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信仰、民间宗教与古代民众起义| 濮文起

学术   2024-07-06 18:35   山东  

摘  要

自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515)佛教僧人法庆以弥勒信仰创立大乘教、梁武帝大通元年(527)佛教居士傅翕以弥勒信仰创立弥勒教以来,弥勒信仰在此后的千年流传过程中,一直是中国民间宗教的思想核心。其中,元末白莲教的彰显与弘传,明中叶无为教、黄天道、东大乘教的继承与发展,明末清初大乘天真圆顿教的集大成与体系化,使弥勒信仰更加深入民间社会,赢得了广大民众云合景从,因而引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民间宗教信仰运动以及由此转化的连绵不断的民众武装反抗运动。

作 者 | 濮文起,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原 载 |《文史哲》2024年第3期,第44-54页

原 题 弥勒信仰:中国民间宗教的思想核心

扩展阅读

周末悦读|郑学檬:印度佛教向东而非向西传播的原因

一、弥勒信仰的发轫

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其中的大乘教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大乘教又称大乘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一个派别。大乘佛教一方面建立起新的佛身论和佛土论,把释迦族精进修道、受人尊敬的“王子”转化为拯救众生的神明;另一方面,又把虚幻的信仰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沟通起来,突出发展了现世救济的菩萨思想。这个佛教派别主张普度众生,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以自利、利他并重,尤重利他,特别是它宣扬的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思想,开启了人们追求自身价值之意识。
弥勒信仰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流派,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弥勒上生成佛和弥勒下生救世。
据南朝刘宋沮渠京声译《观弥勒上生兜率陀天经》说,弥勒,姓慈氏,名阿逸多,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大婆罗门族。弥勒出生不久,便出家修道,为释迦牟尼弟子,侍立一旁听法,最终在龙华树下证得智慧。释迦牟尼授记(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修炼成佛,先于其师释迦牟尼入灭(离开人世),上生兜率天——一方庄严、华美、玄妙的佛国净土,一个光明灿烂的美好世界。
又据西晋竺法护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言,释迦牟尼涅槃后,世界陷入苦难,一切罪恶次第出现,至弥勒自兜率天下生,在龙华树下绍继佛位,三行法会,以救世人:
时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举阎浮地内,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诸村聚落鸡鸣相接。是时,弊华果树枯竭,秽恶亦自消灭,其余甘美果树,香气殊好者,皆生于地。尔时,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贪欲、嗔恚、愚痴不大殷勤。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别,如彼郁单越人而无有异。是时,阎浮地内,人民大小皆同一响,无有若干差别异也。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复还合。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苦。所谓金银、珍宝、砗磲、码碯、真珠、虎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是时,人民手执此宝,自相谓言:“昔者之人,由此宝故,更相伤害,系闭在狱,受无数苦恼,如今此宝与瓦石同流,无人守护。”
大乘佛教倡扬的这种弥勒净土与弥勒下生救世信仰传入中国后,立刻博得民心。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仍,战乱不息,生灵涂炭,饱受战祸的人民无不渴望太平,弥勒下生后的美好世界,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夙愿。
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515)六月,佛教僧人法庆依据弥勒信仰,自称弥勒佛,创立大乘教,以一种异常惨烈的暴动形式,进行了一次越出常规的“灭佛”运动:“魏冀州沙门法庆以妖幻惑众,与勃海人李归伯作乱,推法庆为主。法庆以尼惠晖为妻,以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刺史萧宝寅遣兼长史崔伯击之,伯败死。贼众益盛,所在毁寺舍,斩僧尼,烧经像,云‘新佛出世,除去众魔’。”法庆以“新佛出世,除去旧魔”为号召,率领暴动队伍,“所在毁寺舍,斩僧尼,烧经像”,以佛教为攻击对象,正是对北魏时期佛教发展过滥因而蠹政害民的一种反抗。
大乘教暴动不久,就遭到统治当局残酷镇压,“禽法庆,并其妻尼惠晖等,斩法庆,传首京师,后禽归伯,戮于都市”。“大乘之众五万余”多被杀戮,“积尸数万”。但是,大乘教徒不屈不挠,继续反抗斗争。两年以后,即孝明帝熙平二年(517),“魏大乘余贼复相聚,突入瀛洲,刺史宇文福之子员外散骑侍郎延帅奴客拒之。贼烧斋阁,延突火抱福出外,肌发皆焦,勒众苦战,贼遂散走,追讨,平之”。
