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反人类最高智慧集大成之作 (一)

文摘   2024-12-20 08:03   墨西哥  


商鞅的《商君书》绝壁是反人类智慧结晶的合集,读完之后,就会发现,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加一起,都赶不上一个商鞅。在西方思想界,一直把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列为最邪恶的书,但是,读了《商君书》后,就会再也看不起马基雅维利和希特勒的著作了,跟商鞅比起来,他们真的只是小儿科,而且,商鞅是早于他俩两千多年的思想家,就是说,要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和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真正的鼻祖,还真不是西方,中华文明早就孕育了两千年后才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就是说,后世的无论军国主义还是法西斯,真的都是中国老祖宗玩剩下的。而秦国也正是靠着商鞅的军国主义成就了霸业。

秦朝也是根据商鞅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统治天下,二世而亡

而后,汉朝发现只是用法家,导致统治不长久,于是董仲舒巧妙地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炮制出了古代帝王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表面上是温良恭俭让的儒家,而内里,则是妥妥的法家。

儒家——被嫌弃的背锅侠

《商君书》蕴含的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今天,在中国权力结构,职场和家庭人际关系中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这个思想的影子,也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

所以这本书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富人最不希望穷人看到的书”。而在古代,这本书也的确是只有王公将相们才有机会读到的禁书。

知乎就有很多问题问,不同阶层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是不是不一样。

而现实是,还真就是这样。

比如,康熙就当着他的皇子们的面,将他们的老师一个过肩摔摔到地上,然后让侍卫继续暴打他。揍完了后,康熙就跟皇子们说,儒家讲究尊师重教,但是你们也要知道,他们是老师,更是你们的奴才,该揍就要揍。所以大清的皇子们,一方面被很好的帝师教育着,另一方面,帝师在给皇子上课时,都是跪着的。


日本的曹操——丰臣秀吉,就曾在给自己孩子的信中,谆谆教诲:“不听从你的,就S掉。”而不是普通阶层教育孩子“小盆友之间要分享”“小盆友之间有矛盾要好好说”-------    

这篇文章,我将《商君书》中最有“大智慧”的一些片段挑拣出来分享,让读者们看看,古代的统治阶层看的书,受的教育。

如果说有什么实际作用,那就是,如果你是企业或社会管理者,你就会知道,中国式管理思维的思想来源,你会明白如何管理和统治;而对于我等P众生读了这个后,就会清楚理解了中国的过去和未来,更能安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毕竟这才是属于我们的生活方式------

篇幅所限,分成两部分。


一、国为善,奸必多

国家施行善政,奸诈之人一定会多

二、治大,国小;治小,国大。强之,重削;弱之,重强。夫以强攻强者亡,以弱攻强者王。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害生,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害,必强。

使人民强大不守法,国家就会越来越削弱;使人民弱小遵纪守法,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采用使民众变得强大的政策来整治不守法的百姓的国家就要亡国,采用使民变得软弱的政策来整治不守法的百姓的国家就能成就王业。国强而不去征伐,毒害会产生于国内,礼乐等危害产生了,国力必然会削弱;国家进行征伐,毒害转嫁到国外,国内没有礼乐等危害,国家必定强大。

(弹幕:后世的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就说,种族之间就要互相不停斗争才能保证种族的斗志,严重怀疑希特勒看过《商君书》)

          

 

    

三、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国用《诗》、《书》、礼、乐、孝、弟、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国不用八者治,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富。国好力,曰以难攻;国好言,曰以易攻。国以难攻者,起一得十;国以易攻者,出十亡百。

国家有礼、乐、《诗》、《书》、仁善、贤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廉洁、智慧。国家有了这十种东西,国君就是不让民众去打仗,国家也一定会削弱以至灭亡;国家如果没有这十种东西,君主就是让民众去打仗,国家也一定会兴旺以至称王天下。用所谓良民来统治所谓奸民的国家,就一定会发生动乱直至被削弱;国家用所谓奸民来统治所谓良民,就一定会治理好直至强大。国家采用《诗》、《书》、礼、乐、孝悌、仁善、贤良等儒家思想来治理,敌人来了,国家一定被削弱;敌人不来,国家也一定会穷困。不采用这八种儒家思想治理国家,敌人就不敢来入侵,即使来也会被打退。如果发兵去讨伐别的国家,就一定能夺取土地,而且夺取了土地还能够占有它;如果按兵不动,不去攻打别国,就一定会富足。国家重视实力,叫做以耕战的优势进攻;国家喜欢空谈,叫做以不实的想法攻打别国。国家以耕战的优势攻打别国,用一分力气得到十倍的收获;国家用容易做到的谈说之事为资本攻打别国,出十分的力气就会丧失百倍的利益。

