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刷到一个跑步美女的科普视频,她说田径场跑到,内圈是快速道外圈是慢速道,这是运动场地的礼仪,提醒大家应该遵守。
我是真的从来没有听说过,去搜了一下也没有见到任何运动场地所谓快慢道的说法。仔细想了想,就算是在田径比赛的时候跑的快的运动员超越跑的慢的也是同侧超过就是了,没听说过因为跑得快就要把跑的慢的清理出内道或者撞到的例子。
于是我就把自己想到的留言了,所谓快慢道的道理用在内道和外道都是同样成立的。你在内道有跑的快的权力,我在内道也有跑的慢的权力,我觉得不要突然横向转换赛道就行。因为我的质疑,然后就被骂了。
这让我想起坐地铁电梯的规矩。以前是左行右立,不着急的人站在右侧,着急的人从左侧快速通过。后来又说这样容易造成电梯失衡,且在电梯运行的时候行走奔跑不安全,于是又禁止了左行右立。现在北上广深大家实际去看,两种情况并存,两种都对。
我很少进运动场跑步,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文明礼仪,想了一下觉得没道理,于是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在人家看来就是不讲道理,不懂事的表现。
从小到大,谁告诉我有个什么道理,我都是乖乖听劝极力遵守。后来开始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工作之后,慢慢意识到很多规矩的存在并不合理,以至于养成了习惯,现在再有谁跟我说有什么不是明文规定的规矩,我的第一反应是质疑,而不是盲目相信。
比如路边停车收费,城管执法,学校收的各种杂费,老师办的辅导班费用,学校的一些莫须有的规定等等。你说为我好,或者打着法律和道德的名字让我遵守,我得先查一查有没有这样的法律,即便有我也想商量商量,看打个折扣行不行。
可能你觉得我坏了,变油滑了,我觉得自己也不老实了。在心理学中才找到答案,原来是自己属于后道德阶段。
人的道德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害怕惩罚功利取向;第二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和维护秩序;第三个阶段是大家商量着来。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是按第一个阶段来要求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太老实,很容易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圆滑,没弹性,很容易被欺负。
可能在工作以后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以便更好地融入环境,获得大家的认同。有了更多的斗争经验之后,可能也就进入第三个阶段了。
我们不强求孩子从小时候就进入第三阶段,家长起码得知道很多规矩规定都是可以商量着来的。制定规矩背后的原则是什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则来共同商量规矩的具体执行。这样起码可以让大家在和学校商量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不会那么拘谨,觉得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对不起学校,这样才能给孩子争取更多的权益。
慢慢的很多东西也就没有对错了,什么做不做作业了,参不参加考试了,上不上学了,看透背后的原则,其实都可以商量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