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知青博物馆

文摘   2024-12-20 06:44   江苏  



走进重庆知青博物馆

记者:杨培慧

图片:邹盛永 谢良福




走过全国许多知青博物馆,有的气势恢宏,如版纳东风农场博物馆。两万名知青中有38位杰出人物像挂出:有的当上副省长、市长,有的是著名影视人,作家画家、医学博士,著名企业家。而呼和浩特牧羊海兵团博物馆,却是规模大制作精细,四个展馆把农垦战士昨天、返城、现状分类。回城后农垦战士有的在北京当上邮局局长,有的步入是科技教育战线,有的退休后加入歌舞团队发挥余热。兵团寻找每一个农垦战士,千呼万唤,邀请全体垦荒者返兵团庆祝五十五周年。云南记忆馆展出农耕风情、知青五十年对比黑白返乡图照,并有知青名人从政、经商个人简历、及千余本知青写的书画册。内蒙古知青小镇一人一馆,制作雕塑,分类显现知青的奋进和拼搏。而重庆知青博物馆,最吸引眼球的却是对大返城独开栏目,收集藏品,专人讲解,让观光者心潮起伏,泪目。


记者采访馆长王茂久


记者捐赠,2023年全国优秀作品征文一等奖《我们要回家》奖杯给重庆知青博物馆。


西知联秘书长陈新民一行,到重庆知青博物馆考察参观。


中越反击战中的重庆兵


展馆颂英雄;200多名参加自卫反击的重庆知青,格外醒目。一组图片展示硝烟弥漫的战场,酷热光着身子在猫耳洞口的战士、在悬崖峭壁山路背弹药的军工、在擦炮弹的女战士、在阵地抬担架,运送伤员的医务人员。无论是自卫还击、还是收复老山惨烈战斗中,重庆知青兵,都英勇无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神圣土地。



藏雷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身负重伤,多次上战场,战果累累。参战知青,他们中有直插敌军心脏的是侦察兵,攻打前沿阵地的工兵,架桥铺路的铁道兵,为部队开路的炮兵,还有医务后勤兵。有的牺牲,有的伤残,有的复员到农村,有的幸存,知青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军功章,谱写了一曲英雄颂歌。



1979年,农场组织武装民兵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出动人员1013人,图为农场民兵。


大返城是座丰碑


知青博物馆里,版纳大返城精神弥漫整个场馆。有丁惠民和邹盛永合编的《见证历史》、邓贤著《中国知青梦》、刘晓航著《我们要回家》、李长寿著《命运在搏击中突围》、等百余本书杂志画。此栏讲解员是大返城宣传组组长邹盛永。墙上挂出有100多张黑白照片。他用自己当选筹备总组常委和任第二批请愿团宣传组长经历,生动细叙每个细节。馆中有丁惠民图片手迹;他生前带团队,到上海组织策划农民知青工作分配、进城保写的请愿书手迹。在上海,丁惠民被薄熙来等押回重庆,错判坐牢两年用过的两个铁柜。他亲笔写的三封请愿书,五万知青(其中有2万重庆知青)捐款名单、罢工宣言简报通知、大返城纪要、刻写的腊纸油印资料,张贴在景洪街面的知青画家图画等。



大返城总指挥丁惠民


1978年版纳知青大返城运动,似春雷,把“我们要回家”的呼声传天震地。举旗人丁惠民,在八个农场选精英成立筹备总组。捐款罢工,第一批请愿团捐款被盗,在昆明南窑火车站卧轨。致使南来北往的火车停开三天,孟定211名知青绝食三天。展出了请愿团在火车站,上车无票,被铁血警殴打的木棒,皮带和枪托,和静躺的昆明火车站铁轨。


请愿团在天安门广场拉起布标演讲



卧轨绝食惊动了中央,中央派出国务院调查组(担任农林部副部长、农垦总局局长)的赵凡任组长,率队赶赴昆明火车站。劝说卧轨知青,到孟定绝食现场、到版纳八个农场调查了解,所到之处,知青们全体下跪,哭声一片,并表示不能回城,宁可死的决心。赵凡提出收回知青,并呈报中央华国峰主席、邓小平副主席获准。



