定中获得了对“自我”的再观照。

醍醐艺术中心今年还带来了徐震的个展“全球包浆,山水灵光”,讨论关于西藏的知识生产。艺术家提出,中国画及其精神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上的“新能源”。从远古化石、到行星地理,横跨流行文化与经典图像,徐震用其标志性的文化比较手段,以中国画作为媒介,重新发现那个充满“灵光”的西藏。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以全球化语境中的西藏为主题所创作的20余件全新水墨绘画作品,聚焦艺术家围绕文化流动和认知关系的探索和最新实践。

“邂逅:刘建华个展”展览现场,苏州吴文化博物馆,2024年
艺术家隋建国在“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展览现场,西海美术馆,2024年
正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展出的“邂逅:刘建华个展”则呈现了13件/套艺术家最新作品,作为博物馆“再问”系列特展的第二期呈现。该系列展览以委任创作及特邀展览的方式,聚焦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次则邀请刘建华展开当代艺术品与馆藏文物及当地文化的对话,直接将当代艺术作品搬进了馆藏文物的展柜,让两种性质迥异的展品交织在一起。“邂逅”展出包括《白纸》《绳子》《壳》《CHANEL》等作品,艺术家陈设在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装置作品也与展馆的建筑构造紧密呼应。

西海美术馆则为艺术家隋建国举办了回顾展“跬步与徘徊:隋建国 1974-2024”,跨越50年的艺术历程。隋建国将此次回顾的起点定在1974年——拜刘栋伦为师学习中国画,那时他18岁,已经在工厂工作了两年。两年之后他画出了自己生平第一幅作品《愚公移山山河变》。从此时此地出发的人生回望,不仅是艺术家本人在一连串追问后对自己的交待,也是通过细致的梳理和丰富的一手资料,揭示他的创作与时代、中国当代雕塑及个人生命经验之间复杂紧密的交织关系。

"王璜生:七重旅途”暨“从这里出发:珠江溯源记(1984-2024)巡回展/汕头站”展览现场,汕头美术馆,2024年

王璜生的两场展览“七重旅途”和“从这里出发:珠江溯源记1984-2024巡回展(汕头站)”于今夏在汕头美术馆呈现。和巡回至王璜生的家乡汕头作为第五站的“溯源”展有所不同,个展“七重旅途”由策展人沈森根据王璜生在其创作中体现出的当代现实意义,从中提炼出能够展现后者多维关注和思考的七个命题,并以此作为展览叙事结构的视觉化呈现,以及融汇于大时代变迁中艺术家创作演变的个案例证。在展览余隙,同时作为艺术家和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还以世界公民和新美术馆学人的身份与视角对南方地区庞杂的人文历史提出了一种迫切的治学道义。

厉槟源,《火把》,行为图片与单频录像,54′51″,2023年

年末, 昆明当代美术馆举办了厉槟源个展“夜火蓝山”,这些年来,厉槟源用他挑战和测试肉身限度的表演,将个体内在世界的强度袒露为一个坚实的,关于身体的意象,一个在泥浆之中不断摔向大地,以命去拷问这片土地的西西弗斯。通过自己的实践与叙事,艺术家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共时”与“共情”: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城市化的扩张,千篇一律的现代性塑造,加剧了我们和自然、土地的紧张关系。在《谣言》的互动项目中,厉槟源也重新定义了观众的“位置”,观众的“参与”为其艺术作品注入衍生的语言,与厉槟源共同完成作品的整体。

艺术家们的年末汇聚将是在第九届艺术长沙的现场,以“处处有灵光”为题,该展览将展出艺术家罗敏、杨心广、刘韡、彭薇、刘建华、梁绍基和沈勤的作品。在上海艺术季期间,刘韡还在Cc基金会举办了个展“解放的路径”,作品中推倒的形象和散落的五官标志着艺术家以现实的表象拉开了超现实的帷幕,解放的路径,既是运动,也是风景,它逼迫我们直面这一剧变与突变的世界,在物质与身体间,不断通过自我对现实的瞬息变化的感知,最终确定了时代中的反抗姿势,同时这个姿势自身也充斥着粗粝。

陈维个展“系统之梦”在上海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呈现,展出一系列全新创作,既是对数字生活的洞察,也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反思。聚焦于屏幕化的当下生活,展览以剧场的方式展开,呈现出当代社会的错综现实与心理状态。艺术家展出《故障(系统中的繁星)》《催眠之雨》在内的一系列新作,将叙事延伸至展览空间,以情境再访的方式,创造了思考的场域,邀请每一位在场的观者重新思考在技术驱动的社会中,如何确立起自我的时间和独立的精神。

“刘诗园:回文窃语”展览现场,上海Fotografiska,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Fotografiska

