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教授坚守哲学课堂,
演绎“向死而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赤子之心,归国奉献
朱锐曾在美国从事哲学研究近三十年。多年以来,他致力于哲学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的交叉研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成就斐然。2018年,他满怀热诚回到祖国,并于2020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担任“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
短短几年间,朱锐做了很多工作。他组织举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系列活动,邀请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参与,促进国内外学者的交流合作。尤其是2020年11月举办的“预测处理,适应方向与因果推理”国际研讨会,在朱锐的组织策划下,亚、欧、美三洲学者通过互联网开展交流对话,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益。他还主持编纂的《什么是洞见——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对话实录》一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入职人大以来,他承担多门哲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以独特魅力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理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良师益友,诲人不倦
在同事眼中,朱锐是博览群书、治学严谨、视野开阔。他精通多门外语,熟悉经典哲学名著,了解当代前沿科技。在他身上没有丝毫的酸腐与傲慢,他平易近人、热爱生活,总是以谦虚热情地对待每一个人。
在学生眼中,朱锐老师亦师亦友、和蔼可亲。他曾对他的硕士生胡可欣说:“你从现在起,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学者,而不是普通的学生……我们的对话一直是平等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师生,也是朋友。”在他的课堂上,朱锐总是鼓励学生和他一起思考讨论。他曾在一次课堂上批评自己说:“我讲得太多了,你们都没有机会发言,其实我希望你们可以多说一点,这样我可以倾听你们、从你们身上学习。”
即使患病后,朱锐也坚持参与学生读书会,但经常都是在医院里通过网络会议参与。每次他被迫离场,都会向同学们道歉:“我今天得提前离开一下,他们给我安排了手术。”“抱歉,我正准备化疗。”即便如此,他也会尽可能多地陪伴他的学生。
身患绝症,坚守讲台
2022年暑假,朱锐受邀前往兰州大学讲授一门短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他突发大出血,而这其实已经是癌症晚期的症状了。但他坚持在简单处理之后,就返回课堂,靠着惊人的毅力完成了教学任务。他的博士生路文回忆说:“这令人难以置信,也使人肃然起敬……朱老师把他的生命奉献给了学术、教学和他的学生们”。
确诊癌症以来,朱锐从未打算离开课堂。作为同事,我们主动替他分担了一些教学任务,但他拒绝完全停工。每周二晚18点,他都会在立德楼教室准时开讲《艺术与人脑》公共课。这门课程谈到艺术与人脑的交互影响,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与现实意义。朱锐的课堂常常是座无虚席,除本校同学外,还有很多外校同学慕名而来。原本40人的课堂经常要容纳上百人,许多学生席地而坐,听朱锐老师侃侃而谈,还要热情地参与交流。但坚持上课对他来说并不容易。每次上课前,他都要服用大量的止痛片;每次课堂,他都不得不带着自己的登山拐杖。但他还是说:“我每周都期待着上课这一天”“能把自己所学传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追求知识或真理,这就是我此生最大的使命”。
朱锐唯一担心的就是病情对教学的影响。为此,他常常与医生争执,甚至声称要签署“后果自负”的“生死状”。在最近一次课堂上,他高兴地对同学们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的化疗结束了,不是因为治愈了,而是因为治不好了。这样,以后我都可以按时来给大家上课了。”
生命教育,启迪心灵
患病以来,朱锐开始把生与死的思考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比较忌讳谈论死亡的,但生与死又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大事。在朱锐看来,一个健康的生死观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尤其重要。通过教学,他引导同学们正视死亡,勇于面对生活。
在课堂上,朱锐常提到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这句话警示我们要认真地对待生命本身的意义。他常说:“学哲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我不再恐惧死亡。”哲学教人理性地面对死亡,珍惜有限的生命,创造个人的价值。生命本没有意义,但努力生活的人却赋予生命伟大的意义。这些“生命教育课”令学生感到震撼,他们说:朱老师每每谈到哲学,就会让人忘记他已病入膏肓,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是的,正如苏格拉底在临终前说的,真正的哲学家是不畏惧死亡的。朱锐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大家:不要畏惧死亡,要以“向死而生”精神面对周遭世界,在生命中每一天都要努力地发光、发热。唯有如此,才是精彩地活着,才是不负此生。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我基于课堂到田野的贯通培养,从笃学、笃志、笃行三方面讲述知识讲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笃学:以教育家精神育人
