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生态认知:“永续之籽”携“种籽图书馆”汇聚2024年西岸博览会

文化   2024-11-06 19:04   上海  

2024年11月7日-10日,超媒体集团将在西岸当代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穹顶艺术中心D105展位,呈现“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出版物与影像内容,以及子项目“种籽图书馆”所揽括的书籍文献。


穹顶艺术中心主要由Perspective 视角单元和部分xiàn chǎng 单元组成。Perspective 视角单元链接国内外艺术机构,集中展示跨地域的多元艺术视角,参与者还包括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上海塞万提斯学院,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

关于“种籽图书馆”

“种籽图书馆”是“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的子项目,该计划由《艺术新闻》与CHANEL在2023年共同发起,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

作为一个持续生长的游牧型艺术合作项目,“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在2023年度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共同合作展开了“向山学园”交流共学和创作支持项目, 导师和学员们围绕生态艺术创作与理论、可持续设计、生态学与山水自然观等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和交流。“种籽图书馆”就是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汇聚,其中包含与导师们的研究有关的出版物,对学员们的思考产生了影响的书籍,以及给“向山学园”共学课堂带来启发的文献与研究等等,这些书籍和文献涵盖了生态学、博物学、人类学、生态艺术理论、可持续性建筑与设计等多个领域,它们成为了构建“种籽图书馆”的基础,也将给“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带来思想的养分与行动的参照。

2023年10月14日至16日,“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之“向山学园”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在中国美术学园象山校区校园内开课

2024年6月-7月,“种籽图书馆”首次出现在以“万物纪”(Chronicle of Wanwu)为题的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中,为期一个月的“万物纪” 系列项目由“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与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联合开启,包括主题展览、艺术家工作坊、公共论坛、艺术驻留与公众参与项目。

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万物纪”系列项目现场,BY ART MATTERS RESIDENCY天目里美术馆驻留中心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此次将“种籽图书馆”带到上海,也期望通过分享这一系列书籍和文献,倡导跨学科对话,重构生态认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

来自“种籽图书馆”的

“永续之籽”学员荐书

  • 谷蔚然推荐


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

作者:[法]布鲁诺·拉图尔 / [英]史蒂夫·伍尔加

/ [法] 布鲁诺·拉图尔

译者:修丁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阅读拉图尔的《实验室生活》,不仅能使我们如临在场般领略到其以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文化的观察实践过程,还令我们以社会学视角思考理解科学技术与科学文化,同时也从生物学视角重新审视社会学观点。该书为非科学人士前往实验室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先行的范例,也启发和促使了我在此次创作中前往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免疫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史林靖以“非传统实验室实验法”展开联合实验。拉图尔在参与式的田野观察中这样比喻实验室:“实验室彷佛是一间工厂,事实从流水线上被制造出来。”而在生物艺术家与生态艺术家看来,实验室则更像是一个瑰异的生态系统,由“人工生命”与“人工自然”环境所共同构成。我们将细胞视为所有生命活态生长的象征,将细胞培养基视为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水体营养,将生物反应器与实验仪器视为技术孕育中的新躯体。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是技术介入的人工生态,被生物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细胞和组织,还有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体以及生命诞生的过程。环境正在“技术化”,而技术也正在“生态化”,我们的生活并非与实验室遥不可及,而是已然共处于同一个“生态整体”的“实验室”中。
  • 陈啟恒推荐


兰花窃贼

作者:[美]苏珊·奥尔琳

译者:刘斌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实际上来源于电影《改编剧本》,这部发行于2002年的电影讲述一个男人试图将苏珊·奥尔兰的《兰花盗贼》这本书改编成一个电影剧本的故事。《兰花盗贼》这本书是由苏珊在1998年发行的非虚构类作品,而中译本时跨20年后才在中国内地出现。当然这本书的中译本发行跟我的项目的制作是平行的,似乎也说明了兰花议题在当代文化中仍旧持有相应的价值与含义。
当然在《改编剧本》这部电影中并不是完全在还原《兰花盗贼》这本书里的内容,正如电影中的男主角所形容的一样:这是一本无法被视觉化的著作。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作家苏珊除了跟踪她的田野对象,还调研了许多基于“兰花猎人”这项职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包含了兰科植物的各个知识面向。从她的文字书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被兰科植物的神秘所吸引而驱动的探索恒心,但她又坦诚兰科植物的魅力无法被穷尽。《兰花盗贼》的多元维度,折射出的多重情感,也是我在创作中想要追寻的。

