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即将落幕的2024年,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信心不足、巴以冲突与俄乌战争等地区动荡也给艺术界带来了冲击。当“重返现场”的渴盼已经重归现实,艺术机构的年度展览和项目看似回到常态,但内在的问题与冲突却再次涌动。
离散、编织、回流、游牧、再生……这些动词构成了《艺术新闻》的2024年。在三月以“The Art Journal”之名重新出发的《艺术新闻》,在始终关注和书写国内艺术现场的同时,也将目光也投注于东南亚、中东、韩国等艺术新兴地区的变动,并深度关注离散华人艺术家群体和回流中的新生代艺术家;既重新观察纤维艺术再次“被看见”的历程,也对我们与AI共处的现实与未来展开想象。以“处处都是外人”为题的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激起了对“身份政治”介入艺术的质疑和讨论,艺术市场版图的扩张和业绩下滑的两极表现也带来不少迷思。
在展开对艺术世界的追踪与观察的同时,回到艺术现场的《艺术新闻》也深度参与到艺术生态的重塑之中。2024年,由《艺术新闻》和CHANEL共同发起的Culture Program再度回归。“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与天目里美术馆联合举办了2024年度“万物纪”系列项目,再度汇聚2023年度“向山学园”交流共学项目培育的新一代创作者,为万物再编年,以期解题人类纪危机。在2024年度女性特刊《逐浪潮汐:离散华人女性艺术家群像》将视野落于女性华裔移民与离散艺术家群体有关的性别和文化身份的创作,在十月蓬皮杜艺术中心“目:中国境象”开幕期间,我们将这期刊物带至巴黎,展开题为“涌现:潮汐之中的离散华人女性艺术”圆桌讨论。当历史的潜流在此刻再度汇聚,超越文化与身份局限的联结在流动与对话间生成。
在2024年3月,重新改版的《艺术新闻》以The Art Journal之名,以“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存档”为志,带来内容的深度发展。本期刊物追踪新一代华人艺术创作者和构建者的活力所在,观察她们在迁徙中如何讲述自身与世界深度互动,发出新的声音。而从三月开始聚集诸多艺术活动的香港,也是本期刊物的目的地之一。我们的记者与作者,前往第三届泰国双年展、第二届迪里耶艺术双年展与沙迦艺术基金会发起的“三月论坛”,遍访香港六厂、大馆当代美术馆、亚洲艺术文献库与Para Site等多元艺术机构,以及身处当代艺术前沿地带的国际与本地画廊,带回第一手的访问与报道。
随着对女性艺术的进一步挖掘,纤维艺术的历史线索和艺术价值在近年内又被重新发掘和梳理出来。本期刊物的特写文章聚焦“纤维艺术”,探讨近年来伴随艺术世界对女性、生态、原住民等全球性一体关注度的提升,再度成为话题的纤维艺术如何使我们重视其在复杂历史与社会演变中缠绕裹挟的多重话语空间。在当代女性艺术的书写中,陶咏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本期刊物“档案文献”聚焦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所发布的《陶咏白档案》。此外,本期刊物前往第八届横滨双年展、第81届惠特尼双年展以及新加坡何子彦个展“光阴似虎”,也探访了北京红砖美术馆、杭州天目里美术馆和广东时代美术馆彼时的艺术现场。
由现任巴西圣保罗艺术博物馆(MASP)馆长阿德里亚诺·佩德罗萨(Adriano Pedrosa)策划,以“处处都是外人”为主题的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宣称关注“外来者、酷儿、原住民、素人”等外来者,其高调的身份姿态让本届双年展备受期待,实际成效却遭受不少质疑。本期刊物特写文章关注这届备受争议的双年展,探讨身份政治之于威尼斯双年展的一体两面。艺术市场板块则带领读者前往东南亚这块“季风吹拂的土地”,一窥此地正在旺盛生长的艺术生态。
人工智能还可以做什么?我们与人工智能如何共生?还有什么是人工智能不能做的?本期刊物邀请读者一同重新想象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与AI所共处的当下现实的关系——而这也是当代艺术可以搅动、发生作用的地方。沿着人工智能这一主题,本期刊物还介绍了两位深入人工智能领域的艺术家林恩·赫舍曼·利森(Lynn Hershman Leeson)和特雷弗·帕格伦(Trevor Paglen)。在技术激进发展的此刻,帕格伦的担心和警示值得深思:“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你不知道你所看到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是为了操纵你而创造出来的。这意味着什么?我想这也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即AI正在将大众文化变成对抗我们的武器。”