与此同时,梁武帝大通元年(527),佛教居士傅翕根据佛教“弥勒下生”说,“自谓弥勒佛降生”,创立了弥勒教,一时“奉者若狂”,共尊傅翕为弥勒教祖,“乡人乃或舍须发,或倾财宝,于大士坐禅之高岩松下建寺,因名双林寺。大士亦还家货贸妻儿,襄助功德。并造九层砖塔,经典千余卷。从之学者,颇有其人”。其信众多系一般平民,因当时一律身着白色衣冠,故有“素冠练衣”之说。
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傅翕派遣弟子傅暀赴京,“致书梁武帝,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傅暀“在御路烧其左手”,“因得达天听”,于是,梁武帝迎请傅翕“至都,入殿讲论,作偈言若干”,“帝待以殊礼”。他的弟子更是用力宣扬,如慧集尝说一偈,为世人普遍传唱:“大士兜率来,震动游诸国。莲花匝地生,特许迎弥勒。普光初学道,无边世界动。回天复转地,并入一毛孔。”如此看来,傅翕已经不是兜率天上的弥勒,而是现实世界的弥勒,特别重要的是傅翕创立的弥勒教与其所宣扬的“弥勒下生”信仰,带有极强的政治性——凡是弥勒出世,就是佛祖更替,改天换地的时代,其中也就隐喻了聚众造反的含意。因此,弥勒教出现以后,很快由江南传到北方,并立即被下层民众作为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元旦,弥勒教徒数十名,“皆素冠练衣,焚香持花,自称弥勒佛,入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杖,将为乱,齐王暕遇而斩之。于是都下大索,与相连坐者千余家”。大业九年(613),唐县(今河北省唐县)人宋子贤“自称弥勒出世”,“潜谋作乱,将为无遮佛会”,谋划举兵杀掉在高阳巡视的杨广,计划泄露后,朝廷派鹰扬郎将率兵抓捕。是年十二月,又有沙门向海明“自称弥勒佛出世,潜谋逆乱。人有归心者,辄获吉梦,由是人皆惑之,三辅之士,翕然称为大圣。因举兵反,众至数万”。他自称皇帝,建元“白乌”,隋廷“遣太仆卿杨义臣击破之”。
进入唐代,弥勒教仍很盛行。高祖武德元年(618),怀戎(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保岱镇)弥勒教徒高昙晟与僧五千人率斋众反唐,“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静宜为邪输皇后,改元法轮。遣使招开道,立为齐王。开道帅众五千人归之,居数月,袭杀昙晟,悉并其众”。玄宗开元元年(713),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人王怀古宣扬:“释迦牟尼佛末,更有新佛出;李家欲末,刘家欲出。今冬,当有黑雪下贝州,合出银城”。王怀古以谶语形式,预言弥勒佛下生,将以“银城”取代李唐王朝,已危及唐王朝的统治。为此,玄宗于开元三年十一月亲下诏书,禁止弥勒教。经此次禁断,弥勒教不再公开活动。武宗会昌灭佛后,弥勒教遭到进一步镇压,只能秘密流传,直到三百多年以后,又在贝州再次公开露面。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十一月二十八日,弥勒教首王则在贝州(今清河、临清、武城、津夏一带)率众起义,囚禁知州张得一,杀死通判董元亨、司理参军王奖等,占据贝州城。王则“僭号东平王,以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建国曰‘安阳’,榜所居门曰‘中京’,居室厩库皆立名号,改年曰‘得圣’,以十二月为正月,百姓年十二以上,七十以下,皆涅其面‘义军破赵得胜’。旗帜号令,率以佛为称”。王则起义失败后,“州郡大索妖党,被系者不可胜数”。
元朝末年,由佛教净土宗支派白莲宗演化的白莲教,在汲取明教(摩尼教中国化)“明王出世”教义的基础上,又融合弥勒信仰,提出“明王出世,弥勒下生”的口号。在元末天下大乱的形势下,北方白莲教教首韩山童“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及江淮愚民皆翕然信之”。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带白莲教首领刘福通指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因消息走漏,韩山童被捕杀,其妻杨氏与子韩林儿逃避武安山中,刘福通在颍州反,率众一举攻克颍州、亳州、项城、罗山、真阳(今河南省正阳县)、确山、汝宁、息州、光州等地。义军所至,不杀平民,不奸淫,不抢劫,并开官仓,散给贫民,因此发展极其迅速,“众至十余万,元兵不能御”。因义军“以红巾为号”,故称“红巾军”,简称“红军”;又因烧香礼弥勒,亦称“香军”。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拥立韩林儿称帝,国号宋,改元龙凤;“后迁都安丰,号宋徽宗九世嫡孙,臣民称为主公”。拆鹿邑县太清宫木石,修治宫阀,殿前矗立两面大旗,上书“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旨在号召驱逐蒙元统治,恢复赵宋江山,因而得到四方响应。其中,影响较大的起义军,有起于蕲(湖北省蕲春县)、黄(湖北省黄冈市)的徐寿辉、彭莹玉部,起于徐州的芝麻李、赵均用部,以及占据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市)的郭子兴、孙德崖部等,均奉龙凤年号,以号令军中,一时反元红巾军系统有众三十余万,遍布河南江淮地区。
从龙凤元年(至正十五年,1355)韩林儿称帝,到龙凤十二年韩林儿被朱元璋派人溺死瓜洲江中,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红巾军与蒙元军队“大小数百战”,特别是三路北伐,持续六七年,兵锋所指,西至关陇、河西地区,东到辽阳、高丽,攻占上都,威胁大都,纵横驰骋数千里,横扫蒙汉地主阶级,使“往年大姓家,存者无八九”,从根本上摧毁了元朝在北方的统治。与此同时,南方红巾军则充分利用韩宋红巾军与元军鏖战之机,横扫元朝在江南的统治势力。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变成了朱元璋改朝换代的工具,但是策动这次民众大起义的则是弥勒信仰,因而使广大民众在与蒙元统治的殊死斗争中,“酷信弥勒之真有”,以实现“冀其治世,以苏其苦”的理想。