四、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国无力而行知巧者,必亡。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强。强,必王。贫者使以刑,则富;富者使以赏,则贫。治国能令贫者富,富者贫,则国多力,多力者王。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加重刑罚减少赏赐,那么国君爱护民众,民众就会为君主拼死效命;加重赏赐减轻刑罚,那么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也不为君主卖命。强盛的国家使用刑罚,民众喜欢又畏惧;使用赏赐,民喜欢又贪图。没有实力而使用智谋和欺诈的国家,就一定会灭亡。对于胆小的人用刑罚来让他们作战,一定会勇敢;对勇敢的人使用奖赏的办法,他们就会拼死效力。胆小的人勇敢,勇敢的人不怕死,国家就没有敌手,这样的话就强大。国家强大,就一定能称王天下。用刑罚来役使穷人,让他们去务农,那就会变富;对富人施行奖赏,让他们用钱粮买官,那就会变穷。治理国家能让穷人变富,富人变穷,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实力雄厚,实力雄厚的就可以称王天下。称王天下的国家用九分的刑罚一分的赏赐,强国刑罚占七分赏赐只占三分,弱国的刑罚占五分赏赐也占五分。


五、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

凡是民众的人数,活着的人登记造册,死了的人要从户口上销掉。如果这样,民众就不能逃避赋税,田野上就没有荒草,那么国家就能富足,国家富足也就强大了。

六、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惠。惠生于力。举力以成勇战,战以成知谋。

用重刑杜绝犯罪,国家就能大治;用轻刑导致犯罪,国家会混乱。所以说:加重刑于轻罪,刑罚就是不用也能将事情办成,这样的国家才能强大;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即使用了刑罚,犯法的事情却不断发生,国家会被削弱。刑罚能够衍生实力,实力能产生强大,强大能产生威势,威势能产生恩惠。所以,恩惠是从实力中产生的。崇尚实力能用来成就勇敢作战,作战才能产生出智慧和计谋。    

七、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

任用所谓的“善民”,那么民众就只爱他们的亲人;任用所谓的“奸民”,那么民众就会遵守国家的法制。民众合力互相掩盖过失,这就是用所谓的“善民”的结果;民众疏远互相监督,这就是用所谓的“奸民”的结果。表彰所谓的“善民”,民众的罪过就会被掩盖起来;任用所谓的“奸民”,民众中的过错就会受到惩罚。民众的错误被掩盖,那么民众就凌驾在法规之上;民众的罪过受到惩罚,那么国家的法规就能压服民众。民众凌驾在法规之上,国家就会混乱;法规能够压服民众,国家的兵力就强大。所以说:用所谓的“善民”治理国家,国家就一定会乱套直至被削弱;用所谓的“奸民”治理国家,就一定能治理好国家直到强大。


八、民之情也治,其事也乱。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者。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

民的心里希望国家安定,他们做的事情却往往使国家乱。所以使用刑罚,对民众犯的轻罪处以重的刑罚,那么轻微的犯罪就不会发生,严重的犯罪就不会出现,这就叫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去治理。使用刑罚,对犯重罪的重罚,对犯轻罪的轻罚,那么轻微的犯罪不能杜绝,严重的犯罪就更无法制止了,这就叫在民众乱的时候去治理。所以轻罪重罚,那么刑罚能避免而社会也安定,国家就会强大;使用刑罚时重罪重罚而轻罪轻罚,那么虽然运用刑罚动乱却仍然发生,国家就会被削弱。     

关于顺民心态,参考如下文章:   

墨西哥还是向中国下手了——危机四伏的中国制造     

 

     

九、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必王。

民众勇敢,那么国君就应该用民众想要的东西来奖赏他们;民众胆小,那么就用他们讨厌的东西消除他们的胆怯。因此对胆小的民使用刑罚,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勇敢;对勇敢的民使用奖赏,那么他们就会拼死效力。胆小的民变得勇敢,勇敢的民拼死效力,国家没有可以抗衡的对手,一定能称霸天下。

          

 

十、民贫,则国弱;富,则淫。淫则有虱,有虱则弱。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国强;富者贫,三官无虱。国久强而无虱者,必王。

民众贫穷,那么国家就弱;民众富裕,那么就会放纵自己。民众放纵就会产生虱害,有了虱害国家就会被削弱。所以对穷人用刑罚迫使他们参加耕战以增加收入,他们就会富足;对富裕的人用奖赏鼓励他们捐献财物来减少财富,他们就会变穷。(弹幕:导师都要直呼专业!)治理国家的措施,最重要的是使贫穷的人变富裕,富裕的人变贫穷。贫困的人通过耕作变富裕,国家就会强大;富裕的人捐出财物变贫困,农民、官吏、商人这三种职业就不会有虱害产生。国家能长期保持强大又没有虱害产生,一定能称王天下。    

十一、 故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技艺之士用,则民剽而易徙;商贾之士佚且利,则民缘而议其上。故五民加于国用,则田荒而兵弱。

所以任用读《诗》、《书》的空谈之士,那么民众就会四处游荡而轻视君主;任用那些隐逸之士,那么民众就会疏远君主并且诽谤君主;任用勇士,那么民众就会强悍而不重视君主的禁令;手工业者被任用,那么民众就轻浮好动而喜欢迁移;有钱的商人生活安逸而且能够赚钱,那么民众就会攀附他们而议论君主。如果这五种人被国家任用,那田地就会荒芜而军队的战斗力会削弱。

(弹幕:希腊的斯巴达都得更商鞅学!) 

 

          

 

          

 

    

到岸读行者
读书、旅行、生活的感悟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