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喜欢吃苦?

文摘   2024-12-30 07:54   墨西哥  

这几天巴西的事儿闹的沸沸扬扬,说是中国某公司在那里奴役员工了,尽管后来涉事的工人们都集体签了字,谴责了巴西污蔑中国公司,但是这事儿还是值得拿出来聊聊的。

当然这事儿背后,不排除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

但是只想就这个事情,谈下为何中国人不觉得苦的事情,到了落后国家巴西那里,就成了奴役了?

首先,就是中国人本身就比大部分外国人能吃苦耐劳。

中国对外的文化输出之一,就是“苦力”这个词。黑奴贸易被废除后,在美洲填补黑人的,就是中国人,以至于苦力这个词,已经进入了西方的语言,比如英语就是音译的coolies.

中国人也把能吃苦,勤劳,当做美德的。

黄仁勋最近也夸中国人这个美德!    

而天主教,比如巴西,那里人们把勤劳,当做贬义词,意思是活得失败才不得不勤劳。

所以在文化层面上,大家对工作的理解就不一样。

再一个就是劳动法这块,巴西和拉美一众国家,对员工的保护是过多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些地区想要发展的中国公司,还是倾向于从国内运来中国员工,因为中国员工没有他们那么多“臭毛病”。    

拉美为何非要把劳动法当回事,真的落实呢?

因为拉美这几年,左派很强势,比如目前巴西总统就是左派,为了获得民众支持,在他上一个任期期间,帮扶穷人到了荒唐地步:你家穷是吧,那你去蹲监狱,每个月发工资,用这个工资赡养老婆孩子!就这么荒唐!所以导致巴西的治安那几年超级乱,穷人争先恐后蹲监狱!

还有目前我所在的墨西哥这里。

规定公司每年要拿出利润的百分之十分给员工!

这个是中国商务部编辑的墨西哥投资指南里的,而现实中也的确要这样操作的。

再一个,就是拉美这边的工会也很强势,每个行业,都有工会,资方只要触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不停滴跟资方撕,撕到资方投降为止。

所以在拉美,投资方最怕的,反倒不是黑社会,而是工会!

有次跟墨西哥这边一个工会谈事情,对方为了给我们一个下马威,负责谈判的那个家伙带着枪,说“枪太沉,我放桌上不介意吧?”好在我们这边有个墨西哥同事,他当过狱警,有持枪证,也带着枪,气势上也没输,也说了句“是啊,我的枪也太沉,也放桌上吧。”说完就把枪放桌上。所以一般外商在这里跟工会谈判,都会带着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配合一下,要不然,工会比黑社会还难搞定。    

之前在秘鲁,一个中国企在那边,用中国方式对付工会:给了工会主席点钱,让他帮忙对付工人。没想到那哥们第二天,把中方招待他的事儿抖搂出来,纠集其他工人一起对付“恩人”!

就是说,那些工会,大部分时候,还真的是替工人说话的。

美国总统里根,当总统前就是好莱坞工会的,替好莱坞打工人跟资方撕的代表,练就了政治斗争的本事

那么,这次事件,让中国企业学到什么?以后怎么办?

想要彻底解决中国工人工作环境,短期来看,甚至长期来看,是不可能的。

因为国情在这儿——中国制造的唯一优势,还是人工成本低。这块成本压下去了,才能做到“比丫低”,才能把别人挤出去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而目前面临的竞争,来自人工更不值钱的印度。否则时刻就有被印度赶超的可能。

在迪拜看印度人口红利

严格执行劳动法会有什么后果?——正视现状和无法突破的内卷

再者,砖家也说了,目前不适用劳动法。

    

所以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做事情,最好的对策,当然还是宁可从国内把中国员工运过来,毕竟中国员工优点多。

中国在海外的公司的老总们坐在一起交流经验最多的,也是如何避免当地劳动法导致的各种坑以及如何克扣工资绩效这些。一般的结论都是:还是多用中国本土员工好些,听话,事儿少。

因为中国员工的普遍的特点是:

- 很少找事儿,因为知道抗议也没用;

- 很多中国员工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益;

- 即使知道他有哪些权益,比如加班费,他也知道,你要了,就是不懂“人情世故”,前途也完了------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么多优点,原因是因为几千年来,被“教育”滴好,可以参考《商君书》 :

《商君书》——反人类最高智慧集大成之作(二)

《商君书》——反人类最高智慧集大成之作 (一)         

 

我从前也是认可吃苦耐劳的。

说到吃苦耐劳,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在国内时,曾经在一个油田上工作过,夏天,六个人一个房间,没有空调,只有电风扇,所以屋子里啥味道应该能想象吧---

在那个油田上,厕所,就是旱厕,刚走到门口,就一股子味道给我顶出来,想吐还吐不出来,根本进不去,只能找个玉米地解决了----

在东南亚工作时,跟着地质队在穷山僻壤勘探,晚上就是找一棵合适的树就睡了,不掉下来摔死就行哈哈    

后来去非洲索马里荒原上,为了省钱,有个无良领导想让我们在荒原上搭帐篷睡觉,反正他自己不去,藏在国内。但是那个荒原上,有鸵鸟,有豹子,睡帐篷有很大可能会被鸵鸟踩死被豹子扛叼走-----

荒原上那些大鸵鸟就在附近徘徊着---

好在后来集装箱厨房车到了,我和三个同事挤在厨房睡,即使睡厨房,根据中国人规矩,也是要根据级别分配的:级别高的,睡在锅台上,级别低的,睡厨房地上。我因为当时在那一圈人里属于甲方爸爸,我荣幸地睡在锅台上哈哈哈

另外,还想说一个事情,就是我曾经在厕所做过饭!

