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位于张家港市东部, 与南通市隔江相望。其常阴沙农场, 是1959年10月1日由江苏省常熟县兆丰乡农科所,带进周边公社的几个大队, 经华东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隶属于江苏省农垦局的一大型国营农垦企业。
1963年9月和11月,常阴沙农场分两批接受了769名苏州市知识青年,集中安置在新围垦的长江圩和青年圩。1968年11月,沙洲县革命委员会在十四工区知青点建办“五七”干校。1973——1978年农场又分六批接收沙州县城镇知青共954人。此外,农场还先后从上海、南京等城市零星接收知青7人及农场知青12人,同时接收新疆、东北等垦区转迁或婚嫁到农场的知青14人。至1978年共接收知识青年1756人。1978年,根据国家政策,知青回城工作逐步展开,1979年,大批知青回城,至2004年,仍有十名知青定居农场。
广大知识青年在常阴沙农场艰苦奋斗了16年,他们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农场。这里曾经挥洒过他们辛勤的汗水, 留下过他们坚实的脚印, 书写过他们青春的华章。
挑麦担
要论哪种作物收获时间最紧,节奏最快,活儿最苦,劳力投入最大?无疑,应该是初夏时节的麦收活儿了。那时,农事挤在一堆,农活拧在一起:麦子要抢收,棉花要抢管。稻秧儿要抢播,而麦收正是第一重要环节。收麦又分几道工序:割麦、捆麦、挑麦、堆麦及脱粒、晒麦、进仓等,待香喷喷的面食到嘴,真是“粒粒皆辛苦”。
张通和所在的知青大队共六个大组,每组五六十人,各有南端、北边两大块地,合计300来亩,每人摊到近六亩地,责任好重哦!150来亩麦田要抢在一两天内全部收到堆场,忒紧张!割麦,全组男女老少人人拿镰,甭管谁腰酸、腿胀、背疼,通通上阵,一天拿下。翌日(当然祈愿晴天啰)——妇女捆麦,弱者拾麦穗,男同胞呢,一律扁担上肩:挑麦。
张通和爱挑麦担,它爽气、大气、豪气,一字溜二三十号男士每人一根桑木(或榉树)扁担在肩,两坨沉沉麦捆颤悠颤悠的,“哎——嗨——噢哟——”挑担号子应天作响,捆麦的女知青怎能不回头翘望呐……
他爱挑麦担,且总是把麦坨装得多多的、捆得紧紧的,还总想拼在最前面,为啥?因为他是知青大组长么,凡事该带头争先。
他爱挑麦担,还因为活儿“有赏有罚”:去时,重担,很累;回来,就一根扁担,扛在肩,既步履轻盈,又能扫视、欣赏田地的美景,咀嚼、品味丰收的喜悦。
采棉比赛
棉花的种植期长,从春天的四月十五日播种开始,一直到年底都是忙个不停。棉农们把棉花种植期的劳作规律编成顺口溜:四月育苗五月拨,六月定苗七月发,九十月把棉花采。
采棉花有一定的技巧,要伸开五指插到棉桃裂口深部,用软硬功夫把棉絮全部采摘出来。不能怕棉铃壳尖芒刺手,也不能留“眼屎花”,否则要返工重来。
有一次长江圩发起采棉比赛,各个组都踊跃参加。那天,朱梅英两眼穿梭环顾,双手左右开弓,飞速地把一朵一朵棉花采摘进兜里。中午太阳当顶了,没有一个人肯停下来到食堂去吃饭。后来,食堂工作人员把饭菜送到田头。她三两口就把饭菜吞下肚,嘴巴里还嚼着最后一口,就又下地继续采摘了。一直到太阳偏西,采摘了270斤,实在采不动了。周围很多人在鼓励:“再加把劲,争取突破日采棉花300斤的大关!”在同胞们的加油声中,朱梅英咬紧牙关,坚持着采摘下去。天色越来越暗,她的腰实在挺不住了,就跪在地上踩,采的两眼发花,手指发麻。终于,比赛时间到,同事们将朱梅英采摘的棉花称重,共有301斤,总算突破了300斤的大关。同组的女知青朱惠英采到301.5斤,夺得了比赛冠军。
鏖战“康拜因”
农场每年秋季都是最忙的时候,水稻要收割,棉花要采摘,黄豆要收要捆要挑要堆,还得上机脱粒。一时间,收获黄豆并脱粒归仓仿佛是最忙最紧张的头等大事!
