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脚步(连载十三~十五)

文摘   2024-11-24 06:34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第十三章  南宋元朝

南宋时期平江府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丝织、造纸、雕版等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宋锦、缂丝、吴笺(彩笺)在这期间出现;外贸通航较多,“苏州货”也借此扬名中外。

当时刻书之风盛行,甪直碛砂延圣院刻了一部藏经《碛砂藏》,共1532部5802卷,根据《千字文》从“天”字到“合”字,分了591函。(《千字文》中“合”为第548字,第591字为“烦”,书中沿用前人所载,特此说明。)

理宗淳祐七年(1247),平江府判魏侍郎奏请将报恩寺改为十方,诏下加号“贤首教寺”,遂称“报恩万岁贤首教寺”,并建卧佛殿七楹,俗称“卧佛寺”。

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上方山楞伽寺在后殿供奉五通神,称“五显灵神庙”,其前殿为观音殿,此为上方山邪神之开端。

恭帝德祐元年(1275)三月,元将伯颜占领建康;四月,命降将李全招降江南州府,元军至枫桥,平江知府潜说友弃城而逃,府军总督张世杰率兵驱逐李全,收复平江;八月,文天祥被授平江知府;十月,伯颜围常州,知州姚訔诈降,重创元军先头部队,文天祥遣部属救援常州未果;十一月,常州被破,伯颜下令将城内军民全部屠杀,只有七人藏在桥下得以幸免,当时临安战事吃紧,右丞相留梦炎(卖国奸臣)召文天祥弃守平江,退守余杭;十二月,平江府通判王炬之、都统王邦杰出城迎降元军。

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了状元,他在宋末率军抗元,祥兴元年(1278)战败被俘,后被押送至大都,誓死不屈,从容就义,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事迹为后人所传颂。苏州城纪念文天祥的遗迹有文山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丞相弄、文天祥祠。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改平江府为江淮行省,置浙西路军民宣抚司。第二年改为平江路,属江淮行省、领吴、长洲、常熟、昆山、嘉定、吴江六县。至元十八年(1281),升平江路为总管府,总管王邦杰拆除城墙,苏州城墙遭到毁灭性打击。

当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和叔叔来华至元大都,受到忽必烈重用。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十七年(1275—1292),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其中对苏州的描述是这样的:“苏州城漂亮得惊人,方圆有三十二公里。居民生产大量的生丝制成的绸缎,不仅供给自己消费,使人人都穿上绸缎,而且还行销其他市场。他们之中有些人已为富商大贾。这里人口众多,稠密得令人吃惊。有十六个富庶的大城市和城镇,属于苏州管辖的范围。这里的商业和工艺十分繁荣兴盛。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善于探出病根,对症下药。”

元廷在苏州设有“织染局”,地址在平桥南(平桥直街北侧)。洪武元年(1368),明廷在天心桥东堍建立“织染局”。清顺治三年(1646),工部右侍郎陈有明将葑门内带城桥东周奎故宅改建成“总织局”,后称“南局”。地理位置偏北的“织染局”便改称“北局”。

至元十九年(1282),朱清、张暄在刘家港组织首次海道运粮。

至元二十四年(1287),朱清、张暄疏浚娄江,直通刘家港,元以前的刘家港仅仅是个不足百人的荒村,此时已是“番汉杂处、闽广混居”,人口增至40000余户,而刘家港也成为江南漕粮北运的转运基地和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以“六国码头”载誉史册。现在苏州平江路南段的“邾长巷”原作“朱张巷”,就曾是他们朱、张二姓的居住地。

成宗元贞元年(1295),升昆山、常熟、吴江、嘉定四县为州,仍属平江路。

同年,诏改原来宋朝各地的天庆观为玄妙观,废其奉祀赵玄朗的圣祖殿,这就是今天玄妙观广场所在之地。

成宗大德元年(1297),平江路建“都水庸田使司”,疏浚吴淞江、淀山湖,导太湖水入海。

大德年间(1297—1307),僧判荃友兰建“大弘寺”,后来的拙政园就是在大弘寺旧址上拓建的。

仁宗延祐元年(1314),昆山州治迁至今太仓市城厢镇,到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迁回原址。

惠宗(顺帝)至正二年(1342),天如惟则禅师创“菩提正宗寺”,门徒信众于寺北建园,名“狮子林”(2000年补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后又名狮林寺、画禅寺。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诏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发民工十五万,军士两万,治理黄河,以利漕运。当开河至山东曹县西南的黄陵岗村,挖得一个石人,背上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五月,韩山童谋划起义,事情泄露被杀;刘福通率白莲教部众起义,称红巾军,天下响应,敲响了元朝灭亡的丧钟。

