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高端论坛特辑 | 马文:培养中国的翻译“国家队”

学术   2024-08-22 18:31   山东  

编者按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中国文明而言,特别是自近世“西学东渐”以来,巨量西方学术思想论著的译介传入,深度参与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之演进。近十数年,“中华文化走出去”复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文史哲》国际版(英文版)于2014年应运而生。值此国际版创刊十周年之际,编辑部举办主题为“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第十二次“《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暨“《文史哲》国际版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发嘉宾发言,呈现学界、刊界的精彩认知。

本期推出的马文先生的这篇论坛发言,强调“翻译中国”已成潮流,其主力军是中国译者,当下亟需推动翻译与文、理、农、工、医多学科交叉融合,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破解“两张皮”的问题。发言指出:第一,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是一种历史必然,对于中国这是国力提升的一种反映,对广大的译者则是时代的使命第二,顺应时代大变局,构建翻译大格局,需要我们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第三,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大格局的重要依托,现在国家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能够传播中华声音、中国声音的翻译队伍;第四,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立足山大的平台,为构建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大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言专家 | 马文,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原  题 翻译与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午好。感谢杜先生的邀请,非常荣幸参加这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翻译和文化传播的主题,我是来自外语学院和翻译学院,围绕这个主题,我想从外语学科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山东大学外语师资雄厚,有很强的翻译力量。然而,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是否适合进行文化传播,翻译是否能够对接国家的相关的需求呢?这需要很好的思考和谋划。如何破解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我们希望在下一步人才培养中能够积极和文史方面的专家对接,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培养适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优秀人才。今天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黄友义先生在他的著作《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2022)中梳理了我国近现代翻译的发展历程,他谈到一百多年前大量外国文学作品通过翻译进入中国,那时候主要是外译中。一百多年前通过翻译《共产党宣言》进入中国,从另外一个角度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40多年前中国也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中译外的项目有所增加,但更多的是外译中,这是改革开放给翻译带来的红利,当时的外语学科迅速发展,因为改革开放,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我们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向国外学习,所以外译中被统称为“翻译世界”。进入21世纪,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就是把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技术、生活各个领域对外翻译,目前成为大势所趋,这种现象叫做“翻译中国”。

正如黄友义先生所言,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于中国这是国力提升的一种反映,对广大的译者则是时代的使命。翻译中国的兴起是由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所决定的,国际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以及了解中国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翻译中国变成了一种潮流。翻译中国的主力军是中国的译者,外国译者虽外语流畅,但由于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国外的一些译者无法满意地完成翻译,还时常有误译、错译的现象的发生。因此,翻译中国的主力军还是中国的译者,培养中国的翻译“国家队”迫在眉睫,翻译中国的高级人才培养已成为翻译学外科的重要使命。

第二,顺应时代大变局,构建翻译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来说,基于国际的形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迎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我们面对国际话语“卡嗓子”的挑战,就是有话说不出,说出来也没有人听的这个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真实的中国,急需翻译和相关学科实时调整培养的目标,培养实战型的翻译及传播人才,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以更宏大的视角考虑翻译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找准翻译学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当中的定位。这需要在未来的翻译学科建设及翻译人才培养中认真考虑这些问题。

新形势下,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要积极解答翻译和相关外语学科如何做得更好,以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同时要思考多学科联动、跨学科协作,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这需要打破学科的壁垒,破解“两张皮”的问题。上午一些专家也谈到,在翻译领域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很多学习外语的或者是精通外语的老师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但有一些外语老师是从文学院、历史学院、哲社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他们来从事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和传播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下一步首先要推动翻译与文、理、农、工、医多学科交叉融合,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破解“两张皮”的问题,这一点上午张西平老师也谈到过。第二是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翻译质量和传播效率,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的范围。第三还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翻译与文化传播工作者的合作交流,上午也有老师提到,我们一定要有外国专家的参与,尤其是和搞汉学的人一块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积极搭建国际合作的平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比如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语言服务和文化咨询,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相关工作,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的方案和智慧,同时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氛围等等。

第三,加强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

近期国家提出了增设翻译专博(DTI),在原有的翻译专硕(MTI)的基础上,专门培养翻译领域的高端人才。

翻译目前列入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2。这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响应国家号召建立翻译专业博士学位点,培养翻译人才现在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时进一步完善翻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口笔译人才的培养。

