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家长是孩子的底气”,突然逆反了一下,想写“孩子是家长的底气”。
但凡有了孩子以后,普通人最大的骄傲就是孩子。年轻时候攒钱攒地位,最后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如果自家孩子有出息,家长便觉得脸上有光,整天都是好心情,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这个“有出息”背后的含义却值得人深思。
有出息是成绩好,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吗?潜意识里确实是这样的,起码大部分家长是这么想的。不信大家试着想一下,自己家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是什么感觉。全家张灯结彩,与有荣焉,可不是什么夸大其词。
清华北大一年总共也就招不到一万人,全国每年1000多万人考入大学呢,剩下的999万人怎么办?
那咱就退而求其次。985也很棒,211也很厉害,双一流,双非,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层层筛选下来,现在只要能考上高中,基本上就能考上大学。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变成不求孩子多优秀,只要跟别人一样就行。别人家孩子上高中我家孩子也上高中,别人家孩子上大学我家孩子也上大学。反正你只要跟别人一样就行。
如果别人家孩子在上学,自己家孩子请假休学不能上了,家长就觉得很丢人。丢人还在其次,主要是害怕将来孩子吃苦受罪不如人,怕被人非议,怕孩子遭受到无端的恶意。
家长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只能非常着急地想让孩子变回正常人。
仔细想想,追求优秀和变得正常,似乎都不是一个避免歧视的有效策略。
你优秀了遭人嫉恨,有人给你穿小鞋,捅刀子。你平常了照样也得无聊交际,勾心斗角,完全躲开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
孩子真正的底气来自于:我跟别人不一样,照样活的有自信。至于具体怎么活,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铺路。孩子不走,你也没啥办法。
想让孩子有自信,不管是优秀,平常,还是比较差,要的都是孩子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把别人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一个孩子一旦把别人的要求放在自己的快乐之上,就会很容易崩溃。
说起这点,我们总是按照模糊的教育理念,认为为了将来的幸福牺牲现在的快乐是一种更高级的品质,也就是所谓的延迟满足高于即时满足。
其实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根本就不矛盾。如果矛盾了,肯定是我们压缩了孩子本来就少的玩耍和休息的时间。但是我们就像资本家一样敲骨吸髓,得寸进尺,总觉得孩子不够勤奋努力。
把孩子超长学习当做应当,看不到孩子的努力付出,做不到就责怪孩子,催促孩子。于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渐渐变成了努力挣钱为孩子,然后使劲摧毁自己的孩子。
当你把自己的孩子摧毁了以后,家长的自信才会一下子荡然无存。比起不上学,你的孩子变成了精神病你该怎么办,一辈子好不了你该怎么办,或者突然没了,写了一大堆感谢你和自责的话,你该怎么办?
人都是这样,不知不觉随大流,不知不觉害孩子。再经历一些事,慢慢才意识到自己想要的只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健康快乐的要求低吗?一点都不低!家长的眼界不够,觉悟不够,有钱有权有学历,照样害孩子,而且乐此不疲。
就像孩子不经历事情不能理解家长一样,家长不经历事情也不能理解孩子。如果我们奋斗一辈子,最后却把自己的孩子给毁了,作为家长还能有什么自信?!
昨天我跟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聊了一个多小时,她很可爱,也很聪明。我觉得父母把她养的很好,可惜没有站在她的立场去看问题。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有那么多不快乐的事情,我只想要稍微快乐一点就好了。我以为父母是保护我,爱我的,没想到他们却以为我是个坏孩子,站在了我讨厌的人的一边。这对一个被养的很好的孩子来说是很致命的打击。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不要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从此时当下做起,理解孩子的心情,真正把健康和快乐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孩子不管是优秀,平常,或者很差,都可以活的很好。因为他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有信心。
一个孩子自尊,自信,健康,快乐了,作为父母,我们自然也能生活的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