二、弥勒信仰的演化

原为韩山童“门弟子”、起义军领袖郭子兴部将的朱元璋,当他做上明朝皇帝以后,就立即于洪武元年(1368)诏禁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禁淫祀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巫觋、扶鸾、祷圣、书符、咒水邪术。”洪武三年,朱元璋颁布《禁淫祠制》,重申禁令:“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巫觋、扶鸾、祷圣、书符、咒水诸术,并加禁止,庶几左道不兴,民无惑志。”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又命礼部榜示天下:“有称白莲、灵宝、火居及僧道不务祖风,妄为论议沮令者,皆治重罪。”从此,白莲教被后世历代君主专制统治者作为“邪教”总称或标签,再也不见容于天覆地载。
但是,综观整个明朝时期,白莲教或以白莲教名义的民间宗教活动非但没有稍微敛迹,反而处处表现出与大明王朝的离异与对抗,掀起了连绵不断的武装暴动或武装起义。其中,著名的有明初陕西高福兴、李普治、田九成起义与山东唐赛儿起义,明中叶荆襄刘通、石龙起义等。
在白莲教活动非常活跃的明中叶,出现了一支对明清民间宗教世界影响巨大的教派——无为教。无为教的出现,开启了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的新纪元。在无为教思想的启迪下,以无为教为范型的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等教派相继涌现,并演化出各种名目的宗支派系,流播于大江南北,扎根于民众之中。这些新兴教派继承与发展了南北朝以来的弥勒信仰,与传统的白莲教相互激荡,由此兴起了一场空前的民间宗教信仰运动,有时还转化为民众武装反抗运动。
无为教,成化十八年,戍边军人罗清(法名普仁)创立。无为教在流传过程中,罗清异姓传人陈仲智(法名明空)将佛教的“三佛三会说”纳入无为教教义思想:“过去佛,庄严劫,诸佛祖母;见(现)在佛,贤圣劫,招续传灯。未来佛,星宿劫,三玄显妙;把三佛,都找着,三性圆明。”“过去佛,青阳头会,贤圣劫,执掌乾坤,九十二亿在红尘,阎浮世界迷真性,天宫有分,我来找寻。我佛!九劫功满回宫院。现在佛,红阳二会,庄严劫,独自为尊,升天教主下天宫,花开一转无人惺,九十二亿,随佛下生,我佛!一十八劫,圆满回宫殿。未来佛,白阳三会,星宿劫,执掌天宫,九十二亿在红尘,阎浮世界迷真性,厌(燕)南照(赵)北一粒金丹。我佛!八十一劫超凡圣。”“燃灯佛,掌教时,三劫天地;日行过,落西南,丈二神通。释迦佛,掌世界,四方天地;日出东,丈六身,上下方停。弥勒佛,掌世界,圆觉天地;日出南,丈八身,各显神通。”在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三佛之间,无为教崇信与张扬的是未来弥勒佛。
