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在“医”线 栏目征稿
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40周年暨首届全国肿瘤公益慈善大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同期,中国癌症基金会癌症科普与健康传播全国协作组宣布成立。癌症防治科普队伍又添生力军
PART
0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张勇表示,40年来,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中国癌症基金会以动员社会资源、预防控制癌症为目标,秉承公益精神,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癌症领域的防治研究、科普宣传、学术交流、患者援助等活动。
截至2023年底,中国癌症基金会募集药品、资金等款物共计336亿余元,捐助受益人500余万人次,在提升癌症诊疗能力、改善受助人群生活、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足癌症防治领域,中国癌症基金会在着力提高癌症防治能力,特别是在科普宣传方面发力,不仅打造“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品牌项目,在每年的世界癌症日、世界无烟日等主题宣传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还建立了肿瘤防控专家资源库,积极组织行业内专家从事健康科普工作。
此次成立的中国癌症基金会癌症科普与健康传播全国协作组科普基地成员单位包括近30家医疗机构。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协作组组长付凤环介绍,协作组将围绕癌症防治科普健康教育推广开展相关工作,实施医生科普能力提升计划,开展患者教育,并推进科普基层行活动。
“协作组将组织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医生的科普技能和表达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为患者和公众提供准确实用的信息。同时,倾听患者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传递权威、前沿的诊治知识。”付凤环表示,协作组成员还将走进社区、农村、学校,通过举办讲座、义诊、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增强公众的防癌意识。
PART
02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加入健康科普的队伍中,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公众答疑解惑。会议现场,几名医务人员讲述了自己的“科普故事”。
“十年科普路,酸咸苦辣甜”,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用这样的标题,总结了自己的科普历程。那个被命名为“酸”的起点,正是多年前他到电视台录制科普节目后遇到的投诉。
原来,在那期介绍预防胃癌科普知识的节目中,编导准备的引入故事有些“逻辑不通”,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一些观众的质疑。“想要生动的故事?我们在诊室每天都能遇到。”田艳涛说,自己仿佛被点醒,“科普本就是讲给患者和公众的,从他们的故事出发,才能收获更多的共鸣。”
此后,“源自身边”的讲述成了田艳涛的“科普个人特色”,也为他写作科普图书铺就道路。从面向胃癌患者的《漫画胃癌防治》,到针对高危人群的《你不了解的胃癌》,再到覆盖健康人群的《胃,你好吗》,他创作的“保胃三部曲”成为畅销书,获得了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为年度“中国好书”,还被翻译成俄语、越南语、马来语等多国语言,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不只是面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传统的‘患者教育’,我们还要将科普的触角延伸到更广泛的健康群体中。科普的阵线要前移,我们也要不断转型。”随着短视频日益火爆,田艳涛又开辟了“新赛道”:在下手术后、在出门诊的间隙,支起手机拍一段短视频,成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短视频就像拉家常,能让我们更贴近公众。在一天工作后有感而发,把脸擦一擦、拾掇一下,马上给大家讲上一段,这也成了我的一种解压方式。”在日积月累中,田艳涛在各平台也拥有了数百万的关注者,“看着更多人及时发现早期疾病,了解到患者在妥善治疗后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这对于我们医生来说也是一种获益,之前的付出值得!”
PART
03
“医生,我做CT查出有肺结节,是不是得肺癌了?”“大家都说得了肺癌只能活几个月?医生,救救我吧!”面对诊室中焦虑的患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郑于臻深感自己应该行动起来了。
“在这些问题背后,我感受到公众和患者追寻健康真相的迫切心情,但在他们面前,还有一条‘鸿沟’需要跨越。”郑于臻说,这就是自己创立个人微信公众号“郑正有词话肺癌”的动机:尽自己所能,帮助公众跨过知识的鸿沟,使更多人科学地认识肺癌,掌握防病知识。
如何将海量的肺癌防治专业知识,转化成大家都能读得懂的“白话文”,郑于臻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在微信公众号发表的400多篇原创文章的“由头”,就来自那些患者问出的“十万个为什么”。
“消除结节的‘神药’是否可以预防肺癌?”提出这个疑问的,是他在临床中遇到的一名执着地相信保健品的患者。他撰写的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讲解,揭开这些宣称“特效”保健品的“老底”。“当我们把科学的道理展示给大家,当我们把底层逻辑展现给百姓,相信每人心中都会有一杆评价的秤。”郑于臻说。
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还要坚持写作,郑于臻坦言,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他也曾为写不出满意的文字而焦虑,在台历上写写画画,“突然有一天,我发现那本台历翻开的页面停在一个很遥远的日期上。这时我恍然发现,自己也在伴着这份压力而成长,那些焦虑在持续的写作中被渐渐消解了。”
日复一日地更新,反复地学习、再吸收,郑于臻说,写作也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份特别的“兼职”中,他收获了很多。“每一名患者就像是一本书,在看似相同的封面下都在演绎不同的故事。我希望在做自媒体的过程中、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做那个能够读懂他们的人。”郑于臻说。
原刊于《健康报》2024年12月4日5版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把“健康报医生频道”设为“星标”哦~
近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