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来俊臣的《罗织经》后,敬佩地五体投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写出了在职场如何先做狗再做人的大智慧,更教育了读者,如何栽赃构陷包括朋友亲人,以自己获利的技巧和心经。
这本书实在是诬陷污蔑、踩人害人,为自己获得利益的居家必备之书。
但凡想在职场或事业上有所进步的人,都应该读读学学,学会如何害人,也可以防止被人害,而为了防止被人害,就要先下手先害人。在一个人人互害,恨不得将任何人置之于死地的环境中,社会才有活力,充满竞争,人人争先恐后,激扬奋进,岂不美哉?
作者唐朝著名酷吏来俊臣先生把中华文化中最优秀的人斗人的精髓在一本小册子中阐述出来,实在是害人毁人大智慧的集大成者!在心理黑暗扭曲,道德品质堕落方面,是可以与法家圣祖商鞅相提并论的。
这本书最应该列为中小学生必读书目,毕竟,很多人上学多年,学了太多没用的“礼义廉耻”,到了社会才发现,自己脑回路和过剩的道德情操都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校培养了太多“老实人”,而如果大家都从小就读《罗织经》这样的圣贤书,那么国民素质会有极大提高,各个猴精猴精的,就再也不用愁崛起的事儿了。
与人斗,其乐无穷,斗斗更健康。
一、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弗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上司没有不聪明的,下属绝无最有贤德的。功劳让给上司,罪过留给自己。戒备警惕之心不要丢失,智慧勇力不要显露。虽然是最亲近的人也要忍心断绝,纵然是干邪恶的事也不躲避。如果真的做到这样,不但上司会宠爱有加,而且宠信不会衰减。
弹幕:几年前就有一个国企领导对我谆谆教诲“年轻人啊,想做人,要先当狗,这才是中国进化论,跟境外不一样。”只是当时先读了资产阶级反动文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没有及时拜读《罗织经》,所以没有对领导的话当回事儿,现在想来,实在是当时轻狂,被西方带偏了的缘故。
二、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
当主子的没有喜欢手下的人势力过于强大,当臣子的要戒除心中存有的非分之想。臣子权势过大会招致死祸,想法荒谬会导致灭亡。周公姬旦尚且惧怕这些,何况是其他人呢?
弹幕:这段话让我想起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中,韦小宝挂在嘴边的“我们做奴才的,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作为奴才的本分。”
三、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
自愿处于下属的人很少。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如果没有计谋,不是下级抵触上级,就是下级夺取上级的权力。
弹幕:人性本恶,人与人之间不得不互相提防,每个卑躬屈膝笑脸的背后,都是一不小心就捅向自己的利刃。所以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同僚,时刻与人类保持心理距离,你不先害人,就要被别人捷足先登。
四、
上无威,下生乱。威成于礼,恃以刑,失之纵。私勿与人,谋必辟。幸非一人,专固害。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上司没有威严,下属就会闹出祸事。威严从礼仪中树立,依赖于刑罚,放任它就会丧失。秘密的事不要让人参与,参与谋划的人一定要清除。宠信不要固定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一个人专权一定会带来祸害。心思一定要隐藏起来,与人交往不能过分亲密,希望下属由此感知上司的威严而生敬畏。
弹幕:很多主子出事,都是因为下面的包衣奴才被娇惯坏了,横行霸道惹是生非,最终牵连到主子,所以对下属就是不要太好,否则就是给脸不要了。在中东的公司,有个司机是巴基斯坦人,因为他比较机灵,即使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也知道中国的领导想要啥,于是备受中方领导宠爱。后来这哥们在其他司机面前颐指气使,把自己当司机群体里的一把手了。哥们被惯上天后,平时竟然不干活了,只要不是中方最大领导,他都一概不服务了,自以为自己是九千岁了。最终结果当然是中国员工联合起来抓了几个他多报销贪污的把柄,趁势辞退了事。还有个公司的海外会计,自以为受到领导信任,竟然用公司款项包养情妇,最后连累了领导,一起受罚------所以想要往上爬,得逞后,一定要卸磨杀驴,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坑了---还要做到不能宠幸一个固定的包衣奴才,最好让两个三个之间,互相嫉妒,为了争宠而狗咬狗,让包衣之间互相举报,这样主子就安全了。
始终让包衣不知道自己是人。奴才一旦觉得自己是人,就是主子最危险的时候。
五、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进,迁之宜缓,速则满矣。上有所欲,其神若亲,礼下勿辞,拒者无助矣。
下属依附上司才能成就志向,上司依靠下属才能取得功名。下属有贪求的东西,他的心自然会要求上进,提升他应该慢慢的来,太快他就满足了。上司有想使用的人,他的神态要亲切,以礼相待下属不要推辞,不这样做就没有人协助他了。
弹幕:让人替自己办事,要用利益诱惑之,而且要像对待狗一样诱惑:今天半根骨头,明天再半根,事成一半加一根带肉的骨头,百分百成了后,再给连筋带肉的整根排骨。决不能一下子就给全了,否则就没有动力了。
林肯也说过类似的话:再伟大的理想,也需要有现实的利益之蜜吸引人们前行。
人在利益面前跟狗这些牲畜是没有太多区别的。
六、
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赏勿吝,以坠其志。罚适时,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较,苟无功,得无天耶?
