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迎接第40个教师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策划并推出“人大·人师”第五季视频和“教育家精神书记院长谈”征文活动,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实践。
作者简介
张鹏举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
党委书记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奋力推进化学与生命资源
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什么是好老师、如何做好老师等重大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教师队伍建设做出全面系统部署。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点如何做好老师的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勉励广大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立足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精神引领、确立了价值标杆,对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组建的理工学院,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落地见效,奋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教育家精神提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来看,我们已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新征程,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教育作为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教师如何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迫在眉睫。从全球视野格局来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剧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趋尖锐复杂,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教师站在意识形态工作一线,是实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是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来看,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ChatGPT等正在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教师面临着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的巨大挑战。从教育对象发展变化来看,新时代教育对象群体、心理、精神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如何把握网络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规律,如何教育引导他们提高网络文明素养,如何更深入更细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精神世界,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家精神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这一精神提出,对于教师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我们党面临的中心任务和严峻复杂的形势,涵养精神动力,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紧盯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深刻认识教育家精神提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面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这一群体所秉持和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能力素质等全方位综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述,对教师提出全面要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强调的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矢志立德树人、胸怀“国之大者”,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不懈奋斗坚定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强调的是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模范行为,要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做“经师”和“人师”统一者,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强调的是教师育人能力,要善于把握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掌握科学育人方法,既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价值观念的培育,尊重学生个人差异和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教书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强调的是教师的职业态度,要扎根教育事业,始终保持勤学的理念和态度,养成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与时俱进教书育人。“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强调的职业追求,要包含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从事教育事业,始终怀有仁爱之心,爱自己,爱学生,爱职业,有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强调的是教师的格局视野,要秉持心系苍生天下的情怀,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类福祉。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思考和研究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全面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
紧密结合学院特点和学科特色,推动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落地见效。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练学校理工学科特色方向,优化理工学科战略布局指导下,以保障人民生命与健康、保护并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使命,重组升格的新型理工学院。学院旨在运用科学方法丰富并优化人民生命的保障手段与文明传承的资源体系,培养一批坚定政治立场、内秉家国情怀、突出创新能力的“强国先锋、复兴栋梁”。我们要紧密结合学院特点和学科特色,把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落地生效,奋力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深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探索完善集“理论学习和业务结合、工作部署和交流同步、听取意见和改进工作”为一体的学院教师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机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教育、法治教育、校史和人民教育家精神的学习。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有针对性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严格师德考核评价,大力开展教师激励工作。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务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项目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等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促进学院广大教师牢牢抓住育人这个根本,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关心关爱教师,维护教师正当权益和职业尊严,增强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运用好学院媒体平台,讲好师德故事,汇聚强大正能量。
三是严处师德违规问题。坚持风险早发现、问题早研判、事端早处置、信息早报告,抓早抓小“治未病”。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院工作重中之重,有针对性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具体业务中,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院学术生态。每年至少召开2次全院师德师风教育大会,加大师德违规问题曝光力度,加强警示教育。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坚决清除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四是把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作为理工学科的教师,同时又是科技工作者,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我们要结合学院特点和学科特色,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通过申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工程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引导教师申报各类项目和课题,鼓励学术带头人组建有创新力、创造力的学术团队。通过筹办各类讲座和会议,打造系列学术品牌,提升学院整体的科研创新水平,推动学科研究进一步发展。围绕“生命资源”这个核心,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紧紧抓住建成科技强国和学院新组建战略机遇期,指导教师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走出舒适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教师与政府、企业联系,推动教师和企业“双向奔赴”,促进教师科研成果高效率转化,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