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林斯琦丨​绕过自我感动的礁石,探寻爱与理解的合流

时事   2024-12-12 10:00   四川  
在当今这个情感表达多元化传递渠道无障碍的时代,我们却惊讶地发现,情感接收与反馈的效能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现代家庭中,一种名为“自我牺牲”的畸形之爱悄然盛行,它“为你好”之名,却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横亘在亲人之间的一道情感壁垒导致情感的错位与隔阂。

餐桌边的“我不吃,都留给你”;补习班路上的“辛苦付出,只为你的成绩”;商场里的“旧衣十年,舍不得为自己添新”……这些在生活中寻常的话语背后,确实蕴含着一种深厚的情感与期待,却也同时映出自我感动与牺牲的暗影。黄执中的一句“无受益者的付出,终是自我感动”,犹如警钟,引人深思:在爱的名义下,有多少关怀偏离了真正的需求轨道,错置了深情?

以爱之名,不少父母陷入“自我感动式”付出的漩涡,他们创设出一个个深情的场景,排除任何人的实际参与,撰写出只属于自己内心的剧本。一旦“剧情”在现实中上演得不如自己所预想,无人给予深切共鸣,情感风暴与家庭裂痕很可能悄然滋生。对于父母而言,“自我感动”式付出源自深沉爱意,但在子女那里却可能演变成为无法流动的“束缚”,让子女在亏欠感与不配得感中蹒跚前行。一声声“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在传递牺牲感的同时,如巨石般沉重地遮蔽了子女真实的需求,也压制着他们内心的声音。最终,原本的爱意在误解中不断降温。

“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是一种出于自我意愿而非符合对方期待的付出,也是家庭与代际关系里的一种负担和枷锁。自我感动式付出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由自我中心意识驱动下的利己行为。它让付出者与接受者皆背负沉重,痛苦交织,其根源在于满足自我设定的“奉献幻想”。而当一个人通过奉献的方式来获取自己心理上的满足和感动时,必然伴随着想获得足够份量的情感需求,才能满足自己预设中的“情感投入平等”。

纪伯伦在《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中写到:“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在爱的多样表达中,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感到自由与满足的平衡点其实是一件纯粹容易的事情。就家庭中的亲情之爱而言,它可以体现在一顿家常便饭中,全家人围坐共享,愉快聊天,无需谦让,只享受各自喜爱的美食;它也可以体现在父母支持子女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子女也允许父母去发现并拥有自己真正所爱。不必压抑自己,也不必“情绪勒索”他人,正如泰戈尔所说的那样“爱是理解的别名”。

当然,今日撰文并无意否定父母之爱的伟大,我深知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我们方能茁壮成长。在亲子关系这一问题上,我们当然不能一味地指责付出者一方。这是因为,“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或许还折射出另一种困境:父母真切的爱与缺乏表达艺术的矛盾。我们或许可以指责父母不会沟通,却不能全然忽视父母默默付出的一切。爱是施爱者的理解,也是被爱者的宽容。子女尝试着理解父母的苦心,宽容父母的急切,或许是这一话题的另一种解法。

爱是阳光倾洒而我们坐于树影之中仍觉舒凉,而并非是被阴影笼罩全然感受不到阳光。在乘凉的同时也请记得用心浇灌,当冬叶落尽,我们也要记得为树防寒。

(文/林斯琦 中国传媒大学  指导老师:李泓江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红星评论
观点有趣、行文至软、理性有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