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说
医工交叉融合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现实中,医学与工程学的学科壁垒依然存在,这种隔阂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在技术应用和实践落地的过程中,学科间也有难以逾越的鸿沟。
医学更侧重临床经验与生物学原理,工程学则专注于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两者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然而,正是这看似的“无关”,为医工融合带来了无限的创新可能。
在团队的实践中,我们将医工交叉融合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医工交叉、医工破壁、医工互融。
第一阶段:医工交叉
学科碰撞与创新启发
在这一阶段,团队中拥有不同学科背景与思维方式的成员,为项目带来了多元化的创新源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和集思广益,医学与工程学的结合能够激发更多灵感与创意,为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提供全新视角。
第二阶段:医工破壁
从理论到实践的临床应用
医工破壁,即将跨学科的创新应用于临床,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实现理论的转化。通过深入了解临床需求,我们将先进的工程技术带入医学领域,力图解决医学领域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为解决目前在国际指南中存在争议的难题,我们通过集成全球多中心肝癌数据,研发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打破了传统临床方法的局限,探索出一种基于数据和技术的新型诊疗方式。
第三阶段:医工互融
学科深度融合的实践落地
医工互融是这一过程的最高境界,它要求医学与工程学之间不再是表面上的结合,而是“深度融合”。真正的医工互融,不仅是工程技术服务于医学需求,还是医学研究引领工程创新。在这一阶段,医学和工程学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两个学科的结合不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形成紧密互动。
我们认为,只有深入临床一线,真正理解和感知临床的痛点与需求,才能精准地将工程技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种互融的过程,是推动技术与医学深度结合,最大程度发挥二者优势的过程。
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必须深入临床,找到真正的“痛点”,实现医生和患者的紧密互动,了解和掌握医学实践中的实际需求。随后,我们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使其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最终形成可落地的技术应用。
从“想法碰撞”到“实践落地”的质变,这一过程推动了医学和工程学的深度结合,使得技术不仅解决了医学问题,也为临床带来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方案,从而最大化地提升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参与医学科研的过程,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医学科学不仅是理论的积累,还与每一名患者的生命密切相关,是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实际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体会到科研的真正意义,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医学伦理与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
医学科研赋予了我们“探索未知”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仅来自于解答一个个难题,还源于每一次技术进步后,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以我们团队的项目为例,在算法的不断优化和多模态数据的集成过程中,我们时刻意识到,科研不仅实现“理论上的完美”,还关注如何将这些理论落地,真正让患者获益。每突破一项技术瓶颈,看到预测结果越来越精准时,我们都能切实感受到探索的力量,它驱动我们不断向前,迈向未知的高峰。
医学科研让我们更理解“顶天立地”的内涵。科研不仅需要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还必须扎根于现实,能够在实际中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与临床医生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不断反思科研工作的目标——如何让这些技术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张谞丰教授常强调,科研要“从临床出发”。这也一直是我们团队的核心理念。
每一张数据展示图,每一项研究进展,我们都会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是否能真正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预后。通过这些思考,我们认识到医学科研不仅是为了学术的进步,还解决了医学领域的痛点,推动医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为患者服务。
医学科研让我们养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医学领域发展迅速,新的发现和技术层出不穷,这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数据,还深刻理解了医学和工程学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互相补充、协同工作。这种学习过程,也帮助我们建立了跨学科的思维模式,让我们能够在未来面对更复杂的医学问题时,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工作也极大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医学领域,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可能对无数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每一项研究进展,背后都寄托着医学界为改善人类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的努力。通过参与肝癌多模态数据分析的研究,我们不仅在数据中看到了技术的创新,还看到了它为患者带来的希望。
科研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的患者战胜疾病。
医教瞭望站 栏目征稿
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好医生,是医学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从院校教育,到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综合性、连续性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医教协同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了新医科建设。面对历史新机遇,医学教育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如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如何持续提升核心人才竞争力?
《医教瞭望站》栏目,期待集纳多方观点,展望医学教育的创新之路。如您有相关稿件,欢迎与我们联系:hubin@jkb.com.cn
原文刊载于《健康报》(2024年11月27日 第5版)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任耀星 陆镜明 王傅民
编辑:胡彬
审核:谭嘉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把“健康报医生频道”设为“星标”哦~
近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