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由《艺术新闻》由CHANEL共同发起,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与天目里美术馆在2024年度发起“万物纪”主题系列项目,再度汇聚2023年度“向山学园“交流共学项目培育的新一代创作者,关照苔藓、桉树、石栗树、兰花、水稻、牡蛎、长颈鹿等诸多物种,持续聚焦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以期解题人类纪危机。从2023年以来启动的“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以持续播种与培育的方式,面向在校年轻创作者发起招募,以跨学科的研学与讨论,启发创作者们感受、理解和认知我们与万物的深度关联。来自中国高校的新一代创作者们正在重构生态认知,“以万物为尺度”身体力行,这也将给艺术领域乃至我们身处的世界带来改变。
着眼当代海外华人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活动、梳理海外机构对华人女性艺术家的研究与展览,是《艺术新闻》自2022年以来,每年一度围绕华人女性艺术展开的作业。延续2023年“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辑拓展至海外的视野,在2024年度的女性艺术特刊中,我们看向女性华裔移民与离散艺术家群体有关的性别与文化身份的创作。本期刊物的特写文章绘制了一张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的游牧版图,由此进入,本期刊物上溯华人女性艺术家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谱系,重返1998年在波恩妇女博物馆举办的当代华人女性艺术家群展“半边天”,也访问了在机构中工作的华人女性领导者。缔结的希望,仍将继续传递着。10月,《艺术新闻》携年度女性特辑来到了巴黎,与艺术家沈远和姚清妹,青年研究者秋韵,以及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凯(Éric Lefebvre)展开对谈。当历史的潜流在此刻再度汇聚时,我们也希望寻求超越文化与身份局限的联结。
2024年东亚地区当代艺术时间的指针,在九月指向了韩国。在第三届Frieze Soul和kiaf两大艺术展会开幕前后,釜山双年展与光州双年展也先后启动。“K-Art”这一词条所代指的韩国艺术在九月奔涌而来。本期刊物走进两位韩裔艺术家徐道获和安妮卡·易(Anicka Yi),两位在本国和海外均获得高度认同的艺术家九月在韩国均推出了重要个展。此外,本期刊物也在介绍韩国艺术生态之外,深度剖析了为其提供推力的企业引擎,与韩国唯一的艺术博物馆韩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对话。然而,我们看到潮头的奇观,泡沫也许在所难免,随着国际画廊与艺博会等更多市场力量的参与,韩国艺术的新叙事势必也会发生改变。
巴黎奥运会期间在法国国民议会波旁宫展出的作品《美与姿态》的创作者、艺术家洛朗·佩博斯(Laurent Perbos)说,“体育和艺术有着共同的历史,那就是现代性的历史”。这件作品于今年10月至11月登陆第二届超媒体艺术节。因此契机,本期刊物深入艺术与奥林匹克竞技的渊源,唤起对“超越”的集体想象。同样在巴黎,10月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开幕的展览“目:中国境象”呈现了21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呈现这批艺术家的多元面貌,透视当代中国在发展和变革中的复杂面向,聚焦中国与其他地区的互动与交融、对全球化与环境问题的反思、社会的流动与变化、艺术与数字生态系统的变革等议题。
在年末的最后一期刊物中,《艺术新闻》的特写文章截取了上海艺术季前后的展览切片,其中包括诸多具有跨文化、跨地域与海外教育背景的新生代艺术家。正在Prada荣宅进行个展“月球的距离”的艺术家李爽讲述了自己在疫情的隔离和封锁中,对于交流的距离和“不可抵达”的感触。由此,我们不禁回望过去一年这看似已脱离紧急状态、但依然存在着分离的的艺术世界。作为2024年的终章,我们对2024年度的重要艺术家个展进行总结,梳理中国境内的美术馆与艺术机构在今年的学术生产和运营模式,也再次重访新加坡、香港、首尔、上海、东京,分析“多中心”亚洲艺术市场的潜力。回流、离散、游牧、再生……这些动词成为了2024年《艺术新闻》的关键词,艺术的韧性与生命力也在这些词语的缝隙之间持续生长。
联系我们
https://www.theartjournal.cn/
Email: 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5211室
邮编: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