黄天道,嘉靖三十七年,戍边军人李宾(法名普明)创立。在其传教经典《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中,李宾继承了无为教的三世三佛思想,认为“九十六亿人缘过去佛,度了二亿,此是道尼;见(现)在佛,度了二亿,乃是僧尼释子;后留九十二亿,皇极古佛,本是圣人转化,全真大道,乃是在家菩萨悟道成真”。这里所说的“皇极古佛”即弥勒佛,黄天道传扬的也是弥勒信仰。
李宾弟子郑光祖(法名普静)更加凸显未来弥勒佛的救世作用:
过去无极化燃灯,一无文字为佛也,乃为悟而知之;现在太极化释迦,遗留有文字为之法也,乃为学而知之;未来皇极化弥勒,遗留九经八书,为之僧也,乃为生而知之。燃灯佛,九劫立世无相劫;释迦佛,十八劫立世庄严劫;弥勒佛,八十一劫立世星宿劫。过去燃灯,三气受相;现在释迦,五气受死;未来弥勒,十气受返。燃灯佛子,兽面佛心;释迦佛子,人面兽心;弥勒佛子,佛面佛心。过去人寿活三甲,现在人寿活六甲,未来人寿活九甲。三甲者,寿活千岁;六甲者,七十者稀;九甲者,寿活八百一十岁,乃是三返七转九还之数也。
弥勒古佛,掌教为尊,圣人转化,另换乾坤。
文房四宝,只显儒门,僧道寂灭,不显傍门。
邪师杂祖,一扫无存,普行正道,无为一心。
庄严古佛,妙理无穷,通天彻地,放大光明。
南北丹转,法宝相停,真阳转化,参拜真空。
空王殿内,参拜无生,弥陀宝会,歌舞吹笙。
同欢同乐,常伴清风,寿活八万,辈辈长生。
十炁聚足,紫牟金身,五十四两,重合三斤。
身高丈八,不带微尘,光明随照,一体皆通。
郑光祖在这里不仅称颂弥勒佛掌管的未来世界是“同欢同乐,常伴清风,寿活八万,辈辈长生”的美好境界,而且还公然提出了贬低过去佛、否定现世佛、肯定未来佛的大胆论断,称“燃灯佛子,兽面佛心;释迦佛子,人面兽心;弥勒佛子,佛面佛心”,又力主“弥勒古佛,掌教为尊,圣人转化,另换乾坤”。其中,对现世佛的否定,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张扬“弥勒古佛,另换乾坤”,则意味着改天换地,因而使这一思想具有浓烈的愤世、叛逆色彩。
东大乘教,嘉靖四十三年(1564)“蓟州皮工”王森创立。该教派认为造成悲惨世界的根源是释迦牟尼偷花所致:
尔时,弥勒尊佛与释迦牟尼佛,三世以来,为亲兄弟,同修大道,同证菩提,无上正觉,十号具足,万亿周身。三世以来,大功成就,弥勒佛为兄,释迦佛为弟,大道正觉,俱以成就。弥勒圆满,乃自商议谁先治世,普度众生。于是同盟而日大定,竖锡于前,若锡杖上先开花者,先当治世,后开花者,后当治世。同盟言讫,乃竖锡座前,各敷定席,已定瑞花。彼时,释迦入定。一日,私目视锡,自锡之上,只有五色毫光,不曾开花,若弥勒佛龙杖之上,先开了花,其花红色,正当龙口之中,如日初升,光照天下,三界皆见。当时,见弥勒佛正该大定,乃轻轻移去龙花,安在金锡之上,复来大定。及三日之后,同开正眼,金锡之上,龙华色减,红光润白。弥勒世尊微微笑曰:“我虽在定,天眼亦见吾弟偷移龙花,且花颜色不悦,光明减少,今将世界付汝管治,惜乎不能全美。三千年间,人民富贵苦乐不均,五谷少登,国土争竞,四方不宁,盗贼常生,邪神自然,百怪交加,人民受苦。……”
