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来自反复的练习,而不是对新事物的初次理解。
——蒙台梭利的《发现儿童》
作为咨询师,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非常不解,为何现在的孩子过得这么好还要搞事情:情绪过激、问题行为、拒学厌学、抑郁焦虑、自伤自杀等,仿佛孩子要么是天生的怪胎,要么是无缘由基因突变。当一个成年人的时间久了,容易想不起自己当小孩时时的情景。面对一个所谓的“问题儿童”,我经常会习惯性地回忆同龄时的自己又是怎样一个孩子?当时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如果我是这个孩子、我处于其目前的情境中,我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如果我是他/她,我可能做的比他/她还差;如果他/她是我,他/她可能做的比我还好。”
当我以相对平等的角度去共情儿童,就像能蹲下身去与儿童视角齐平地在一起,那一刻我理解了他。我遇过一个中年女性来访者,谈及难以忍受小女儿的粘人,比如频繁要亲亲抱抱,这些看似亲昵的举动却让其心生抵触。直至猛然回忆起她年幼时从未与母亲有过亲密的身体接触。她说母亲总是怯懦的、阴郁的,对女儿是疏离而淡漠的,撒娇或身体接触都会被母亲斥责。这个早年片段似乎让她多了解了自己,也稀释了些对小女儿的排斥。其实,每个与儿童相关的成年人,包括父母、老师、长辈、心理咨询师等,太需要时不时穿越回去看看自己,继而反思一下对孩子的评价是出自客观的实际情况,还是不小心又居高临下地批评、指责、贴标签,抑或是参杂了自己宣泄情绪、向外投射的需求。多年来,在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阶段里,我学过不止一次发展心理学。自以为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等内容都耳熟能详了,然而通过这次的学习才发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操作还远不算熟练。
在潘燕华老师《发展心理学导论》的课中,潘老师在清晰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实务中常见的热点,融入了许多延伸议题,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将“发展”一一具象地展开。
比如从「本性难移」去阐述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本性是什么?难移是否代表不能移?能移的因素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移?”
“本性重要还是环境重要?各自占比如何?哪些因素更受本性影响,哪些特质更受环境影响?难移难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绝对不能移?”
再比如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退行的意义,去探讨多元智能的差异化,去了解大脑可塑性的实用性等等,可以不断地从更宽广的维度去进行对照与联系。以往同样学习该部分内容时,似乎只做到了“见天地”的“见了什么”,理论与实践并未真正有机结合,尤其理论多是拿来引用、对照、查询的工具书,而实践则是另一套习惯的操作流程。而这次的学习更接近于“见天地”的“怎么去见”,听起来有点类似世界观在说“是什么”的问题,而方法论在说“怎么办”的问题。先得见过足够多的天地,方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基础,才有可能游刃有余地选择怎么个见法。想要更切实体会潘老师说的“理论具有无与伦比的应用价值”,我想还需要知识与个案、体验与反思的持续积累。
时下常听闻,未来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是整合取向。但整合的前提也得有广而深的积淀,才可能做到有内容可整合、有能力去整合,甚至最终达到“法无定法,式无定式”的融会贯通之境。
那些最初的积淀不仅有理论知识、技术方法、个案实务,还有与咨询师本人息息相关的三观、阅历、人情世故。我曾与朋友戏言,人总要多见些妖魔鬼怪,才能练就些火眼金睛。这话虽是玩笑话,但“多见”还是需要的。
在我遇到的来访者中,就有不少是儿童青少年,其中有习惯性偷盗的小姑娘,有重度抑郁的休学少年,有情绪易激惹的留学生,有看似沉迷游戏的优等生,有柔弱讨好的被霸凌者,有长期被家暴的受害者等,而今再结合发展的基础、特点、维度去回顾与反思,深觉对理论的有效理解才刚开始。有的孩子会在咨询中邀请我一起玩寻宝游戏,规则就是轮流将几个沙具藏在咨询室中,然后换对方在有限时间里去找。起初,我对此互动心存纠结,一方面觉得不符合沙盘游戏咨询的规则,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与孩子建立关系的需要,半推半就还是与孩子进行了几次寻宝游戏。之后在个案督导中以及专业课学习中,逐渐明白孩子玩寻宝游戏,可能与其早期依恋、认知发展等有关,如此阶段性的游戏形式过后,孩子要么开始建构更完整的沙盘场景,要么不那么频繁需要咨询师参与,要么更多地以言语表达的方式进行咨询。咨询中,我认为来访者不仅可分为儿童与成人,还可分为现在的儿童与过去的儿童。也就是说,每个成年来访者都曾是个儿童。他们常会在咨询中谈到童年的自己,还可能展现出儿童自我的部分。曾有个成年来访者第一眼所选的沙具,会令其想到儿时捡到的一个玩具,也让其第一次谈到孩童时的自己,那个常被忽视、缺乏关爱的自己,还有那个又丑又破却玩了许多年的布娃娃。儿童向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时期,如同发展不止于长大成人前,咨询室里流动的是跨越时空的情感与记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串联起了我零散的思绪,这也许得益于张家卫对此三境界的解读,较之,颇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意味:二是见天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天下很大,没有出去看过这些天地,就是井底之蛙;三是见众生。把所学到的东西还给众生,那个才是你……若停滞不前,甚至退行,纵使年岁增长,成人心智亦不如儿童。若正常发展,把握关键,即便尚未成熟,儿童心智亦远胜成人。儿童与成人,是生命的发展阶段,也是共存的人格特质,需要不断地被看见、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