国务院调查组到版纳各农场,全体下跪哭声一片。


他马不停蹄召开上海、北京、四川、云南四省知青安置会,知青胜利大返城。,结束了上山下乡。墙上一幅幅画片,有开垦荒地,挖橡胶坑,有请愿团在路上堵车,丁惠民和请愿团坐火车的图片,在细说知青流淌的血和泪。在展示请愿团一路受堵,缝棉祆,穿过的布鞋,草绿色的背包,请愿团代表证,布标旗帜,都在讲述大返城勇士为知青回城舍命,以死相拼的决心和勇气。


知青们写血书


知青返城困难重重;当时,云南当局不准知青北上,撒下了大网静候。第一批请愿团1978年12月16日43人出发,在昆明火车站被堵被打,无路可走,绝食卧轨。在紧要关头,丁惠民率第二批请愿团,1978年12月18日51人,悄无声息出发,声东击西,在扬武兵分三路(有重庆、上海、北京)仅留28人,从读书铺绕道成都直达北京。甩开了前有追兵,后有堵兵,声东击西,到天安门静坐演讲,在西单民主墙贴请愿书,和中央有关部门谈判,把我们要回家的呐喊呼声,传遍全国各地。请愿团的旗帜、捐款名单上的签名,卧轨的悲壮,八个农场知青流泪全体下跪,孟定绝食照片,天安门前的雪中演讲静坐,西单墙上张贴请愿书和标语,是知青坚韧不拔的精神写照。如丁惠民所说:大返城是一座丰碑,版纳五万知青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为人先的团队精神,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平民抗争获全胜的历史,它终结了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大返城的丰功,永远铭记在全国知青心中。



总指挥丁惠民声东击西,摆脱前有堵兵,后有追兵和请愿团坐在开往北京火车上。

用良知传颂知青精神


岁月会老去,知青会死去。用实物去凝固历史,是重庆知青博物馆的主题。为了创办这个博物馆,馆长王茂久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三十多名志愿者,十年磨一剑。他走訪、征集知青生活用品书画,他凭借自己是影视人的特性,挖掘提炼主题,到处寻找知青企业家支撑。招聘志愿者,把捐赠的实物清理编号造册。知青企业家张先材,毅然捐出300多平方米的一层楼房作为展览馆。知青们纷纷捐款,如:傅建设捐款10100元,敬素芬捐款10000元,田桂莉捐2800元,杨建明捐800元、邹盛永捐款600元......。共捐款70000元多元。志愿者义务把多年积攒的书刊、电脑、影像制品、生活用品等搬到展馆。集资购买50多个书柜,知青后代又捐赠展柜28个,对书籍资料分类、编号填写、建挡上墙上架。在全国知青网群发出开馆通知,指定专人登记收藏捐赠物,展出全国知青著书杂志三百余册。风雨无阻,天天开馆,22名志愿者轮流值班讲解。展馆为存留历史,办《重庆知青》杂志16期。展出知青生活物件4713件 。自2023年10月开馆一年来,共接待香港、北京、上海、四川、浙江、内蒙、陕西、云南、山东、江苏、湖南、河南、吉林等各地知青万余人次。


2023年夏天,博物馆召开建馆筹备议。


英雄藏雷(左2)和著名作家诗人陈与(左3)到展馆




一个小小的博物馆,每天都有来客参观,它的特点是:展品一切依附于时代。展出知青时代的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用客观真实的物件,还原事件的真实。这是馆长王茂久的本意。他组织一群70多岁的老知青开馆,相比全国各地一些2000年前后,就开的知青馆,确实晚了一点。但是,到了70多岁还投入大量精力,有勇气组织捐款捐物,把知青的物品收藏展出,也正是传颂知青精神的良知闪现。重庆知青博物馆,让全国知青观光者眼睛一亮,他们冲着近百万重庆知青中发生的各种各样人生经历和真实事件来找寻,来思考。为何全国共有的1700万知青,大返城事件没发生在有30万知青的黑龙江兵团,没发生在有10万知青的新疆兵团,却发生在仅有5万知青的西双版纳兵团。知青们是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们舍命呐喊,为全国支边知青打通了返城之路,必将成为热点亮点,为历史铭记。


馆长王茂久(右1)和知青团队。



作者简介





杨培慧 ,党员,云南大学新闻系毕业 。供职:昆明市建委记者站站长、现任《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35年,著《城市之光》《高原彩虹》《丹心铸丰碑》三本报告文学。本人宣言: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苏州知青
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苏蠡路90号213室 电话:0512 677045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