这就是说,现实世界的种种灾难与罪恶,都是释迦牟尼偷花治世的结果。那么,弥勒下生治世,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天地呢?
世间人民,受三千年苦。吾(弥勒佛)下生后,当令天雨黄金白米,五朝十日;又令易地自然饱满,得此受用;又令一切世间无益之草,尽皆除去,遍山遍地,皆生可养之谷,早萌早生,一任人民受用食之;又见(令)一切世间无用之木,尽皆除去,遍地高卑,所生树木,皆有果食,大而如斗,小而如升,令人食之,养人红颜,延人寿命,不病不夭,其味甘美,食之一饱,数日不饥;又令一等棉帛之树,其叶且长,柔软如绢,可作衣服,一任人民取而用之,无寒无暑,无贫无富;人人端正,个个清奇,不淫不娼,不戏不乱,个个修行,人人念佛;令人长寿,自有三万九千之岁,身形长大,生而能行。到此之时,思衣得如意之衣,从空而至,任意穿着;想食得甘美之食,自然而然,一饱任足。大地如同天上,与三天一同受记,不生不灭,愈多愈广,世无浊气,喷地馨香。他方世界,一切人民,皆念吾名,愿生吾国。
这是一个何等幸福快乐的人间乐园!要吃有食,要穿有衣,无寒无暑,无贫无富,人人都是端正清奇,个个都能活到三万九千岁,这正是弥勒下生治世的尘世天堂,与释迦牟尼偷花治世的悲惨世界形成了鲜明对照。因此,对于那些祖祖辈辈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广大民众来说,又有谁不仰望苍穹,盼望着弥勒“早早下生,救度众生”呢?!
正是在弥勒信仰的召唤下,东大乘教大传头徐鸿儒于天启二年(1622)五月初三日,在山东巨野徐家庄举起了推翻朱明王朝的大旗,“以伪印传旗敕诸方,一时并起,皆著红巾为号,旬日之间,远迩响应”。初十日,徐鸿儒率领起义军占领了郓城县梁家楼,徐鸿儒被拥立为“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胜”,封王号,设官职,建立政权。
徐鸿儒率众起义后,受到当地民众欢迎,人们“多携持妇子,牵牛驾车,裹粮橐饭,以趋赴者”。起义军先是攻占郓城,继而占领邹县、滕县、峄县,最后略取夏镇,切断漕运要道,乘胜围攻巨野、曲阜、兖州、郯州,控制了山东运河两岸广大地区。各地起义军日益壮大,众至十几万。其声势正如曾任遵化副使的高捷所说:“妖贼横发,兖沂之间,白骨山积,夏镇戚城,运道阻塞,岂不皇皇乎,国家一大变哉!”时任山东巡抚赵彦也说:“邹鲁本礼教之名邦,忽有白莲之妖孽,蓄谋日久,睥睨甚奢,乘边疆之多事,因人心之易摇,辄敢纠众倡乱,僭号改元,一举而陷邹滕与峄县,杀人如麻,虐焰熏天,南北梗塞,远迩震动,诚百六十年未有之大变也。”
后来,在明军反扑下,先是北直于弘志及各地起义军被镇压,接着徐鸿儒在兖州被明军打败,退守邹县,坚持到十月上旬,城中粮尽援绝,衣食告罄。十月十九日,徐鸿儒率众突围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十一月初六日,徐鸿儒被山东当局献俘京师。十一月二十一日,天启帝登御午门楼,磔斩徐鸿儒等十八人及其父徐东明、母傅氏,传首九边,昭告天下。徐鸿儒临刑前叹曰:“我与王氏父子经营天下二十余年,按籍而数,吾法门弟子已逾二百万,更迟数日,吾横行于天下,孰敢撄吾锋者。”