同年,为了防御需要,皇帝诏令修复城墙。平江路廉访使李帖木儿和达鲁花赤六十以及太守高履等征发民工十余万,重筑平江城。城周围四十五里,城高7.8米,辟阊、齐、娄、葑、盘、胥六城门。

第十四章  元末明初

元惠宗(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泰州白驹场(今属大丰市)盐贩张士诚与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昇、吕珍等十八人率盐丁起事,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正月攻陷泰州,五月攻克高邮。

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丞相脱脱九月围住高邮,十二月为谗言所害,被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元军群龙无首,张士诚趁机将其击溃。

至正十六年(1356)初,江阴人朱定对张士诚说:“平江富饶可建大业。”张士诚派遣张士德由通州渡江,正月攻占常熟;二月攻陷平江路,元镇将脱寅,达鲁花赤哈散沙自杀,太守贡师泰逃逸。张士德据平江路以承天寺为王府,三月张士诚至,改平江路为隆平府,自称“周王”,分兵略地,攻占湖州、松江、常州。

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方国珍夹攻张士诚,张失势降元,自去王号,改隆平府为平江路。

至正十九年(1359),元派兵部尚书伯颜帖木儿、户部尚书曹履亨到平江,封张士诚为太尉,赐龙衣御酒,命张士诚、方国珍海道运粮。次年方国珍出船,张士诚出米运粮十一万石。后方国珍降朱元璋,张士诚又单独运米两次。三次共运了三十五万石大米到大都。

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派遣吕珍率军二十万夺安丰(今安徽寿县),袭杀刘福通。张士诚自以为建立大功,要元廷封其为王,元廷不理。九月,张士诚改国号为吴,自称“吴王”,但仍用至正年号,以示未叛。王府由承天寺迁入吴子城,建有著名的齐云楼,张士诚疏通锦帆泾,模仿吴王带宫女游戏,后又在元代六门外加建月城(瓮城),今仅存盘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阊门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尚可分辨。

至正二十六年(1366)五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东下征伐张吴,八月攻湖州、杭州,十一月守将投降。徐、常率军二十万围困平江路,因平江城高墙厚,火炮无法起作用,且城中军民齐心守卫,形成僵持局面。朱元璋致书张士诚,许以钱俶纳土归宋之例,投降以后封王,地方自治,张士诚不理。

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初八,徐达破葑门,常遇春破阊门,张士诚率军两万巷战不利,退入子城王府,命姬妾登上齐云楼,令养子辰保纵火,烈焰腾空,全城可见。当时李伯昇、潘元绍已投降,元军全城搜索张士诚。张妻刘氏自缢,张刚刚套索,被部将赵世雄撞门救下,后被押往应天府,最终绝食而亡(一说被李善长赐弓弦自尽)。朱元璋念其是条好汉,令予棺木安葬,其墓在斜塘盛墩村,俗称张王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侧原有张王庙,园区建玉皇宫,将张王庙并人。

张士诚占据平江路不足十二年,但留有多处遗迹,风俗尚存。

“张士诚纪功碑”现存北塔报恩寺碑亭之内,深刻高浮雕画像,没有文字,只有人物,举幡张盖,云雾缭绕,宫殿宏伟,舞马献宝,似是王侯级别的主人在宴请宾客,经金松岑考证,其内容是至正十九年(1359)元廷封张士诚太尉,赐龙衣御酒的场景。此碑相传为沈万三所镌,沈女乃张士诚姬妾。后张亡,沈万三将碑额处字迹磨去。此碑原在报恩寺大门外东侧,民国时期由方丈昭三搬入报恩寺内并建亭保护(1957年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至正二十五年(1365),张士诚母亲曹氏亡故,葬于盘门外朱公桥南。张父早亡,葬于泰州,当时张士诚将父亲骸骨与母亲合葬,此处称“娘娘坟”。1964年6月,盘溪中心小学扩建,其墓划入基建范围,苏州市文管会组织发掘,经二十四天完成。四层保护层,外椁内棺,尸体保存较好,后来因没有条件保存而被火化。墓中出土冠带、衣物、金银玉器、钱币、哀册等数百件,大部分文物陈列于苏州博物馆元明历史展室,“娘娘坟”墓址尚完整保存。

张士诚妹婿潘元绍另有七位姬妾(徐、程、翟、罗、卞、彭、段),城破后,七人恐受辱,投缳自尽。明嘉靖四年(1525),知府胡缵宗建“七姬庙”,1970年被拆,庙址现为七姬庙弄2号,附近有小游园,名为“七姬园”,园内有一口“七姬井”。

“驸马府堂”在东大街南段,吴县新村对面,祀奉潘元绍夫妇,门额“显圣明王庙”,今存门面照壁和三间大殿(控保建筑173号)。

承天寺改作王府,四面环水,如海上仙岛,故有地名东海岛、西海岛,王府四周种植银杏,今仅剩一株,在新随里井边,树龄六百五十余年。

吴子城被焚后,称“皇废基”(亦称“王府基”),地名今存。

虎丘山冷香阁东北,石观音殿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有大樟树一株,相传为常遇春围困平江、驻扎虎丘时所植。

