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南麻知青亭记

文摘   2024-11-26 06:04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吴江南麻知青亭记 

吴江南麻小学滋心亭,知青刊物称其中国“知青第一亭”。这座建于上世纪末的六角形仿古小亭,对于建造这座亭子的人而言,是一段历史,一段怎么都抹不去的记忆。别看这座不起眼的六角亭,几乎每年都会有两鬓斑白的人来到这里,回味当年的历史。

踏进南麻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棵高大的雪松,合抱粗,有十来米高。滋心亭就位于雪松的后面,边上还有一些灌木,加上高大树木的遮挡,不留意的话,很容易从眼前一闪而过。

故事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一项全国的运动。从1962年起,苏州市区先后有好多好多批知青上山下乡,其中有一批就来到了位于江浙交界处的吴江南麻乡。来到南麻的这批青年,有七八十人,有不少是来自苏州高级中学的1966~1968届的高材生。这批知青中,有的被安排进了当时的南麻小学和南麻中学教书。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就这样来到这块完全陌生的麻漾河畔,在艰苦的环境中度过了人生的一段难忘岁月。1978年恢复高考,知青们陆续返回苏州城,曾在学校教书的这批高材生不少人陆续考上了大学,其中有人还成为了大学教授,继续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

苏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2年,此后到1977年的15年间,据有关统计,苏州市区先后共有70937名知青上山下乡,其中到苏州地区4个县农村插队落户的30232 人。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插场,经历了艰苦的生活考验和劳动磨练,同时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作出了贡献。1977年10月,中央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上山下乡“老三届”知青的一致拥护。1978年共有2000余名考生参考,共录取460名,其中研究生17名,本科179名,专科169名,中专95名。

然而,和全国各地的知青一样,那段人生经历,在知青们的成长过程中刻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闲暇之余,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会陆续回访南麻,看望“第二故乡”,成为他们找寻青春记忆的地方。

1998年12月15日,下乡插队30年纪念日,当年的小年轻两鬓飞霜,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回忆当年岁月的同时,思考着留下些什么,苏高中校友、知青之一的李仁纲提议,仿造古人建亭刻碑在当地建造一座亭子,以铭记那段人生。因为当时很多人都当过老师,经过商议,知青们决定就在南麻中心小学选址,建造一座小亭,名字就叫知青亭。

据悉,“知青亭”亭名由苏高中的老校友、苏州知名书法家葛鸿桢题写,当年的南麻中学乡村教师,后来的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范志新撰写了碑文;亭柱楹联“初到鲈乡独盼长亭遮烈日 重临桑地共镌片石寄深情”,由李元昕撰联,顾超书写。

奠基那天,当时的南麻镇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建亭的整个过程,辛苦了忙忙碌碌的老知青范文贤,他真正是功不可没。说起这“知青亭”,范仲淹的第29代世孙范文贤,至今还是感慨万千,“……度量的是一言一行,影响的是一生一世。”

从此以后,这座知青亭成为了这批苏州知青记忆的见证,年年岁岁,时常可见两鬓斑白的老人或站或坐在知青亭边沉思。

后来,李仁纲去了美国,知青亭的照片登上了美国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主办的期刊 《知青》第七期封底,并配发了一篇短文《心中的知青亭》。此事偶然被《上海知青》 杂志社总编王建国知晓,那年夏天,王建国和主编颜新成来到吴江南麻,寻访知青亭和它背后的故事。随后由颜新成主笔的《中国知青第一亭》,刊载在2011年7月的《上海知青》上,文中根据其建造历史,将其赞为“中国知青第一亭”。

当年这座亭建造的过程也颇费了一番波折,最终亭碑被放置在了亭侧。后来,因为“知青亭”的匾额年代久远腐朽,学校又请当地书法名家,取其谐音,题写了新的亭匾“滋心亭”;再后来,又恢复了葛鸿桢题写的“知青亭”。因为校园建设需要,亭碑被暂时放置在了学校会议室。这篇《知青亭记》,“十年浩劫……以衣衣我以食食我……”也许,建造这座知青亭,除了想留下点什么,还有他们对当地群众割舍不下的感激之情。

本文由“苏州知青”公众号编辑修改

本文图片由伟成、文贤、保卫提供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