三、弥勒信仰的定型

徐鸿儒、于弘志起义失败后,在明政府疯狂搜剿、屠戮东大乘教信众的严酷形势下,王森再传弟子弓长(即“张”字拆写,俗名海量)毫不畏惧,自称“天真古佛”化身,从无生老母那里领受诸般法宝,于天启四年(1624)创立了大乘天真圆顿教,誓愿救度沦落末劫苦海的芸芸众生。
崇祯二年(1629),弓长开始从北向南传道,历时七年,到崇祯九年,方告结束。崇祯十四年,弓长带领五名弟子秘密潜往东大乘教发祥地北直永平府滦州石佛口取经。取回的经卷,除佛教、道教经卷外,主要有黄天道圆顿教经卷《钥匙经》(全称《普静如来钥匙佛宝卷》)、东大乘教经卷《九莲经》(全称《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还乡宝卷》),其他经卷则为明中叶以前民间宗教的《转天经》《九龙经》等。
正当弓长总结南北传道经验、研读取回经典之际,一位名叫木人的求道者出现在他面前。木人,又称目人,亦称木子、西木子,即李姓,名字不详。北直保定(今河北省保定市)潞陵庄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生,卒年不详。家境贫寒,吃斋向善。崇祯十五年(1642),木人“不幸室人亡故,流落都京”,在“耳东”陈姓度师、“一土”王姓引师、“子孙”孙姓保师的引荐保举下,参拜弓长为师。
由于木人虔诚求道,聪慧好学,遂使他在弓长的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弓长“头一护法”。于是,弓长决定将自己悟道所得和传道经验悉数传与木人,留下了“弓长演法,木人听经;口传心授,妙理玄功”的真情实录。经过弓长悉心教学,木人很快掌握了弓长的思想精髓。崇祯十七年(1644),弓长去世,木人接掌教权。清顺治九年(1652),木人将弓长思想整理成《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且开始刻板,两年后即顺治十一年刊印问世;接着,木人又在顺治十一年写成《销释木人开山显教明宗宝卷》、顺治十六年写成《销释接续莲宗宝卷》,并相继印行流传,后世传人将其称为“李祖三部经”。
木人在“李祖三部经”中,除了确立无生老母的至高无上神位之外,主要是将自南北朝以来民间宗教的弥勒信仰,进行了集大成与体系化的理论建构。
木人认为,无生老母是创世主和人类的祖先。她住在真空家乡,是一位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至仁极慈的创世主。她开始把宇宙分出天地日月、两仪四象、五行八卦,创造出山川河海、草木禽兽和万物之灵人类。“古佛出现安天地,无生老母立先天。”“无生母,产阴阳,先天有孕;产先天,怀圣胎,变化无穷;生一阴,生一阳,婴儿姹女;起乳名,叫伏羲,女娲真身”,是为“人根老祖”。伏羲和女娲经过金公、黄婆两位神仙为媒,匹配夫妻,从此生下九十六亿皇胎儿女即人类,在真空家乡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因为乾坤冷静,世界空虚,无有人烟住世”,所以无生老母便打发皇胎儿女降临人间。
可是,皇胎儿女来到尘世以后,不仅立即陷入生老病死和酒色财气之迷,而且遭受大自然与各种人为的折磨,历经了一次又一次劫难。每当劫难之时,或赤地千里,草木为枯,五谷不收;或大水滔天,浩荡无涯,吞没一切;甚至白日无光,百兽乱舞,蟒蛇成群;而尘世魔王动辄刀兵相向,杀戮人类,以至白骨撑天,血流殷地,人类百不存一,世界末日来临。无生老母不忍皇胎儿女遭受苦难,大发慈悲,决定把皇胎儿女度回自己身边,永在真空家乡,不再堕入轮回。因此,无生老母又成为救世主。
在此基础上,木人以无生老母名义,把世界从时间上分为三个时期,依次是青阳时期、红阳时期、白阳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依次召开龙华初会、龙华二会、龙华三会。青阳时期(龙华初会)代表过去,命燃灯佛掌世;红阳时期(龙华二会)代表现在,命释迦佛掌世;白阳时期(龙华三会)代表未来,命弥勒佛掌世。每期之末,都有道、劫并降,降道度回儿女,降劫收杀恶魔。于是,燃灯佛首先下凡,执行无生老母的神圣旨意。然而,由于燃灯佛办理不力,在青阳时期(过去世)的龙华初会,只是道降君相,仅度回二亿儿女。接着,释迦佛也辜负了无生老母重托,在红阳时期(现在世)的龙华二会,只是道降师儒,也仅度回二亿皇胎,还剩下九十二亿皇胎儿女在尘世受难,而且许多恶魔也没有消灭。这时青阳、红阳二期已过,龙华初会、二会亦已召开,无生老母就将度回九十二亿皇胎儿女重任都交给了弥勒佛,命他在白阳时期(未来世)的龙华三会一次度完,叫作“末后一着”。
