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回到山东老家了。
说起山东老家,再加上过年,故事可就多了。
咱聊一个经典老段子吧,关于山东农村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最喜欢啥样的女婿。
是有钱的?
还是开豪车的?
都不是。
最吃香的,是开黑色大众的。
注意,必须是大众。
当然了,大众也分很多系列,但大众标都是有的。
如果再有条件点,那得车前玻璃上贴着“通行证”,中控台摆俩小旗,瞬间倍儿有面子。
女婿也得会来事儿。穿戴整整齐齐,车一停,下车先给路边的亲朋好友打招呼,一个都不能少!
接着就是重头戏了——打开后备箱!
里面的东西不需要多贵,但米、面、油、礼盒啥的必须齐活儿。
这时候,老丈人和丈母娘肯定要假客气:“拿这么多东西干啥?吃不完,吃不完,还浪费钱!”
而作为合格的女婿,回应必须利索且响亮:“没花钱,没花钱,单位发的!”
重点是“没花钱”“单位发的”这两句话。
这话一出口,丈人家立马觉得特有面子。
村里的吃瓜群众也投来羡慕的目光,悄悄议论:
“啧啧,老X家的女婿在单位上班呢!”
不到一天,消息就传遍了前中后三个村,成为茶余饭后的头条新闻。
当然啦,这只是个段子。
不是所有山东地方都这样啊,别杠我,杠就是你对。
2
虽然是段子,也不是给大众汽车打广告啊。
但在我们老家,大众确实是硬牌子。
早些年,不管你是走亲戚还是相亲,开大众总是加分项。
希望大众看到这段,能给我打点广告费!
不过,光有大众也不够,关键还得有个发米面粮油的单位——说白了就是个铁饭碗。
有人可能调侃山东人特别爱编制。
可说实话,哪儿的人不喜欢编制?
尤其是过去三年,那日子过得啥样,咱都清楚。
没有铁饭碗,真的挺难熬的。
在很多小地方,这种“标准化”生活特别常见:
公务员娶老师,生一儿一女,儿子考公务员娶老师,女儿考老师嫁公务员。
这种循环很稳,但问题来了:
这么热衷,真的都是为了发光发热吗?
3
说到铁饭碗,不由得让我想到一个人——卢恩光。
他出名不是因为好事,网上一搜就能找到他的“光辉事迹”,还有纪录片专门讲他。
2016年12月16日,这位副部级干部被查。
起因是有人给巡视组写举报信,说他档案造假。
一查不要紧,简直震惊了:
除了性别是真的,其他信息全是假的!
档案里写着他是博士,但实际上只读完高中。
剩下的学历?全靠钞能力。
年龄也改了,硬生生把自己“变小”了7岁。
原因简单:年轻有优势,好晋升啊!
至于子女,他名下有两个,其他五个全挂在亲戚户口上。
名字更是后改的,“卢恩光”意为“感恩父母、光宗耀祖”。
感恩父母的事咱不知道,但他为了光宗耀祖确实是下了血本。
卢恩光一开始并不是吃体制饭的,而是个小企业家,手里不差钱。
可他自己也表示:“挣再多钱,在体制内的人(科级)面前,还是矮一头。”
所以,他决定用钞能力买一条“光宗耀祖”的捷径。
一路砸钱,从基层一路送到司法部实权岗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体制梦。
调查时,卢恩光简直成了一股“清流”:
没贪污,一共送出去1278万;
没搞男女关系;
没玩忽职守,甚至还拿钱贴补同事。
你问他图啥?
他说就是为了给家族争光,光耀门楣。
5
说到了最后,话又说回来了:
许多人对于“铁饭碗”的渴望——不仅仅是为了稳定的收入,更是为了那份被认同的“身份感”和无法替代的“安全感”。
但细想一下,这种向往是不是隐藏着某种无奈?
最近这些年,裁员、降薪、焦虑…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自己就是一普通人;
天马行空的梦想不现实,对自己而言生活中最宝贵的是脚踏实地的安全感。
只不过,这份安全感,获取起来有点难。
感谢大家今天也花时间听我瞎bb·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