习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课堂教学中,我以“启智润心”的育人方式,创新“沉浸式”经济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的决策变化,培养经济学通识;开发基于我国实践的“启发式”案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训练经济学思维。
研究中,我指导学生回应“时代四问”,使用交叉学科方法,开展扎根大地的“参与式”实证研究。我指导本科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级、市级立项并均以优秀结项;创新杯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连续两年在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竞赛获奖;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及指导教师。国际上,我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自觉参与国际文明交流互鉴:指导本科生在英文期刊发表毕业论文;独立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演讲;在剑桥大学、慕尼黑大学联合指导外国籍博士生,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和经验“走出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笃志: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育人
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直接住村、和村民同吃住、同劳动。从“会做题”到“会做事”,从学校小课堂到主动融入田野大课堂,在乡村振兴的真实场景中提升“答题”能力。发展经济学的“参与式”调查是我们贯通培养的独特之处,也极为艰苦。
我们走过0米到4292米高山,血氧降至80%。我们战胜0度到50度高温,汗水透背。我们半个月住牲畜圈旁,被虫子叮咬数十个包。我们在凌晨4点的高黎贡山徒手搬开泥石流冲到路上的滚石。我们实践课堂所学前沿研究方法,为确保数据质量,帮农户干活、带娃;为确保抽样完整,徒步4千米雪山完成每一户藏民的调查。
一名大四女生,驻村两天就爆发严重过敏:一夜之间皮肤红斑爬满全身。但她坚持住了:她每隔两小时回到住的农户家涂肥皂水止痒,再接着入户调查;她在漾濞6.4级地震中,逆着逃离的人流,冲进摇晃的旅馆,抢出4箱120个记录所有数据的平板;她在2023年6月硕士毕业之际,在海拔3千米、仅80公里却有794个弯的独贡公路上,晕吐十小时,坚持完成了云南边境独龙江乡调查。这条路也是党和国家历时4年耗资8亿元,为仅4000人口的独龙族人民修建的脱贫路。在与十余个民族同学共同拼搏的三年里,师生在实践的“大熔炉”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亲身经历,才会感同身受。在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每一帧风景、每一家人努力生活的故事,都在我们内心刻下对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事业的敬佩。在“行走的思政课”中读懂广阔的农村、广袤的边疆,才能读懂辽阔的中国,才能挖掘出田野实践蕴含的学术富矿、传承文化精神。作为80后“海归”但党龄20年的教师,我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志向,师生最终完成5省48县184个行政村5289户21291人的跨学科大数据集和记录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千余幅照片、千余小时视频,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大数据、孵化“创新高地”添砖加瓦。
笃行:铸魂育人,价值引领
党自十八大以来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需要培养大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艰苦的田野实践塑造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入职后坚持手工清理近万个数据点;毕业一年后请假驻村完成追访。
直击心灵的脱贫攻坚伟大成果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职业取向:20名毕业生不论赴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或在国家发改委、中国农业银行等政企工作,均直接服务乡村振兴。
我们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看变化、看发展、看成就,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师生共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的使命,是滋养人心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过去两年来,我常常会和同学约着去散步。我们约好,在人大西门见面,穿过竹林,走过那些美丽的校园小路,最后绕着走到开阔的二教草坪前面,慢慢走完,刚好是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中,我们畅谈着一切,同学会带着生活中的愁思与担忧来找我,深深地信任着我;我们在路上的时候会捡起秋天的叶子,我们也在阳光下互相拍摄,彼此留下珍贵的记忆。