那么,弥勒佛如何完成这个既重且大的神圣使命呢?对此,木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接续莲宗说。木人认为,从时间上,燃灯、释迦、弥勒三佛接续莲宗,弥勒佛是完成“末后一着”的佛祖;为了实现这一神圣使命,弥勒佛要亲自下凡,化为人身,开创一个教派,而这个弥勒佛化身和所创教派,就是其师祖王森和东大乘教;王森身后接续莲宗者是翠花张姐(张祖)、弓长,他自己则是弓长的莲宗接续人。在这种说教中,木人宣称他所领导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正是为了实现“末劫总收圆”,他手下的“三宗五派九杆十八枝”大小会首,均为“领法知识”——传道师,他们的任务是“替祖传法,阐教扶宗”,到各地开荒办道,普度众生。木人还认为,由于实现“末后一着”的任务神圣而又伟大,届时,天上诸佛、诸祖、诸大菩萨、罗汉圣僧、中天教主、天龙八部,乃至三界内外一切善神以及名山洞府得道真人等,都会临凡降世,帮助他完成“末劫总收圆”,同赴龙华三会。
木人将流传千年的弥勒信仰集大成与体系化的理论建构,随着其载体“李祖三部经”刊行,迅速在清代民间宗教信仰世界流传起来,从而导引了一场比明代规模更加宏大的清代民间宗教信仰运动。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藏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统计,自雍正初年始,至宣统三年(1911)止,被清政府立案查禁的民间宗教教派有120多种。它们以极强的传播力与渗透力,将其信仰种子播撒于普罗大众之中,生根、开花、结果,深刻地影响与形塑着下层民众的思想与行为。其中的绝大多数教派,都以弥勒为信仰核心。举其荦荦大者,如天地门教、八卦教、张保太大乘教、混元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天理教,均是弥勒信仰的信奉者、践行者与弘扬者。
顺治七年(1650),山东武定府商河县(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董计升创立天地门教(又称一炷香教),自称弥勒佛化身,在山东、直隶、东北等地区拥有广大信众。天地门教虽遭到清廷多次查禁,但一直在这些地区民间流传。
康熙初年,山东曹州府单县(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人刘佐臣创立八卦教,宣称过去燃灯佛掌教,一年六月,一日六时;现在释迦佛掌教,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未来弥勒佛掌教,一年十八月,一日十八时,弥勒佛掌教的未来世界才是理想世界。与天地门教一样,八卦教也屡遭清廷剿杀,但仍在民间潜行默运,伺机奋起,不断起事,震悚朝野。
康熙二十年(1681),云南太和县(今云南省大理市)人张保太自诩“转世弥勒”,号称“收圆祖师”,创立大乘教,其信众遍及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接着,又快速传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乘教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清廷的高度警觉,终于引发了乾隆初期波及全国的“张保太大乘教案”,各地教首被凌迟处死,骨干被枭首示众。但是,该教派并没有被斩尽杀绝,其余党仍以极大的宗教热情,在民间从事复教活动。
