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看不清,就对了

情感   2024-12-31 08:41   陕西  


1

明天就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了,我从好几天前就想着写点啥呢。

我这韭菜,来不了什么年终总结,就来跟大家瞎bb些最近个人感受吧。

说实话,

我对最后一天/第一天已不再追求仪式感了。

早些年的时候,我还会在31号的晚上做点饭,捣鼓一瓶小酒,等到00:00——新年快乐。

现在则是:洗洗睡了,困了困了。

早些时候,朋友圈里还流行这么一种景象:

每个月的第一天/最后一天,很多人会发这么一朋友圈「X月,请对我好一些」。

这种景象一开始贼火了,给人一热爱生活的感觉。

但现在你再看看朋友圈,这么着发圈的人还多吗?


2

最近跟一个朋友聊天,文科,211硕,普通本科。

她跟我是这么说的: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觉得大学生找工作应该很容易,结果——因为普通本科+专业不好,很多工作直接被pass;

3年硕士毕业,中间还加入了某组织,拿过一些奖项——居然还不好找工作。

这时候开始怀疑自己读书的性价比,还会想「如果继续读博,是不是毕业了也不好找工作」?

一时间,她不知道该干啥——上学一直是自己的方向,等到毕业了反而没了方向。

最后,她选择了高端人才引进,到某地去当老师了。

我问她,你真的想当老师吗?

她回答我:不当老师,我还能去干啥?

最近,身边还发生了一件事,

认识的一位00后孩子在西电读研,计算机相关专业,明年毕业。

校招期间,很多大厂到学校——相对低门槛,做高级牛马。

这孩子拿到了北京/深圳两个大厂的offer,但最后都没有签约。

看到这,你可能觉得这孩子胸怀大志有更高的追求。

其实并不是,他担心自己毕不了业,怕签约后违约。

我很好奇啊,咋就毕不了业呢?

他说:

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没有方向,写不出来;

写出来后又担心被抽校审/盲审,过不了审核就得延毕,延毕那就完了。

实际上,早在几个月前论文就已经开题,3月交初稿,时间上来得及;

考虑到延迟,就更夸张了——现在花点钱,帮助修改/审核还包过的生意简直不要太多。

我就在想,

这孩子,是真担心延毕还是在担心进入工作后的未知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谁没有迷茫过呢?


3

只不过在当前,

不仅仅是年轻人迷茫,连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迷茫啊。

中年人,迷茫的是生存和生活:

还能工作多久?会不会失业?房贷能不能还清?孩子的学习会不会出问题?婚姻会不会后院起火?长辈的身体会不会出差错?

老年人,迷茫的是健康、孤独与人生价值:

担心身体机能下降,疾病会不会随时找上门?子女不在身边,出了事情怎么办?年龄这么大了,这辈子干了啥?能不能在最后时光里,帮子女做点啥?

如此一想,都是问题,没有答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以为,跟这些年的变化离不开。

单从思想来说,相信不少人都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譬如,从小到大一直坚守的正义、善良、公平、道德等观念,在现实世界的实施居然可以完全背离。

你就说,南辕北辙的区别,能让人不迷茫吗?

说到这的时候,

我想起来高中时候经常做的地理题——让分析某城市发展的优势。

其中有一条答案就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丰富的人口红利。

我一直以为这是优势,直到后来我成为了所谓的人口红利。

这一记回旋镖打得,怎么能不让人迷茫?

早些时候,从象牙塔里看到了太多美好;

如今,在现实世界中经历了太多磨难。

年少时,总以为天下事无可不为,想做的事总能办到;

可这一路磕磕绊绊,走到如今,却看不清未来的路。


4

你就说,这种迷茫咋解决呢?

我以为,有两种选择。

一是继续装鸵鸟,脑袋埋在沙子里,看不见知不道,自然是幸福快乐的;

另一种就是尽早认清不再被裹挟,不随便加杠杆,不在意他人的看法,长远考虑并行动在当下。

你,在做什么?

哦,这里还得顺便bb一下之前有人问过的问题,普通人怎么出去?

根据我目前的了解,工签是普通人性价比最高的途径。

不要老想着出去打黑工,外边的老乡保准把你剥削的惨惨的。

如果钱多,可选的方式就多了,官方都查询到很多方法。

这里只说普通且无大量存款的人,想出去,好好学语言,然后在某招聘平台找工作。

注意,

语言、语言,还是语言。

当然了,

看目前这趋势——工签大概也会越来越不好拿,有想法的抓紧时间。

最后哇,

再说句好听的废话

恭喜大家,即将又熬过一年。

祝愿我们,在接下来新一年里身体健康以及日复一日哇。


感谢今天大家也花时间听我瞎bb·祝好

 

一根儿有思想的韭菜
不是很多人能找到这里,恭喜你找到组织了(●\x26#39;◡\x26#3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