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9大工作技巧

文摘   2024-11-14 06:00   广东  




本文节选自《垦荒计划——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课》,由蔡飞老师分享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工作技巧:共情、倾听、沉默、贯注行为、重述、澄清、提问、面质、解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手稿。




1.共情


在深入探讨共情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这个情境:

一个孩子不满地说:“我写了大半天的作业只得了个合格,而小王临时拼凑的作业却得了优,这老师是怎么评分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希望得到怎样的回应?


回应一:老师评分一定有他的道理,你误会老师了。

如果你是那个孩子,听到这样的回应,可能会感到被否认和对立。

回应二:你应该先检讨自己,而不是抱怨老师不公平。

这个回应可能会让你感到被批评。

回应三: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你只要觉得自己写得好就行。

这种回应看似在安慰,实际是在讲道理,忽视了你的感受和情绪。

回应四:你觉得老师评分不公平,所以你很生气。

这个回应直接关注并确认了你的情绪,这是共情的核心。它不仅仅是对事件的理解,更是对事件引发的情绪的感知。这样的回应让我们感到自己的情绪被看见,被理解。

几乎每个老师都有讲到共情,那我们依靠什么共情他人呢?是我们的经验和情绪。

我们在共情来访者什么?既要共情他的情感、想法和经验,也要关注他的感受和痛苦。

怎么样才能共情他人?要有意识的努力和对他人及其处境的持续认知与情绪理解,以及把共性理解传达给来访者,同时还要站在来访者的角度,通过他的参照体系,进入他个人的知觉世界,去感知来访者极少觉察的意义。



如何去提高我们的共情能力?

第一,放下自己的偏见,全心全意地聆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在咨询中,我们不需要做太多或说太多,而是通过倾听,让来访者感觉到被理解和接纳,帮助他们将零散的思绪串联起来,发现他们未曾意识到的深层次意义。

第二,探索他人的视角,努力理解他人的观点。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赞同他们,而是要练习同理心,通过想象、提问和肯定的反馈来增强我们的理解,同时敏感地关注周围环境和他人的需求,在必要时候给予支持和建议。

第三,将共情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聊天,这都是提升共情能力的重要途径。聊天的过程我们可能会犯错,但在犯错的过程中,我们学会观察、反思、调整和再次练习,都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共情能力。

2.沉默

你们在咨询中是否害怕沉默?当沉默降临时,你们的感受又是什么?

我曾有一位来访者在我沉默时问:“你为什么不说话?你不说话,我很难受”其实我的沉默没有超过两分钟,我只是在消化她的话。

我问她,你在生活当中是怎么样的呢?她说:“我会很照顾我的同学,所以我人缘特别好。但我也蛮累的,有时候不太想和人交往。”

从这里可以看到,沉默会使来访者害怕,但也能鼓励来访者开口,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模式,同时也给来访者提供了思考和恢复的时间和空间。

有人问,如果在沉默中感到不安怎么办?如果我感觉不安,我会尝试放松自己,同时,我会提醒自己,这是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时间,不是我证明自己价值的时间。如果来访者在沉默中感到不安,我会使用贯注技巧,观察自己的身体语言,并给予他们一些指导,比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想到的事情,或者表达对他们困境的共情。

沉默是一种特别好的工具,但有些时候我们不能沉默,比如当来访者处于混乱、情感危机或精神病发作状态时,他们可能无法承受沉默。这时我们就需要保持警觉,提供必要的支持。


3.倾听


倾听可能大家都听过,那怎么去提高这种技巧呢?我总结了三个原则: 
第一,Fact(事实),这意味着在倾听时,我们要避免用个人的预设观念去评判对方的话语,而是客观地接收对方传达的信息,不带有偏见。这需要耐心和自我控制,避免打断对方,真正地去理解对方所说的事实。

第二,Feel(感情),在倾听事实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对方的语音、语调以及肢体语言来感知他们的情感。语言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情感色彩,即使是相同的词汇,不同的语调背后也可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因此识别这些微妙的情感差异对于理解对方的真正感受至关重要。 

第三,Focus(意图),这涉及到识别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图。有时候,人们在表达自己时可能会有所保留或者不直接,这就需要我们从他们的言语中捕捉到他们的真实意图。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需要从来访者讲述的各种事情中听出他们的真正意图,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准确表达出来,这是倾听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4.其他工作技巧

面谈技巧除了共情、倾听、沉默,还有贯注行为、重述、澄清、提问、面质、解释。

贯注行为是面谈的基础,涉及适当的目光接触、身体语言、语音特点和言语追随。重述是重新组织或复述对方的内容。

澄清是帮助来访者更清晰地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想法、情感和经历,它可以是复述加封闭性问句、开放性问句或直接告诉来访者没有听清楚。澄清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正确理解来访者的意思,还能帮助来访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行为模式。

提问有两类,一类就是开放式问题,比如“你对于咨询的感觉如何?”一类是封闭式问题,比如“你对于咨询感觉还行吗?”封闭式是受限的,聚焦突出重点;开放式更尊重来访者,更具有发挥性。

面质是为帮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矛盾,增强现实检验能力。解释是将无意识的部分意识化的过程,需要咨询师深思熟虑,确保其意图和时机适当。

在青少年工作当中,面质和解释要慎用,而且其是否使用要取决于咨访关系如何。在咨询初期,用面质和解释,就是把来访者挡在门外。我觉得关系稳定后,再去使用比较合适。
所有技巧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掌握的,在咨询中我们不要怕犯错,要把错误作为成长的一部分,用它来磨砺的我们咨询技巧。终有一天,我们都能熟能生巧。 
那么心理咨询技术如何帮助我们看见儿童呢?本周四晚7点半在洗心岛教育视频号我们不见不散。
本文图片源于:千库图
本文关键词:儿童心理分析师| 心理咨询|咨询技术
直播预告


洗心岛教育
培养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领域的专业工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