  • 诸葛瑞静推荐


生态都市主义

作者:[美]莫森·莫斯塔法维 /[美]加雷斯·多尔蒂

译者:俞孔坚 等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都市生态主义》中将城市看做一个系统,描述了人们为城市景观所做的现阶段努力与展望。内容从社会、经济、文化、规划设计、技术各个方面展开,收留着来自世界范围内关于生态城市思潮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在本书的启迪下,我们意识到城市景观中发展的生物力量多数是为了辅助人类的栖息环境。将其他生物宜居的需求加到以人类利益发展为核心的城市环境中,这本身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以植物为例,一些对于人类“无用”、“有碍”或“有害”的植物个体在都市生态系统中如何重新立足?通过探索某种规划策略,能否将城市系统边缘中的“危机植物群体”重返城市系统的循环中?优化植物生境的过程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城市中物种间在哪些方面可以实现互利共生,是否可以在城市中被规划?这些都要在未来的实践中解答,期待着未来的“生态景观”不再是仅仅与我们遥隔相望的景观,而是真正与我们相互关联的生命群落。

森林之歌

作者:[加]苏珊娜·西马德

译者:胡小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森林、城市,寂静、喧嚣,犹如冰与火。
西马德教授在《森林之歌》中描述的森林同人类社会,存在着合作、决定、学习和记忆……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植物的深刻与主动,它们有洞察力、交流能力,或许能让大家感受到植物的力量,同时谦卑的欣赏树生命。在森林异乎寻常的慷慨之下还有关乎“平静与平衡”的生命哲学,是我们在喧嚣的城市中难得的补给。我们热衷于去野外,去感受不可见的自然能量。但这需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否则未知的恐惧会大于对野外的新奇,或许这便是对自然的敬畏。但在人们打造的城市——建筑的森林中,习惯于舒适便捷的我们早已失去这份敬畏。本书中所描写的个体生命与森林之间彼此救赎,那么我们与其他生命之间是否也能如西马德教授对森林一般?这样的情感链接能否在城市中延续呢?
  • 简国荣推荐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作者:[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译者:陈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非人生物的意志是否人类心性的显现?

当把它们看作是真正的生命时,似乎它拥有主体性就不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了,因为生命是流动而非均质的,它允许变化发生。

不过,在努力共情的同时也需警惕自我囿于现象的藩篱中从而产生某种居高临下的悲悯情绪。

在不对称的时代,要如何书写多物种的故事?还望我们都能“后退几步”,把视线“放远一些”。

生态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很好的对于绿色永续未来的处世想象,也展现了人与非人间千万种生命线条彼此交织出来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以及对于我们正共同遭受的境况的隐忧。它致力于为全生命的共存寻找替代性的出路,为全生命的平等发展建立一套更为友善的伦理价值评判标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但必须警惕的是,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如果仅仅以知识路径来关照他者,便往往容易转入概念化的死路。由于普遍缺乏在场的思考,缺乏对复杂性问题的具体感知和觉察而落入到某种政治正确、甚至是集体情绪里。

推荐的书目从具身性的身体感知方式出发,讲述着人类如何和非人生物产生互动和连结,凡此种种或可作为对共存世界的再发现和再思考,并回头成为对于自身作为环境中栖居者身份的重估方法。
  • 翁喆颖推荐


