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与非病

教育   2024-10-18 06:27   广东  

孩子不上学到底是生病了还是没病,这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

没病就是演的,就是装,狠狠心逼着他继续上。有病的话就治病,该诊断诊断,该吃药吃药,还有那个什么心理咨询,快点好就行。

后来咱们发现,就算是病了,也可以一边看病一边上学。医生也会建议,孩子最好不要脱离学校的环境,能上就凑合着上。实在不行再请假,最好不要直接休学,退学。

那孩子不能上学究竟是病了还是没病?

病或者没病的判断有两种思想,一种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一种是连续变化的关系。从精神病学的角度,医生普遍认为一旦达到某个诊断标准,就不再是量变的问题,而是人的大脑产生了质变。从人文心理的角度,病只是人的一部分,或者一个阶段,我们要拒绝标签化,从一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连续地去看。

原理告诉你了,具体怎么看在你自己。即便是真的生病的孩子也有表演和装的部分,表演和装的孩子也有可能真的有心理疾病。在国外,心理和精神是一个单词。国内一旦说精神问题好像就高了一个级别,不知道为什么精神问题比心理问题更加神秘,拥有更多特权。

其实你懂的,我就不多解释了。

一般神神秘秘搞特权的背后都是利益。患者总结是什么诊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症状的改善。出于孩子利益的考虑,有的医生不下明确诊断,该开药开药,吃不吃尊重你的决定。有的医生出于医院绩效的考虑,轻度抑郁也开药。别说症不症了,我是医生你是病人,你来医院我给你开药有什么问题。所以你得了解上面的这些东西,才会对病和非病背后的逻辑看得更加清楚。

当你的孩子一旦成绩下滑,完不成作业,经常请假,甚至开始休学的时候,肯定是有心理问题的。当他躯体化严重,完全不能上学。你为此非常痛苦,搞不清楚到底是真病了还是装的,带他去医院诊断。有的医生会告诉你他是过度焦虑或者双相,有的医生会告诉你他没病。你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个答案。

关键是,孩子的状态有没有改善。确诊是病,吃药咨询,状态变好也算呢。医生说没病,不吃药不咨询,在家里折腾,钱也花了人也废了。时间过得久了,真觉得他有病。

有病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是引起重视,重视之后要端正态度。前天直播的时候说了,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部分。真正的重视是尽可能多方面的了解抑郁症相关的各种知识,然后换位思考,体验孩子的感受,然后在行动上回归生活,回归家长的本位,平常对待孩子。

很多人在认知阶段就懵了。因为大家不善于思考,也不习惯独立思考判断。很多知识看起来都是对的,但是相互矛盾。家长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相信的知识,于是大概率就白学了。

从学习的角度看,休学的孩子和家长一样不会学习。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刷题。而是明确目标,寻找工具,然后解决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从数学的角度,就是已知,求解,然后解题的过程。关键是我们得看透题目背后的逻辑。你把已知,求解抄一遍一点用也没有。得有自己的思路,然后才可能把题解出来。

从数学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就非常的简单纯粹。从人文的角度去看,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不因为上学而喜欢他,不因为厌学而讨厌他,亲子关系还能从本质上得到一个改变。从精神病学或者精神分析的角度,只会把事情越搞越复杂。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在你有病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一直以平常心看待,没把你当病人看。同时也需要不理解你的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需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满足了就没必要非得生病,满足不了很可能会病得越来越严重。医院现在都开身心科了,因为心理原因引起的躯体化疾病表现,或者说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共同导致的抑郁症病发,背后说的是一个意思。

反正单纯从生理角度考虑生没生病,在精神疾病这块相当的不靠谱,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得满足上面的三个心理需求,才能从心理上解除孩子止步不前的困扰。

有钱的家庭选择多一点,没钱的家庭选择少一点。孩子病了父母才知道一个班级里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因为父母不一样。有的孩子因此埋怨父母,看作阶段性的病症表现更好理解一点。如果一个孩子一直折腾一直作,嫌弃父母没钱不够努力,父母也可以嫌弃孩子太脆弱,太矫情。

不就是作么,不就是抱怨么,大人只是不熟练,说的好像谁还不会了一样。

心中有怨气,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孩子,生活的肯定不健康。身体上逐渐出问题,心理上也会扭曲。太懂事了不好,太自私了也不行,反正大家掂量着办吧,不要借机耍酒疯。好了以后装失忆,其实干的都是心里最想干的事情。


进了医院做了几个测试量表,医生问了三五分钟话之后说你家孩子有病还是没病,肯定都是不靠谱的。如果您理解了咱们今天的这篇文章的话。



大头小寨
为更多孩子和家庭提供量身定制的心理健康服务。乔瑞峰,独立职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职心理咨询第十一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