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脚步(连载八)

文摘   2024-11-05 06:01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苏州城的脚步(连载八)

作者简介

谢勤国,1946年生,苏州人。1975年入苏州市园林系统从事绿化工作,绿化技师职称。1994年人事关系转至宗教局,2006年在北塔报恩寺退休,2013年被聘为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曾独立编写《北塔园林志》《北塔报恩寺志》《平江区绿化志》《苏州居士林志》等志书,参编《苏州市志》《石湖志》《苏州市城区绿化志》,合作出版《姑苏名宅》《苏州的桥》《苏州古石桥》等作品,合计撰稿近200万字。

黄骋宇,1978年生,上海人。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员,苏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高级企业培训师。策划编辑了多本画册,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在《新民晚报》和《姑苏晚报》上发表相关的艺术评论文章。2016年创建了苏州德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情语江南”文化品牌,发表过逾百篇文史类文章并长期开设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第八章 晚唐吴越

唐懿宗年间(859—873),统治阶级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激化。

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王仙芝在濮州(山东鄄城北)发动起义,乾符二年(875),冤句(山东曹县西北)黄巢响应。同年,原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发动兵变,率万余人攻打苏州,时任苏州刺史李绘弃城逃走。次月,右龙武大将军宋皓讨伐并收复苏州。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就此开始,苏州也是风雨飘摇,非常动荡。

乾符三年(876),刺史张抟感到情势恶化,便重建了苏州城。据《洪武苏州府志》记载,古城南北十二里,东西九里,周长四十二里三十步。

乾符四年(877),开元观增建张仙、文昌二殿。

光启二年(886),感化(今徐州)节度使时溥手下的牙将张雄叛变,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占据苏州,自封刺史。当时苏州的周围有很多军事势力,有镇海节度使周宝,有镇守越州的董昌和部下钱镠。

光启三年(887),周宝部下内变,钱镠遣将搭救,但没过多久周宝就死了。四月,周宝部将徐约逐张雄,占苏州。

光启四年(888),钱镠派堂弟钱球击败徐约,夺下苏州,命沈粲镇守。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杨行密命李宥攻苏州,沈粲不支,去润州(今镇江)投孙儒,引孙儒军围攻苏州,十一月攻占,杀李宥,纵兵抢掠。

当时淮南节度使孙儒、宣州观察使杨行密、杭州防御使钱镠反复争夺润州、常州、苏州,这一带进入混战状态。

大顺二年(891),孙儒离开苏州攻打宣州,将苏州城付之一炬,开元寺被烧毁,开元观只剩下山门和偏殿。后苏州被钱镠占据,昭宗李晔任其为苏州观察处置使,再后钱镠命部将成及任苏州刺史。

乾宁三年(896),钱镠攻打在越州(今绍兴)叛唐称帝的董昌,此时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看苏州空虚,就派泗州防御使台濛攻打苏州,苏州刺史成及被俘,台濛当了刺史。

钱镠抓住董昌后,于乾宁五年(898)九月,派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攻占苏州,台濛逃走,钱镠命曹圭为苏州制置使。经过混战,苏州破坏殆尽,人口减少。

天祐四年(907),哀帝李祝下诏禅位,朱温建立后梁,改年号为开平,封钱镠为吴越王,唐朝彻底灭亡。

后梁开平二年(908),淮南周本、吕师造率军三十万围攻苏州,吴越守军十万人,相持七个月,吴越援军与城中守军内外合击,淮南军几乎全军覆没。

开平三年(909),吴越王钱镠将吴县松陵镇以南和嘉兴北部的土地分出,建立吴江县,当时苏州下辖八个县,分别是:吴、长洲、嘉兴、海盐、昆山、吴江、常熟、华亭。苏州在吴越国的统治下,稳定了六十多年。

(泰伯庙塑像)

后梁乾化三年(913),钱镠四子(一说是六子)钱元被封为苏州刺史,于乾化四年(914)在阊门内重建泰伯庙。泰伯庙最早由东汉桓帝在永业二年(154)创建于阊门外,占地193亩,吴允承为奉祀侯,主持泰伯庙的敬祀。此泰伯庙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毁于战火。

