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瑙曼,《三头喷泉(朱丽叶、安德鲁、林德)》,2005年,西班牙马德里,私人收藏;“布鲁斯·瑙曼”展览现场,香港大馆,2024年,图片由大馆提供,摄影/Jimmy Ho ©2024 布鲁斯·瑙曼/纽约艺术家权力协会(ARS)
2024年,来自海外的艺术先驱们在中国呈现的个展均不约而同以“时间”作为主题——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杉本博司个展“无尽的刹那”、吕克·图伊曼斯个展“过去”,到香港大馆举办的布鲁斯·瑙曼个展聚焦“艺术家如何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动力和能量”。正如在展览“布鲁斯·瑙曼”中策展人所提出的问题——“布鲁斯·瑙曼的艺术为何需要被不断重温?”这些创作生涯均在五十载上下的艺术家们持久的创作生命力从未因时间推移而削弱,亦如同“无尽”与“刹那”这对美丽的矛盾修辞所暗示的,曾经作为先锋影响一代人的艺术创作既凝结了转瞬即逝的一刻,也带领人们进入过去或未来的无穷时空,收集与展现着人类社会的永恒精神记忆。
安奈特·梅莎吉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呈现的个展“杂念”,以及南京萃舍云集当代艺术收藏中心为今年去世的艺术家瑞贝卡·霍恩举办的展览“蝶影”均呈现出艺术家们自由跳跃于不同的媒介与身份、毫不设限的创造力:它们的创作模糊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与技术,游走在亦真亦幻的边界,也诉诸人类的普遍情感。而托马斯·萨拉切诺、Beeple、林顿·约翰逊等跨越代际的艺术家们对于技术的积极运用指向不同的创作命题——关于技术本身、关于生态、关于疆土与身份的流动性……Ta们的创作一方面成为洞悉迅疾变化着的时代的透镜,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艺术通过多种路径介入世界的能动性。
香港大馆举办的布鲁斯·瑙曼在香港的首次机构大展“布鲁斯·瑙曼”以35件作品呈现了艺术家60年的艺术生涯,通过声音、身体、工作室、文字等瑙曼作品中的重要概念诠释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意图,不断冲破极限的尝试,和隐含着的如何处理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启示。展览由费城艺术馆的副馆长兼首席策展人卡洛斯·巴萨尔多(Carlos Basualdo)、皮诺收藏的首席策展人卡罗琳·布尔乔亚(Caroline Bourgeois)和大馆艺术主管皮力博士共同策划,展品由多家重要机构借出的藏品构成,呈现了艺术家与观念主义、达达、极少主义的若即若离的关系,并以其呈现出一个更大的面向:“艺术家如何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动力和能量。”
布鲁斯·瑙曼,《真正的艺术家通过揭示神秘真理来帮助世界(窗或墙上招牌)》,1967年,费城艺术博物馆2007年收藏,“布鲁斯·瑙曼”展览现场,香港大馆,2024年,图片由大馆提供,摄影/Jimmy Ho ©2024 布鲁斯·瑙曼/纽约艺术家权力协会(ARS)
位于北京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2024年为多位当代艺术大师举办了大型展览,包括“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和“吕克·图伊曼斯:过去”。
“无尽的刹那”作为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杉本博司回顾展的标题,暗含与艺术家创作呼应的三重意指。“无尽”与“刹那”既代指时间横轴上的两种极端巧妙地融于艺术家作品之中,也指涉作品中使用的摄影技术,如长曝光对时间“无尽”的压缩与相机定格的“刹那”瞬间;最后,“刹那”作为梵文音译词,随着唐代佛经翻译运动被译成汉语,暗指艺术家对历史中的文化流动性与东亚佛教文化的一贯关注。展览梳理了杉本博司五十年艺术生涯中共11个系列、127件作品,汇集了艺术家最早期的创作、著名的“海景”“剧场”“放电场”“肖像”等系列,以及最新完成且首次公开的暗室书法作品,跨越摄影、装置和雕塑等多种媒介。
“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展览现场,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年,图片由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则从劳伦斯·韦纳半个多世纪创作的近1200件作品中选出约50件作品,横跨艺术家完整的创作生涯,展示了韦纳在观念艺术领域标志性的非物质雕塑实践。在其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韦纳的文本作品在各个场域呈现。尽管他更喜欢视自己为雕塑家,仍无法否认他被公认为观念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韦纳将自己雕塑的媒介定义为“语言+所指的材料”,并希望他的艺术能“帮助观众更好地认知自己与所处世界的关系,那就应该是艺术存在的意义。”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年 摄影/孙诗
从2023年11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宣布2024年的展览计划起,比利时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的大型回顾型个展就备受期待。他的创作通过画册、网络图片早已被中国艺术界所熟知,但直至这场汇集了艺术家跨越半个世纪间的创作、筹备了15年的大型研究性展览落地,来自中国的的观众才得以回归线下,去直面经由系统性梳理的原作呈现。作为图伊曼斯在中国举办的首个大型个展亦是其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回顾展之一,展览“过去”展出涵盖艺术家职业生涯各阶段,自1975年至2023年创作的近90件作品,其中包括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此前鲜少展出的创作。作为当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吕克·图伊曼斯以冷静克制的色调和对既有图像意味深长的运用而著称,作品题材涵盖从日常普通物品到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与事件。
