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还记得吗,早些时候我跟大家bb说国内某大厂在巴西的工厂被调查了。
这一大早起来就收到了国内各媒体推送的消息,该大厂在巴西的工厂建筑工地已经被下令停止施工了。
这次被叫停的理由是:
163名中国籍工人处于「类似奴隶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
啥叫类似奴隶的条件呢?
在巴西,「类似奴隶的条件」大概就是强迫人劳动,侮辱工人人格,长时间的工作时长等。
该工地呢,虽然工作时间长,但也不忘了扣押工人工资、扣留护照啊。
看到这,可能有人急了:啊,巴西这是恶意调查,恶意中伤,胡说八道。
嘿,你可别说。
该大厂周一的时候承认了:
外包服务上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提供劳工条件,决定立即解除与该公司的合作;
同时,将确保受到上述决定影响的分包员工的所有权益得到保护。
注意,又是外包啊。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
发现大厂与该外包的合作不是一两天啦,起码得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没出事,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
出了事,立马光速切割。
WIN!
2
有人说,这是巴西自己想安排本地人来打工才这么操作的。
我以为啊,这事咱们得分开来看,有一说一。
首先该地的工地环境、时间、待遇到底咋样,根本不需要讲述啊。
随便去江苏/广州那边的电子厂体验一下,就好了嘛。
早些时候,我大学同学几个男生暑假去苏州的电子厂。
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白啦。
你以为是工厂水土养人吗?
不不不,是两班倒,一天12个小时。
天不亮开工,天黑了下班,工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就没啥时间去户外,能不白吗?
只不过这种工作真不是人干的——每天都像个机器一样,不断重复工作,都快忘了自己是个人了。
这里还得插一个小故事——我讲述的这件事里有两个男生。
一个男生,
体验完电子厂生活后,开始好好上课——大一挂科后面也补考通过了,顺利拿到了学位证,现在在老家发展,也算是个小领导了。
另一个男生,觉得电子厂工作还不错,管吃管喝到手的钱还不少,自己能吃得了这个苦——选择了继续逃课打游戏,挂科太多最后不好意思来学校拿学历证书。
后来听说第二个男生去了深圳电子厂打工,再后来就没听说他的事情,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回想起来这些事情,我时常唏嘘:
那个时期,大学生要比现在少很多啊;
他们学的还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校跟一些大厂有合作。
你看,吃苦耐劳固然是传统美德,但有些苦吃上瘾了可就完了。
话又说回来,
厂子里啥条件去过的人都知道——
就这一点看,工厂被巴西那边抓住,很正常。
再者,咱们看巴西,有人说是地头蛇的操作。
说白了,你去外地搞基建,都得考虑下是不是要找当地的企业合作——你不给当地好处,当地就不让你好过。
再看看这外包公司,都是从国内运输过去的廉价劳动力——吃的差,干得多,拿的钱一毛都不给外边。
你说,这当地人乐意吗?
如果这件事没有谈妥的话,大概巴西会跟印度一样——将国外的工厂,变成自家的工厂啦。
3
当然了,也有人说——这些工人,去海外吃苦耐劳,钱给够就行了。
我以为:这是一种畸形价值观。
这句话的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呢?
只要能达成目的,过程不重要。
这句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照这么说:早晚都是死,为啥不现在去死?
说个身边的事,
在老家工作的朋友,被老人催婚了:小X啊,跟你对象谈得挺久了吧~该结婚了。
朋友表示:不着急,着急啥呢。
老人挤眉弄眼:你把她怀孕,不就立马急着结婚了吗。
朋友跟我说这事的时候,真无可奈何——没想到平日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居然为了结婚出这么个主意。
以小见大,懂得都懂,这就是社会当前黑暗的一面。
咱们再回过头来看工人工作环境的事,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是有原因的。
说实话,
很多工人本身家庭条件就不好,为了生存不得不去环境恶劣的地方工作——钱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再者,这部分工人教育水平有限,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只能干一些脏活累活,甚至有风险的活。
譬如,前不久身边一邻居的哥哥就在工地上干活出现了意外,摘除了一个眼球。
这种工地都是小包工头,没什么保险再加上地头蛇,能赔偿一二十万都算是不错的了。
这个时候,难道还要说:一二十万了到手了,失去个眼睛也值了?
账,不能这么算。
4
说到了最后啊,这件事能给我们啥启示呢?
我发表一下个人的想法:
一个健康的社会,
应该在底层打工人拿到合理收入的同时改善工作环境,让底层打工人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
而不是始终不把底层打工人当人看,给点毛毛雨,就以为完事了。
长期下去,穷的越来越穷,而华则润万家。
再者啊,
我们普通人,也不要觉得:只要给钱,啥都能做。
麻木下去,苦得只会是自己;
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谁又会把你当人看呢?
感谢大家花时间听我瞎bb·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