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01年5月《瓶花》入选由江苏省文联、省美协主办的“新世纪江苏省花鸟画展”。
2002年6月《春天的旋律》入选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03年2月《粉香云暖露华新》入选由江苏省文联主办的“江苏省中国画百家作品展”。
2003年7月《春消息》入选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团结拼搏抗非典,众志成城献爱心”苏州市书画义卖捐赠作品展。
2004年8月《春之韵》入选由江苏省文联、省红十字会主办的“江苏省著名书画家捐赠作品展”。
2004年《江南春晓》入选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
2006年4月《花语》入选由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主办的“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特展”。
2006年10月《工余·课余》入选由江苏省美协、南通市文联主办的“江苏省体育美术作品展”。
2009年9月《花事》入选由江苏省文联主办的“江苏省花鸟画名家作品展”。
2009年9月《富贵领春图》入选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文化厅主办的“江苏省庆祝建国60周年作品展”。
2010年10月《祥云》入选由江苏省文联,省美协、省花鸟画研究会主办的“江苏历代花鸟画高层论坛暨江苏省当代花鸟画名家邀请展”。
2011年5月《花径无风韵自流》入选由江苏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的“江苏省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
2011年12月《姑苏情韵》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第二届中国粉画展并获优秀奖”。
2013年6月《晨曲》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6月《浏家港纪事》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重温经典"2015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展并获优秀奖。
2014年12月《浏江纪事》获苏州市文联主办的“苏州市沈周美术奖”。
2015年10月《欲借漁歌入梦乡》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展并获优秀奖。
2016年6月《浏江纪事》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时代风骨·中国精神”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7年11月《欲借渔歌入梦乡》入选由苏州市政府、市文联主办的“回眸六百年·新吴门绘画晋京展”。
艺评一
清新雅致的花花世界
徐惠泉
冯湘斌的画有新意,且正在逐步形成个性化风格,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
多年前,一则“六祖撕经”的典故使他深得启发。然,“绘画者当求自己的艺术语言,并以自己独有的符号来描绘心中的蓝图”,这是冯湘斌为自己设定的创作座标,也正是这个目标更为他热衷于“应该画自己的画”的艺术追求奠定了方向。他的创作意识是强烈的,这体现于他的绘画艺术始终以把握艺术本体语言的表述,尽可能在不断求新的探求中来表现自我、来拓展传统的审美情趣。
他始终注重于表现一种新颖的画面格局、追求并运用那种独特的非工非意、亦工亦意的多变手法,来达到既灵活自如,又精致工细;既注重于传统,又不囿于传统;极尽能事而致力于营造一个宁静而又悠远,如真而又如幻的画境。
董其昌曾说:“恪守前辈画风而不创新的画家如入藩篱,摹仿得越象古人,实质是离他们越远。”而“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这种禅宗式的态度的关键则更是一种对“认识你自己,直面内心的全部真实”的创作理念的呼唤。透析冯湘斌的创作思路与追求,则完全能折射出他恰恰是恪守着这个真实感受来驾驭笔墨而抒发情感的。
细观冯湘斌的画,人们不难看到画家的真情流露,无论是他常常喜欢表现的绣球系列,或是牡丹系列,他所展示的作品中,始终具有着一个逻辑性,既有意笔的潇洒与放纵,也有工笔的严谨与精致;既有薄染皴擦的兼收并蓄,又有前后叠加的厚重对比,尤其是近年来对于淡色的运用上,更是收到了既醒人,又雅致的效果。在“有意”和“无意”中升腾,这是对他绘画作品的最准确的概括。
观冯湘斌绘画,你很难抵挡住他那种轻松的情态感染。他作画犹如是在以宣纸、色彩、笔墨组汇合奏着一首交响。他会惊喜地追逐着画面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幻,任水墨痕迹自由表现随意渗化,享受并收获着那份在不期然而然、在不期至而至的构成成果。
他的画,画面耐看,却又满而不塞;画面厚重,却又透出珍贵的虚灵;这些水渍的碰撞纠缠,墨彩的层层叠叠,那些隐而昌明,芷而妙生的墨色玑理,分明又隐藏着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趣,“笔精墨妙”之中所包容的是线条与块面、色调与墨韵、玑理与节奏的有机揉合,呈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冯湘斌的作品先后被江苏省文联和中国美协江苏创作中心分别编入《江苏中国画百家》和《第四届南北方中国画大展》的大型画集中,有些作品还被多家社会团体和个人收藏。这也可看作是人们对他绘画艺术的肯定与褒奖吧。
