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暴涨 40 倍,却至今没统一诊断标准?中国最新指南来了

学术   2025-01-01 20:02   浙江  
一场原本估计只需 2 小时的阑尾切除手术,硬是做了 5 小时才结束。手术室门打开,主刀医生摇着头走出来,感叹道:「脂肪层太厚,缝合占了一大半时间!这小孩实在是营养太过剩了……」

这位主刀医生来自一家儿童医院的普外科,口中的「小孩」是一位患有急性阑尾炎的 11 岁儿童,身高 1.55 米,体重却高达 215 斤。

类似体型的儿童并不少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就指出:我国 6~17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 7.9%,而这一年龄段在 1982 年的肥胖率仅为 0.2%——在近 40 年的时间跨度里,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生率也翻了近 40 倍。

图源:央视新闻频道

过度肥胖会给儿童带来的,远不止「脂肪太厚、缝合费时」这么简单,还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即「代谢综合征」。然而,儿童代谢综合征不仅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在治疗方面也存在诸多争议,影响临床医生对患儿的决策和管理。

上周,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牵头制定的《儿童代谢综合征临床防治指南(2025)》(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在筛查指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3 大方面形成推荐意见,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指导。


丁香园特别邀请到《指南》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罗小平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梁立阳主任、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陈临琪主任共同解读这一最新指南。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专家名片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专家名片


长期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到底难在哪里?

「代谢综合征」一词大约在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被首次使用,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之后,世界各地相继发布相关诊疗标准。目前国内外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2024 年发布的
《成人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专家共识》

不难看出,不同国家/地区、性别之间,诊断标准都有着明显差异。陈临琪主任解释:「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上差异明显,导致对于肥胖、血脂、血压等方面的正常范围的定义不同。比如有些种族的体型比中国人更高大,即使是相同体型,却不一定都是肥胖;即使都是肥胖,也不一定都会有代谢综合征。」

「而且无论是肥胖还是代谢综合征,目前的发病机制都还不明确。梁立阳主任补充道,「因此在指标的选择、定义上,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医院之间可能都不太相同。」

另外,上述的诊断标准主要针对的是「成人」,当年龄更小的儿童或青少年也出现类似的病症时,该如何诊断呢?很显然,直接套用成人诊断标准是不准确的。

专家组指出,与成人患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指标变化较大。「即使是完全同龄的两个患儿之间,也可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正因如此,目前关于「儿童代谢综合征」,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2012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参考 2007 版国际糖尿病联盟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制定了我国儿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2012 年发布的
《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定义和防治建议》

几经完善后,形成了写进本次《指南》的以下诊断标准:


<10 岁儿童的生理特征处于快速变化中,不宜轻易诊断代谢综合征。


≥10 岁代谢综合征患儿的必要诊断标准为中心性肥胖(腰围 ≥ 同年龄同性别 P90),且至少具备下列 2 项:


(1)高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受损(5.6~6.9mmol/L)、糖耐量受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餐后 2h 血糖 ≥7.8mmol/L 但 <11.1mmol/L)、2 型糖尿病;

(2)高血压(收缩压 ≥ 同年龄同性别 P95 或舒张压 ≥ 同年龄同性别 P95);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3mmol/L 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76mmol/L;

(4)甘油三酯 ≥1.47mmol/L。



罗小平教授指出,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本土化的诊断标准,才能显著提升临床诊疗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儿童代谢综合征患者,尽早的干预、将预防和治疗肥胖的关口前移,对于预防成年期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至关重要。」

因此,专家组一致强调「早期筛查」的关键性。

那么,应该选择哪个指标作为筛查指标呢?