两年多来,这条路,我大概走了有三十多趟了。每一次走这条路的时候,我都无限感慨,我们是在分享彼此的人生。在匆忙的人世中,去散一场步,这是何等的奢侈。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感谢人大的草木给了我的学生们无穷的安慰。教育是为人的事业,它可能并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写在丰功伟绩的那块碑上,但是教育可以流淌在人的心里,变成人生的恒久的力量。
今天,我想分享的就是这场散步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校园散步
当今的社会是有一些浮躁的,很多的同学他们常常会被社会的那种焦虑情绪所裹挟。师生一道在校园散步,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解决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
面对那些困于人生焦虑难题的孩子,我总会为他们做好情绪疏导,对他们说:孩子,你要好好长大,你要仰望历史的天空,你要踏着祖国的大地,你要去寻找我们人类的真正的使命和担当。我会劝勉学生,去提升个人境界的方方面面,因为只有提升了个人的境界,我们才能够去面对那些成长挫折,才能树立远大的精神目标。
我鼓励学生从思想上武装自己。所以,在这条路上我跟学生们分享过,像资本论,还有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党的宣传思想等等著作,畅谈这样的内容,能够让同学们内心更坚定,能够让他们知道需要去走出个人的狭小世界,去树立更加伟大的目标,更加期许自己的光明的未来。
而且,在散步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和得出的经验,会成为思想教育的案例,在辅导员工作交流会上分享给辅导员们,从而让这样的经验可以去因地制宜地惠及更多同学。
在校园里散步,我们常常谈起学习。杜甫有一句诗叫“崔侯初筵色,已畏空樽愁”,这位叫崔侯的朋友还没有开始吃饭,就已经担心酒樽要空了。我常会借这个句子,让学生去做好自己学习的规划,要有紧迫感,要有执行力,不断输入给学生坚定的精神的力量,去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学,又到底为什么而活。要去努力成为为社会贡献的卓越成才,不负党的重托。
去课堂外散步
在校园里的散步完成之后,我们也会把这场散步,延伸到校园之外,拓宽课堂,去为学生寻找更充分的心之动力。一方面,要继续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勇于继承中华文明。
例如,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二五讲话”之后,我邀请古文字专业的老师,和我一起带着学生去国家典籍博物馆去参观了古籍文献,让他们能够对我们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完成了一次高水准专业散步。
另一方面,要去因材施教,培养孩子对专业的拓宽能力。我们会带着孩子去其他专业、去产业园散步。
例如,我们有的同学是对人工智能非常的感兴趣,和人工智能学院的同学合作去完成大创项目。我担任了他们的指导老师,我们这个团队开发了一项诗词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帮助人们依据自己的情绪定制诗句。这个获得了大创市级立项,第十四届京东杯最佳创意奖,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对这胡歌软件很感兴趣,将来这个希望有望被产业化,真正完成学生的创业梦想。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尊重,所以他们在这条路上能够走得更有活力。以同样的思路,我们鼓励同学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我班获第二十六届创新杯等各类奖项的,多达22人,占全班同学的将近一半。而且,我们也注重学生的体育发展,在我们班产生过北京网球首都高校男单冠军、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团体第二名。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在我的身后是有一个文学院大团队的。我会把散步时了解到的同学们的烦难,告诉我们文学院的相关老师,他们总会给予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没有这些老师的帮助,这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散步,也是很难进行的。
去广阔的社会天地散步
对于同学们来说,在校园中的学习,只是一个起点。这条散步路,还需要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天地,让学生能真正去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当中去让自己的翅膀变得更有力。
我班同学积极参加文学院组织的支教活动,曾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帮助当地的留守儿童。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起去探索学生到底应该经历怎样的美育教育、文学教育,用这些去滋养他们的心灵。我们收到了支教学校学生们的来信,上面都是炽热的话语,这些经历,对大学生们的成长带来了滋养作用。
通过无处不在的思想教育、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本科生们在人大,能够健康成长,让他们的内心无比充实,志向无比坚定。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做经师难,做人师更难。我相信,只有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规律,他们才能真正成人,从而去面对自己此后的漫漫人生路,并更进一步地为国为民做贡献,去为社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