翻译专博的设置,是强化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的时代所需,这个方向的设置有利于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支撑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有效解决有话说不出,说了外国受众听不懂,听了传不开的问题。这恰恰是国家设置翻译专博的目的所在。

翻译人才的培养,需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作用。国家层面有中国译协,山东省有山东译协,我们学院是山东译协的会长单位。现在有很多的行业组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框架和行业标准,目前来说还缺乏翻译的职业框架和行业标准。中国译协正在积极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人才培养中,需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话语权。翻译专博的培养要求与大的企业对接,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同时加强培训,提升译员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鼓励校政企联合举办各类翻译交流活动,加强国际翻译组织的交流合作,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翻译界的国际影响力。

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大格局的重要依托,现在国家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能够传播中华声音、中国声音的翻译队伍。

当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翻译队伍,而且形成主渠道充沛、多层次并举、多领域拓展的人才供给格局,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对外传播的主干力量,是目前翻译学科的重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做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相关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第四,立足大平台,贡献山大智慧。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能为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工作做些什么呢。历史上山大有很多著名的翻译家曾在外文系工作,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璀璨。比如梁实秋先生1930年担任外文系首届主任,他是中国独自一人翻译莎士比亚的第一人。孙大雨先生也是翻译莎士比亚的名家。赵少侯先生翻译了法国的一系列的小说,《伪君子》《羊脂球》《项链》等剧本。罗念生先生是古希腊文学的翻译和研究领域中具有杰出贡献的学者,黄嘉德先生也翻译了很多名著,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年中国译协给俄语系退休教师关引光先生授予了“资深翻译家”的称号,给李彦文老师授予“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体现了对我校翻译实力及贡献的充分认可和褒奖。

作为外语学科能不能给山大学派,包括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做一些工作呢?显然是可以的。我校外语学科已经有90多年历史了,除了外国语学院,还专设了翻译学院。在最近一次翻译专业学位点评估中,外语学科获得A+,在全国名列前茅,翻译专业软科排名中获评A+等级,具有很强的实力。

我们利用外语及翻译优势围绕服务对外话语传播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助力文化传播,担任尼山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等重要的活动;推动文化传承,深入参与全球汉籍合壁工程,以及山东省文物局的申遗材料等等;讲好中国故事,参与《文史哲》英文版的创刊,还主持承担了20多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利用翻译服务地方城市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承担了很多大型的会议的翻译服务。

因此,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大局,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作。目前来说立足山大的平台,我们想未来能够更多地承担中华优秀传统对外传播的重任。山东大学是传承文明、引领创新大平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阵地,未来我们也想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大学派方面进行助力,把优秀的学者著作能够传播出去。

目前“山东大学经典外译工程”已经列入2024年人文社科重点工程。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计划部分典籍的多语外译工作,如《诗品》《格言联壁》《博物志》《齐民要术》《传习录》《梦溪笔谈》等,另外还有中医典籍的翻译、山大学派的经典外译,这是我们近期要做的重要工作。

此外,我们还会实时启动“世界文明传译工程”,我们不但要中译外,还要外译中,把世界文明的重要典籍以外译中的形式传播过来,这也是我们想做的。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地申请翻译专业博士学位点(DTI)的建设,其中齐鲁文化与国学典籍翻译、医学及传统中医药的翻译是我们重要的方向。设立DTI,有助于培养一批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具有全球视野、跨学科视角、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领军人才。

下一步,需要大力推动外语与文学、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等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有效破解“两张皮”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地对接不同学科,一个是向这些学科学习,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交叉融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同时能够积极地对接各学科相关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发挥外语及翻译学科的作用。另外,需要紧密对接国家发展的需求,在培养国家需要的外语及翻译人才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构建并依托中外合作交流平台等开展文化传播工作。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山大外语学科将积极承担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抓住翻译这个重要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潜能,并与其他学科通力协作,为构建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大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谢。

录音整理 | 祝铭旋(经讲者审阅)

编辑 | 高畅

审核 | 邹晓东


往期精选

宗法的历史困境与荀子的应对之道 | 李友广


酒与古代佛教僧人之戒律实践 | 王磊


文史哲杂志
《文史哲》杂志编辑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