快速发展的年代,使得人们的心态会趋于浮躁,而终日紧张的快节奏也越来越使人们疲惫不堪,冯湘斌的画倒是能为人们带来难得的心境宁静,如此,他的画能受到欢迎当然不是偶然的了。
(作者/徐惠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艺评二
大道至简 平淡为归
——谈冯湘斌与他的绘画艺术
袁成亮
俗话说: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这话对画家冯湘斌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冯湘斌自小即喜绘画,儿时因常在堂屋白墙上描龙绘凤而没少被父亲训斥,母亲见儿子如此的喜欢绘画,专门给他买了一小块绘画用的小黑板。有了自己的“阵地”,小湘斌从此画画更勤了,还是学龄前的他已将花花草草、飞机轮船画得象模象样了,引得邻居啧啧称赞。也正是从那时起,小湘斌开始有了梦:长大当一个画家。也正是因了这一梦,数十年来,不管经历过多少风吹雨打,冯湘斌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那杆画笔,并在中国画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般说来,纯粹的装饰性绘画因其较为平面化的构成法则具有单纯、明朗的独特的趣味性。如何在中国画创作方面汲取装饰画独特的构成元素,走出一条既有装饰风味又有传统笔墨情趣的路子,这是萦绕在冯湘斌心头多年的一道难题。
“绘画创作中要考虑的第一是建筑、第二是雕塑,第三才是绘画。”“绘画艺术创作要打破各种常用技法的界限,灵活运用各种成法,找到不同成法之间的契合点,创立新程式。”正当冯湘斌在中国画艺术道路上苦苦探索时,吴冠中、郭怡孮两位美术大师关于艺术创作的感言使他眼前一亮:何不将建筑、雕塑元素融入装饰性绘画呢?如同在迷朦中见到了光明,在饥渴时拥有了一泓清泉。
从此,冯湘斌的中国画探索因有了明确的创作思路而突飞猛进。在创作中,他通过对描绘物象的不断取舍、提炼、加工等诸多艺术手法,使自己所追求的“借物抒情”的艺术效果在画面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体现,作品既有装饰性又不失中国画的传统底蕴。
构图大胆、程式新颖、画面形式感强是冯湘斌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他在创作中很善于处理画面结构中“平列”与“分割”的关系,巧妙地构建“疏密”与“相互映衬”关系。他喜欢用或工或写的笔墨手法去淡化那些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和谐地处理题材中物象的转换。作品画面虽讲求平面性,但并不过多地强调物象之间的空间层次,仅在物象的平面分布与穿插中刻意描绘。在色彩的运用上,冯湘斌尤其讲求大结构、大效果中的整体感,注重在单纯中求调和的同时又不失丰富性和厚重感,画面色彩因此显得饱满而清新。
传统水墨强调笔墨而为,画面讲究那种有疾有缓、有顿有挫的书法韵律,冯湘斌在创作中很注重传统水墨中的这种书写韵味的运用。他的绘画作品正是应了这种“书写性”的用笔避免了因其“平面性”而招致的“绘画性”的丧失,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冯湘斌的作品常能使你在精神上有所感悟与触动。这与他善于捕足作品的“画眼”是分不开的。他说,一件好的作品必定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只能来自你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要的物象以及蕴藏在物象背后的深刻内涵。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冯湘斌的画总能给人以和谐美好之感,我想这与他的处事风格也是不无关系的。“凡事讲缘”是他的生活信条,并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处世态度。他平时最喜爱用的一方闲章上便刻有“随遇而安”四个字。他为人极为谦和,心态平和而与世无争,以诚待人而乐于奉献,处事严谨而追求执著。其实,艺术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通过努力使各种元素有机统一,给人以水到渠成、自然天成之感,所谓“大道至简,平淡为归”是也,冯湘斌的艺术创作之路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以画为乐,以画为寄,多少年来,冯湘斌正是以这种心态来抒发胸中逸气,弄悦性情,创作出不少讴歌自然,讴歌时代的好作品。他创作的两幅作品先后被江苏省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创作中心编入《江苏中国画百家》和《第四届南北方中国画大展》两本大型画集,数十件作品还被艺术团体及个人收藏。
(作者/袁成亮:苏州科技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艺评三
“自说自画”话湘斌
戴云亮
我与湘斌的相识是他在美协供职的时候,而交往却在几年前我们一起去三山岛采风,他为人谦和、性情开朗给我留下鲜明的印象。记得晚饭酒后,大家兴致勃勃地自娱自乐起来,他演唱的京剧样板戏,有板有眼,豪情勃发,赢得大家一片喝彩,后来随着相交我们也就越来越熟悉了。大家都知道美协的工作是很具体琐碎,纷繁杂乱的,而湘斌不厌其烦,总是一副笑容可掬地样子,很有亲和力,大家对湘斌也是很认可的。当然,美协的工作也为对绘画艺术有着浓烈兴趣的湘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惠泉、危冰两位在画坛上具有实力的画家一起共事,朝夕相处,使他的绘画创作一开始就得益良多。他也经常把自己的作品去请教著名画家张继馨先生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但他更多的是在与惠泉、危冰、本雄等这些画家的交流中获得启发,再加上他本人对艺术的领悟与探索,因此,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的绘画作品所获得的成绩是可观的,在绘画爱好者的眼中已有了一定的位置,是不可忽视的了。
