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2024年第5期目录/摘要

学术   2024-10-15 18:31   山东  

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 “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笔谈
在文明互鉴中建立中国自主的翻译学
 张西平 5
翻译与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李雪涛 9
论中国历代民歌研究英译的对象性问题

——基于《中国历代民歌史论》英译的考察 

申富英 15
从“格义”到“况义”

——两次西学翻译运动之于文史哲的方法论意义 

纪建勋 21
汉译佛典名相翻译的哲学前见

王 颂 24


中国文明起源与变迁
夷夏东西:从多元到一统的重要过渡阶段 
栾丰实 王 芬 / 28


继承危机与二世亡秦 

陈侃理 / 44

攀附“周制”:北周祖宗的择定及其庙制的构建

赵永磊 / 51

中国古代祭地礼仪的地位与时间落差

——以刘宋北郊的五次迁徙为例

刘 凯 / 66

隋唐宾礼探故 

尹 承 / 81


学术史研究
牟宗三的“中国式唯心论”刍议

黄 敏 / 95

新中国成立后钱锺书的学术道路(1949-1966)
张 治 / 107


中国哲学研究
《老子》的内在分歧

——以第 67 至 81 章为中心

方岚生 撰   俞 风 陈 龙 译 / 122

论老子宇宙生成论的实质内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新解 

冯国超 / 136

万物并生与一体和同:《齐物论》的世界观照

朱 承 / 145

枫树槭树辨:民族文化记忆视角下的必要正名

儒学研究
儒家“戏谑”观:从接受到警惕 
 叶 达 / 157

“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笔谈)

编者按: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就中华文明自身而言,尤其是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海量西方学术思想论著的译介传入,深度参与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形塑、演进和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大势所趋,备受瞩目。在此背景下,2014年《文史哲》国际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应运而生。2024年4月20日,《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十二“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暨《文史哲》国际版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在山东济南召开,恰逢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三周年之际,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在学习领会回信精神上取得的重要创获。本刊选取此次论坛中的五篇发言组成笔谈,以飨读者,期待能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

关键词:翻译;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明互鉴;中外交流

题目:在文明互鉴中建立中国自主的翻译学

作者简介: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学》主编
题目:翻译与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教授

题目:论中国历代民歌研究英译的对象性问题——基于《中国历代民歌史论》英译的考察

作者简介:申富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题目:从“格义”到“况义”——两次西学翻译运动之于文史哲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简介: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教授、《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主编

题目:汉译佛典名相翻译的哲学前见

作者简介: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夷夏东西:从多元到一统的重要过渡阶段

摘要:中国考古学的初期,依据当时的考古发现,提出了仰韶、龙山东西二元格局的学术观点,与傅斯年先生根据古史传说提出的“夷夏东西说”相呼应。此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仰韶较早、龙山较晚,两者在中原地区具有内在的传承关系,流行20余年的仰韶、龙山东西二元格局的主流观点退出了历史舞台。经过数十年的发掘和研究,中国考古学逐渐建立起新石器和早期青铜时代的时空框架,总结出以中原、海岱、江汉、环太湖和燕辽等五大文化区系为主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这一长时段的文化演进过程,自早至晚可以分为若干个历史发展阶段,如多元文化的起源和相互影响、多元演进和一体化进程、夷夏东西、中原中心的确立等,最终汇集和形成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高度统一的秦汉帝国。
关键词:夷夏东西;五大区系;多元演进;一体化;中原中心

作者简介:栾丰实,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王芬,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

 

继承危机与二世亡秦

摘要:皇帝权力越大、专制程度越高,继承就越潜藏危机。秦始皇作为历史上最为专制独裁的皇帝之一,他与秦二世之间的权力更迭尤为困难,其突然死亡又加重了这种困难。种种迹象表明,秦二世面临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促使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残酷、反常的措施。为强调其合法性来源,秦二世一面极力尊崇、模仿始皇,延续其暴政,一面又作出优抚吏民的姿态,反映出在继承危机中的两难处境。然而,秦始皇在征服六国中形成的近乎神圣的卡里斯玛权威终究未能成功传递。秦二世为维持“神性”而退居深宫,反使大权旁落,朝政失控,加速了秦朝统治的崩溃。二世亡秦作为一个极端的例证,表明继承危机是内在于君主专制政体中的“遗传病”。