其实,也是因为中国人另一个特点:没苦硬吃!    

在北非工作时,我和同事一行人一共五人,在那里一个小镇上住。我们当时五个人,在那里“开疆扩土”,因为是项目部,我们主要职责是在当地雇佣一些工人和建筑机械,白天,把公司租用的土地,用推土机给平整出来。所以每天下班,都是灰头土脸的,至于吃饭,我当时的建议就是去当地的餐馆吃。只是,这个提议被一个领导否决了。他是50后,是工人出身,他就认为,工作就是应该吃苦,不够苦,就对不起工资对不起领导,所以,为了艰苦朴素,每天坚持我们自己做饭!于是,我们五个人,每天灰头土脸的,晚上下班后,还要自己买菜煮饭。当时我们租住在当地一个倒闭的小酒店里,我们把酒店租下来,没有厨房,在一个小屋子里,只能将煤气罐放在厕所里,在厕所煮饭烧菜-------现在想起来,纯粹就是没苦硬吃!因为就在我们租住的酒店那条街上,有很多饭馆!

这还没完!

那个领导竟然认为,我们住酒店都太奢侈,让我们去镇上问问有没有更便宜的住所!

一打听才知道,有的是更便宜的住所,只是,都是一个屋子,一个垫子,一天相当于100人民币!

只是当时我的确自尊心受不了呢,我再能吃苦,也不至于去非洲过比非洲人还赶不上的日子吧?

好在我抗争了,那个土土的领导才没有继续纠缠。    

其实他就是那种认为自己配不上一切好生活的穷人思维,自己感动了自己,嘴上总是说“我们要给公司省钱!”

“给公司省钱”,这句话,应该很多人在职场上都听过吧?谁说了这句话,仿佛瞬间,就站在了道德最高的志高点上,需仰视才见吧?其实就是道德Biao的行为!

果然,他的“事迹”被公司老板儿子,一个留过学的青年,知道了,他将那个土人领导批评了一顿说:“让你们去,不是让你们去找苦吃的,而是赶紧把活儿干完!该吃好的就吃,该住好的就住!”

老板公子一顿训后,我们生活这才有所改善。

现在回想起来也挺可悲:很多中国人自己,觉得自己不该过好日子,就该吃苦。

而这种思维背后,其实并不是多么大公无私的!

因为,吃得苦中苦,还有下半句:

方得人上人。

“人上人”,才是最终目的。

当上人上人后,会对别人更狠!

于是就这样一代代一代代互相伤害着----

这也解释了上面提到的,在索马里平原上,公司就有领导想让我们睡帐篷,他才不管我们是否会被鸵鸟踩死豹子叼走!因为他年轻时,也是很苦,当他辛辛苦苦当了领导后,他就是“人上人”了,他就觉得,他以下的人,就该跟他当年一样辛苦,甚至比他更苦,才对!被鸵鸟踩死还是被豹子叼走,那也是你该受的苦!

中国人这种你就该吃苦,你活该吃苦的思维,在一篇著名文章中也有体现。

我们中学课本,有一篇文章,是杨朔的《荔枝蜜》,不知道读者是否有印象?    

其中有这样一段: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如果知道写作这文章的背景,就会知道,作者的居心:那是1961年,当时发生什么,大家都清楚。但是作者,因为其特殊身份,是一点没有饿到的。    

他歌颂“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还说“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如果配合着当时的时代背景看,不觉得毛骨悚然么?他到底是在鼓励谁“懂事,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他自己当时已经混成“人上人”了,于是他就想让别人“懂事,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鼓励吃苦,以吃苦为荣,其实背后,用心是极其邪恶自私的。

          

 

最后再加一个彩蛋。

上面说的那个在北非,没苦硬吃的那个50后领导,我再补充几句他的事迹。

当时我跟他说:“我工作就是为了钱,跟理想奉献啥的都没关系。”

他就摇头,说:“我们年轻那会儿,为了工作,都是为了奉献的,一年都回不了家几天,也不谈回报。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被西方带偏了。”

我也曾经被他嘴上的“奉献”“吃苦”这些高大上的词汇忽悠了,以为他多么高尚。

直到有次,一个他的同僚跟我透露,他的名字是假的!

因为之前他在某国企工作时,贪污了,要被抓,于是他赶紧托关系,改了名字,内部调动去别的偏远地区工作保住了命。

我当时听到这个就信仰崩溃了。从此再也不信高大上的说教了。    

让我彻彻底底崩溃的,是几年后----

几年后,我去美国出差,遇到一些熟识的移民过去的华人,谈到他的时候,他们其中一个说:“你说他啊!他也移民过来了,你想不想见他,叙叙旧?”

我脑子嗡嗡嗡了一会儿,想起他那些高大上的词汇,那些跟他在厕所做饭没苦硬吃的时光,只是觉得被欺骗了------

我是回了一句:“不见了,以免他又批评我被西方带偏了。”

          

 

      

 

    

到岸读行者
读书、旅行、生活的感悟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