好多年前,湘斌也很诚恳地叫我对他的作品提一些观感。当时,我觉得他的绘画水平是在摸索之中,但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自说自画、天真烂漫的一种表现形式。他说是到了美协以后,才鼓起了绘画的热情,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开始画着玩,越玩也就越感到有点意思了。他认为绘画在某种意义上是表达绘画者的学识修养及其生活的情感趣味,用笔墨、色彩表述个体生命曾经感悟的生活美、艺术美。湘斌的这种想法是很有道理的。就我来说,我很欣赏原始彩陶中翩翩起舞的舞者身影,很喜欢汉代画像石(砖)以及汉、唐墓室壁画中那些宴乐、百戏、出行、打马球等充满当时生活情调意趣,画面上人物的造型姿态,线条色彩,都真切地传达出古人的生活曾经是这样地纯真浪漫、这样地豪情万丈、这样地流光溢彩。画面上那些生活片段,现在都不容置疑地成为我们感受、了解汉唐历史的最为贴近真实的珍贵图像,同时也成为我们了解传统绘画艺术的经典。我时常在想,对于当时这些绘画的创作者来说,他们在绘画时是怎样想的?是用图画的形式描绘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重要呢,还是在图画中显示出他们的技艺重要呢?或者两者都很重要?众所周知,从宋代文人画以来,我们已经逐步地形成了注重从绘画的形式、表现技巧的角度来审视、评价绘画作品,明清画论可谓众说纷纭,其实千言万语只是一句话,即要求绘画达到“笔精墨妙”的艺术审美境界。诚然,从中国画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绘画技巧和功力在艺术审美中固然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我们在上述画像石(砖)以及壁画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画家之间组织画面的构成能力以及勾勒形态的生动技巧,但我总以为画家单纯有技巧和功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绘画技巧中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意味,我们常说的“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也许就包含着这种意思。就文人绘画的历史来看,我们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元四家”的山水画,都是表现我们江南一带的山水风貌,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更多地是赞赏其不同的个体生活心境,从心境中窥见时代的不同表情。明代“青藤(徐渭)白阳(陈淳)”的绘画其实也是如此,在陈淳的作品中体验到的是一种苏州文人悠然恬静的生活心境,而在徐渭的绘画中则看到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那种压抑悲愤的心情,清初的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同样透露出不同的生活境遇给予画家的影响。其实我们并不在乎画家去表现什么题材,山水也好,花鸟也好,关键是你在山水、花鸟画的艺术景致中含有多少生活的趣味和情调,呈现出几许真心胸臆。清代花鸟大家恽格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矣。”因此,几年前当我看到湘斌的作品时,除绘画技巧以外,我更看重他作品中具有一种“自说自画”的心境状态。
冯湘斌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主要是牡丹花和绣球花,现在似乎专攻牡丹,这样做也许可以更加纯粹地、意气风发地舒张自我的致性深情。牡丹还是沈周、恽格曾画过的那枝牡丹,然而,山不是那山,水不是那水,人心不古,描摹、写意又是一番景象了。就像这本画册中的牡丹系列,湘斌喜欢采撷牡丹花烂漫丛中某个景致片段,细微体味、凝视物象时带来的欣喜,如册中那幅题名为《春光殆荡占东风》的作品,工笔兼带写意,色彩融和水墨,勾线与渲染共存,线条与墨色齐飞,整个画面具有小中见大的气象,那饱满的构图、丰腴的花朵、明丽的色彩、活泼的线条都无言地叙说着湘斌的心境,那么多的繁华艳丽,那么多的迷蒙空灵,那么多的喜欢自在构成了彻底的快乐。
在湘斌的《惠风和畅》、《春花绮秀色》、《嫩红醉浓露》这样一些画面上,我们确乎可以感受到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情绪在舒展,画家把自然之美通过自在的线条、色彩转化成一种艺术的、略带装饰意趣的淳朴之美。湘斌绘画所表现的技法是单纯的,比如说用线,画面上几乎只用一种明朗的、略带弧形的线型来勾画牡丹花、叶的形态,短曲线构成花的形状,较直长的线画出花的叶子、芭蕉叶以及其他物象,在这长短、曲直的线条之间产生错综复杂的对比变化,成为他用线造型的不二法门。而画面上肌理、色彩的运用也实在说不出有什么深奥绝技,画面上所采用的肌理质感、色彩晕染所造成厚重与轻薄,实在与虚空的趣味,完全是为了舒展自我快乐的心境而生成的。
湘斌画成的牡丹系列,无不撩拨起我们心中渐渐远去的那种天真快乐的心情,而明年去观赏牡丹的时候我们更可以去寻找湘斌曾经的快乐了。
(作者/戴云亮:苏州市美协副秘书长、苏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培祖
图片整理:钱群芳
图文提供:冯湘斌
校 勘:夏维淳
设计统筹:钮方正
往期公众号连接:
“墨舞人生 · 画艺东方”——古城文化艺术沙龙夏小斌水墨意趣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