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媛元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
承师道初心如磐,担使命培根铸魂
——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兴国必先兴教,强教方能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好教师的不断涌现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育家精神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具有兴教强国的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双重使命,既要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高质量党建,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引航把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关系“为谁培养人”的基本前提,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政治保障。数学学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真学真懂真用,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以学为先,强化理论学习领悟新思想,引领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学院党委坚持党政联席会、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制度;以“五学联动”为抓手,开展集中式领学和教授式导学,推动部署统筹学、高效引领学、深入研究学、交流联合学、互动实践学,注重将学习同学院工作和学科特点深度融合;立足自身优势,开设《量化推理》名师思政课,推进大学文科数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通过创新“大课堂”让课程思政走进师生“心坎”,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政治理论水平。
同时,数学学院党委狠抓落实、敢为人先、积极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创办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论坛”并发布《数学学科新时代党建发展宣言》,推出全国首个大中小数学课程思政一体化项目“数学·启明星”,推动构建“三维空间立体化”党建新路径,推动学院党校创新性改革,探索实施新时代基础学科基层党建“二基五实”新体系,与时俱进精心打造“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先后荣获“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管理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让党旗在弘扬教育家精神一线高高飘扬。
二、精进专业技艺,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固基强擎
国家高度重视数学学科发展,要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让更多数学人才竞相涌现,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基础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科研创新是师生成长的“源头活水”,数学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同步,打造“大师系列”讲座、学“数”教师论坛与研究生论坛、“金融数学大咖谈”“明德数学讲堂”等品牌学术活动,扩大师生科研视野;贯彻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与中关村互联网研究院、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途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打通师生实践通道;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优化人才师资队伍,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数量节节攀升,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量创新高,论文发表质量不断攀升,2篇论文获评北京市青年优秀科技论文。
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需要持续改革创新。数学学院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更新数学公共课培养方案,实现全校本科生数学课程全覆盖;鼓励老师们开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拓展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制定并落实本科课程督导工作方案,健全闭环教学评价体系,让教学质量在正反馈中不断迭代优化。启动新教师培育计划,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为每名新教师配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三导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推进师德师风理论学习系统化、经常化,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形成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位一体”长效机制,培养能攻坚、善引领、敢创新的学科专业领头人,夯实学校学科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提供持久动力和支撑。
三、用心用爱用力,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保驾护航
真正的教育家是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自立自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进而“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数学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深入心灵、春风化雨的智慧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学院精心探索打造“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数学·启明星”项目,实现思政教育、数学科普、学生实践和学科宣传的多重“德”育目标;面向全校开办“数学手拉手”“数学共进坊”等学业辅导项目,以数学为纽带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同学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实现“智”育目标;积极推动文体建设,创建“21+1”体育锻炼打卡活动,组织“羽球会友,羽过添情”羽毛球校友和师生挑战赛,学院学生的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桥牌等活动在全校及全国比赛取得多项奖励荣誉,实现“体”育目标;在“一二•九”合唱、健美操、辩论赛等各项赛事活动中屡创佳绩,成立学院合唱团并常规开展活动,实现“美”育目标;重视劳动教育,已组织两批同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深度体会国家发展和农业进步,实现“劳”育目标。
学院建立“大学工”制度,汇聚协同育人合力。在各类学生活动中邀请教务、宣传、科研等部门老师共同参与,每周定期召开学工队伍扩大工作例会,专门学习、研究、讨论学生培养事务,形成协同育人的固定制度;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沙龙、述职交流会,增进班主任之间和班级之间相互交流与了解,促进班主任经验分享和能力提升;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问题,以走访、座谈、个人谈话、“温情数屋”活动等形式,与学院教职工、学生、历届校友进行深入式调研交流,畅通院领导与师生的常规性沟通渠道,解决落实实际问题;聘请知名校友作为校外“班主任”和“业界导师”,以团学交流、经验分享、学长寄语等形式助力更多学子的成长。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用心立德树人,用爱守护成长,用力克难奋进。
万世基业,教育为先,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并非高不可攀的理想国,它深深植根于我们日常的每一次授课、每一次与学生的对话之中。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新时代,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需要我们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以严谨缜密的态度、纯粹深厚的情感治学修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打造既精于“传道授业”,又勤于“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