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真的是太忙了,
就我目前的状态啊,这工作和生活简直就是融合到一起了。
只有尽量少做,不存在不做——因为人太多了,你不适当跟老板妥协一下,这个工作就成了「你不做,反正有人做了」。
大概,这就是当代韭菜们的困局吧:
不想谈钱,但处处都需要钱;
想要躺平,但根本躺不平,只能尽量让自己躺得舒服点。
除了工作,我还思考了这周末发生的事情——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感知,跟大家分享一下。
2
周六的时候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被指出「情商低」。
没错啊,虽然早些时候还有人夸我「情商高」。
这,就很有意思了。
拿周六的事情来说,朋友说「上了6天班,周天还要忙一天,大概得晚上九十点才能歇一歇」。
我回了一句:就像拉磨的驴。
就是这句话,引发了他对我的累积评价——你情商低。
因为我平日里的说话,就让他觉得不舒服。
不过说出来之后,我相信他舒坦了。
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了,高情商的话我也能说。
譬如,上班太累啦,什么时候不忙了好好歇一歇睡个好觉。
嗨,你看这种让对方开心的话术,我都不用。
大概是,我这人——太懒了吧。
说到这,
我想起来早些时候大家不少留言给我,意思是:写文章这么逗,生活中也一定很有意思。
哈哈哈,还真不一定。
很多东西,正因为存在距离,你才觉得别有魅力。
所以,大家还是看我写文章瞎bb吧。
3
当然了,关于「像拉磨的驴」这件事,我也去问了其他人,问自己平日里说话的风格有没有让他们觉得不舒服。
结果,有人就告诉我了不一样的答案:
我平时的说话,没有让他们觉得不舒服;
跟情商没关系,或许也只是俩人没那么熟。
当然了,这话也可能人家会说话,用来安慰我的——
我们姑且认为是真的,大家看啊:不同人,对不同事情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跟朋友分享时,经常希望对方感同身受,给予情绪价值。
但实际上,感同身受很难,共情也很难。
每个人思想、经历、个人性格等都各不相同,对待同一件事、同一句话的感受就不同。
也正是知道这些,
我已经很久不与人分享事情,不和人争吵,也不愿意跟人解释了。
因为我能意识到,大家都只能站在自己的维度去思考表达。
很多时候,你分享的东西对方get不到——失落的反而是自己。
当然,也有换位思考这一说。
但问题也就来了,换位就一定能跟对方思考的一样吗?
不。
换位思考的前提是你要用对方的思维去思考——但思维这东西,是换不来的。
很多时候,你觉得对方相处起来舒服,说话有情商,处处get你的点,是理解你。
其实不一定,但能肯定的是:
对方情商确实高,精力好,向下兼容,愿意配合你演戏。
4
话又说回来了,我遇到这种事咋办?
还能咋办?
谁痛苦谁改变。
我能做的的,就是少说话。
毕竟,脱离了之前的瞎bb的语境,确实没得说了。
少说话,少出问题;
不说话,不出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
咱们中国人啊,很多时候不在意你说不说实话,更多的时候是在意你说的是否妥当。
但这种妥当,又是灵活的——
譬如,你被领导骂了:
你这业务做的那么差,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见人。
领导说的再难听,你都不会说领导情商低。
但要是同事说你做的不行,你可能就不乐意了——你丫的会不会说话?
所以,情商高不高,有时候也不是分场合,而是分地位。
我们能咋做呢?
领导的事,咱们改变不了,生活上还是能左右的:
成年人嘛,只做筛选,不做改变。
人和人的相处,本质上是互相筛选的过程。
一段优质的关系,在一开始就得重筛选:
你喜欢户外活动,你就找个徒步登山爱好者做朋友,而不是拉着窝在屋里的死宅出门;
你喜欢长头发的女生,你就找长头发的,而不是让女生把头发留长;
你讨厌烟味,就去找不抽烟的男生,而不是改造一个老烟枪;
你注重卫生,就找一个注重生活细节,而不是强迫衣服乱丢的人去叠衣服。
...
靠着改变出来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绑架」——把关系中的另一半强行绑架在自己的观念和习惯里。
与其费力去改变一个人,不如一开始就选择同路人。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要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
感谢大家愿意容忍我瞎bb·感谢陪伴·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