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脚步(连载九)

文摘   2024-11-11 06:32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苏州城的脚步(连载九)

作者简介

谢勤国,1946年生,苏州人。1975年入苏州市园林系统从事绿化工作,绿化技师职称。1994年人事关系转至宗教局,2006年在北塔报恩寺退休,2013年被聘为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曾独立编写《北塔园林志》《北塔报恩寺志》《平江区绿化志》《苏州居士林志》等志书,参编《苏州市志》《石湖志》《苏州市城区绿化志》,合作出版《姑苏名宅》《苏州的桥》《苏州古石桥》等作品,合计撰稿近200万字。

黄骋宇,1978年生,上海人。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员,苏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高级企业培训师。策划编辑了多本画册,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在《新民晚报》和《姑苏晚报》上发表相关的艺术评论文章。2016年创建了苏州德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情语江南”文化品牌,发表过逾百篇文史类文章并长期开设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第九章 吴越北宋

公元960年,陈桥驿兵变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年号为建隆,当时吴越国的国王是钱弘俶。

由于赵匡胤父亲叫赵弘殷,为了避讳,钱弘俶改名为钱俶,派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入贺进贡,孙被封为光禄大夫。孙承祐是钱俶孙妃之弟,钱文奉死后担任中吴军节度使,并在南园东侧建造园墅。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宋朝发兵十万向江南国(南唐)发动进攻,李煜派徐铉出使,求宋缓兵,却换来宋太祖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后周世宗曾于显德二年(955)至显德五年(958)征南唐,夺淮南十四州、六十县,南唐自请降去帝号,称“江南国主”。

开宝八年(975),宋谕吴越伐江南国,以孙承祐为平江军节度使,意在平定江南国,苏州又有了“平江”的名称。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孙承祐姐姐孙妃病卒,为给姐姐荐福,孙承祐在灵岩山建造了多宝佛塔,并在寒山寺重建了妙利普明塔。

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把钱俶召到开封,扣住一个月不让走,钱俶不得已自献封疆于宋,共计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人口550608户。吴越国从公元907年开始,至公元978年结束,历经五个国王,历时七十二年。

(上方山楞伽寺塔)

同年,重修上方山楞伽寺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记载,砖石上有“大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重建楞伽宝塔”的字样,这是重建宝塔的重要证据。

太平兴国七年(982),王文罕、王文华兄弟捐资重修“罗汉院”,并增建砖塔两座,东塔叫舍利塔,西塔叫功德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于雍熙年间(984987)建成。至道二年996),“罗汉院”改为“寿宁万岁禅院”。该寺初名“般若院”,信士盛楚倡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吴越钱氏改为“罗汉院”。

雍熙二年(985),王禹偁任长洲县令,罗处约为吴县令,罗纂《吴县图经》,王作序,后散佚。王、罗皆有政声,二人诗作唱酬,传为美谈,被誉为“苏州宋初贤令”。

在此期间,有一座梁天监二年(503)创立的“流水寺”失火烧毁,当时原址重建并以年号为名,称“雍熙寺”,现在还保留了雍熙寺弄。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苏州建造了瑞光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竣工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这个日期之所以能明确,是因为在1987年至1990年重修宝塔时,发现了其基础下面埋藏的定磉石上的文字“时景德元年甲辰岁四月二十一日定磉题记,永充供养”,当时并没有发现以前建塔的痕迹,因此所谓三国时期建瑞光塔的说法纯属虚构。

(瑞光塔)

这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澶渊之盟,宋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朝每年送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

景德四年(1007),江西昌南镇以瓷器著名,改称“景德镇”,属浮梁县。苏州的景德寺也是以年号为名,民国时把景德寺前的小巷接起来,称为“景德路”。

年末,宋真宗梦到天降帛书,封面上书“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诸字,遂诏改明年为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初三为“天庆节”。

大中祥符元年(1008),宰相王旦顺水推舟,率官吏百姓上书请求封禅(封泰山、禅梁父)。宋真宗在完成封禅之后,又至曲阜进行了祭孔活动,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

大中祥符二年(1009)七月,皇帝下令天下所有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宋真宗敕改苏州开元观为“天庆观”,封道士李志昇为“左阶道箓司”,并拨内帑大修,使殿堂焕然一新天庆观四面皆廊,壁画三天天宫胜景。观内有玉皇、天医、高真、三茅、转藏、丰都、十王等殿,增建净乐宫、八仙堂、灵宝院等殿院,敕赐“昊天上帝金宝牌”永镇观内。当时观内有度牒的道士三百人,学习的道童一千余人。

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真宗称梦到赵玄朗下降“延恩殿”(宋初太祖以赵玄朗为赵家始祖,被尊为“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这就是后来所谓的财神爷赵公明,为了避讳“玄”字,还将玄武改成了真武),加封“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天下所有的天庆观都要建“圣祖殿”,苏州建于原紫极宫的位置。

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苏州有座“马禅寺”改名为“祥符寺”,是一座尼姑庵,祥符寺巷就是得名于北宋的“祥符寺”。

长洲县人丁谓,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真宗咸平二年(999),西南少数民族反抗官府,一般情况是镇压,但他却改剿为抚,不动刀兵将事端平息,受到真宗赏识。

咸平三年(1000),益州神卫军都虞侯王均造反,大将雷有终带兵平定,但是有一部分蛮兵不听指挥,造反为寇,朝廷震怒,要将蛮兵处死,最后丁谓还是安抚平息了。这桩事也让他得到了赏识。丁谓还建议拿中原的盐到边境换粮米马匹,巩固边防。

