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与便秘、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肥胖、脂肪肝、肿瘤等慢性疾病相关,还在抑郁症、孤独症、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渐冻症、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肠外疾病的病理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肠菌移植主要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菌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对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由于肠道菌群被视为人体的“隐藏器官”,因此肠菌移植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器官移植”。
研究显示,肠菌移植后的菌株“定植率”为50%~80%,也就是说最多只有八成患者移植的菌群能在肠道中存活并“定居”,进而发挥治疗作用。而其余两成甚至更多的患者,移植的菌群只是“匆匆过客”。这一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定植拮抗”。
要想获得良好的肠菌移植治疗效果,就应当遵循精准医学原则做分型与匹配,同时要严格遵守供体的筛选要求。
上海十院研究团队从2012年起,开始探索肠菌移植疗法,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肠菌移植疗法的响应规律,以应对“定植拮抗”带来的挑战。目前,团队已累计治疗20000余例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获得业界认可。
近年来,上海十院功能肠道外科收治的排便异常患者日益增多。这些患者或是顽固便秘,或是严重腹泻,且采用常规通肠或止泻治疗收效甚微。对于这部分患者,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消化道结构检查和功能评估。对于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排便异常应果断采取外科手段。在此基础上,还应关注肠道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病例回顾
此次救治的两例患者中,顽固性便秘患者在接受肠内和肠外营养治疗的同时,接受了1个疗程的肠菌移植治疗。仅两周时间,患者的体重就增长了2千克,并重新有了饥饿感,甚至主动要求进食。
乳糜泻患者的移植菌来自其丈夫。治疗第4天起,患者的腹泻量就明显减少,由最初的每天10余次减少到每天1~2次,且排便趋于成型。
两名患者病情的好转得益于肠道微生态环境的重建,但肠菌移植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临床医生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治疗、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最终让消化系统逐步回到正轨。
欲“重置”肠道功能,解剖结构、生理机能、肠道微生态与精神心理等方面均需关注,唯有综合施策,才能让患者重获健康。
当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尝试开展肠菌移植临床应用。笔者建议,开展肠菌移植临床应用前,须深度掌握该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一些特殊环节。
目前,临床指南及共识推荐肠菌移植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此外,对于符合以下适应证的情况,临床医生可考虑在疾病常规治疗无效,或者高复发的情况下,为患者实施肠菌移植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艰难梭菌感染、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菌群紊乱相关腹泻、肝硬化等。
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系统外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癫痫等。
精神系统疾病 孤独症、焦虑症或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综合征等。
代谢相关疾病 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肿瘤相关疾病 肿瘤免疫治疗增敏、肿瘤免疫治疗及放化疗所致肠炎等。
过敏性或免疫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性骨关节炎、过敏性皮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成人或儿童移植物抗宿主病
禁忌证
1. 各种原因导致伴有脓毒症、消化道活动性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肠道屏障严重受损。
2. 被诊断为暴发性结肠炎或中毒性巨结肠。
3. 因严重腹泻、显著纤维性肠腔狭窄、严重消化道出血、高流量肠瘘等原因,无法耐受50%热卡需求的肠内营养治疗。
4. 先天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5. 近期接受过高风险免疫抑制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6. 严重免疫抑制。
7. 处于孕期或哺乳期。
延伸阅读
肠菌移植疗法探索或始于东晋
早在东晋时期,人们就关注到了人粪中的成分能够治疗疾病。东晋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经过处理的人粪清,可用于治疗食物中毒、发热、腹泻和濒死患者,且有奇效。
1989年,美国学者Bennel等在《柳叶刀》杂志首次报道使用肠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12年,美国的Halilton等首次报道用标准化冻存粪便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
2013年,肠菌移植首次被写入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指南。《时代》杂志还将肠菌移植评为2013年生物医学十大突破之一。
自2016年至今,我国的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编写发布了一系列相关共识和指南,进一步规范了肠菌移植在国内的临床应用。
文: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功能肠道外科/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主任 陈启仪(杨静整理)
编辑制作:夏海波
审核:谭嘉
近期好文
关注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养老变“享老”重在有“医”靠(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