张士诚死后,苏州人在其诞辰日农历七月三十傍晚燃香祭奠,明代官府查询,答曰:“点狗屎香。”因张士诚小名九四,取其谐音,外来官员不懂,笑苏州人奢侈,狗屎也要烧香祭拜。

朱元璋吴元年(1367),在曾设昆山州治的城厢镇置太仓卫,“太仓”之名自此时始。

张士诚占据平江路后,将报恩寺卧佛改为立像(他认为卧佛不吉利)。洪武初年,德岩法师任方丈,多方募化,于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十五日,开工重建卧佛殿,至第二年五月十六日竣工。造大殿七楹,中塑佛陀涅槃巨像,横宽六十六尺六寸,高十二尺,周围立有文殊、普贤各众弟子及摩耶佛母作悲泣之状,立像高十八尺,实为伟观。又请翰林学士宋濂撰文,勒石记之。(碑已不存,文字还在。)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改平江路为苏州府,领吴、长洲二县和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四州。

朱元璋先将张士诚部属与元代官吏五百户迁往濠州(凤阳府),后又将苏、松两府所属富户十万户迁往江淮之间。

洪武二年(1369),将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四州降为县,苏州府共领六县。

洪武三年(1370),迁江南居民十四万户往江北、淮北,又将苏、松、杭、嘉、湖诸府四千余户雇农迁去开荒。上述人等不许逃跑,元廷规定“私归者有罪”,现将这段史实称为“洪武赶散”。后在上塘河、山塘河出口处兴建了“朝宗阁”,让外地来苏州寻根的人们在此凭吊。

朱元璋痛恨张吴属民不归附自己,将苏、松两府粮赋定得极高。清顾公燮《丹午笔记》云:“明太祖恨苏、松人为张士诚守城,抗拒二年有余。士诚国破,将户籍焚毁无稽。太祖取沈万三租簿定额,格外加赋,每亩完粮七斗五升,其重十倍他邑。”当时苏州的平常年景每亩地收成不过米二石、麦七斗,税率换算高达28%。

洪武四年(1371),金绸任知府,见此高税大吃一惊,上奏请求减赋,竟被赐死。至洪武十三年(1380)才宽免降低一成,但仍为全国最高税额。从此往后,苏州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纳税户。

第十五章  洪武年间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首任苏州知府陈宁到任,其为政严酷,催租逼税,严加追比;审问多以刑讯逼供,惯用烙铁获取口供,嫌疑犯生不如死,宁愿诬服。苏州俗语“一烙铁烫平”由此而生。陈宁在任期间重修苏州城墙,“高广坚致,度越畴昔”。周长三十四里五十三步九分,比元城墙少了十一里。

洪武五年(1372),魏观任知府,其曾任国子监祭酒,到任聘请高启、张羽、王彝等文士为幕僚,大兴文教,政局清平,百姓安居,次年拟升为四川参政,但为苏州百姓挽留,继续留任。

洪武七年(1374),魏观看到苏州田赋最高竟达每亩二三石,上奏请减赋,太祖同意将最高税赋减半,却逢都指挥使蔡本弹劾魏观两件事:一、迁建府治(从胥门内都水行司迁回到吴子城);二、重新疏通锦帆泾。说魏观在张士诚王府地基建府开河“有异志”,牵连高启、王彝。太祖命御史张度调查,其实这不过是正常的市政工程,可是张度回奏:“兴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于是龙颜大怒,亲判魏观、王彝大辟(斩首),高启腰斩。

太祖曾于洪武二年(1369)召高启任翰林院编修,主持修《元史》。《元史》修成,太祖欲任高启为户部右侍郎,高启却辞官回乡,太祖同意。后来高启应魏观聘为幕僚,太祖有看法,且高启在为新建的府治写的《上梁文》中有“虎踞龙盘”之语,触怒皇帝,竟惨遭奇祸。高启与杨基、徐责、张羽并称“吴中四杰”,此四人后均死于非命。

苏州富翁沈万三,名富,字仲荣,人称万三秀,其父沈祐在元大德年间(1297—1307)自南浔迁长洲县东蔡村(今昆山周庄东垞),延祐年间(1314—1320)元廷开放海禁,允许私人出洋贸易,万三抓住机遇发了大财。张士诚割据隆平府时(1356—1367),沈万三大力支持;张士诚败亡后,他惴惴不安,唯恐遭祸。洪武元年(1368),他与吴江莫礼、葛德昭等以厚礼祝太祖四旬寿,未有成效。

