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糖尿病肾病:定期筛查关键指标,尽早使用特效药物

文摘   2025-01-07 17:33   天津  

控制糖尿病肾病:定期筛查关键指标,尽早使用特效药物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肾脏是我们身体的滤过器,肾脏每天都要对全身的血液进行过滤,排除掉体内的代谢废物,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


但是,长期血糖升高会破坏这种稳定的滤过系统,首先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过孔增大,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不能通过滤过膜的蛋白质就,这个时候就会漏到尿中形成蛋白尿,如果还不加控制,尿蛋白越漏越多,关键是整个肾小球遭到破坏,如果越来越多的肾小球被破坏,肾小球滤过率越来越差,大量的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就形成尿毒症。


肾脏就像一个隐者,拥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对各种伤害是非常隐忍的,所以早期的肾损伤只有微量蛋白尿,而没有其他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如果血糖不控制,持续对肾脏造成伤害,则尿蛋白越来越多,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大量的肾小球被破坏,就会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贫血、高血钾、高血磷、代谢性酸中毒,最后波及心脏导致心衰等。

这个时候,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全身皮肤瘙痒,骨质疏松、骨折等全身症状。在高血压、高血糖、贫血、钙磷代谢障碍等多重饮食的作用下,冠状动脉也会发生动脉硬化,最终大约一半的肾衰病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心衰。

所以说,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只需510年时间,就有可能出现心、脑、肾、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并发症,其中比较麻烦的是刚才说的糖尿病肾病。

据统计,大约1/3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脏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已经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肾内科的第一大疾病。因此控制好血糖、定期了解自己是否存在白蛋白尿,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指南,糖尿病人从确诊第一天起,就要检查和持续关注2个指标: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和肾小球滤过率,以后至少每年检查一次,一旦发现尿中有微量白蛋白尿时,即拉响了肾心事件危险的警报,应即刻启动干预。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下列2条中任何一条,就考虑是糖尿病肾病或者糖尿病合并肾病:

1、尿蛋白:3~6个月内的3次检测中至少2UACR(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UAER(尿微量蛋白定量)≥30 mg/24 h

2、肾功能: 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持续3 个月以上。

发现糖尿病肾病后,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该积极使用具有肾脏保护的药物了。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也就是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选择其中一种就行,不能联合使用。

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也就是列净类降糖药。

3、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也就是非奈利酮。

以上三类药为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金三角,可以联合使用。

4、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也就是肽类降糖药,目前发现其中的司美格鲁肽有明确的肾脏保护作用,也可以选择使用。

非奈利酮是前两年上市的新药,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专门治疗肾脏病的药物,在此之前,治疗肾脏病都是用其他专科的药,比如说沙坦类降压药、列净类降糖药。非奈利酮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确的降尿蛋白作用,可延缓肾功能下降,预防尿毒症的发生,降低肾衰的死亡率。

研究数据显示,非奈利酮可以显著降低成年患者主要肾脏复合终点事件达41%,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达25%,在中国患者中显示出更卓越的肾心保护作用。

上个月,非奈利酮成功续约《2024年药品目录》,让临床医生可以尽早为患者制定可及性高、为肾心提供双重保护的治疗方案,从临床价值和成本效益来说,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别怕终身吃药这件事,就像我们近视了天天戴眼镜一样,终身吃药能控制好血糖、血压,进而保护好肾脏,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寿命,反而能让生活质量有保障,让寿命和正常人一样,不是也很好嘛。

李青科普
肾脏病、心脏病及心肾交互性疾病诊治进展及科普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