苔藓森林

作者:[美]罗宾·沃尔·基默尔

译者:孙才真 / 张力(审订)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在探索城市废墟的时候,我捡到了一块布满苔藓的红色砖头,它们像绿色的绒毛生长在坚硬建筑材料的表面,引起了我对苔藓的关注,而所要推荐的书目《苔藓森林》正是我了解与研究苔藓的基石。作者基默尔作为一位印第安人及植物学家,将科学研究与原住民文化结合,从自身的生活与情感出发,用细腻与质朴的语言将苔藓的世界向我们娓娓道来,既向我们展现了苔藓的生物特征和重要的生态作用,还从情感与文化的角度缔结起我们与苔藓之间的神秘关联。从中你可以了解苔藓如何帮助生态演绎,如何交流与繁衍,原住民如何使用苔藓以及作者对野采苔藓用于造景的反思与批判等等……《苔藓森林》跳脱出了一般式的科普类的植物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苔藓的温度与自然的启迪。

编结茅香

作者:[美]罗宾·沃尔·基默尔

译者:侯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预备好一束茅香,把它的末端绑好、分成三绺,就可以开始编结了。”在北美原住民的文化中,茅香是大地母亲甜美芬芳的秀发。人们带着敬意收集它,或将它编结成三股,互赠流转,象征精神、身体与思想的合一。在《编结茅香》这本书中,作者也将科学、精神与故事编织,带我们走向了古老的北美印第安文化。书中提到了许多印第安人独特的世界观念都值得学习与探讨,为我提供了观看自然的新角度。比如印第安人将大树看做自己的老师,从“大年结实”的现象中学习团结与感恩;又比如在他们的认知方式中,要真正理解一件事物,必须用到思想、身体、情感与灵魂四个方向……《编结茅香》用治愈的描写方式,让我们重新思考与看待人与土地,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用作者的话所说:我们医治土地,土地也治愈了我们。

  • 王楷竣、吴浩岳、柏乐(曼达帕季风组)推荐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

作者:[日] 隈研吾

译者:陆宇星 / 谭露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雅信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本书浓缩了隈研吾大师30年来建筑实践的精粹,将各种天然材料通过类几何结构的手法进行建造,将人与自然作为核心来探索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本书从手绘草图到案例解析再到施工详图,全方位解读了隈研吾创作的灵感到项目落地的全过程。书中的图解树形图运用了材料,方法与几何学的概念,完整讲述了隈研吾面对挑战的艰苦历程,反映出他将材料视作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生命的态度。

在长城脚下的竹屋这个案例中,作者通过竹条应和了“不可居无竹”的中国文化,方才彰显“物我合一”的设计哲思。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美术馆案例中,作者将四边形分割和聚合的几何手法,巧妙的顺应了复杂的地形,将“负建筑”引用其中,让建筑消隐在自然环境中,与山融为一体。横着的瓦片赋予了建筑外立面生命,在光影的变换中,整个建筑与自然共同描绘出和谐开阔的风景蓝图。

整本书让人感触最深的是“理想的建筑物是能够治愈人的建筑物,一小片木头里也藏有深刻而丰富的故事”这句话,同时产生了对设计的在地性与时代性的思考,材料就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彰显其独特性和珍贵性的。

  • 陈锐城推荐


非亲非故

作者:索耳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非亲非故》是中国实力小说家索耳的一部杰作,尽管以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为主题,但其生态主题也颇具价值。小说通过细腻描绘自然环境,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在书中,自然景色与人物命运紧密交织,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的情感与行为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塑造。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写,隐喻了现代社会面临的生态挑战,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了读者对生态保护的思考和关注。此外,小说中还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传达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通过人物与自然的互动,作者呼吁读者增强生态意识,追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综合来看,《非亲非故》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生态文学佳作。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环境暗示,唤起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 稻小组(陈钰林、刘欣宇、吕洁雅)推荐


自然的弃儿:现代人生存启示录

作者:[法]米歇尔·翁弗雷

译者:缪羽龙

出版社:拜德雅 |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大自然的时间遵循昼夜的节奏:白天和黑夜的更替,季节的更替。人类按照这种向性构建他们的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翻地,播种,收获,冬季让大地偃息,重新操心准备田里的劳作;他们活着,知道一切实存都再生着这个节奏,引导着每个人从摇篮走向坟墓,就像萌芽是为了某天的食用,播种的小麦是为了某天享用的面包”。