Fotografiska今年还举办了一系列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个展,包括 “刘诗园:回文窃语”“李维伊:三合一”。“回文窃语”呈现了跨越刘诗园早期到最新创作的五个系列作品,刘诗园的创作采取一种举重若轻的姿态:图像直觉的实验意在将奇观还原为普遍,通过编排与演绎建立起的复杂场域,进而对当代人类的心理处境进行诘问与揭示。李维伊无意将艺术与日常生活切割。“三合一”中呈现了《插花练习》及影像《水中的姐妹》,其中的水面上漂浮着李维伊游走于国内各个城市之间所三维扫描拍摄的几十位青年女性艺术家,虚拟与现实之间发生着更为深层的勾连。

艺术家张移北在上海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的最新个展“请脱钢盔”呈现了她驻地期间的最新创作,展览标题则源于艺术家在马来西亚购得的标牌,它曾被张移北别有用意地作为工作室入口的标识,以提醒来访者“放下防备”。当此种尝试从艺术家工作室转至更开放的公共场域,也意味着更多潜在与未知的危机,艺术家表示,“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防御机制是身体及精神本能上离我们最近的保护方式。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更好、更积极的方法。”

艺术家张移北与作品《陈旧病变》,2020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BANK画廊

韩倩,《语言栅栏》,2017年,在"韩倩:无论捡起哪块石头”展览现场,剩余空间,2024年,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剩余空间

在其他城市的艺术机构也展现出对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关注,如位于武汉的剩余空间就致力于发掘与本地文脉相关的、活跃在国内外的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并在今年陆续推出了韩倩个展“无论捡起哪块石头”以及袁中天个展“野合:第一回”。在“无论捡起哪块石头”中展出的作品与这片土地和个人有着紧密的关联和情感,借这次展览的机会韩倩得以重新梳理她过去几年的创作,除了与“武汉”密切相关的作品外,此次展览还呈现 了她在巴黎求学期间创作的《灰烬、一寸呼吸》《雪的低语》等作品。她试图见证一个居所、一处空间如何变成与“我”有关的地方,个体的形象也由此在记忆的碎片中逐渐拼凑起来。

从威尼斯双年展中呈现的“双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到香港Para Site个展“微息”,再到阿那亚艺术中心正在展出的“软螺”,杨沛铿在2024年维持了高度的活跃并在各地展出了数量可观的新作。艺术家一直在创作里探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角力、当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的规范,以及人性的矛盾,植物和水族系统则是杨沛铿最常用的信息载体。杨沛铿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留白是一种保护彼此个人空间的方式”,面对着充满未知的世界,留白也未尝不是顺应万变的处世态度。

杨沛铿,《长于香港,生于东莞》, 2015年,图片由艺术家及Para Site艺术空间提供,摄影/林子英 @Image Art Studio

《东北四部曲》(2018—2021)于“希克奖2023”展览现场,M+,2023年,摄影:梁誉聪,图片来源:艺术家与M+

年初,艺术家王拓以他野心勃勃的系列影像作品《东北四部曲》获得“希克奖2023”并参展M+博物馆同名群展,该系列包含创作于2018年至2021年间的四部影片《烟火》《扭曲词场》《通古斯》《哭阵门》,以中国古典文学、民间传说、社会事件为灵感来源,蜿蜒串联起历史和地域的诸多节点,谱写了从五四运动至今中国社会经历的激荡、危机、缄默与隐痛。同年,艺术家还获得“K21全球艺术奖2024”,其获奖作品《第二次审问》在德国K21当代艺术博物馆展映并被收藏。王拓作品也正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和现代艺术馆举办的第11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中呈现。

(前景)陶辉,《抓钱手》,大馆当代美术馆委约作品,2024年;(后景)陶辉,《恐怖璀璨北方》,26分52秒,大馆当代美术馆委约作品,2024年;陶辉,《拥抱》,陶瓷和青石,大馆当代美术馆委约作品,2024年。“陶辉:荒丘”展览现场,大馆当代美术馆,2024年,图片由大馆提供

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正在举办的陶辉个展“荒丘”则展出了三件代表作与大馆新委任的四件大型影像装置,其中陶辉代表性的个人创作脉络、标志性视觉主体与场景、工作方法及其演变都有所体现。该展览也是大馆全新推出的“突破”系列项目的首个艺术家展览,项目旨在呈现艺术家中期创作生涯的关键面向。陶辉以影像和装置等多种媒介,以极其敏锐且细微的具身方式,通过对虚构叙事、大众文化消费符号和日常生活元素的重组,将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历史及当下问题等多层次的复杂叙事结合起来。


*若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

致谢文中艺术家与美术馆

联系我们

https://www.theartjournal.cn/

Email: 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5211室

邮编:2002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创刊于2013年,属于超媒体集团艺术媒体群。每月随《周末画报》发行,数字版通过网站及APP“艺术新闻”更新。《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观察分析,是专业人士与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的必读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