关键词:秦始皇;秦二世;皇权;继承

作者简介:陈侃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攀附“周制”:北周祖宗的择定及其庙制的构建
摘要:北周庙制由四庙加隆为“天子七庙”,其构建历程映照出魏周革命以后行用《周礼》并非仅仅在北周初年,而是北周长期奉行的文化正统策略。君主庙号彰显出君主明显的神性特征,北周以君主是否具备祖、宗庙号作为判别是否为不祧庙的唯一标准,三不祧庙为不朽先祖的象征。为赋予功业显著的太祖宇文泰、高祖宇文邕以不祧地位,北周极力塑造宇文泰兼容神圣、武功、受命帝、周文王等政治形象于一身,宇文邕则具有显赫的神圣形象。而北周不以开国之君孝闵帝为不祧先祖,反以继体之君明帝为不毁庙,究其原因,在于宇文护废弑孝闵帝、明帝,降格孝闵帝为略阳公,明帝顺次晋升为北周首位君主,北周武帝虽为孝闵帝平反昭雪,但已立明帝为不祧先祖,并分割宇文泰的受命帝形象,刻意塑造明帝为受命帝。北周不断调试其现实制度与“周制”间的关联,在“母以子贵”的政治观念主导下,北周武帝巧妙融合《毛诗》“宫惟远”的古训及东晋故事为一体,创造出文宣太后独占一室的“非驴非马”新制,充分传达出北周攀附“周制”的政治文化诉求。

关键词:北周;受命帝;文宣太后;《周礼》;君权观念

作者简介:赵永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中国古代祭地礼仪的地位与时间落差
——以刘宋北郊的五次迁徙为例

摘要:我国古代祭地礼仪存在两个落差:经典记载与现实实施间的地位落差;经典记载中攀附宗周与载体多产生于秦汉的时间落差。地位落差的典型非刘宋北郊莫属,其在二十五年间凡五次迁徙,为古代祭地场所变动次数与频率之最。刘宋北郊前三次迁徙以覆舟山南为起点,沿玄武湖从西北向北移动。第四次迁徙后北郊当在北偏东的丑位,所处“钟山北原道西”指钟山北高丘道路西侧;钟山一号坛是大明三年北郊坛的证据并不充分。北郊的五次迁徙,折射出地位落差,而其根源在时间落差,即北郊成立的经典依据存在问题。《周礼》方丘说是战国乃至秦汉时人追忆并系统化塑造而成。匡衡改革南北郊时,作为祭地场所的北郊首次结合南郊出现,王朝祭礼中政治秩序需求因素转重;后经郑玄经学建构,王朝祭礼出现郊丘双核心。祭地礼仪的实际出现与成熟晚在两汉,却攀附为“宗周旧制”,伴随南北郊的成立,又融合成为“汉家故事”的一部分。自兹以降,以郊祀为核心,以耤田先蚕、朝日夕月等为辅翼的华夏王朝祭礼逐步形成。
关键词:北郊;方丘;祭地;宗周旧制;刘宋

作者简介:刘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隋唐宾礼探故
摘要:传统中国的宾礼至隋唐始成为王朝外交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皇帝专门迎接、接见与宴会蕃国主与使者的仪式。此前中古时期,宾礼按照儒家经义分为了两条线索,其一对象仅为诸侯,其二则含廷臣。隋唐延续了北朝的传统,隋初有附庸的梁国为其诸侯,至唐则以宾礼待“四夷”。《开元礼》规定了宾礼的范围与仪式,其文本定型于隋开皇初,各篇大都整体来自古礼的格套,体现了中国礼制设计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正因如此,这种与王朝现实政治运行关系较为密切的礼仪项目,越是依照古礼的格套来设计,就越远离现实和实用性。在唐代的历史上,另有制度安排来承担宾礼的功能,即其所以待臣僚之制,包括常朝仪制与宴群臣之会。这意味着不论谁来见皇帝,相关的安排都是大致相同的,这是管理上最为方便的形式。唐代宾礼仪式既不反映唐朝与周边诸政权的外交关系或实力对比,也不表示唐朝概以君臣关系处理对外交往,而且宾礼仪式本身的变化不与国际格局的变动直接对应,而只依从于皇帝制度本身的变动。后来不同程度袭用唐式宾礼的宋、辽、夏等政权,则造成了有唐宾礼一统东部欧亚的创局。
关键词:《大唐开元礼》;外交文化;常朝制度;《仪礼》

作者简介:尹承,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牟宗三的“中国式唯心论”刍议
摘要:牟宗三认为,真正的唯心论系统唯中国哲学独有,西方哲学所谓idealism不应译为唯心论,而应为观念论。中国的唯心论又名彻底唯心论,可从彻底的实在论、唯本心、实践的智慧学三方面来理解,其唯心之心实为本心、道德自我、本体,体现心的实存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具体而普遍之心。只有在良知、自由无限心的语境中,通过个体生命实践工夫,唯心之论才可证成,表明道德自我需要在实践中实现自身。这一中国式唯心论实质上是传统儒学心性论的现代转进,也是牟宗三两层存有论哲学体系之要义。然而,唯心论在中西哲学不同语境背景下存在翻译和理解差异,中国式唯心论虽能彰显中国哲学之殊相,突出天人不二,却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言说困难。
关键词:中国式唯心论;观念论;康德;自由无限心;自我

作者简介:黄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钱锺书的学术道路(1949-1966)