脱粒黄豆一般安排在晚上,每个作业组轮着上机,通宵达旦。夜色朦胧下,一台黑黝黝的康拜因脱粒机停在场地上,一前一后两盏照明灯发出刺眼的白光,几座城堡式的黄豆堆垛立在地面上。大家按照命令各自操作,揭开激战前的序幕:有的站在高高的堆垛上,用两刺“丫枪”把豆捆挑下来,有的忙碌的把豆捆拖到脱粒机的喂料处,有的把豆捆扯开,一摞摞堆放在机器的传送带上……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开展着。
随着“咯隆隆”的声响,“康拜因”转动起来,知青们和老职工的脱粒大战开始了。站在喂料口的知青不断地朝机器的“黑盆大口”中传塞豆萁;身后的下手们不停地弯腰,抬腰,传递豆捆;运输工一个劲的来回疾走,忙着运豆捆;出料口两名知青紧捏着口袋,望着呼啦啦出来的金灿灿的豆粒,边装边裂开大口笑开颜;机身后面的知青冒着浓烈的“雾霾”(飞屑和尘土)紧张地“扒灰”, 清出乱豆萁。
经过一整夜的辛勤劳作和流汗,终于换来了脱粒黄豆的高纪录,两大垛豆捆的脱粒任务全部完成。
情系“东方红”
1964年3月,场部通知丁园珍和陈素珍到场机耕队报道当学徒,成为知青中首批(也是唯一的一批)女拖拉机手。而不到一年的时间,陈素珍因故调离农场,丁园珍就成为农场的机耕“独生女”,与“东方红”拖拉机相伴相随十五年。
在最初的几年中,丁园珍如饥似渴的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虚心的向有经验的老师傅探讨取经,并十分认真的做好随身笔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历年的省农垦局到农场组织的“应知应会”考试测验中,丁园珍多次名列前茅。为此,她被提前一年晋升为正式拖拉机手。
在当时,当拖拉机手是好多人羡慕的事,然而摆在她面前的障碍、困难和危险也是成正比的,对于一名女性来说,身体的不适,驾驶的不易更多。但丁园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勇敢地接受着各种考验。冬耕夜犁,彻骨寒冷,她坐在五铧犁上操作,人冻的瑟瑟发抖,只好用一捆稻草放在腿上御寒。待晨曦初露,浑身白霜,脚下的胶靴与铁踏板冻在了一起,双脚早已失去知觉……
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为了“东方红”好伙伴,丁园珍付出了太多太多,以致给她的身体留下了诸多隐疾:手指畸形,心脏不好……但是,每每想起那段艰苦的磨练带来的欢愉与充实、快乐和自豪,她深深地感到无怨无悔,从内心深处深深感谢这段充满时代气息和精彩华章的知青生涯。
难忘的试验组
——小麦亩产720斤纪实
1964年10月,就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日子里,常阴沙农场试验组成立了。试验组由13人组成:两位老职工,一位是有丰富生产经验的老农袁老四,另一位是在农科所工作过的有实践经验的青年职工陆山阳,其他都是在知青中选拔出来的优秀高中生。有“智多星”张再初,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贾玲庆、周彤,有工作一丝不苟的韩汝珍、朱大平、张承和、沈敏蕊、董天明、任甫珍、黄月华、章邵江。就这样,组成了一支齐心协力、锲而不舍的战斗团队。
11名知青都参加了江苏农业大学的函授班学习,一边读书,一边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家首先精选了试验的小麦品种——矮秆红,它的麦秆短矮粗壮不易倒伏,且较能抵抗病虫害。其次通过上足基肥、合理播种、精耕细作、深挖排水沟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辛勤的耕耘,最终获得了可喜的收成。收获时,这亩地的麦子经过单独脱粒、翻晒、称重,确确实实收到了720斤,打破了全江苏省的纪录。
1965年12月,全国农业系统召开高产经验交流会,组长韩汝珍代表试验组参加会议,得到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首长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白衣天使的天职
马阿玉同志是常阴沙农场长江圩的苏州知青,经过学习培训成为常阴沙农场医院的医生。1992年开始担任医院的党支部书记和副院长。他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热心周到地为病人服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群众都称赞马院长是“白求恩式的好大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衣天使”。
马医生主治骨伤科、皮肤科。这方面的病人本来就多,加上马医生对病人和蔼可亲,不厌其烦的热情接待,所以找马医生看病的人每天都有七八十号,最多的时候竟达一百五十多号。为了不让病人久等,他每天总是提早上班,延迟下班,一天上班甚至有十四、五个小时。
病人来到,他常是一声“请坐!”或一句“请等一歇!”,那甜糯的苏州话使病人倍感亲切。病人再多他也从不马虎,总是详细地了解病情,细心的诊断和治疗,做到男女病人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场内场外一个样。
有些患有脓疮的病人,溃疡处渗透出腥臭的脓液,令人恶心。马医生总是不畏腥臭,耐心地给病人清洗、消毒、上药、包扎。有位患者腋部手术后长期卧床不起,那年炎夏,全身多处褥疮溃烂,家里人都嫌恶臭难闻。马医生每天上门换药,坚持了两个多月,直到病人去世,病人家属感动万千。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俯拾皆是。他认为这些都是一个医生,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来不收受病人的红包。1979年大批知青返城,马阿玉三次放弃回苏州工作的机会,决心留在农场一辈子,将一颗赤诚炽烈的心完全奉献给了第二故乡的亲人, 十分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