人有喜好的东西,用喜好的东西引诱他没有失败的。人有惧怕的东西,用惧怕的东西逼迫他没有不接受的。有才能可以使用的人,没有大的害处要暗中容忍。其人不能驯服,确实是才能出众的也要诛杀。赏赐不要吝惜,用此消磨他们的意志。惩罚要适合时宜,以此让他的心得到告诫。恩惠和威力一起施行,才能和品德互相比较,如果这样做还没有成效,莫非这就是天意吧。
弹幕:年少时听岳飞的故事,只知憎恨秦桧和宋高宗。成年后进入职场后,再读岳飞,才领悟到,我若是宋高宗,也必杀岳飞平事儿。因为岳飞就是那个“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的“大材”。岳家军是当时南宋唯一的最有进攻性的军队,而且岳飞发誓要将在东北留学的“二圣”接回中原。但是从宋高宗这个领导的角度来说,二圣回来后,他去哪?岳飞从来不替主子担忧个人安危,EQ太让人捉急!而且,岳飞势力越发庞大,宋朝初代目君主赵匡胤就是军阀出身,那么岳飞哪天也被下属“强行”黄袍加身怎么办?岳飞已经具备了开国君主具备的一切素质,不杀留着过年?
所以在职场,万万不可做忠臣,即使想当,也要该退就退,这方面要多跟曾国藩学习,他击败了太平天国后,赶紧给慈禧老娘们发邮件说要辞职,因为他知道,他再不辞职,就是他曾国藩进太平间了------正如前文所说,上下级之间,是互相防范的,上面一旦觉得拿捏不住下面,带肉的骨头都给完了,没东西再赏赐了,就只能诛杀了事了,就算作为奴才的你说,愿意把心掏出来给主子看自己的红心,主子也不会信的,比干不就是例子么-----
七、
乱世用能,平则去患。盛事惟忠,庸则自从。名可易,实必争;名实悖之,权之丧矣。嗜权逾命者,莫敢不为;权之弗让也,其求乃极。机为要,无机自毁;事可绝,人伦亦灭。利禄为羁,去其实害;赏以虚名,收其本心。若此为之,权无不得,亦无失也。
混乱动荡的时代要使用有能力的人,天下平定了要铲除他们以绝后患。
弹幕:很多公司创业时都是非常艰苦的,成功后,老板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杯酒释兵权”,把其中最能干的老战友,就是功臣,赶紧劝退。因为人是可以一起共患难的,共享福几乎不可能,必然导致利益和权力的争夺。
大治时期只使用忠于自己的人,平庸无才的人最易掌握和归顺。
弹幕:在公司正常运转时,是不需要奇才的,因为有创新性的人才,总是会导致一些“创新性破坏”,所以,要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就需要将一些马屁精扶上去。比如在有的企业里,就有领导在国外吃不惯西餐的,就会有身边的包衣奴才,箱子里装满中餐调料,到一个地方,就给主子下厨做中餐。这样对主子忠诚的忠犬八公,即使不懂什么专业的业务,也可以放在重要岗位,给自己通风报信,当一个传声筒,正因为他们只会烹饪,其他的都不懂,也只能做传声筒,事事请示主子,才能让主子始终把控全局。
名称可以改变,实权必须力争;名称和实权完全相反,权力就丧失了。酷好权力超过他性命的人,是没有什么不敢做;权力没有主动让给别人的,所以争夺它的方法无所不用。时机十分重要,时机不当就会自取灭亡;事情可以做绝,尊卑长幼也能狠心灭杀。用钱财爵禄来拘束他们,以消除他们可能造成的实际危害;用虚假的名位来赏赐他们,以收买他们的人心。如果这样行事,什么权力都可以获得,也不会失去。
八、
众之敌,未可谓吾敌;上之敌,虽吾友亦敌也。亲之故,不可道吾亲;刑之故,向吾亲亦弃也。惑敌于不觉,待时也。制敌于未动,先机也。构敌于为乱,不赦也。害敌于淫邪,不耻也。敌之大,无过不知;祸之烈,友敌为甚。使视人若寇,待亲如疏,接友逾仇,纵人之恶余,而避其害,何损焉?