《自然的弃儿:现代人生存启示录》是当代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翁弗雷的著作之一。翁弗雷在书中指出,现代社会的时间观念与自然节律脱节。如今的社会被测量的时间、时间表、日程表以及按社会利益分割的时间所主导,所谓的“钟表时间”并未真正反映人类对时间流逝的实际体验。他选择了1921年作为切入的时间点,呈现了众多关于时间的主观感受,以及不以主观为转移的“自然节律”。

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界发生的是“物质交换”,但它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转化过程,而是通过“劳动”自觉发生的。技术变革导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瓦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人与自然的交换关系变得异己,人和劳动本身及所得的物质也日益异化。《自然的弃儿:现代人生存启示录》通过对时间和存在的哲学探讨,重新审视了自然节律与人类劳作之间的联系。

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

作者:[美]詹姆斯·C·斯科特

译者:王晓毅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政治和军事霸权需要对集中的人力进行高度控制。反过来,也只有集中的定居农业条件下才可能有这种人力的集中,在20世纪前的东南亚,只有灌溉水稻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态的集中。”

《逃避统治的艺术》是人类学家詹姆士·斯科特的著作之一。作为美国人类学界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军人物,他以敏锐的、富有人文性的视角描述了居住在被称作“赞米亚”的东南亚高地的居民们流动的、游牧式的耕作与生活习惯,他们在过去几千年间以此种方式远离国家体制的压迫。在传统的观点中,这些山地居民往往被视为野蛮与落后的象征,而将国家政权在当地的延伸视为进步。斯科特则指出,在国家统治范围之外,同样有着所谓的文明,从而由东南亚山地稻作农业的历史脉络中引发关于野蛮与文明的讨论。

今天,立足于农业之上的殖民主义仍在肆虐,滋润着统治阶层权力中心的雨水同时也淹没了周围的耕地,使生活在田野上的人们被迫卷入变动的社会关系之中。借由《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我们得以从社会历史与政治的视角切入,思考农民与土地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 张天怡推荐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有智能

作者:[意]斯特凡诺·曼库索 / [意]亚历山德拉·维奥拉

译者:孙超群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总体来说,即使没有我们,植物也完全可以独自生存。相反地,我们人类一旦离开树木将很快灭绝。”—— 斯特凡诺·曼库索
这本书读起来很有趣,书中梳理了几千年来人们对植物的偏见史,为读者落后的植物观寻找和分析原因。以诸多来自Science和Nature杂志的最新研究做论据,论证层层推演,逻辑链条极为缜密,推导出诸多与植物有关的科学论断,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植物观。若把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植物具有智能。书中通过各种实验来证明植物拥有独特的嗅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以及它们具有的三类交流即植物与周围的植物、昆虫和高等动物进行交流。作者指出,地球99.7%都被植物所占据,剩下的0.3%由人类和动物占据,这证明“植物比我们认为的要演化得更好、更适应环境、更智能。”这本书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阻碍与偏见,打开了我们的想象力,从植物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奇妙。

失敬,植物先生

作者:[意]斯特凡诺·曼库索

译者:金佳音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植物在宇宙间扮演的角色其实远远超过人类的想象。植物作为经过长期演化,且建构方式与动物全然不同的生物体,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和散布全身的智能,可以为许多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这本书对植物世界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观点:我们必须从植物中寻找灵感,为我们在地球上的未来找到某种新的解决方案。植物是惊人的,它们消耗很少的能量,它们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它们从经验中学习,它们发明了成千上万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与动物世界是不同的。在开创未来的路上,人类得向植物学习。这本书将带你探知植物世界,同时展望我们的未来。
  • 张家振&崔佳璇(夜航船组)推荐


生态美学导论

作者:曾繁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曾繁仁作为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生态美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化探索与创新之作。曾繁仁先生在书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美学知识话语体系,将“生态存在论美学”、“生生美学”与“生态美育”三位一体的格局精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这一体系成功实现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了建构自主性知识体系的典范之作。书中深刻体现了曾繁仁先生对中国生态美学问题的深切关注,阅读《生态美学》,不仅能欣赏到对美学范畴的扩展,还能感受到中国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主的重要贡献。这本书通过对生态美学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的一次精彩融合。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美学和文化的读者而言,《生态美学》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 董宇昊&赵凡(再生之壤组)推荐


