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钱,从哪来的?

情感   2025-01-03 08:41   陕西  

1

各位韭菜,早上好~

欢迎来到今天的瞎BB时刻~

开篇先给大家讲讲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座小岛, Restaurangholmen

这座岛坐落于 Lidingö 岛上,以自然风光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听到这儿,是不是以为我要推荐旅游景点?

不不不!

光听名字,

Restaurangholmen很陌生,但它的中文名一定会让你懵逼。

准备好了吗?

Restaurangholmen的中文名字叫——康有为岛

没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那个康有为。

这座岛,确实和康有为有关。

不过,这可不是瑞典人为纪念他特地取的名字,而是他自己买下的。

是的,这是康有为亲自买的岛。

那么,问题就来了:

  • 康有为为啥买岛?

  • 他哪来这么多钱?

别急,咱们慢慢聊。


2

提到康有为,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初中历史课本里的那些内容:

百日维新、公车上书,绝对的“大英雄”模板。

这些固然是事实,今天咱们聊点书本里没提到的。

还得从康有为批判科举制度开始说:束缚思想、不利创新。

然而,他本人却是科举的“忠实用户”:

  • 1867年,第一次参加广东乡试,没中。

  • 1876年,再战乡试,又没中。

  • 1891年,参加会试,虽然进了京,仍未中进士。

跨越20多年,

这坚持劲儿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要不是铁杆粉丝,谁能考这么多年?

所以,也有人调侃:要是他真考中状元,可能会高呼“科举真香”,才不会想着抨击科举害人不浅。


3

康有为虽然考试不行,但脑子灵光,嘴皮子也溜,是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一批人。

不过,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主要靠汉译本,资料质量参差不齐,难免出现偏差。

而他维新时的一些建议,后来就被后人质疑直接抄袭《万国公报》作者李提摩太的文章。

但不可否认,他利用了信息差,迅速成为当地文人圈的「知名大V」。

为了展示自己的知名度,康有为就给自己举了例子:「公车上书」

康有为《我史》中:

自己联合18省举人,搞了1200人签名的万言书,送到京城,请求变法。

结果,被都察院以「4月8日已经签约,不可递交」给拒绝了。‍‍‍‍‍‍‍‍‍‍‍‍

然而,茅海建教授考证后发现:

人家都察院8号-15号都在正常营业,你怎么说人家不接文书了呢?

所谓1200人签名,其实是梁启超组织的广东举人联名,只有80多人签字,上面还没康有为的名字。

因此,「公车上书」到底是咋回事——大家自己判断。

这里插一句,

此处文案参考来自于茅海建教授的书籍《戊戌变法史事考》

之前跟大家bb近代史的时候,参考了他的书籍《天朝的崩溃》,可信度较高。


4

时间很快就到了戊戌变法。

现在咱们看,这场政变注定会失败。

康有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脑瓜灵,嗅觉灵敏:

知道这事弄不成,小命就没了,所以他早就带着家人提前到了天津。

有人就说:天津,这个地方妙。

妙就妙在进退可守:

变法失败,可以出海逃命;

变法成功,可以进京摘果子。

其他人呢?

有跑了的,有没跑成的,还有没想跑的。

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很多人被抓,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等)牺牲。

这里不得不提谭嗣同,是真君子。

当时梁启超劝他跑路,谭嗣同却表示: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你看,

谭嗣同起码认识到了改革是要流血的,不是光打嘴炮就行的。

何况谭嗣同本身还是官二代,既得利益者,大可不必革自己命的。

对比之下,

康有为的「战略撤退」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

不过咱们也可以解释这番操作:

保存革命火种,伺机东山再起。

只不过,这一跑怎么就跑得身败名裂了呢?


5

康有为坐着船南下,从香港转日本。

在日本啊,一开始确实不忘初心:

跟日本政府官员频繁联系,希望借助外边的力量打击清朝廷。

这在大清眼里,可是妥妥的境外势力。

清政府就跟日本联系:

你们不想因为一个康有为跟整个大清帝国闹掰吧?以后还做不做生意啦?

日本寻思着,确实——没必要。

就是这么着,康有为被日本给驱离了。

1899年,康有为坐船来到了加拿大。

你可别说,海外的华人虽然远隔重洋,依旧关注老家的变化。

你想想,谁不希望大清好啊?

大清好了,国力强盛了,在外边的华人地位也跟着提高啊。

他们听到康有为来加拿大了,自然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夹道欢迎。‍‍‍‍‍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这些华人们听着康有为讲述的大清故事,满腔悲壮。‍

康有为讲的啥呢?

皇帝勤政爱民,结果被软禁,吃的差,穿不暖;

慈禧太邪恶,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当然,这么说还得有真凭实据——来证明自己说法的正义与合理。‍‍‍‍‍‍

康有为声称:我有光绪帝的衣带诏。

啥叫衣带诏呢?

衣带诏这玩意,还跟曹操有关。‍‍‍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汉献帝和朝廷。

汉献帝为了避开曹操的耳目,将诏书藏于自己的衣带之中(即腰带),然后设法秘密送出宫廷。

这种通过衣带藏匿和传递诏书的方式,被称为“衣带诏”。

康有为称自己有光绪的“衣带诏”是真是假呢?

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

毕竟,当时也没人能验证真伪啊。‍‍‍‍‍

华人们,也没想过老乡会骗自己啊。‍‍‍‍‍

情绪铺垫到位的时候,康有为高呼:

我们要联合起来,一起反抗慈禧压迫,建设美好大清。

你可别说,自己人忽悠自己人绝对是一流的。

不少华侨在听完演讲之后,主动捐款捐物,希望能够助力康有为拯救大清的使命。

随着越来越多华侨被感染,

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宣布加拿大维多利亚创设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简称保皇会。

这个协会的宗旨,自然是伟大高尚的——让大清遥遥领先,让人民腰板挺直

想进入协会可不是免费的:华侨需要交会员费,一个人2块大洋。

有些人是愿意多为大清建设出力的,捐的不止2块大洋。

就是这么着,康有为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这个人啊,

没钱的时候没得选;

有钱的时候,选择可就多了。

明天,咱们就说说,康有为他有钱干了啥。

哎,搬砖了溜了溜了明给大家bb完。


感谢大家今天也花时间听我瞎bb·祝好

一根儿有思想的韭菜
不是很多人能找到这里,恭喜你找到组织了(●\x26#39;◡\x26#3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