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菜,又爱玩

情感   2025-02-03 08:40   山东  


1

今天又是吃瓜的时刻!

今年,村里有个小伙子,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

小时候,这个小伙子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大家都说他“不是读书的料”。

他小学一年级读了五年,四年级又拖了三年。

最终,他也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二都没读完就跟着村里人出去打工了。

这个小伙子,父母离异,和妈妈一起住。
妈妈在村里种地,偶尔去城里打零工,一年到头手里的钱可想而知。

当时,大家都说,这孩子摊上这样的家庭,还不好好学习,没救了,前途渺茫。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小伙子,如今成了村里的“焦点人物”:

今年年初,他带回了两个十七岁左右的姑娘,一起住在他家里——嗯,大家自己脑补一下。

对于村里的老保守派来说,这个场面简直前所未见:
谁能想到,两个姑娘会跟着他住在一起?

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也渐渐打听到真相:

那两个姑娘(姐妹俩),父母早离婚很多年,也分别成立的新家庭——她俩,根本没人管。

偶尔,小伙子的妈妈会给这两个姑娘十块钱,她们拿着钱去村里的小卖铺买辣条。

回来时,她们在路上活蹦乱跳,有说有笑,村里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今年过年,这两个姑娘也没有离开,和那娘俩一起过年了。


2

昨天,我在家里处理一些小辈的事情(所以这篇文章写的很仓促,回来都晚上了)

有个小孩,平时成绩很好,班里前五名是有的,如今掉到了倒数第一。

倒数第一,倒数第一啊!
上课睡觉,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已经是“纯粹的摆烂”模式;

周末出去玩,晚上才回家。

成绩自然不忍直视:

试卷上的满分100分,现在40分都能算不错了。

“这孩子之前好好的,今年咋的了?”

“是不是孩子贪玩了?”

其实,不是。
问题还是出在家庭:

她的父母感情出了问题,已经一年多了,争吵和冷战成了家常便饭。

你说,哪个孩子能在父母天天争吵的环境里,心情平静,专心学习?

“好好学习,不要被大人的事影响。”

这种说法,纯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最后,这孩子也被老师「劝退」:带着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吧,不想来上学就在家上网课吧。
找孩子聊聊?这孩子根本不跟你谈。
好在我带过她,才被委以重任——听听她的想法。
其实孩子的想法很简单:
“看到爸妈这样,我就不想学了;

他们在家谁都不理谁,回家我也不想待。”

看吧,大人吵架,夹在中间的孩子最受罪。


3

我说的这些事,绝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家庭都在面临类似的问题。

很多成年人,看似有了孩子,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在婚姻出现问题时,
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甚至为了争夺孩子心中的“好形象”,不惜在孩子面前互相抹黑。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能离婚,毕竟我们必须承认:

结婚,是为了幸福;

离婚,也是为了幸福。

但是,问题来了:

那孩子的幸福呢?

以前咱们都说什么「父母是孩子的天,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是温馨的港湾」。

但现实常常比想象的要残酷:

当父母都陷入生活的泥潭,无法自拔时,孩子往往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却要背负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重担。


4

回到开头的故事:

那个小伙子,真的不是学习的料吗?
难道不是他的妈妈忙于挣钱养家,没有精力陪伴和管教他吗?

再说那两个姑娘,为什么会选择跟着他一起生活?真的是不知廉耻吗?

或许,是因为她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某种共鸣和依靠。

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我们这些外人觉得很奇怪,但却是他们在困境中寻求的安慰。

再看看我这边的小辈,她用“摆烂”来逃避父母感情崩盘的现实——但逃避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她并没意识到,逃避只会加剧问题,最终毁掉的,只会是她自己。

我身边也有一些人,总是提起离婚,常说要“完美”结束婚姻,不伤害孩子。

可是,究竟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或许,最好的方法是:不要随便生孩子。


感谢大家今天也花时间听我瞎bb·祝好

一根儿有思想的韭菜
不是很多人能找到这里,恭喜你找到组织了(●\x26#39;◡\x26#3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