行动中的艺术:

21世纪中国社会参与式艺术的话语实践

作者:周彦华 / 王美钦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这本书收录了中国21世纪以来比较重要的的社会参与式艺术的案例。中国的参与式艺术以中国社会的直接现实为背景,它是艺术的直接现实主义,注重权力和赋权,是用干预、介入、参与到原本的事物,激发地方主义的能动性。其中不乏有羊蹬合作社、源美术馆等由艺术家群体与乡村社会相结合的实践和实验。这这本书里我们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艺术视角来思考中国语境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森林如何思考:超越人类的人类学

作者:[加]爱德华多·科恩

译者:毛竹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这本书在我的艺术创作生涯和艺术思想上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读物,将鲁纳人生活的世界,亦或是“森林”的世界用远超人类的人类学方式记录在我们面前。这个“森林”中的生灵都成为了这片土壤不可或缺的环节,以鲁纳人的生老病死观察这个“森林”的体系,来思考相比于这样一个万物有灵的体系中,在现代都市中人,自然之物与日常之事之间的发展关系,我们逐渐筛掉了什么?该书的第四章与第六章是我比较喜欢的部分,“跨物种的混杂语言”一章传达的不只是某一物种与另一物种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在这种交流中存在着更多的可能。而第六章中“活的未来(与死者无可估量之中)”中更是提到了“如果不进一步思考使生命成为可能的生命与所有死者之间的特殊联系,就无法联系这个活生生的未来”,“如何使(人类的和非人类的)生命与死亡、连续性与有限性、未来与过去、不在场与在场、超自然与自然,以及有灵性的普遍性和可触的单一性之间相互联系起来的方式的某个方面变得明显”。我们必须要正视身边的“死亡”,一场葬礼的行吟仪式终将启迪生命对生存理解的新篇章,来引出远高于人类肉体和建筑躯壳之外的灵魂,使其与自然共舞,充满活跃的能量。

人类世:无比矛盾和谐的生命笔记

作者:[美] 约翰·格林

译者:王凌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开篇前言“我们的力量过于强大却又不够强大,我们有足够探索的力量彻底重塑地球的气候和生物圈,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选择重塑地球的方式”引起了我对该书的阅读兴趣。这本书共讲述了四十四种作者所经历的人类生活的矛盾记录。他像个异星球的来客分享了这些故事,似乎要把人类的面目一一摹刻在这本书中,并评上星星数目。这本书并不抨击任何人和事件,而是理性地分析该事件中人类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的性格和心理路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处在人类世中丰富的社会现实。该书提供的不只是针对某一事件的评论,更多的是用心感受所关注的事物的方式和思考途径。以作者的一句话结束:“去照料生活,去感知世界,去体验美好。”

  • 徐鑫桦推荐


寒山子诗集

作者:(唐)释寒山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寒山子是生活于中国唐代的“当代诗人”。他的文字粗粝猛生却深藏奥义、直指人心。他逍遥野逸、离群索居,却为后人指引了一条坚韧淡泊的“寒山道”。在这条阴翳小道上,可与贯休、牧溪、石涛、八大等人相遇。天台国清寺有和尚手工线装所制的《寒山子诗》,古法精良,置于书架也徒增精神力量。

眼与心·世界的散文

作者:[法]梅洛-庞蒂

译者:杨大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

我个人创作经历了“生活”“生命”“生态”几个阶段。在这历程中,身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梅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诗意盎然,正如短文《眼与心》中所言:“正是通过把身体借给世界,画家才能将世界变成绘画。”给我很多启示。