人们共同的敌人,不能说一定是我的敌人;上司的敌人,虽然是我的朋友也要与他为敌。亲戚的缘故,不能说就是我该亲近的人;刑罚的缘故,如果是我的亲人也要舍弃。在不知不觉中迷惑敌人,以等待时机。在敌人没有行动的时候制伏他,这就是抢先占有有利时机。在犯上作乱上构陷敌人,这是不能赦免的罪名。在淫秽邪恶之事上加害敌人,这最能让人鄙视他。最大的敌人,是没有比不知道谁是敌人更大的了;最深的祸害,以和敌人友善最为严重。假如把天下人看得像强盗一样,对待亲人像陌生人一样,交接朋友超过了对仇人的态度,纵然人们厌恶我,却能躲避祸害,以有什么损失呢--
弹幕:这段就是教育读者,作为包衣奴才,要与主子共情,这也是奴才的本分。中国的史书这方面做的很好,往往记录的都是王公将相的事儿,但是普通P民读者读了,也自然从主子的角度看历史,都以为自己穿越回去,也是其中一个王公将相。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真回去了,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个“万骨”之一而已,而绝不是“一将”,然鹅,很多读者就是以为自己将是那个“一将”---这方面史书奴化读者的功能很成功。
九、
君命无违,荣之本也,智者舍身亦存续。后不乏人,荣之方久,贤者自苦亦惠嗣。官无定主,百变以悦其君。君有幸臣,无由亦须结纳。人孰无亲,罪人慎察其宗。人有贤愚,任人勿求过己。
君主的命令不要违抗,这是显达的根本,有智慧的人宁肯牺牲自己也要让显达延续下去。
弹幕:多磕头少说话,是包衣奴才的本分。
后代不缺乏人材,显达才可持久,贤明的人情愿自己吃苦也要惠及后人。官位没有固定的主人,用机智多变取悦他的君主。君主都有宠幸的臣子,没有什么原由也必须和他们结交往来。人都有三亲六故,惩罚人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察他的家族。
弹幕:打狗也要看主人的意思。在一个盘根错节的公司里,你将发现,即使是扫地阿姨,也是有背景的扫地僧,你都惹不得。所以,无论是公司赏罚还是裁员,想要欺负人的时候,一定要捡软柿子捏,比如,农村出身,没有背景的穷苦人家的员工,即使他工作最努力,也要裁员,反正他没有背景,欺负没有成本。
讲下实际操作的案例。之前,公司有批货卖到国外,第一批货物非常好,客户很快就发了第二批续订的订单。但是,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偷工减料,第二批货到了后,直接被客户退货拒绝了。于是公司内部开始“纠防”,查找问题。追着追着,发现主张以次充好的,是公司某领导,但是呢,又不能不了了之,最后,公司做出一个最英明的决定:处罚了一个项目助理,罚了半个月的薪俸。说她发现问题没有及时上报。其实人家只是被吩咐做事情的而已,又没有决策权。但是因为她是没有任何背景的,来城市打工谋生的农村孩子,好欺负,这么好的软柿子,不捏可惜了。而这中间环节涉及的其他的人员,公司调查一圈后,发现都是有后台的妖精,那些妖精都顺利脱身了。
所以我也多次苦口婆心劝导,在职场上,有背景的,一定要早让领导知道,如果没有背景的,尽可能掩盖,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人有贤明和愚蠢之别,任用人不要要求他们的才能高过自己。
弹幕:公司有个领导上任分公司一把手后,就是将但凡比自己强的人都挤兑走了,成功做到了那个分公司连续多年业绩:0。反正是国企,不用担心。
十、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世间的道理,人们不伤害自己却遭到别人的伤害;做人的道理,别人不原谅自己而自己却能原谅。
弹幕:很认可这句话。与人相处,谁让我不爽,我直接喷脸上,不管同事还是领导,因为如果忍让太久,很多怨气和压力,在身体里埋藏太久,就会导致抑郁症啊癌症啥的。本着爱护自己的健康,对别人先下手为强的原则,有怨气有不满,赶紧喷给别人,让别人抑郁或得癌症,是让自己最安全的手段。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从小接受太多“自残”教育了!无论父母还是老师,总是跟我们说“出任何事情要先问问是不是自己有问题”。比如在学校被欺负了,父母都会胳膊肘往外拐,训斥孩子“为何别人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是不是你的问题?”于是很多人都被教育成老实人,自己跟自己内耗,走不出来,总觉得自己不好,别人没错!最后自卑一生,缩手缩脚,不敢前进一步!
实际上,这就是被别人的评价锁死了!
其实我觉得,屈原,那个贡献了今天的吃粽子习俗的哥们,就是典型的窝囊废!他自己跳江自杀,自以为是忠臣了。但是问题是,他只解决了自己,没有解决国家的问题啊!奸臣一样当道啊!所以他该做的,他真爱国,反倒应该是带着他的政敌一起跳江啊!那样才是给国家解决了奸臣的问题啊!
但是几千年来,之所以屈原受到追捧,就是因为他窝囊,就是因为,他自己跳江。因为君主就喜欢这种跟自己内耗的老实人。要是屈原是带着敌人一起走的,说不定就不敢宣扬了呢!
所以要说的是,别跟自己内耗了,把自己的压抑抑郁的负能量,喷给别人,保全自己才是正途,别人不原谅就不原谅,但是自己一定要对自己好,该原谅就原谅,不该原谅的,也要及时原谅自己!别人都是地狱,只有自己最重要!勇敢自私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