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常见误区 让规范化居家照护成为慢阻肺病防控有力保障

健康   2024-10-21 15:25   北京  
本文系“慢阻肺病诊疗与照护专家说”专栏的第二篇。

往篇回顾:提升慢阻肺病早诊率 精准识别是关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在该病的全面管理过程中,居家照护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患者能否在居家环境中准确进行吸入制剂治疗,有效开展家庭氧疗等,直接关系到整体治疗效果的优劣。

本文对慢阻肺病居家照护管理中常见的误解与不当做法进行梳理,以期纠正临床一线医生和患者的相关认知误区,进一步规范慢阻肺病的疾病管理。






远离三大常见误区


误区1  抗感染治疗须“积极”

对于慢阻肺病患者,抗感染药物通常只适用于以下情况:1.急性细菌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2.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且有细菌感染证据(如脓性痰等)。

患者治疗返家后,如出现咳嗽或咳痰时,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感染情况,进行科学的抗感染治疗。在开具相应抗感染药物前,医生应进行详细评估,并结合临床症状、血常规、炎症指标、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等检查或检验结果确认有无细菌感染依据。


误区2 疫苗接种不重要

流行性感冒疫苗可降低慢阻肺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降低潜在的慢阻肺病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可能性。

据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指出,慢阻肺病患者(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必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此外,百白破疫苗接种也被推荐用于预防慢阻肺病患者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发生。


误区3 有些合并症可“拖一拖”

慢阻肺病在老年人中多发。患者易出现诸多合并症,包括肺内合并症(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肺栓塞等)和肺外合并症(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异常及肌萎缩、胃食管反流病、精神心理疾病等)。

合并症管理对于慢阻肺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应提高疾病全面评估和管理意识,及时筛查和评估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内、肺外合并症,并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居家管理建议。

规范使用吸入制剂

吸入制剂是慢阻肺病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形式。吸入方式可让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不仅使药物起效更快,还能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帮助改善气流受限情况。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吸入制剂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然而,不少临床一线医生和患者,对于吸入制剂的处方开具和具体使用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导致吸入制剂使用不规范,影响治疗效果。

加强使用指导  正确操作吸入装置是保证慢阻肺病患者药物疗效的重要基础。

2023年《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吸入装置的选择应强调个体化,须综合考量患者能否满足所选吸入装置要求的呼吸模式、吸气流速以及手口协调性等。

吸入制剂的使用效果与吸入技巧密切相关。错误的吸入方式会导致药物未能充分进入肺部,降低治疗的效果。患者常见的错误吸入方式包括:吸气时机不对、吸入速度过快或过慢、未能深吸气或屏住呼吸等。

临床上,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吸入制剂使用指导,但需要关注指导是否到位、患者是否正确掌握,不能进行例行式的简单教学。同时,医生应在患者下次复诊时,核实其是否准确掌握吸入方法,以确保规范吸入。

监测患者依从性   慢阻肺病的管理目标是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和缓解症状。提高患者吸入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对改善慢阻肺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可使用中文版吸入药物依从性测试问卷对患者的吸入治疗依从性进行规律随访监测,识别依从性欠佳的患者,并及时进行患者教育。

避免药物过量使用  一些患者在感到不适时,过度依赖速效支气管舒张剂,甚至无限增加长效吸入制剂的剂量和使用频次。过量使用吸入制剂可能会引发药物依赖,使患者忽视对基础疾病的控制,进而导致慢阻肺病加重。过量使用还会引发副作用,如心律失常、震颤、焦虑及失眠等。医务人员应加强宣教,并嘱咐患者定期到呼吸专科门诊进行吸入治疗方案动态调整。

家庭氧疗并非人人适用

长期家庭氧疗可为慢阻肺病患者提供持续的氧气,缓解缺氧症状。医务人员应严格把握家庭氧疗的指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家庭氧疗。

严控适应证,定期评估  慢阻肺病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应根据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来判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指出,当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5毫米汞柱或血氧饱和度低于88%时,通常可建议其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启动家庭氧疗后,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以判断氧疗效果。

勿过分追求高数值  长期氧疗的目的是使患者维持稳定的血氧水平。通常,氧疗目标为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达到60毫米汞柱和(或)血氧饱和度达到90%。

过分追求血氧饱和度的高数值,可能需要不断提高吸氧浓度。实际上,过高的氧浓度不仅不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反而可能带来危害。对于慢阻肺病患者,吸氧浓度过高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引发头痛、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发肺性脑病进而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加强吸氧浓度相关知识的宣教,通常建议患者的常规家庭氧疗氧流量为1~2升/分。


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陈燕
编辑制作:夏海波
审核:谭嘉


 近期好文 

关注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养老变“享老”重在有“医”靠(附视频)

新知  基因组学赋能罕见病诊疗

实践  血压刚过140/90毫米汞柱要不要启动降压治疗?再谈降压治疗时机问题

实践  提升慢阻肺病早诊率 精准识别是关键

健康报医生频道
《健康报》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卫生健康行业报。“健康报医生频道”聚焦医学领域热点话题,医学前沿资讯和适宜技术,展示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医学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