乾隆末年,由康熙后期山西潞安府长子县人张进斗收元教所衍生的混元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其创立者樊明德、刘之协、宋之清均自称“弥勒佛转世”,他们在湖北、河南、四川、陕西、甘肃、安徽等地民间拥有广大信徒,成为一种令清廷惊恐万状的强大的异己力量。乾隆五十九年(1794),在乾隆皇帝“责所司穷索”的指令下,“自河南而安徽而湖北三省大吏辗转根究,不肖州县,变本加厉,按户搜辑,胥吏乘之为奸,人民坐是,破家亡命者,不可胜计”。各省地方官“竟以查拿邪教为名,四处搜求,任听胥役多方勒索,不论习教不习教,只论给钱不给钱,以至含恨之人与习教者表里勾结,借无可容身之名,纷纷蠢动”。湖北襄阳县令还擅自给匪棍李奎、刘相、刘大刀顶戴令旗,“同捐职理问刘滋、牌甲刘二贼,沿乡托名查拿邪教”,实则“藉此勒索,贿赂即为良民,无钱财即为教匪,混行擅杀,抄掳家财,作践妇女”。仅湖北荆州、宜昌就“株连罗织数千人”,疑犯被押解省城时,每船像装柴草一样,装运两百余人,“饥寒就毙,浮尸于江”。从宜都到省城的江面上,到处可以看到无人收敛的漂浮尸体,腥风血雨,惨绝人寰。
面对清政府的残酷镇压,混元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以“弥勒转世”“劫运将至”的宗教预言为思想武器,“皆以官逼民反为词”,于嘉庆元年(1796)策动、领导了历时九年的民众大起义。这次教军大起义,先后有四五十万民众参加,遍及川、陕、鄂、甘、豫五省。为了镇压这次起义,嘉庆帝调集了十六个省的兵力,被教军击毙的一、二品高级将领二十多人,副将、参将军官四百余名,而军费开支竟高达二亿两,几乎耗费了清朝初期的历年积蓄。这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社会最后一次规模巨大的民众起义,也是明清时期下层民众以弥勒信仰为思想武器,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最大一次武装反抗,它十分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促使清王朝由盛转衰,开始踏上了穷途末路。
嘉庆十六年(1811),由八卦教支派直隶坎卦教首林清、河南震卦教首李文成与离卦教首冯克善组合的天理教崛起于民间宗教世界。该教派除了宣称弥勒佛掌教的未来世界才是理想境界,还宣扬末劫思想,倡言白阳劫,“有青阳、红阳、白阳三劫,此时,白阳应劫”;宣称这一劫数,将由林清、李文成克服与“收圆”:“专等此中归汉帝,大地乾坤只一传。”嘉庆十七年冬,林清与李文成在直隶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区)宋家庄会面,约定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在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同时起义。为此,他们大造舆论,宣传嘉庆十八年九月以后为“白阳劫”,只有加入天理教,才能避免被杀戮;又称如今三阳中的白阳当兴,大劫来时,门上插上白旗,即可免劫。嘉庆十八年九月初七日,河南李文成提前率众起义,与清军鏖战豫北;接着,直隶林清派遣几十名教徒于九月十五日杀入皇宫,在紫禁城内与一千多名官兵进行了两天一夜的搏杀,“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震撼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总之,古印度大乘佛教弥勒信仰传入中土以后,其所倡扬的弥勒下生后的理想境界,经过南北朝以后的中国僧人,特别是元末以来中国民间宗教家的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下层民众反抗残暴统治,企羡改天换地的思想指导与战斗旗帜,提领了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下层民众试图改变悲惨命运、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因此,中国民间宗教中的弥勒信仰,堪称中国民间宗教思想的核心,对于洞悉与领略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大有裨益。


编辑 | 高畅

责编 | 李梅

审核 | 邹晓东


往期精选

人文高端论坛特辑 | 一波:李泽厚、杨国荣与“后比较哲学”


家族式个人主义 | 赵翠翠


文史哲杂志
《文史哲》杂志编辑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