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养老变“享老”重在有“医”靠(附视频)

健康   2024-10-17 12:11   北京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医学学科建设之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风雨兼程,75年春华秋实,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探讨学科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学科建设提供借鉴,本报与中华医学会等共同策划推出新栏目——《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医学学科建设之路》。


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教授 王建业,介绍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建设的进展与成就——

10月是全国“敬老月”。走在今天的街头,白发长者比比皆是,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过去,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影响一个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等。 


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医学也快速发展,在保障老年人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王建业教授(站立者左一)带领团队查房。


学科建设阔步奋进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以上,即进入老龄社会。我国自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


我国现代老年学及老年医学的起步时间与国际上基本同步。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医院携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顺应世界潮流,提出兴建我国的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科。当时,北京、上海、内蒙古、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区、市)的老年医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老年医学调查研究、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


1964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这是我国老年医学的“划时代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我国现代老年医学诞生的象征与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医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81年,中华医学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我国老年医学步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1981年10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应运而生,迄今已十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等相关学协会不断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破浪前行,为老年健康产业注入新活力。


从2010年开始,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李小鹰教授与笔者带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团队,历经三载,精心编纂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医学科评分标准》。此后,经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严格评审,30家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5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在北京医院正式成立,该中心集科研、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于一体,以国际视野引领老年医学发展,聚焦疑难重症诊疗,推广先进技术,培养高端人才,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构建全方位老年健康管理体系。次年,北京医院等6家医院再添殊荣,成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旨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汇聚全国资源,搭建高效临床研究网络。


近年来,国内三级医院广泛开设老年医学科或老年病科,二级医院也在逐步开设,老年病专科医院、老年康复医院数量逐渐增加。截至2023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6877个,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综合性医院1109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755个,国家安宁疗护试点覆盖185个市(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医学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将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机构的医护人员纳入卫生健康紧缺人才培训项目,持续推进老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于普林教授牵头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十轮规划教材《老年医学》(第1版)目前正在编写中,这标志着老年医学将被首次纳入全国统编临床医学本科生教材体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老年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1982年,我国首次派出王焕葆、王士雯两位代表参加了在德国汉堡举办的第12届国际老年学大会,标志着我国老年医学在国际舞台上初步亮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老年医学界在国际上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不仅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大会,还主动承担组织者的重任,举办了多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如中国老年医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增龄科学国际论坛等,为推动全球老年医学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此外,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老年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区域合作等热点问题,我国举办了一系列专题研讨会与论坛,如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研讨会、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大会等。


一系列权威刊物的相继问世,照亮了学科发展的前行之路。其中,《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实用老年医学》《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版》《抗衰老医学》等权威期刊相继问世,共同构筑了老年医学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的坚实平台。老年医学学科指南、专家共识等相关重要文章,相继在上述权威刊物上发表,为老年医学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9年设立老年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依托北京医院推进老年健康标准化工作,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在国家战略宏伟蓝图的指引下,老年医学科研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82年,我国成立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以老年医学为重点,开展老年常见疾病发病机制、诊断与防治研究,以及延缓衰老过程的研究。


在“九五”(1996—2000年)期间,我国开展了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痴呆及帕金森病等重点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后续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973”高科技计划,以及“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攻关课题等各类国家级科研计划及基金不断加大对老年医学项目的支持力度。2018年,北京医院领衔编写了“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指南,该指南以健康为核心,强调战略与关口前移,旨在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健康产业成长,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


同时,“健康老龄化”成为国家科研投入的新热点。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存泰教授通过建设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全国标准化血管健康管理中心,进一步推动了老年医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度融合。这一系列成就,不仅展示了我国老年医学研究的高水平成果,还预示着老年健康服务将更加普及和高效,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提供坚实保障。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家事,也是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载,我国现代老年医学已从蹒跚起步跃至展翅腾飞,一代代老年医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推动了我国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共筑老年医学辉煌。


步入新时代,老年医学工作者壮志凌云,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崇高的追求,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擘画老年医学发展的时代蓝图,携手开创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美好未来,为“最美夕阳红”保驾护航。

原文刊载于《健康报》(2024年10月16日 第 8 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教授 王建业

首席编辑:甘贝贝

视频:张沫

制作:王潇雨

审核:谭嘉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把“健康报医生频道”设为“星标”哦~


 近期好文 

关注 华西医院:科研管理离不开“有组织”的智慧

新知  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治疗儿童尿频

团队  黄宇光:麻醉科要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实践  高难度甲状腺癌手术也能在日间完成?听术者讲述其中的“四大帮手”

健康报医生频道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卫生健康行业报。“健康报医生频道”聚焦医学领域热点话题,医学前沿资讯和适宜技术,展示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医学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