华东地区某三甲医院一位儿科医生表示,她所在的医院一直使用「腰围身高比(WHtR)」作为筛查指标,但她在诊疗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家属带着孩子来做检查,理由是「在家里测出孩子的体质指数(BMI)超标」。

《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2022 版)》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因为 BMI 算是大众最熟知的与『肥胖』有关的指标,不止是家长会通过这个来自查孩子是不是肥胖,我了解到的很多其他医院,包括一些卫生室、诊所,也基本上用 BMI 来评估。」这位儿科医生提到,「其实都没问题,就是有时候会出现『BMI 偏高、WHtR 正常』的情况,这种时候我们一般会劝家长们不要过于焦虑,保持均衡饮食就可以,但还是有不少家长会反应过度。」

本次《指南》划的第 1 个重点,就是确定一个统一的筛查指标来解决上述这类问题。专家组们通过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和特意度后,形成了推荐意见 1:


推荐将 WHtR 作为儿童中心性肥胖的关键筛查指标(强推荐,低把握度证据)



图源:《指南》

梁立阳主任分析认为,WHtR 是一个简单实用、且与代谢综合征的各个风险因素都密切相关的指标,也非常有利于后续进行大规模的体格检查或流行病学调查,对于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来说,这个指标也不会造成额外的检测负担。


儿童也需要吃药、需要手术?《指南》首次给出答案

当儿童确诊「代谢综合征」后,又该如何治疗?

专家组提到,以往已有不少专家共识或相关指南,对一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描述,但对于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一直都争议不断:支持用药或手术的医生考虑的是短期疗效和依从性;反对的则是考虑到患儿尚处于发育阶段,用药和手术给发育带来的潜在副作用很难量化。

一位儿童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表示深有体会。她接诊过不少接受减肥药物治疗后反弹的患儿,这其中,有部分患儿是在其他医院、其他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还有部分则是家属自行用药。「因为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这些说着简单,坚持起来还是比较难的。许多家长为了『省事儿』就会给孩子吃减肥药。

某减肥药的视频下有人咨询「14 岁能吃吗」
图源:网络

「而在后面的家长教育过程中,因为没有比较权威的指南或专家共识,有时候我们很难说服家长配合我们的治疗方案。」

基于此,除了前文所提的「筛查指标」,《指南》划的另外 2 个重点是:是否推荐给予患儿减重药物治疗方案、是否推荐患儿进行代谢手术。

在分析了多项临床研究后,专家组给出的推荐意见分别为:


▶ 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3~6 个月后仍不能有效控制 BMI 上升或改善代谢合并症的情况下,建议 12 周岁以上患儿可考虑进行药物减重治疗。建议不要在超重儿童中使用减重药物(有条件推荐,中等把握度证据)

▶ 建议首先进行强化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在强化生活行为方式干预 3~6 个月且采用药物减重治疗 1 年仍不能有效控制肥胖或改善合并症的前提下,可考虑代谢手术减重(有条件推荐,中等把握度证据)


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次有《指南》就「儿童代谢综合征能不能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给出明确的推荐意见。

专家组解释,《指南》中提到的药物治疗,主要关注的是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GLP‑1 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包括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中枢食欲抑制剂芬特明联合托吡酯这 3 类;而手术治疗则仅指袖状胃切除术(SG)与 Roux‑en‑Y 胃旁路术(RYGB)这 2 种术式。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药物治疗在国内还没有完成临床验证,我们自己的安全性数据还比较少。」陈临琪主任提醒,「现在国外有不少减肥药物热度很高,但患者家属们不可擅自、盲目用药。

针对手术治疗,罗小平教授指出:「术后严重不良事件、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还可能存在术后体重反弹的情况。而且,长期减重效果数据、是否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等,缺乏高质量循证依据,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指南》中也着重强调,「生活行为方式干预」依然是儿童代谢综合征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无论是选择减重药物还是代谢手术,都需要经过多学科专业医生的严格评估,充分权衡利弊与风险,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至于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2022 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牵头制定的《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到:

原则为加强饮食指导,以运动处方为核心、行为矫正方案为关键技术,促进睡眠健康,提高体能,控制体重。饮食、运动和睡眠的管理要以家庭为单位,日常生活为控制场所,患儿、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持续至少 1 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2022 年发布的
《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指南》中除了『筛查指标』是『强推荐』,有关药物或手术治疗都是『有条件推荐』,这也是因为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开展得还比较少。

罗小平教授介绍,后续专家组会持续关注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数据,及时修订、更新《指南》内容,目前计划将在 2027 年进行一次更新,确保指南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策划:肯德羊 | 监制:islay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在丁香园,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儿童代谢综合征临床防治指南(2025)》全文

丁香园儿科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儿科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儿科。
 最新文章