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时间变化,影像变化,未来变化,万物变化,程然变化……

文化   2024-12-13 19:01   上海  

程然个展“万物共感”展览现场,ZiWU Gallery,上海,2024年


看:时间变化,影像变化,未来变化,万物变化,程然变化……

——杨福东


12月12日,艺术家程然个展“万物共感”于上海ZiWU誌屋开幕。本次展览由艺术家杨福东策展,围绕程然近年来的两部影像《L15a0》(2024)和《EMPATHY》(2022),将叙事空间分为两大部分,并散布展出“混沌”“万物”“人神魂舞”“返生”“共感”“本质”及“影响”等多个篇章,邀请观众进入一个非线性、流动的时空场域,展览空间本身也如同时间的容器,承载着历史、当下与未来的交织。

程然个展“万物共感”展览现场,ZiWU Gallery,上海,2024年

展览标题“万物共感”与策展人杨福东所强调的“变化”息息相关,来自对于物的关照和“入神”“情动”所暗含的超越时空、跨越物质的交感。走进展厅,《EMPATHY》的三个章节将观众包裹于内,屏幕之上,微距镜头拍摄的不同物质自在地流动、生成、变化,“流体运动的变化时刻,在极富氛围感的音乐之中缓慢流淌,温和地展现出自身的物理特性和运行轨迹”,展墙上的霓虹装置交叠显现出三个词语“EMPATHY”“EFFECT”“ESSENCE”,指向作品的三个章节,也指向其创作理念,一种基于“同理”的神性,“见微知著”般的超越性。

程然,EMPATHY》影像静帧,变形宽荧幕画幅, 2.39:1, 彩色立体声, 1645, 4K, 2022,图片由艺术家、马丁·戈雅生意及同理轩美术馆提供

《EMPATHY》创作从“同理”——即“神入”这种人类高统合性的情感捕捉和补位功能——中析出而延展,内涵引发思辨的泛音。在创作的语言脉络中,同理之感往往应“缺”而生,或在通过脱于物质的提纯精神,主动地缺离世内观念的干扰,以本我置于自然,再向外探触透过事物折射出的意感,可以想象“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开阔上行,以景引情;或发散出拥有共同身世、时代记忆,被动地碰叠现实后产生的鸣音,又可以想象“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向内自触,因遇动情。


”勾连,也由“缺”共融,“同理”就在当时当下,哲妙地运生而出。而在当时当下,“同理”正是人心内的缺失和向往。它们首尾相结,在作品中形成了一个超旷的循环,以突破视觉的极限。这是《EMPATHY》作品创作的宏观。作品意象表达,从视觉层面则置于物态和色度的互补变化中,通过物(元素)从冲撞、融合、继而共生的渐进的画面层次,表达“克变缺(物的相对),缺应聚(微观运动的具象和抽象呈现),聚而生合(成与缺互存关系的整体表达)”的视觉联觉递进。全片无角色扮演,以微动态和静态为主,以光与影的互游表现动态,用“疏朗”到“变幻”再到“清逸”的调性贯连整个作品。


程然个展“万物共感”展览现场,ZiWU Gallery,上海,2024年


沿着展厅的甬道行进,以霓虹灯为载体的屈原《离骚》之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非上下而求索”将观众引入程然新作《L15a0》的意识流空间。《L15a0》是程然自《奇迹寻踪》(2015)、《CK2K2X》(2017-2022)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实验影像作品,也延续并丰富了程然2018年的作品《离骚:山鬼》。


程然,《L15a0》影像静帧,变形宽荧幕画幅, 2.39:1, 彩色立体声, 70, 4K, 2024,图片由艺术家、马丁·戈雅生意及同理轩美术馆提供


《L15a0》构思于2017年,灵感来自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离骚》,以屈原诗歌中神鬼的意象为线索,通过神秘图腾的幽灵之舞,对飞速发展的城市及理想与困境的对立作出个人化应对。作品试图打破常规电影结构,达到去叙事化的效果。作品以彻底意识流的纵情释放,描述三位个性迥异的少年,在人、神、魂的角色中互为彼此,将诗人在怀忠、六方,最终沉水的悲秋现实,和与芳草同行、继而与天人同言,与不断折射隐逸情怀的幻想世界——几者夹缝之间的状态淋漓地展现;用跨越性别的际遇和极其当下的视觉和表现方式,诠释个人存在的复杂性,跨越时空,与最伟大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以此来隐喻屈原的踌躇满志和敏感内心,以当代的叛逆来回应屈原的离别之志。


程然个展“万物共感”展览现场,ZiWU Gallery,上海,2024年


同时,程然延续了其以往创作中的一贯线索:以微妙复杂的情感,对文字采取不同方式的解读,从而赋予《L15a0》非常态化的文本。《L15a0》全文1100字,在人工智能生成与写作者重新编译之间互动完成,内容如同乱码,也是对《离骚》笔意的投射。在其文中通过大量绮丽幻想、影射现实的比喻,勾勒出诗人彼时忧伤而浪漫的流放心境,在此心境之中,由不为所受的彷徨与徘徊,和以诗明志的文人傲骨。这件作品中的“离愁”同时也对应着程然的九小时电影《奇迹寻踪》中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出发》的呼应。


程然个展“万物共感”展览现场,ZiWU Gallery,上海,2024年


《EMPATHY》和《离骚》二者都暗暗指向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正如本次展览的助理策展人陈迅超在文章《万物以何共感》中所写,“共感似乎不仅仅是物与物所达致的共同的感觉能力。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人与非人的交感,其发生的前提,在于边界消除、位置重置、秩序重组(但它的后果是否总是积极性的,或许也是一个问题?)。而这种交感不仅仅是在空间意义上,发生在个别的存在或者说能动者的之间,更甚是,发生在时间意义上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之间。如程然所写‘此时此地映古往今来’,而古往今来也映着此时此地。”


正在展出



程然:万物共感

Sympathetic of All Things


ZiWU Gallery

展至2025年2月16日


联系我们

https://www.theartjournal.cn/

Email: 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5211室

邮编:20025

艺术新闻中文版
创刊于2013年,属于超媒体集团艺术媒体群。每月随《周末画报》发行,数字版通过网站及APP“艺术新闻”更新。《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观察分析,是专业人士与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的必读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