  • 李雨轩推荐


Being Ecological

作者:Timothy Morton

出版社:The MIT Press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Being Ecological》一书在对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的基础上,从哲学、文化和文学的视角探讨生态问题。作者Timothy Morton认为,我们所面临的“生态时代”,是人类的“末世”——即人类以自我意志和权力为中心的世界分崩离析。人类中心主义长期以来通过收集信息和分析收据,以阐释所谓的事实。然而,这不仅是人类巩固自己在万物中的支配地位的手法;更是科学家和文学家操控大多数人应该如何思考的工具,从而使多数人逐渐丧失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人类对自然和环境肆意破坏的根源是因为人类自以为自己与自然是分离的,科技是人类的保护伞,抵御致死的病毒、饥荒、野兽的同时使我们淡忘了与地球上其他的生命、微生物和细菌共存这一紧密的共生关系。即使人类在科学研究方面尽最大努力,也不能对变幻莫测的自然有绝对把握。因此,人类需要意识到其他生命形式的重要性。人类不需要通过学习生态学的知识去成为生态主义者,仅是存活在世就已经是生态主义者。作者的论点近乎颠覆了我对于生态以及世界万物的理解,以及作品呈现的视角。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是有极大缺陷的,我们必须接受自然的不确定性、质疑自己的观看方式,剔除人类的思考。并且对生态问题采取行动,应对已经出现的灾难和障碍,而不是被所谓的数据指令。

What Is Posthumanism?

作者:Cary Wolfe

出版社:Univ Of Minnesota Press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What Is Posthumanism?》的作者Cary Wolfe是动物学和后人类主义理论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书中通过对于一系列现代哲学家例如尼古拉斯·卢曼、雅克·德里达、丹尼尔·丹尼特、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等哲思的深入解读,阐述了环境伦理学和物种间关系的问题,探讨了伦理学、美学和技术哲学等领域的问题。试图重新定位人类在多种生命形式中的位置,并详细分析了后人类主义这一哲学概念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改变。作者认为,人类也仅是技术和物质共同作用下进化出的一种人造生物。传统的学术领域充斥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烙印,忽略了对非人类意识形式以及非人类生命的关注和考虑。作者引证了生物学领域对于语言、心智、意识和身体的结构理论,重构了人类习以为常的经验模式和知识主体。引发了我对于动物如何看待人类、人类视觉和表征主义的惯性、以及如何重构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关系的思考;并尝试将意识和理性抽离后,从其他生命体的感官体验中创造出不同维度的新世界。

  • 盛成成推荐


Art and Climate Change

作者:Maja Fowkes / Reuben Fowkes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Dark Ecology: 

For a Logic of Future Coexistence

作者:Timothy Morton

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作者:Donna J. Haraway

出版社:Duk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这份书单是由我在2024年5月参加的关于当代生态艺术研究的研讨会提供的,西班牙后自然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stnatural Studies)举办的“新生态:去人类中心的权力” 研讨会,和我上半年参与的5个生态艺术项目息息相关,在我看来,研究型艺术家需要通过阅读看到“另类现实”,以及通过实践到达“另类现实”的边界,两者缺一不可。这份书单涵盖了目前关于生态艺术的最前沿的哲学讨论,引导认识当下人类纪的危机,以及在气候危机中艺术、设计、研究和策展所面临的挑战。就我个人而言,关于在“新唯物主义”的哲学理论框架下对人类纪物质的讨论,重新思考自然/文化之间的关联,人类纪的石头还属于“自然”吗?(ie:核爆炸之后的石头,海边发现的Plastiglomerate),或者说界定”自然“与”人造之间的边界在这个讨论下变得异常模糊,(斗牛犬这一人工改良品种的狗也可以称为人造物而非自然)这里可以引申到唐娜哈拉维提出的“companion species”,即人与非人之间的依存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我结合新疆地区的“石头狂热”,通过艺术项目“花石纲”讨论了人收集自然之物的行为动机,以及给自然之物定价的权力关系。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2024

联系我们

https://www.theartjournal.cn/

Email: 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5211室

邮编:2002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创刊于2013年,属于超媒体集团艺术媒体群。每月随《周末画报》发行,数字版通过网站及APP“艺术新闻”更新。《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观察分析,是专业人士与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的必读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