摘要:钱锺书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很快被吸纳到共和国学术机构中去,按照新式的科研规划与安排从事研究,直至1966年后中断。这段时间是钱锺书生命中相对安稳而又忙碌的阶段,作为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组的研究员,他在个人读书兴趣与当下科研机构制度下的工作任务需要之间,逐渐寻找并确立了一种回归经典源头且试图以此与时代进行对话的方式。这种学术志趣上的变化,最终成就了钱锺书从浑无涯涘的博览事业中走出,写成他的学术巨著《管锥编》。追溯这一学术道路里个人与时代的关联线索,结合读书笔记手稿、信函等材料,有助于揭示钱锺书后半生学术发展轨迹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钱锺书;古典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所;手稿

作者简介:张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老子》的内在分歧
——以第67至81章为中心
摘要:众所周知,郭店出土的三组竹简包含了《老子》的文本,但其中未见传世本《老子》后十五章的内容。详细考察《老子》后十五章,会发现它们阐明了一种与郭店竹简材料迥异甚至相反的融贯哲学立场。后十五章的基础在于“恒与善人”的人格天,《老子》其余诸章明确拒绝了这种观念。后十五章推崇使用惩罚,而无意于质疑语言或道德范畴,也不关注自我修养的内在实践。蕴含在《老子》后十五章中的背景性论证对于诠解《老子》,尤其是对于区分所谓的“宗教性”读解与“哲学性”读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子;郭店;马王堆
作者简介:方岚生(Franklin Perkins),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东西方哲学》主编

译者简介:俞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

论老子宇宙生成论的实质内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新解
摘要: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最有代表性的表述,便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而,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确切含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二”“三”之所指,却一直众说纷纭。如对于其中的“一”,或认为指元气,或认为指“道”,或认为指“有”;对于其中的“二”,或认为指阴阳,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对于其中的“三”,或认为指天、地、人,或认为指阴气、阳气与和气;等等。有的学者则认为,这里的“一”“二”“三”,只是老子对“道”生万物的模式的一种表述,并无具体所指。经过深入考察,在此提出的新的观点是:“道生一”,指“道”即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因此,“一”指的是包含本体和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一生二”,指有了“一”即宇宙万物的本原,从而有了天地二者,因此,“二”指的是天地;“二生三”,指的是有了天地,“一”存在于其间,从而有了“三”,因此,“三”指的是“一”加上天地二者之和;“三生万物”,指的是“一”在天地之间发挥作用,从而创生了万物。
关键词: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作者简介:冯国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副编审

万物并生与一体和同:
《齐物论》的世界观照
摘要:《齐物论》中关于如何观照世界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的思考,对于树立人与世界共通和同的一体性意识具有积极价值。庄子认为,天地万物葆有各自独特性,任造化所生并呈现出“吹万不同”的差异样态。对千差万别的世界,各有成心的人形成了莫衷一是的认知与表达,造成了意见纷出、是非四起的分裂局面。庄子试图引导人们超越自我局限的是非迷误,让世间一切都照之于普遍之天,尊重各自本然的差异性,以空明心境去观照世界、应对人世,任由天地万象森然,人只以齐一视之,以此抵达超越虚妄是非的达观之境。庄子认为,在对世界的认知中,有限名言分割了无限之道,为了保全“道”的整全性,不要在“人为一律”的有限性思路上陷入无限循环,而应该改变观照世界的方式,以本质上的普遍同一性来看待世界,以静默的方式与世界相处并和而为一。由此,人应该如其所是地观照世界,超越是非、差异、争执与对待,从而随物自化、逍遥游世。
关键词:《齐物论》;差异性;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朱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研究员 

儒家“戏谑”观:
从接受到警惕
摘要:戏谑是一种以引起他人积极情绪反馈为目的且在大多数场合不具备道德属性或义理价值的交往型活动。宋以前儒家对戏谑行为大体持开放态度。以孔子、毛公、郑玄、孔颖达、韩愈为代表的儒者都肯定戏谑的合理性,尤其以郑玄“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庄而时戏谑”的表述最为经典。这与他们将戏谑视为一种具有调适功能的行为活动有关。宋明道学家则主要将其视作一种摇荡性情、妨碍德性生成的危险行为,戏谑与生命内在的冲动与欲望被紧密关联起来。宋明道学家对戏谑持警惕态度,与他们建立的以道德本体为根基、以道德生命为基本面向的生命学说体系密不可分。在这样的学说中,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被赋予义理价值,这就导致无道德或义理意义的戏谑行为被排斥在真实而庄严的道德生命之外。其中,刘宗周将“谑”“笑”视为导源于七情且必须对治的“显过”,可谓道德严肃主义之典型代表。
关键词:戏谑;宋明道学;接受;道德严肃主义;儒家幽默文化

作者简介:叶达,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发展创新与文化浙江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往期精选

刘增杰 | 现代作家日记研究面临的两个紧迫任务


人文高端论坛特辑 | 赵涛:妙在隔与不隔之间——浅谈海外中国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文史哲杂志
《文史哲》杂志编辑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