“吕克·图伊曼斯:过去”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年 摄影/孙诗
艺术家安奈特·梅莎吉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个展“杂念”是她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2005年,梅莎吉凭借装置作品《孤注一掷》获得了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作品灵感来源于匹诺曹与威尼斯化装舞会上佩戴的面具。对于梅莎吉而言,艺术家是不断暴露自身,并将现实与虚构融为一体的玩家,匹诺曹则是一种暗喻和诗意的手法,让她展开有关艺术创造与起源的叙述,以及更广阔的、关于人类命运的叙事。安奈特·梅莎吉自职业生涯伊始便确立了多重身份:收藏者、幻术师、修补匠、实干的女人、兜售者……正如展览之题“杂念”,欲望与无序的力量在此相互交织,既包含个人的混沌,也包容了世界的无序。展览期间,哥伦比亚裔法国策展人玛丽亚·伊内斯·罗德里格斯以梅莎吉的独特实践为切入点,将讨论延展至五位同样挑战常规并改变当代艺术的女性艺术家的影响:巴贝特·曼戈尔特、比阿特丽斯·冈萨雷斯、朱迪·芝加哥、罗莎·巴尔巴与莱昂诺尔·安图内斯,着重呈现女性在艺术领域争取可见度和认可的持续斗争,突出这些艺术家如何继续推动艺术表达的边界。
安奈特·梅莎吉“杂念”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南京萃舍云集当代艺术收藏中心为今年去世的艺术家瑞贝卡·霍恩举办展览“蝶影”,聚焦霍恩从1970至1981年间的早期影像作品,由一段段经典的切片对其创作观念及面貌做出了纪念性的呈现。作为战后一代最为重要的跨媒介艺术家之一,瑞贝卡·霍恩的创作融合了表演、电影、雕塑、大型装置、绘画、文字和摄影等媒介,聚焦生命与人性的本质,诉诸人类的普遍情感,同时探索人类、机械与自然之间的边界。“蝶影”一词取自霍恩创作于2006年的作品《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而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异域艺术家,也已然化为一只蝴蝶,而她留在世间的作品则成为试图再次凝望她时所能捕捉到的投影。
”瑞贝卡·霍恩:蝶影”展览现场,南京萃舍云集当代艺术收藏中心,2024年
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呈现的萨拉切诺大型个展“共生”展出了艺术家多件装置、影像及纸上作品,延续了他对这个世界持续的追问:“在生态动荡的时代,人类亟需如何改革和调整才能继续栖居于我们共同的星球”?托马斯·萨拉切诺总是以身体力行的实践去检验不同寻常的设想,跨越艺术与科学的沟壑去拓宽固有的认知边界。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萨拉切诺通过与当地社区、科研人员和世界各地的机构合作,在知识在特定情况/场域下生产出来的认知中,寻求人类、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更加平等的平衡。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2024年
德基艺术博物馆呈现的当代数字艺术领军人物Beeple(Mike Winkelmann)的全球首场个展“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集中呈现了Beeple艺术生涯中最为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每一天》《人类一号》《S.2122》以及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全新作品《指数生长》等,系统而全面地回顾Beeple的艺术生涯,探讨其对于数字艺术及当代艺术史发展所提出的诘问及带来的影响。从Beeple初次在互联网注册其ID并发布作品到持续至今的《每一天》,从他的涂鸦海报DV视听文化娱乐的“低技术”实践到作为现象的拍卖纪录,再到不断出现在当代艺术现场的对话,从作为时代“现象”的Beeple到作为社群及集体创作可能性的Beeple工作室与“引力计划”,它们一起合成了一个理解当代社会、认知未来的透镜,融合与超越从其中涌现。
“林顿·约翰逊:最佳合成答案” 展览现场,上海外滩美术馆,2024-2025年,摄影/Cra ©上海外滩美术馆
艺术家、诗人林顿·约翰逊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个展“最佳合成答案”中通过多媒介作品探讨了太平洋的“复杂地理”,沿袭了上海外滩美术馆本年度的研究方向,以疆界、领土、国家、生态、殖民主义和身份认同等议题为落点。展览起源于林顿·约翰逊对穿越太平洋的执着——他该如何从出生地旧金山抵达目的地上海?他尝试将一名“美国人”穿越太平洋时所牵涉的多元身份、历史和叙事囊括其中。“最佳合成答案”指的即是诸如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设计所创建的合成结果。通过融合文本、视频素材、实时数据动画组成的作品,约翰逊一方面得以使一名人类游泳者的横渡成为可能:他可以在AI合成的海域中“游”到上海,并借此探索他对于这片充满复杂贸易关系与殖民历史的“家园”的反思。另一方面,如约翰逊所说“我想横穿太平洋,但我不知道如何航行” ,这场基于数据与视觉输出的计划源于本质上的失败,为想象和现实中的太平洋创造了陈述中间值。
联系我们
https://www.theartjournal.cn/
Email: 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5211室
邮编: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