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的时候和我探讨专业的几个例子

教育   2024-10-02 06:30   广东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海里总想着“联接”这个词。
然后我想到了几个游离在求助者和专业人士之间的例子,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联接。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男孩子。初次见面他就拖着一箱子的心理学书籍,分给营地的小伙伴们看。说实话,里面有很多书我都没看过。在接触咨询的过程中,他总是在来访者和同行的身份之间来回切换。一遇到比较深入的时候他就切换成专业人士和我探讨心理咨询该怎么做,有哪些技术疗法等等。
他是我最早认识的孩子之一,到现在还没好。人很聪明,也想做事,但是至今为止还是老样子。
他跟我说,想找个人把他带出来。但是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我感觉他的身份又切换了。有点像泥鳅一样滑不溜手,也有点像卡牌大师一样随机切牌但是控制不好自己想要的牌出现。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双相患者,是在渡过的群里认识的。刚开始客客气气,高高兴兴地和我们打招呼,感觉还挺正常的。后来以康复患者的身份给其它患者讲课,渐渐地就变得暴躁起来。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分享自己很多的隐私,有的和病情有关,有的和病情无关,有点过度地自我暴露的意思。问了我一个什么问题来着,我就半开玩笑地跟他说了我认为的答案。哦,对了,是问抑郁症能自己好吗?我回答抑郁症是可以自己好的,当时没记清楚回答是自愈型疾病,准确地说应该是自限性疾病。意思是对的,话没说准确。从那以后就开始对我冷嘲热讽,甚至在多个患者群里骂我。
一开始我选择忍让,后面退无可退我请张进老师出面处理。没想到张进老师公开地站在他的一边说我不对,完了又私下跟我说是为了保护我,毕竟他是患者。我就像一个被人误会的孩子一样,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我把别人当朋友,别人把我当傻子的感觉。第一次意识到在渡过对咨询师是缺乏安全保护的,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第三个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我去福州做面询,顺便和他见面聊了聊天。未见面之前,他在网上说话很客气。实际在福州线下见面之后,突然就变了一副嘴脸,就好像一直把你捧着突然翻脸要踩你的感觉。
我仔细回想在福州的过程,我没花过他一分钱。尽管很累,在房间和他聊了一会他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还陪着他逛了一会街,借着聊心理学专业的很多问题。可能是我说得太直白了?让他瞬间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我在做咨询的过程中一直喜欢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直秉持着真诚地做自己的态度和人沟通,但是也有人提醒过我,这样不容易建立威严。以前我想我要威严干什么,后来经过几次事情之后才知道保持距离的重要性。
待人以诚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我觉得没毛病。只不过有人欣赏,有人鄙视。我不能因为有人欣赏就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有人鄙视就自我怀疑。再碰到有游离感觉的人,最多敬而远之。不是我不帮你,是怕帮了你还被骂傻逼。无缘无故被人轻贱,我没那么闲。
青春期的孩子在交朋友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对人家好,人家不一定对你好。你给人家掏心窝子,人家背后捅你刀子。这种情况不是咱不对,而是对方有问题。
我们不是菩萨,被人骂了还要帮人家脱离苦海。最起码当我感觉我很认真地给你说真话的时候,你听不进去,或者觉得我说的不值钱,那我不说就好了。这样省得大家浪费时间。
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过这种游离身份的人吗?感觉怎么样?
写到这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联接这个词了。因为我总感觉和游离的人无法建立真正的联接,我不知道他说的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觉得自己的真诚有点不值。
虽然真诚是我愿意的,我觉得还挺珍贵的。遇到不合适的人及时止损,也是真诚的一部分吧。



大头小寨
为更多孩子和家庭提供量身定制的心理健康服务。乔瑞峰,独立职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职心理咨询第十一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