新建的泰伯庙占地58.5亩,虽然还不到原先的三分之一,但规模仍很可观。清光绪初年重建至德庙(即泰伯庙)时,尚有石桥,桥南有“三让高踪”坊,桥北有“至德坊”,东西两侧亦有牌坊,东立“开吴”,西立“归化”。庙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用来祭祀,西路是奉祀泰伯庙的吴姓子孙居住的地方,传到清末已历107世。

后梁龙德二年(922),钱氏再次将苏州城墙重筑加固,由于当时火器已经发明,为了抵御火器进攻,将土城改为砖城,城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里外都有护城河,周围四十二里多。

后唐同光二年(924),钱镠建立中吴军,授钱元璙为节度使,钱元璙的衙门在苏州,治下有常州和润州。同年重建开元寺,并迁移至盘门内,现有明代无梁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两尊海上浮来的石佛也一并移来,1937年以后就不知去向了。

(无梁殿)

钱氏在苏州建有一座大宅,名叫“南园”、位于南宫坊(书院巷)、十全街以南,规模极其庞大,据说有三阁、八亭、二台。北宋时期曾任长洲县令的王禹偁,在《南园偶题》里写道:“他年我若功成去,乞取南园作醉乡”,对南园的景致非常赞赏。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皇帝在开封修建“景灵宫”,因为缺乏材料,就把南园的山石花木、亭台楼阁移到开封,但是即便如此,南园仍有很多遗留。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蔡京罢相,欲移居江南,徽宗赵佶以南园赐之,蔡京有诗咏道:“八年帷幄竟何为,更赐南园宠退师。堪笑当年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

宋徽宗建造艮岳(又称万岁山),朱励逢迎上意,搜求珍奇花石进献,把南园的异石奇木带走,现在文庙和苏高中内的山池,不少都是南园的遗物,钱氏父子以后归孙承祐所有。苏舜钦修建的沧浪亭和范仲淹修建的府学也都是在南园范围之内,南园是苏州园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钱氏都喜欢造园,钱元璙次子钱文奉建有“东庄”(一名“东墅”),位置就在苏州大学本部,十梓街东头。三儿子钱文恽在景德寺旧址建造了“金谷园”,位置就在今景德路中段,三太尉桥西,现在的环秀山庄也可看作是“金谷园”的遗迹。

后晋天福六年(941),石敬瑭封钱元璙为广陵郡王。钱文奉于横山(今七子山)建“吴山院”,横山支脉遂名“吴山岭”。

天福七年(942),钱元璙去世,葬在现在的七子山西侧九龙坞,墓一直保存得很好,1960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现在已经很难找了。

钱文奉为父荐福,改吴山院为“荐福寺”,因此横山又称“荐福山”。他还在盘门内为父亲建立祠堂,将衣冠剑履放置其中以祀奉。到了宋朝,祠堂没人去管,被和尚占据,改为“普济禅院”,又改为“瑞光禅院”,后来上升一级为“瑞光禅寺”。

后周显德二年(955),钱氏在开元寺旧址建立佛寺和宝塔,寺名就沿用了当年支硎山上的报恩寺的。该寺虽然在会昌五年(845)被取缔,但匾额保留了下来,挂于这座新建的佛寺,因为处在苏州城的北部,亦俗称“北寺”。

(虎丘塔)

后周显德六年(959),钱氏在虎丘山巅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宝塔,就在建塔的第二年,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宋朝取代后周。这座宝塔于宋建隆二年(961)告竣,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虎丘塔(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云岩寺塔”)。

整个五代时期,苏州在钱氏“保境安民”口号的统治下,经济比较繁荣人们生活也比较安定,钱镠对中原五个朝廷都很顺从,教导子孙称王不称帝,也不建年号。周围比较大的势力如杨氏吴和之后的李氏南唐,也不敢进犯吴越国。

(谢勤国老师)

本书二十三章  陆续连载  敬请期待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