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家,开启清醒的一年

情感   2025-01-01 08:40   陕西  


1

韭菜们啊,又有文章被ga啦。

这次被ga的是:阿萨德家族搞监狱及贩卖Drug的文章。

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说,我们今后只能唱赞歌啦。
但我这里还得给不少朋友补充一点信息:

阿萨德的姐姐和母亲,据说如今在迪拜;

且阿萨德姐姐的孩子们(据说有5个),早在迪拜办理了入学。

迪拜的消费水平大家都知道啊,所以——这钱是从哪来的呢?
这几年,我就想到一个话题,有朋友谈如今的社会现象:

很多人如此为非作歹,不怕事后被清算吗?

肯定是怕的嘛——所以,人家早早就做好了布局。

譬如,资产放在外边,妻儿老小都在外边。

真的出了问题,
牺牲自己,所有的清算到此为止。

留的全家人在外边吃香的喝辣的,这种操作,大家都很熟悉啦。

就此来看,我以为:

有些人,清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仁慈了。


2

昨天有读者在留言区说道:

外边也一样,哪里都一样,人生就是这样,别想到可以逃到哪。

就跟结婚差不多,结了婚,你逃离你曾经讨厌的生活了吗?你喜欢你的新生活吗?

今天,把这个回复单独拿出来说,该读者看到别生气(就事论事,不针对)

里面、外边一样吗?

要是一样,我寻思着韩国得移民到对面。

承认差异客观存在,才能有的谈。

当然了,

确实有一拨人,跑到外边待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感叹:还是里面好。

出现这种现象,也很正常。
这些人群之所以跑出去又跑回来的原因之一——对外边的世界充满了乌托邦式幻想。

譬如,很多人幻想着国内卷,出去后就可以不劳而获了。

咋可能?

还记得这个场面吗:

迪拜的酋长,还要每天工作几个小时呢,你居然想着不工作?

不过,
要是能做到跟金牌讲师一样,「兄弟们,又要到饭了」也是可以的。

所以,这拨人没做好预期,遇到现实的毒打,待不下去是正常的。

再者,很多人出去后抱着「既要,又要」的心态。

去了经济发达高福利的国家,还想着享受国内廉价的人口红利——随时外卖送上门,工人抢着给你修马桶,享受低廉的服务,咋可能啊?

所以,出去之前就得想好:
选择了A就不要老想着B的好,选择了B就不要想着A有多香。
既要又要,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3

此外,还要想明白:
为什么要去外边?凭什么能力去外边。

身边出去的人,都是为了想要更好的生活:

同样的打工时长,可以在外边拿到更高的收益,为什么要在国内卷呢?

什么是逃避呢?

这样的人,我也遇到过。

譬如有人就跟我说,国内太卷了,好想出去啊。

我就问,有什么出去的资本吗?有技能吗?有语言吗?

她的答案是没有——但她却觉得,只要能出去就一定能过好。
这,就是逃避。
用逃避来解决问题,完全就是赌运气。
譬如,还是拿结婚这件事来说。

结婚,是你遇到了想要结婚且能让你变得越来越好的人,而不是为了逃避「家里催婚」「年龄大了得结婚」...

那些因为逃避家里催促而做出的结婚选择的人,

婚后生活过得好,还好说;
如果过得不好,便会动不动「如果当初不结婚有多好」。

你看,这就是逃避问题留下的后遗症。

所以,

大家再看到那些盲目冲向海外,没有人生规划,试图靠着运气就能改命的人痛斥「外边的世界不过如此」也很正常啦。

4

昨天有一些在海外的朋友分享了生活,我也总结了一下:

一是身份,你打黑工肯定是不行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福利没有;

二是语言+技能,不需要达到母语的水平,但不影响工作交流沟通就可以;技能也可以有很多种,譬如厨师证、驾驶证、电工证等。
三是经济,一开始到外边生活确实会有点难,所以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做支撑,然后再一点点坚持。

不过话又说回来,

外边的世界也是有层次和等级的,你在不同地方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要评价在哪个地方好,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用旅游来判定,一定要在该地方生活一段时间。

如果你打心眼认可该地方的文化,自然能在此获得安全感。

当然了,我以为:
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多看看真实的世界;
不论在内还是在外,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然后做出适当的选择。

人生,就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

做决定的时候慎重,做好决定和选择后不要一直往回看。
人这一辈子哇,

怕的不是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和没得选。

最后,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过上真正喜欢的生活哇。


感谢大家又听我瞎bb一年·新的一年祝好
   

一根儿有思想的韭菜
不是很多人能找到这里,恭喜你找到组织了(●\x26#39;◡\x26#3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