大中祥符年间,丁谓担任平江军节度使,后来又兼任苏州刺史,他建议改革税赋,粮赋按照咸平六年(1003)的标准,以后不再增加,人丁钱按照景德四年(1007)的标准,乱加的税赋一律作废。

当时的苏州非常太平,物产丰富,人口增长快,大中祥符五年(1012),有人口66000余户,比宋初增加了一倍。因为人丁钱不增加,苏州人感到负担减轻,对丁谓感恩戴德,在万寿寺建了“丁晋公祠”,因为他在乾兴元年(1022)被封为晋国公。这座寺院原来就是丁家产业,由丁父舍宅为寺,其位置在今天的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丁家在城里城外都有产业,丁家巷就是城中产业所在地,城外有南丁家巷,是丁家别墅所在地。

后来丁谓为了争权变得邪佞狡诈,被人斥为“奸邪之臣”。他陷害忠良,将寇准赶出朝廷,并将与寇准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由于宋真宗信道教,丁谓还经常献祥瑞愚弄皇帝,耗费大量民脂民膏。真宗死后,刘太后和宋仁宗赵祯将丁谓贬官至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并抄没家产。传说曾有人要行刺丁谓,他的苦胆都被吓破了,后来脸就变青了。

(孙老桥)

江西新淦(今新干县)人孙冕,在天禧三年(1019)担任苏州知州时,已经快七十岁了,深得老百姓爱戴。当时下面报上来的祥瑞,到他这里就不再上报,因为上级一旦知道这种事情肯定要来调查,增加老百姓负担,所以就不报了。孙知州生了病,老百姓到庙里祈福,在万寿寺为他建立生祠。仁宗天圣元年(1023),胥门里面有座白头桥由孙冕出钱重修,后来称为孙老桥,在吉庆街北侧跨道前河。

仁宗景祐元年(1034)八月,范仲淹便到苏州担任知州,当时正逢苏州连续大雨发水灾,

范仲淹乘小船勘察灾情,后上奏朝廷表示,苏州河道需要疏浚。唐代太湖东侧有三十六条河

(三十六浦),常熟北面有二十四条河,昆山东面有十二条(当时这里还不叫太仓)。朝廷虽然批准了,但是没多久马上下了调令,将范仲淹调往明州(今宁波),这很奇怪,刚上任两个月,水利工程还没启动竟然就要调走。原来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宰相吕蒙正的侄子),认为范仲淹疏浚河道要花费很多钱。所以主张将他调走。

时任转运使的蒋堂上奏,请求不调走范仲淹,否则老百姓要吃苦,仁宗同意了。后来范仲淹疏浚茜泾、下张、七丫、白茆、浒浦五条河流及福山、黄泗等水道,导积水南下吴淞江,北入长江,解除了苏州水患。范仲淹治水有三大措施:修围、浚河、置闸。常熟、太仓沿江河流有闸,就是那时开始的、这种措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以后多按照这种模式整治水患。

(天平山)

范仲淹的祖坟在天平山,他请求将唐代白云禅寺改作范氏祠堂,仁宗将整座天平山赐给范家,所以天平山又名为“赐山”。

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在南园买了块空地,请风水师一看,说是好地方,在这里建宅可以累世公卿,范仲淹觉得既然是风水宝地,就应该让更多人在这里接受教育,出更多的公卿。于是奏请朝廷建立州学,得到了批准,这也是苏州文庙的来历。苏高中内的道山、碧霞池、尊经阁都是宋代文庙的遗物。徽宗政和三年(1113)诏改苏州为平江府,故范仲淹所建州学后称“府学”。

范仲淹聘请泰州经学家胡瑗担任教授,当时学生超过百人,外地也有学生来。从此以后,苏州府学名冠东南,民风也由尚武转向崇文,科举成就越来越大,慢慢成为状元之乡。

当年三月,范仲淹调到京城,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事。次年又和吕夷简发生矛盾,被相继贬官至饶州、润州、越州。

仁宗康定元年(1040),韩琦推荐他到陕西任都转运使,后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对抗西夏立下战功,西夏人尊称范仲淹为“小范老子”。

仁宗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章得象、晏殊为相,杜衍任枢密使,范仲淹和韩琦被授予枢密副使,后来仁宗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力求改革,推行庆历新政,历时一年多即告失败,后来在邓州写下了传世名篇《岳阳楼记》。

(先忧后乐坊)

仁宗皇祐元年(1049),范仲淹在苏州城中“芝草营巷”出资买田,成立范氏义庄(范义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用于接济贫困同族。这是中国最早的家族义庄,一直持续运作了八百多年。这个地方就在现在的范庄前,景范中学内有文正公祠,原来大门外有石牌坊,称为“先忧后乐坊”,“文革”中被破坏。1989年,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于天平山重建石牌坊。(范文正公忠烈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观音寺)

那段时间的有些古迹现在在苏州还可以看到。康定元年(1040)六月,光福张姓村民在田里挖土时,挖到了一尊唐代的铜铸观音,献给了光福寺。铜观音入寺后,祈雨祈暘(晴)非常灵验,于是就将光福寺改名为铜观音寺。

(大郎桥)

庆历二年(1042),建了一座大郎桥,跨在临顿河上,东侧一条巷子叫建新巷,原来叫大郎桥巷。

(庆林桥)

还有一座庆历年间建造的庆历桥,位于狮林寺巷,东跨平江河,今讹称“庆林桥”。

(谢勤国老师)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