后沈万三与弟沈万四输粮万石、银五千两与太祖,“上命其造廊房,为楹一千六百五十,披甲马军者十,务罄所献金乃已”。沈万三发觉廊房是为筑城而建,以住民工,即自请“助筑都城三分之一”,于是太祖封其为官,因其年老,改封其子侄为官。洪武三年(1370),沈万三迁居应天,投入筑城。在筑城期间,朝廷派军士为监工,但军士监管不力,影响进度,沈想送红包又不敢(受贿者要剥皮处死),乃上奏欲犒军。太祖大怒,“匹夫犒天子军”,动摇长城,欲杀之,经马皇后劝止,改充军云南(今贵州省安顺市)。

洪武二十六年(1393),蓝玉案发,蓝家西席王行列入《逆臣录》,因王行曾为沈家西席,而其时沈万三已卒,加罪其长子沈茂,当时沈茂正有工程在营建中,黥面“蓝党”,命其戴罪立功。次年工程毕,免死,全家充军辽阳,家财充公。沈万三的赘婿顾学文、孙子沈德全遭株连,均全家下狱。

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亲判顾、沈两家成年男丁凌迟,少年发南丹卫(今广西河池)充军,幼儿妇女军前为奴,家产籍没,江南首富之家即此败落。

洪武八年(1375),崇明县划归苏州府,时苏州府领吴、长洲、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崇明,共七县。

洪武九年(1376),苏州府有506500户,216万余人,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有491514户,人口增至235万余。

洪武年间,卢熊编成《苏州府志》,全书图一卷(十八张图),正文五十卷,分三十五个门类。这是继范成大《吴郡志》以后的又一部苏州方志的巨著,后世编志多加引用。卢熊,字公武,昆山人,元末任吴县教谕,入明历任工部照磨、中书舍人、兖州知府等职。他博学工文,精通古文字,擅长书法,有名儒之称。

洪武初年,朱元璋梦见阵亡将士来求封典,遂以五人为伍,命江南人家在桥头路口立尺五小庙,中塑五像为祀,称“五圣堂”。这种淫祀又渐与上方山“五显神”混为一谈,愈演愈烈,形成了上方山借阴债的陋俗,沦为邪教,祸害江南。过去苏城有多处名“道堂巷”的小巷均出于此。

洪武三年(1370),于宋雍熙寺基建府城隍庙,头门内建戏台,这是苏州戏台最早见诸于文献记录的开始。后长洲县在东侧建城隍庙(今雍熙寺弄8号),吴县在西侧建城隍庙(今不存),西界至埃河沿。

洪武七年(1374),行春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坍塌四孔,治平寺僧善成于次年募化修建,工程将半因故中止(修建明故宫),后有秀州钱玄济筹划,于洪武十一年(1378)三月修成,释妙声作记树碑。

洪武十五年(1382),唐宋以来僧官、道官制度进行改革,京师设僧箓司、道箓司;府设僧纪司、道纪司;州设僧正司、道正司;县设僧会司、道会司。各级僧官、道官由僧人、道人充任,品级略低于同级行政官员。玄妙观主周玄真于洪武初年多次奉丞相李善长、汪广洋召,主京师求雨,多有灵验,并蒙太祖召见,应对得体。此番就任苏州府道纪司,以后明清两朝此职多由玄妙观道士担任。

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诏命天下清理佛道两教,合并寺观。京师及各府、州、县辖区内寺观皆有定数,由礼部批准登记在案,其他佛道小庙皆归并已在册之寺观。上方山宝积寺、石佛寺归并治平寺,楞伽寺兼并洞庭西山两座小寺作为下院。苏州玄妙观规定为正一派十方丛林(十方选贤制)。玄妙观归并五观、一宫、九道院:修和观(盘门外五里)、清真观(清洲观前)、白鹤观(市立医院东区至皮市街)、会道观(卫道观)、灵应观(湘城镇);崇真宫(阊门内下塘街);修真道院(白塔东路)、悟真道院(御窑村)、端威道院(皇废基)、灵应道院(乌鹊桥东南)、报恩道院(葑门外)、回真道院(悬桥巷44号)、龙井庄道院(葑门外黄石桥)、通神道院(陈墓镇)、崇福道院(娄门外)。且革宋徽宗所赐昆山五十顷香火田,命翰林学士方孝孺撰文勒石树碑,名曰“清理道教碑”。

清道光十二年(1832),长洲县明经顾沅(号湘舟)撰《元妙观志》,将此事误作洪武四年(1371)。方孝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师从一代大儒宋濂。洪武四年的时候,方孝孺只有十四岁,未入仕途,且宋濂尚在,轮不到方孝孺来执笔。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诏命在史书有载,应确凿无误。其时宋濂已卒,方孝孺继为天下文宗,实至名归。

本书二十三章  陆续连载  敬请期待

(谢勤国老师)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